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1898年9月21日,轟轟烈烈的維新運動隨著慈禧太后的重新訓政戛然而止。清帝國再次將權力的權杖交到了慈禧太后的手中,慈禧太后也毫不客氣的重新開始了她的執政生涯。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慈禧太后

所謂政變,勝利的一方會用盡一切手段來懲罰失敗的一方。戊戌政變也當如此,所以我們看到慈禧太后毫不客氣的處斬了譚嗣同等六人,對於熱衷維新變法的戶部侍郎張蔭桓等人,也通通罷官流放,康有為、梁啟超等一干維新派,也只能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流亡海外。而作為這場運動的領導者光緒皇帝,也不會如從前一樣,慈禧太后僅僅保留了他皇帝的稱號,將他囚禁於瀛台,不過對外自然不是囚禁,而是美其名曰「養病」。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慈禧太后很快對政治進行了又一次的洗牌,他將榮祿調入軍機處,並通過此二人來發布政令。我們或許對於榮祿比較了解,是一隻官場的老狐狸,對慈禧太后更是百般殷勤,惟命是從。正因為如此,他才在光緒失勢之後盡其所能的迫害光緒皇帝,並且極力的鼓動老太后廢掉光緒帝另立新君。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榮祿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一些史料的不斷公開,人們開始對榮祿進行重新的定位,他不再是迫害光緒皇帝的官員,反而成為了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中間人,受多方之託調和二者的矛盾。筆者甚至在其中一本書中看到說「榮祿之所以盡其所能保護光緒皇帝,是因為當年他受到了醇親王奕譞的恩惠,如今他感念奕譞的恩德,所以要保護光緒。」筆者雖然不是太贊同這種說法,但也同意榮祿調和兩宮的這個觀點。畢竟榮祿是一個能看清官場與朝廷局勢的人。

那麼,問題擺在面前,如果榮祿是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中間人,那誰又是挑撥二者關係的人呢?是誰在戊戌變法之後喊破了嗓子要廢掉光緒另立新君呢?答案無疑是軍機處中的另一個人:剛毅。

慈禧太后在政治上喜歡玩騎牆術,她不喜歡看到了官場上的任何一方勢力獨大。即便是在戊戌變法之後,他急於用人時也不會任由榮祿坐大。因此,在榮祿進入軍機處的同時,也重用了身在軍機處的剛毅,其目的自然是牽制榮祿。那麼,這位剛毅又是何許人呢?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剛毅

剛毅,筆帖式(清代官府中第幾文書官員,主要職責是抄寫滿漢文獻翻譯)出身。之後在官場上不斷摸爬滾打,從而一步一步走入軍機處,成為了僅次於榮祿的第二實權人物。因為他不像榮祿一樣,是靠恩蔭來做官,而且在他的履歷中也沒有過練兵、外交的差事,所以他的政治理想是「反洋」,反對洋人的事物、洋人的文化甚至是一切與洋人有關的東西。因此,他對於這個主張維新變法的皇帝實在是不感冒,在這位皇帝失勢之後,更是要打壓,不把光緒皇帝廢掉就不罷休。

與剛毅想法一樣的人還有不少,這些人都希望趕緊的廢掉光緒皇帝。其中包括極端文化守舊者徐桐,他與剛毅有著相同的政治理想。有同治皇帝的老丈人崇綺,因為廢掉了光緒皇帝,就務必要選新皇帝接同治皇帝的班,一旦進行廢立他就是新皇帝的姥爺。還有光緒皇帝的堂兄弟載漪,載漪就更巴不得要把光緒廢掉了,因為一旦廢掉光緒,他的兒子溥儁就會成為接班人,他就是皇帝的父親了,這何樂而不為呢。這些人懷揣著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

清政府再一次陷入了黨爭。當然,使慈禧太后倍感欣慰的是這次黨爭沒有涉及到他的權力。不過很快,慈禧太后就感覺不太舒服了。因為這次黨爭,有些超出了慈禧太后的預料,這次黨爭即將把大清國帶入災難的深淵。

戊戌政變之後,兩江總督劉坤一便向慈禧太后表示「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宜防」,認為不能夠廢掉光緒皇帝。劉坤一還寫信給榮祿,拜託他調和兩宮矛盾,不要在這個檔口上廢掉光緒皇帝。如前文所述,榮祿的確維護了光緒皇帝。慈禧太后也擔心廢掉光緒帝會引起列強的反對,因此他就派榮祿去探聽各國公使與最會辦外交的李鴻章的態度。得到的結果自然是反對,這讓慈禧很為難。

而在這個過程中,剛毅等人也沒閑著,他們一方面不斷的給慈禧太后上摺子說光緒皇帝的不好,另一方面又在攻擊劉坤一等人,不是你們不贊成廢掉光緒皇帝么,那就先廢掉你們。徐桐派人蔘合山東巡撫張汝梅,張汝梅與上述劉坤一一樣,均是與榮祿過從甚密的官員。因為徐桐,剛毅等人勢力略大,派去調查張汝梅的溥良也是剛毅一黨,榮祿雖然有心維持,但是卻沒能夠使上力氣,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剛毅、徐桐等人蔘倒了張汝梅。而代替張汝梅出任山東巡撫的,便是後來因義和團運動而聞名的毓賢。

毓賢上任之後也沒閑著,很快便上摺子參奏兩江總督劉坤一,指責劉坤一任人唯親,吏治不修且中飽私囊。可是,劉坤一與張汝梅不一樣,他也算在兩江總督的位子上坐了些日子了,當年張之洞想做兩江總督都沒能夠扳倒劉坤一,毓賢豈能如此輕易的扳倒。再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兩江總督的位子,基本上由湘軍集團把持,如果朝廷把劉坤一給換了,誰又能代替他呢?這不得不讓慈禧頭疼。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毓賢

顯然,劉坤一不會被參倒,但是即便倒不了,也不能讓他那麼安穩。慈禧太后派剛毅去調查劉坤一併整頓江南的財政。剛毅這一去,便對於厘金制度動了手,剛毅也是能幹,在江南搜羅了近120萬兩白銀,雖然是沖著劉坤一去的,但他的行為卻令江南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僅如此,剛毅還將江南地區的輿論報告給了慈禧太后。把梁啟超撰寫的《清議報》交給了慈禧,慈禧頓覺如鯁在喉。原來有那麼多人在盼著我把權力交還給光緒。於是,原本被擱置的廢掉光緒皇帝的計劃又再一次提上了日程。當慈禧太后的權力受到威脅的時候,是慈禧太后最可怕的時候。

1899年11月,慈禧太后過生日,康有為等人恭祝慈禧太后生日快樂,並在賀詞中提到了歸政光緒的事情。剛毅見到了這些文章,並沒有做任何的刪除,便將此交給了慈禧太后。這讓慈禧太后感到異常的憤怒。不得不將廢立之事提上日程。

但是廢立依舊還是有榮祿等人的阻止,在雙方並沒有緩和的餘地時,榮祿給慈禧太后出了一個主意,就是為同治皇帝選個兒子「徐篡大統」。因為當年立光緒做皇帝的時候就有說明,是盼著光緒皇帝有了子嗣過繼給同治皇帝,之後再讓其做皇帝。而如今,光緒皇帝還沒有兒子,不如就在近支皇族裡選一個,立為大阿哥。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己亥建儲」。

黨爭的雙方雖然都互相退了一步,但是雙方都沒有達到目的,可以說雙方都不滿意。尤其是大阿哥的父親載漪,本以為他的兒子做了大阿哥各國公使會來祝賀,可各國公使理都沒理他,這讓他感到非常憤怒,從此走上了反洋的道路。

此事卻遠遠沒有收場,山東巡撫毓賢因為義和團的問題而被罷免,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回京述職的毓賢與載漪一拍即合,當即表示要把義和團引入津京對付洋人。就這樣,慈禧太后在這些人的不斷蠱惑之下,開始對義和團產生了興趣。但是,義和團的事情慈禧太后也不是親眼所見,於是就派剛毅去調查一下義和團,他們到底是個什麼組織,有什麼法術。剛毅趕去河北涿州一帶察看義和團,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給慈禧的回復居然是「其術可用」。慈禧聽到這樣的報告自然異常興奮。然後……

庚子國難之後,剛毅隨慈禧太后一路的西逃。最終逃到山西時因腹瀉不止而亡。不過相比於之後被八國聯軍列入戰爭罪犯而被處死的人來說,這種死法應該還是很體面了吧。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不得不說,剛毅並不是一個貪官,他甚至也不是一個庸官。不然不可能會從一個小科員一步一步爬到帝國的核心機構。可是他看不清世界大勢,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要廢掉那個維新的皇帝,他要打擊那些維護皇帝的官員,他還要對外國公使動手。最終使得自己落魄而亡,而帝國也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清帝國的二號人物,就這樣一步步將清帝國領向戰爭的邊緣

作者:月曉;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錦馬超戰曹操
央視新出的這部紀錄片,處處充滿詩情畫意
大清廉能第一的于成龍為何老比別人慢?
古代女人這麼漂亮是如何化妝的?
清明節: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哥哥們都死了,所以他白白撿了個皇位,卻把清朝領向末路?
皇上死後敵人首領向皇后求婚,皇后說我老了,你娶公主行嗎?
劉邦死後,匈奴首領向呂后求婚,呂雉的回答丟盡了漢室顏面
敘女軍官將軍裝脫下!多名將領向其求婚被拒?與下屬舉辦戰地婚禮
伊斯蘭國統領向美國「亮劍」,超300人被處決,美最擔心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