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做個有涵養的人,只需這十點!
對一個人的行為,最好的褒揚是「有教養」;對一個人的內心,最好的褒揚是「有涵養」。
涵養是一種發之於內、顯之於外的修養,體驗在人的言談舉止之中。那麼怎樣才叫有涵養呢?下面這10點,是起碼的。
守時
守時,往大了說其實是一種誠信,「人無信不立」,所以不要小看了這件看似的小事,而當如《資治通鑒》里所說: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而且守時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一個不尊重他人的人,連教養都欠缺,何況是涵養呢?
關懷別人
關懷別人,是一種善良。不僅要關懷家人、親朋,還要關懷周圍的人。
一個有涵養的人,當別人需要時總是能提供最大的方便、給予最大的照顧。尤其是對弱者的態度,比如老人、兒童、弱勢群體等,幫助和關懷他們,是對善良最好的註腳。
談吐有節
談吐怎樣才算有節呢?最基本的就是認真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可心不在焉,更不能搶著說話。最好在傾聽和發表自己的意見時,面帶微笑,看著別人的眼睛。
態度和氣
態度是一個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好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一身和氣。和氣的背後,是心裡裝著別人,並與人為善。《讀書錄》里說:與人言,宜和氣從容;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只有一個深富涵養的人,才能時時處處、舉手投足間都散發出一種和氣來。
語氣中肯
語氣中肯,反映的是與人交談時心有誠意,北宋大儒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一腔誠意地交談,才能稱得上是種交流,這是一種交朋友的態度。具體說來,就是心平氣和、以理服人,避免聲調太高或者帶有情緒。
注意交談技巧
很多人都覺得在中國不能說真話,既沒人聽又容易得罪人。其實,真不能說真話或說了也沒用的時候很少,大部分時候其實是我們不懂得說話技巧。要是能把真話有技巧、注重方式地說出來,不僅能對別人有益,還能收穫別人的尊敬。
什麼技巧呢?——即使不同意別人的意見,有理有據、心平氣和地說出來,不要嗆聲,更不要讓人覺得你對人不尊重。別人做錯了,平和地提出來,對事不對人、下不為例就好了,不要過分指責。有些涉及隱私的話,則不要當面說。
不傲慢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曾國藩也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一個人傲,耽誤的不僅是自己,在別人面前也會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或者取笑別人的缺陷、踐踏別人的尊嚴,而惹人厭惡。一個有涵養的人,絕不會如此。
信守承諾
這也是個誠信問題,但是更大、更重。有多大多重呢?荀子說: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不信守承諾,就是小人。
俗語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應。明明做不到卻夸夸其談,耽誤別人的事,對於自己這是輕浮,對於別人這是辜負。不誇張地說,這是人品問題。除非有特殊原因,那也要真誠地說明和道歉。
大度
大度,就是博大、寬容,對於自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於別人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種氣量,也是一種雅量,唯有心胸開闊的君子方能為之,何止涵養二字所能囊括。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矛盾和不如意,大度容之,一笑置之,還有比這更有魅力的涵養嗎?
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的實質是什麼?是惻隱之心,是仁者愛人,是慈悲。
韓愈《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一個富於同情心的人,就是仁人,就是義士。他們做的也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只是對於別人的困難和不幸,能夠盡其所能地給予幫助和支持。而這,就是最大的涵養。


※心事要明 才華要藏 立身要高 處世要退
※厲害了!弄懂這些俗語,孩子一定會大漲知識
※那些形容春天的經典古文,你還記得多少?
※苑舉正:從西方哲學看中國道德論之發展——開篇
TAG:騰訊儒學 |
※一個人是否有涵養就看這十點
※一看你就是個有涵養的男人
※一個女人的涵養,就看這三點!
※十點做人的涵養!
※做到這些,你就是有涵養的人
※女人有沒有涵養就看這一點
※一個女人的涵養有多高,看這三點就知道!
※古訓:一個女人是否有涵養,就看這三個地方
※做一個沉默有涵養的人
※一個女人的涵養有多高,看這三點就知道
※有素質涵養的人,是可以做到這7點的
※一個女人的涵養,就體現在這裡
※一個女人有沒有涵養,從這裡可以看出來
※做人,最起碼該有的涵養!
※劉素雲老師:一個女人的涵養有多高,看這三點就知道!
※孩子的素質和涵養,從小就要培養,你還在說「我家孩子還小,長大了就不會這樣了」?
※決定你的一生是個人涵養
※一個人的涵養,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做人的十大涵養,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