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全省唯一!我校校友陳孝平院士獲2016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全省唯一!我校校友陳孝平院士獲2016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3月30日,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漢召開,我校校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孝平院士獲評全省唯一的2016年度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出席大會,為陳孝平院士頒發證書和100萬元獎金。

陳孝平院士在會上作交流發言。他特別感謝了自己的恩師——享譽中外的著名外科專家裘法祖教授,感謝他言傳身教,他的風範讓自己享用終身,時時鞭策自己努力。他還說,此次科學技術獎是一面旗幟,展示的是一批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營造的是崇尚科學、尊重人才、褒揚先進的氛圍。他期待並相信,在獲獎者的激勵下,湖北大地處處充滿無限生機和創造活力。他表示自己將秉持「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的人生觀,全心專註於醫學科學事業,孜孜追求,忘我工作。

陳孝平院士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外科學系主任、肝膽胰外科研究所所長、肝臟外科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他從事外科臨床、教學和研究工作40餘年,已施行和指導施行各種肝膽胰手術2萬多例,含肝癌手術近1萬例,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在幾代肝臟外科前輩工作基礎上,陳孝平在肝癌外科治療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統的創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類;首個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論;開創了三項控制肝切除出血技術和一項肝移植術。這些理論和技術的普及應用,效果顯著,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肝臟外科領域的發展。他先後獲國家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010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在荊棘叢林中探尋生命

「凡事只要賦予它時間,就可能意義非凡。」陳孝平院士說,當一個人對生活的要求降至谷底,他的能量就是一座火山。心頭所好慢慢成為自己的信仰,成為了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就像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你發現,這正是你要回到的初心與本意。生活中的陳孝平院士極簡到「兇狠」,但在世界肝癌外科領域,他開創性地提出了兩大理論,建立三項控制肝切除出血技術和一項肝移植術,基於解決中國人的肝臟問題,他的原創貢獻得到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這正是一個醫者對事業的敬畏與尊重。將醫學作為畢生信仰的他,時刻蓄積著,在荊棘叢林里探尋生命。

堅持是一件寂寞的事

早上9時,陳孝平趕到手術室,旋即踱步到閱片機旁,扭著頭湊近磁共振片瞪大眼睛專註地搜尋著,雖然手術方式在腦海里早已反覆演練了多次,但上台前的一刻,他仍然要再審視一遍有沒有遺漏,「今天這個病人比較複雜,癌腫侵犯到肝臟、胰腺,主動脈旁還有一個雞蛋大的淋巴轉移癌灶,需要小心又小心……」

40年,陳孝平已經做了一萬多例肝臟疑難手術。切開、暴露、分離、止血、結紮……縫合,手術時陳孝平依然執著於每一個規定的細節和流程。「所有的東西都是一點一滴匯聚而成,著急沒有意義,最老實的方式其實是最快的。」

熟悉陳孝平的病人都知道,陳教授手術之外還是個「B超醫生」。他對所有主刀的病人,都要親自看B超的動態影像,而不是只看紙質報告。每周他都有固定的讀片時間,「一個好的外科醫生,應該先看片,再看報告。因為外科醫生不僅要對疾病有明確診斷,更要精準了解腫瘤的確切位置,與周圍其他器官的關係。提前預判,有目的地去做手術,有了警惕、主動,膽大心細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對每一個術前病人,不僅親自檢查看片,陳孝平還要求把各種檢查結果帶進手術室,隨時調看,避免失誤。於是,他為病人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要多得多。

「外科醫生十八般武器都要會用。」肝臟外科光肝實質離斷器械就有好多種,每一種器械如武術界的刀槍劍戟,用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功能也不一樣。特別是在中國比較落後貧窮的地區,一把電刀也要挽救肝臟病人生命。當器械設備不夠先進時,手術常需要靠人為經驗和腦力來補足這些缺陷,這便需要醫生更為謹慎、細緻的心態投入到手術中去,陳孝平所收穫的經驗與價值就是靠不斷地累積、總結提升的。「所有臨床器械設備你都能用,才算得上外科界的武林高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是世界上的肝病大國,對肝癌的診斷也普遍較晚,因為營養狀況不佳,肝炎、肝硬化發病率居高不下。肝臟是人體內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血供豐富、功能複雜,因而肝臟外科也以難度大、危險性高、手術禁區多著稱。1973年,陳孝平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直到1979年,這名年輕醫生6年間沒有見過一台肝臟手術,那時肝臟是公認的手術「禁區」。選擇肝臟外科作為主攻方向,陳孝平頗有點知難而上、捨我其誰的膽略和勇氣。

1993年,病房走廊里住進一位李姓中學老師,李老師與家人安安靜靜、沉默不語。陳孝平得知,病人的兩個女兒還是讀書的年齡,整個家庭不幸被病痛之苦籠罩著……

此時,陳孝平在肝臟外科領域已積累了上千例的手術經驗,面對李老師,他又一次迎接挑戰。90年代初肝臟外科還沒有重症監護病房,重病號做完手術只能直接住在手術室里。手術後,陳孝平索性在病床旁搭一張床,睡在李老師旁邊,隨時觀察術後情況,隨時搶救治療。「做外科醫生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重複的、具體的、操作性的外科訓練,讓大腦與雙手不分離,就在這個過程中,才促使醫生不斷去解決問題,同時進一步發現新問題。一周後,李老師的手術獲得成功,肝癌腫塊徹底切除。從此,李老師與陳教授成為了老朋友,陳教授也成為他們親戚朋友的醫生顧問。去年10月,李老師再此找到陳教授報喜,他的各項複查結果統統正常,23年,他們共同創造出生命奇蹟,兩個老朋友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

學生聽得最多的就是陳孝平教授的那句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醫生的成長就是越挫越勇。

小醫生的成長是從這裡開始,陳孝平剛畢業分在安徽蚌埠醫院腫瘤外科,那時候不分專科,甲狀腺、乳腺、食管癌、肺葉切除,所有腹部的手術都要學習做,就這樣,上到人體的食道手術,下達人體肛門手術,陳孝平由此打下了堅實、過硬的基礎。「經驗就是通過全面的知識了解得來的,作為醫生,你不僅要了解各個要素,更需要明白人體手術的整體意義和性質,知識活了,才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應變。」陳孝平的體會也來得樸實深刻。

影響陳孝平一生的是剛當醫生時的兩次手術經歷。一次是一個嚴重手術併發症病人。1974年,畢業第一年,老師帶他一起開雙側甲狀腺切除,病人是個50來歲的中年婦女,當時老師主刀,他當第一助手,手術後回病房,這個病人就開始抽筋,而且是全身不斷抽筋。剛開始因為不懂,醫生也沒有意識到嚴重性,就給病人用點鈣,但是一直不好轉,越抽越厲害,後來想了很多辦法,偏方說用小牛的骨頭埋在肚子下面可以緩慢釋放鈣,洋方土方都試過,還是不起作用。那天晚上陳孝平回到家仔仔細細翻書找原因,才知道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錯誤,因為手術把病人的甲狀旁腺切掉了,教科書上明確說,人有4個甲狀旁腺,手術中只要保留一兩個,病人就不會發生抽筋併發症,可那次手術可能全部都切掉了。這是他第一次遇到與手術有關嚴重的併發症。那次病人的痛苦對陳孝平影響極大。「外科醫生責任太大了,手術都在毫釐之間,開好了是治病,開不好可能帶來不可收拾的後果。」

第二個刻骨銘心的手術是畢業第二年做的一台非常成功的手術,當時一個下放農村的女知青,20多歲,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當地的農民都說她未婚先孕。女青年壓力很大,因為她無法講清楚,幾次要跳井自殺。年輕的陳孝平在門診看到她時發現腹部情況不對頭,輕輕一扣診,肚子里明顯有實體瘤,怎麼可能是懷孕?於是就讓她住院,陳孝平還請來科室主任進一步確診,懷疑是卵巢囊腫。那一次,主任讓他主刀,腫瘤大,手術在肚子上劃開一個長長的切口,突然一個臉盆大的囊腫從腹腔裡面蹦出來了,再俯下身一看,下面一個蒂一樣的血管,像西瓜的根,根很細,陳孝平迅速拿釺子一夾,切斷後拿出大囊腫。「病「終於診斷清楚了,不僅救了女知青的命,更洗清了她的名譽。出院時,母女倆跪到陳孝平面前,那時陳孝平才22歲,受這樣的禮遇,讓他終身忘不了。

創新,本立而道生

含蓄方正,風度謹嚴,常常以微笑示人,陳孝平是安徽蚌埠人,生長在儒家思想侵染的文化中,深深透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沉沉靜氣,不驕不餒,有一種水般的收放自如。

同事、學生眼裡的陳教授永遠是沒脾氣,和藹可親,但都知道他從不參加各種吃飯應酬。哪怕是學生畢業時的邀約,這又讓很多人不理解。在陳孝平看來,一日三餐太複雜就是浪費時間。極簡的生活卻招來同事們對夫人常立文的批評。一次,陳教授自己做體檢,外套一脫露出的毛衣居然是破洞,「他常常抓到什麼穿什麼,舊了破了也不扔……我根本拗不過他,對物質生活他的要求很低。」但正是這股拗勁兒讓陳孝平在肝臟外科領域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禁區。

2009年11月3日,一場不尋常的手術正在進行。同濟醫院外科手術室,一位普通的母親為割肝救子日行十公里減去脂肪肝,正在接受親屬間活體肝移植。與手術同步,中央電視台全程直播「暴走媽媽」的手術,全國億萬人為術中母子揪心。

手術台邊,陳孝平「坐陣」,率30多位醫護人員全力以赴。這場肝移植手術歷經漫長的14個小時,最終母子平安。在業內,器官移植是外科手術的「王冠」,肝移植更以手術難度高被稱之為「王冠上的明珠」。在國內,親屬間輔助性部分活體肝移植從理念到實踐,都由陳孝平教授首創。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陳孝平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了「親屬間活體肝移植」的理念;2008年,陳孝平教授主刀,國內首次親屬間活體肝移植手術獲得成功。「暴走媽媽」術前,專家大會診決定了兒子肝切部分,媽媽只割小部分肝,這種手術難度大,此種方法是陳孝平讀博士期間就已提出,當時是國內首創。1982年至1985年,他就大膽地提出,良性肝病全切肝臟沒有必要,病人只需37%左右的肝臟就可維持功能的新觀念。這樣,供肝體積小,供者的安全係數更大一些。他心裡的目標是:這位母親不僅要安全手術、健康恢復,更要正常生活!

然而,更艱難的挑戰降臨,讓現場所有醫生吃驚。

正常肝臟有一根膽管,1厘米粗細;切下母親肝臟時,醫生才發現,肝內膽管竟然有4根,根根細比鉛筆芯!在醫學上被稱為基因變異,這種基因變異極為常見,存在於超過一半的健康人身上,這就給醫生手術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在肝移植領域,膽管縫合比全肝移植都要難。傳統方法是全部縫合,術後並發膽管阻塞的幾率大,直接影響移植效果;早在幾年前,陳孝平教授率先在國內嘗試膽管部分縫合,這樣既減少了膽管阻塞的發生幾率,也不影響膽管功能。

考慮母親膽管太細,部分縫合效果最佳。在國內,能做這種手術的醫生鳳毛菱角。而類似手術,陳孝平已做上百例。這一次,要同時縫合4根,陳孝平沉著應戰,充滿成功的信心。直到晚上,最後一根膽管才縫合成功,最難關頭過去了,陳孝平一直懸著的心放下大半。

掌握一項技術,意味著我們養成了一整套複雜的行為程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不斷發現新問題並去攻克,所謂創新不是空中樓閣,不能忘本,本立而道生。

對疾病本源的好奇和探索,對醫學無止境地追尋正是陳孝平創新精神的內核,一流的心性才取得一流的成就。陳孝平站在肝臟外科歷代前輩的肩膀上,勤奮思考,勇於實踐,一步一步腳印,踏實地打破著肝臟外科領域的種種「禁區」,每一步都鐫刻著他對疾病的思考、對生命的專註。

在肝臟外科領域,陳孝平被業內稱道的是打破了該領域5個手術禁區,在世界創立三項中國人的原創手術方式,這些方法很快在基層醫院得到推廣,極大地提高了中國肝病手術治療水平。敢於質疑和挑戰,陳孝平帶領團隊突破束縛,打破一個個手術禁區。

大肝癌能否手術切除?以往認為,肝癌的手術切除主要適用於早期的小於5厘米肝癌;對於大肝癌,只能先栓塞,腫瘤縮小後再行二期手術切除。基於上述觀點,引起了大肝癌能不能手術切除的議論。在外科臨床實踐中,往往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認為大肝癌手術切肝量大,肝組織手術剩餘少,易發生肝衰竭並導致死亡。而影像學和外科臨床研究結果又表明:相同解剖範圍內的肝切除,腫瘤越小,切除的正常肝組織量越多;癌腫越大,切除的正常肝組織越少。而且大肝癌患者,無瘤側的肝組織代償性增大,病側肝組織由於腫瘤壓迫和破壞,有功能的肝組織殘存量很少。此時,患者主要依賴無腫瘤一側的肝組織維持肝臟功能。陳孝平認為從理論上講,大肝癌切除不一定發生肝功能衰竭。之後大量的手術證實,大肝癌是可以安全地實施肝切除手術。

常溫下肝臟耐受缺血的安全時間是多少?以往認為,常溫下暫時阻斷肝門血流一般不應超過15分鐘。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同濟醫院外科搶救的2例患者阻斷肝血流時間均超過了20分鐘,未出現不良後果。陳孝平團隊由此對於「常溫下暫時阻斷肝門血流一般不應超過15分鐘」這一傳統理論提出質疑,並開展了相關實驗和臨床研究。家兔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常溫下耐受缺血安全時間是60分鐘。深入的臨床研究表明,在無活動性肝炎、嚴重肝硬化、脂肪肝的病人,肝常溫下阻斷入肝血流時限達40~60分鐘是安全的。這一研究結果為肝切除術的安全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怎樣解決肝切除術中大出血這一難題?肝切除術中大出血是導致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陳孝平團隊30餘年的臨床實踐中,建立了3種有效控制肝切除術中出血的技術,並在全國60餘家三甲醫院中得以推廣應用。

簡化的全肝血流阻斷技術,不解剖肝門的解剖性肝切除技術,特別是新的肝臟雙懸吊技術的奇思妙想讓肝臟手術不再是禁區。陳孝平在手術中發現,肝臟手術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將手術中肝臟懸吊起來充分暴露,傳統的肝臟懸吊技術因為是用堅硬的器械盲穿懸吊,極易損傷肝臟血管出血。這樣的手術難題時常會擋在醫生面前,每到此時,陳孝平兒時頑皮敢冒險的衝勁兒又回來了,幼年時游泳、爬樹都是自己在玩中學會的,中學時他又愛上乒乓球,這些都極大地鍛煉了他腦與手的協調能力。陳孝平想,繩樣的手術帶不是很軟嗎:這總不會碰壞肝臟脆弱的血管吧,於是他在肝後下腔靜脈右側與右腎上腺之間建立肝後間隙的通道,沿這一通道置放2根手術常用軟條帶,1根向左拉,1根向右拉,這樣就容易暴露出肝深部的斷面。其顯著優點是操作簡單而安全,而且2根懸弔帶向左右牽拉時可更好地暴露深部的斷面,有利於控制兩側斷面的出血。一次次摸索跨越了道道難關。

2014年12月4日,全球科技領域頂級權威雜誌《自然》(《nature》)史無前例的出版專輯,介紹這個肝臟外科的成就,文章中評價道,「陳孝平教授對肝膽胰疾病的治療做出了救世貢獻,是國際肝膽胰技術改進和創新的領導者」。陳孝平教授在其40餘年的生涯中,不斷收穫著國際國內的廣泛讚譽。老一輩的肝臟外科領域專家吳孟超、黃志強評價認為陳孝平的研究從肝臟外科的基本問題開始,到複雜的肝臟外科手術實施,以大量的臨床實踐及其推廣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內容,有效地提高了我國肝臟外科水平。陳孝平教授不斷創新,簡化了肝切除的方法,提高了肝切除的安全性,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肝臟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使我國肝臟外科領域在國內外處於領先水平。他的研究成果已在國內60多家地市級以上醫院推廣,臨床應用2萬多例。

一個個「經典醫學論斷」被陳孝平教授徹底推翻,一項項「空白」被填補,與此相關的研究成果均已應用於臨床並推廣到全國,數百萬患者因此受益,極大地推動著中國肝臟外科的迅猛發展,為世界肝膽胰外科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全國5A景區(2018年)——湖北省(23/31)
湖北省將新增8家4A級景區
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高院公布2018年度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湖北省1個縣級市,建縣歷史近2300年,是「三國名城」
湖北省1個縣級市,建縣歷史超2200年,1983年撤縣設市時改名
2019年1-4月湖北省生鐵產量同比增長11.26%
湖北省已建設1361座5G基站
2018年湖北省上市公司市值百強排行榜
湖北省軍區公開招考文職人員 7月22日12時報名截止
2019年1-2月湖北省鋼材產量同比增長3.93%
湖北省1個縣級市,1400多年不改名,2018年2月撤縣設市
湖北省麻城龜峰山景區開展2019年賞花期安全運營演練
2019年1季度湖北省鋼材產量同比增長2.76%
2019年上半年湖北省磷礦石產量同比增長24.42%
2018年1-11月湖北省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增長1.51%
2015年湖北省100名傑出書法人才,孝感市書協副主席陸舍無書作!
2018年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的價值
2019年1-4月湖北省化學農藥原葯產量同比下降25.75%
2018年湖北省電動手提式工具產量同比增長40.25%
2018年1-11月湖北省大氣污染防備設備產量同比增長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