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文天祥被蒙古人俘虜後並不想為宋朝死,還想做元朝顧問!
古人和現代人在關於「祖國」以及「民族主義」這上面其實有很大區別的。
這並不是要把古人批判一番,而是想說明古代人對國家對民族的認知和現代人是有明顯區別的。
這裡舉一個例子,宋朝最後的大忠臣文天祥。
和今天的人想像的不一樣,文天祥在當時並沒有覺得蒙元是那麼的不可接受。
他自己覺得自己對宋朝有責任,但是這個責任並沒有大到要為宋朝而死。
從《宋史·文天祥傳》看,他在被俘後曾經絕食8天,但是沒有效果,之後他就恢復飲食了。
而且在面對元朝的招降時,他甚至沒有表現出和後來洪承疇一樣的激烈,而是表示如果元朝願意放歸故里,那麼他會去做道士,將來可以以道士的身份做一下元朝的顧問。
如果不是留夢炎這些降人堅決反對,文天祥也許就不會死,而是活在元朝做道士了。
同樣,他對自己弟弟投降元朝也並沒有覺得弟弟做的有什麼不對,他只是認為大家選擇不對。
1281年,文天祥寫信給自己的兒子:「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英志矣……」
文天祥以「孝」明確體諒、認可了文壁的選擇。
當然,我在這裡並不是說文天祥貪生怕死,在蒙古人面前乞活。
而是說文天祥雖然不拒絕為宋朝盡忠,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個盡忠一定要為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而是覺得如果可以保全生命,那麼他會選擇「終身不仕」元朝,出家做道士為宋朝盡忠。
但是,如果要文天祥在不為元朝效力就得死做選擇的話,那麼文天祥選擇去死。
這就是古代忠臣的價值觀,這和今天的價值觀其實差別很大。
附錄——
《宋史文天祥傳》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時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積翁言:「南人無如天祥者。」遂遣積翁諭旨,天祥曰:「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積翁欲合宋官謝昌元等十人請釋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可,曰「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與宰相議釋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為言者,不果釋。
至元十九年,有閩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變。未幾,中山有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京城亦有匿名書,言某日燒蓑城葦,率兩翼兵為亂,丞相可無憂者。時盜新殺左丞相阿合馬,命撤城葦,遷瀛國公及宋宗室開平,疑丞相者天祥也。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屍,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90年代西方開高薪阻止這批人投奔東方,可仍有數千人選擇華夏!
※洪承疇死後子女命運究竟如何?是被清朝整的要飯還是榮華富貴?
※陳賡大將如何評價他的「徒弟」,越南頭號大將武元甲?
※三國英雄的後人里混最好的竟是這個人的後人,先後出了兩任總統!
TAG:軼聞密檔 |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為何能做皇帝?你也不看看他是如何對待俘虜的?
※此國俘虜數萬德軍,做了啥事?讓其受盡羞辱,還說:感謝不殺之恩
※他是宋朝皇帝,被俘虜後竟靠自己女兒在敵國生活了九年?網友:無恥!
※古代金人竟然這樣對待俘虜,宋朝皇后寧願自盡也不願做這件事!
※《亮劍》李雲龍剛打了勝仗,為何還要找趙剛借俘虜?真相令人無奈!
※王克勤本來是國軍俘虜,為何劉伯承卻說,死了誰也不能死了王克勤
※文天祥被俘虜,為什麼這個戰將卻勸說他自盡呢,一起來看看吧
※帖木兒俘虜阿拉伯學者,並向其訴說隱私,學者:難怪他不像蒙古人
※被清軍俘虜後,太平天國諸王都說了哪些話?陳玉成好霸氣
※虞姬為何一定要自殺?如果她做了漢軍俘虜,劉邦如何處置她?
※《亮劍》常乃超當了李雲龍的俘虜,為何還敢囂張?原來他有後台!
※美國女兵被薩達姆俘虜之後,是如何被對待的?一般人都想錯了
※宋朝公主被俘虜後逃回宮中,卻被皇帝哥哥處死!是假的還是滅口?
※文天祥被元軍俘虜,聽到此消息後,立刻來了精神,找個機會就逃了
※太平天國的天王被俘虜死得究竟有多慘?看看清廷刑罰就知道了
※為抓日軍俘虜,川軍師長飯都顧不得吃,不料負傷而歸!
※一代盛世王朝,祖父當過俘虜,竟還因此備受重用!
※宋朝皇帝為保命,獻美女五千給敵國,不料被嫌棄,自己也被俘虜
※他是宋朝勁敵,聽聞老婆被俘虜,笑著說了四個字
※海賊王:同樣是被俘虜,為什麼基德沒有人來救?路飛卻說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