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祭祖為何祭拜的炎帝?
從2006年起,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日,在黃帝故里河南新鄭都要隆重地舉行拜祖大典,這是一個上升到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僑辦共同舉辦。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戰國以來華夏炎黃子孫於農歷三月初三在黃帝故里軒轅之丘(今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新鄭市)祭拜先祖黃帝的儀式。軒轅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自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就有三月三拜軒轅的活動。2008年,國務院確定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當2017年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剛剛結束不久的農曆三月初十,越南也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祖活動——祭祀越南人的始祖炎帝雄王。
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炎黃之炎就是我們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炎帝也被越南人尊奉為他們的人文始祖,每年的農曆三月初十,他們會在富壽省雄王廟國家級特殊歷史遺迹區義嶺山上的敬天殿隆重舉行祭祀始祖炎帝雄王的祭祀典禮。
農曆三月初十是越南人文始祖雄王的忌日,為了進一步促進越南人的認同和歸屬感,自2009年起,每年農曆的三月初十,將雄王忌日定為越南全國「共忌」的日子,越南全國放假一天,從而達到越南人民「面向根源、知恩祖先」的功德。
在越南有個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雄王是貉龍君的長子,貉龍君是中國揚子江(長江)流域洞庭君主涇陽王的兒子,也是越南民族的始祖。貉龍君娶了甌姬為妻,生有百卵,百卵化成百男。一天貉龍君對妻子說:「我是龍種,水族之長,你是仙種,世上之人。我們不是同類,水火不相容,雖然結合生子,也難以長時間在一起居住,現在我們就分開吧。我帶50個兒子回歸水府,分治各處,另50個兒子跟著你一同住在陸地上,分國而治,登山入水,有事互相關照一下。」
於是甌姬就跟50個兒子住在峰州,把其中的強有力的長者尊立為主,號稱雄王,國號文郎。雄王是越南的建國者,繼傳十八代,各個王朝均稱為雄王。越南人稱歷代雄王為其人文始祖,也是越南人自稱「龍子仙孫」的由來。
幾千年以來,越南人習漢文、從漢俗,尊孔孟之道,一直未為斷絕。19世紀法國人入侵中南半島,越南人在法國殖民統治下,被法國殖民者強行閹割了其使用綿延數千年的漢字,採用現今由拉丁文組成的越南文字。
越南人雖然現在使用漢字較少,但對其人文始祖雄王的尊崇,使得漢文化和漢民俗在越南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越南祭祀始祖炎帝雄王活動,是個規格很高的國家行業,比如,2009年的祭祀活動,時任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政府副總理阮善仁就親自率越南全國各省市代表進行上香紀念歷代各位雄王儀式。
2017年祭祀活動上,還舉行了數千年來一直維護和保存的傳統——雄王廟迎轎儀式。2017年雄王忌日暨雄王廟會組委會在雄王廟歷史遺迹區舉行包粽子、煮粽子和舂糍粑大賽。
看看,這些民俗活動與中國何其相似啊!其實,兩國人民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和睦相處才是千秋之計。


※老婆不在家的晚餐有點扯淡
※有個皇帝很勵志,十年六發罪己詔,結果仍然國破家亡,誰之過?
※繼三月三新鄭拜祖大典後,這個鄰國今天為何要祭拜炎帝?
※有個叫黃易的人去世了,他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曾風靡熒屏
※皇帝為何大多短命?
TAG:老黃說事 |
※乾隆七世孫祭祖實拍:身穿龍袍,帶百官祭拜,好不威風!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穿龍袍,戴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穿龍袍,戴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實拍:穿龍袍,帶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故事:王恩祭祖
※清明節皇帝謁陵掃墓祭祖最怕的是什麼?
※清朝滅亡,皇族去了哪裡?乾隆七世孫身穿龍袍祭祖,被認為在拍電視劇
※老照片:乾隆七世孫穿龍袍祭祖,15道儀式還原神秘皇帝祭祀禮
※清朝滅亡,皇族去了哪裡?乾隆七世孫穿龍袍祭祖,被誤認為在拍電視劇
※慈禧太后為方便西陵祭祖竟命袁世凱修建了祭陵火車專線!
※山東省的這個小村莊,祭祖不拜自家香火,而是祭拜元朝十大皇帝
※越南清明節祭祖九大忌諱!
※清永陵上演皇帝祭祖大典
※慈禧太后為方便西陵祭祖竟命袁世凱修建祭陵火車專線!
※乾隆的七世孫穿龍袍祭祖
※明朝大將建立的國家,崇拜中國人為神靈,來華拜祭祖先
※老照片: 乾隆七世孫穿龍袍祭祖, 15道儀式還原神秘皇帝祭祀禮
※清明祭祖——我們華夏兒女的信仰!
※看看韓國劉氏宗親是怎麼祭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