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光亭


摘要:2016年12月美國戰爭影片《血戰鋼鋸嶺》在中國公映,取自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第77步兵師第307團1營B連2排的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在沖繩戰場上獨自一人搶救下75名傷員的真實經歷。在不少影迷慨然於主人公傳奇經歷的同時,也希望更多了解二戰中美軍的戰場救護及配置情況,本文就帶您了解一二。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1:美國戰爭影片《血戰鋼鋸嶺》公映後,醫護兵在戰爭中的作用也開始為人所關注


戰傷之痛,痛有幾何?


戰場傷亡是與戰爭同生的。中國古代就有裹傷再戰的說法,裹傷,其實就是對傷口進行包紮處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處理戰傷葯,就是金創葯和金瘡葯。金創葯,是一個比較寬泛籠統的稱呼,從字面理解,就是用來治療因為金屬利器造成的創傷的藥物。我們所熟悉的雲南白藥,就是金創葯的一種,主要是止血鎮痛,不過由於技術條件所限,只能對一些小傷口有效果,如果是創口大、出血多的嚴重創傷,基本上就無能為力了,遠沒有一些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神奇。金瘡葯和金創葯極易混淆,其實兩者有很大不同。金瘡葯,是治療因金屬利器造成的創傷所發生的類似感染、化膿、形成瘡瘍等併發症的藥物,但古代對於抗感染和破傷風基本沒有特效藥,所以傷口一旦感染,那就只能靠傷員自身的抵抗力來熬過感染期,人們經常在歷史書中看到的「疽發身亡」,其實就是傷口感染引起併發症導致的死亡。因此,在冷兵器時代,重傷基本上就是等死,輕傷只能聽天由命,傷員死亡率非常高。


中世紀時,西方國家對於傷員也只是簡單包紮,止血則往往是用火或高溫物體灼燒,相當殘忍,對傷員來說不僅痛苦,還容易引起感染,甚至很多傷員根本得不到任何救護,就乾脆被遺棄在戰場上。


熱兵器誕生後,武器的殺傷力更大,戰場救護的水平卻沒有大幅提高。儘管16世紀歐洲已經發明了血管結紮術,但由於技術複雜,直到18世紀,醫學上通常還是採用高溫燒灼止血。如果四肢負了槍傷,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截肢,而在19世紀中葉麻醉劑發明前,沒有麻醉的截肢簡直與酷刑無異。更悲催的是,即便施行了截肢,由於缺乏嚴格的消毒和殺菌,傷員依然還有感染的可能。


到19世紀下半葉,在克里米亞戰爭、普法戰爭等數場大型戰爭中,傷員的處境絲毫沒有改觀。面對痛苦不堪的傷員及居高不下的傷員死亡率,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努力下,護士巡視制度、國際紅十字會和《日內瓦公約》相繼推出,戰場救護也因此得到大發展。特別是19世紀60年代,美國在南北戰爭中建立了軍用醫院制度,更使戰場救護髮生了里程碑式的轉變。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2:美軍在南北戰爭期間建立了軍用醫院制度


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德等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戰場救護程序。以英國為例,傷員首先被經過專業訓練的擔架兵抬下戰場,然後送到最近的醫療站進行包紮、消毒等簡單處理,重傷員則在醫療站經過初步處理後,再被送到後方醫院進行治療。同時,嗎啡被大量使用以減少傷員的痛苦,X光機也被廣泛使用,用來確定子彈和彈片的位置。依靠這些現代的醫療手段和技術,英國、德國等西方國家的傷員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而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

戰場救護,美軍「土豪」級


二戰中,較晚參戰的美國,在戰場救護領域堪稱土豪。首先,美國給每個士兵配發單兵急救包。根據軍種和年代不同,單兵急救包內的配置略有差別,但基本上不外乎繃帶、止血帶、磺胺粉和簡易裝的一針劑嗎啡。急救包通常放在挎包里,也有為了方便取用,放置在鋼盔上或肩膀上的。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3:美軍單兵急救包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4:為了取用方便,美軍士兵將單兵急救包放在鋼盔上


其中,磺胺粉是磺胺類藥物的一種,此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菌葯,由德國生物化學家格哈特?杜馬克1939年發明,他也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這是一種白色或略帶黃色的粉狀藥物,療效顯著、性質穩定、使用簡便、價格便宜,又能長期保存,非常符合戰場救護的要求,即使到今天,也是僅次於抗生素的最常見的抗菌消炎藥。


嗎啡,以鴉片為原料提純製成,在醫學上常當作鎮痛劑使用,從南北戰爭開始逐漸被採用,到二戰時得到廣泛應用,美軍普通士兵的單兵急救包里都配有嗎啡。由施貴寶公司生產的攜帶型西雷特嗎啡皮下注射器,看上去就像一個迷你型的牙膏,裡面是32毫克的嗎啡,管口密封,是一個雙頭針管,使用時按下針管破開封口,然後進行皮下注射,幾秒鐘後,藥效就會發生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注射嗎啡之後,通常會把空的注射器別在傷員的衣領,以便讓後續的醫護人員了解已經使用過的嗎啡計量,避免過量使用。由於注射嗎啡遠比口服更容易上癮,大劑量使用後會讓傷員染上毒癮。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5:攜帶型西雷特嗎啡皮下注射器


其次,美軍一線作戰部隊都有醫護兵(MEDIC,亦稱救護兵),也就是《血戰鋼鋸嶺》中主人公道斯的角色,職能相當於解放軍的衛生員。二戰時期,美國陸軍每個步兵連戰時編製都包括一名醫護兵。醫護兵通常會配備兩個救護包和兩個水壺,救護包里有繃帶、嗎啡針劑、碘酊或碘酒、磺胺粉、止血帶或止血鉗等,救護包里的藥品遠比單兵急救包里的種類多,數量也更大,兩個水壺則是為了給傷員補充水分。醫護兵的兵種符號,是帶N字母的雙蛇杖,或是紅十字元號。醫護兵的鋼盔正面和兩側各有一個圓形的白底紅十字標誌,醫護兵還配有紅十字標誌的袖標。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6:醫護兵的挎包和袖標


儘管《日內瓦公約》規定雙方作戰人員不得向對方的醫護人員開火,但由於醫護兵本身攜帶武器,又受過軍事訓練,所以很多時候並不被認為是非作戰人員。他們醒目的紅十字標誌,有時反而成了對方狙擊手的目標,這是因為幹掉醫護兵對於前線部隊的士氣打擊很大。所以,到二戰後期,醫護兵基本上不再佩戴紅十字標誌,這一細節在影片中也有體現,道斯就聽從戰友的勸告沒戴紅十字鋼盔。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7:美軍醫護兵的服裝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8:《血戰鋼鋸嶺》中主角道斯的醫護兵裝具,紅十字鋼盔、袖標


當美軍士兵負傷後,輕傷通常會由自己或身邊的戰友在傷口上撒上磺胺粉,然後用繃帶包紮,如果傷在四肢則再用止血帶在傷口上方紮緊,這樣就能有效解決抗感染、止血的問題。如果是重傷就會呼喊醫護兵,這種場景在很多二戰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醫護兵聞聲趕來,迅速檢查傷勢,清理傷口,撒上磺胺粉,包紮止血,再根據情況注射嗎啡,最後安排擔架兵後送,整個戰場救護流程一氣呵成,簡單實用。相比之下,當時其他參戰國的戰場救護就明顯遜色多了。僅以嗎啡為例,其他歐洲國家最多是在野戰醫院裡才會給傷員注射,而美軍則是普通士兵就有配發,可以在受傷後的第一時間注射,緩解傷痛。而在中國戰場,普通傷員很難獲得注射嗎啡,甚至連普通的止痛藥都難以保障,有時甚至在沒有對傷員進行麻醉的情況下,直接手術。


兩大法寶:血漿輸血與青黴素


美軍傷員在火線經過醫護兵的緊急處置後,會被後送到師團級單位的醫療站,通常一個醫療站會配備五名醫生、三名護士和12名醫護兵,不僅能對傷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救護內容就是輸血。據美軍統計,傷員死亡有一半是因為失血過多造成的。


戰地救護輸血不是檢驗血型後就對傷員輸全血那麼簡單,畢竟人對人的輸血極易發生輸血反應。1939年,美國醫生查爾斯?德魯在研究中發現,血漿能替代全血,可以用於治療失血性休克、嚴重燒傷及低蛋白血症,尤為重要的是血漿不需要區分血型,使用時不需要檢查血型就可以給任何人用,這一點在情況特殊的戰場救護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1939年,德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現代血庫。 1941年2月,德魯應美國紅十字會和美國政府的邀請,擔任美國紅十字會第一個血庫的主管,該紅十字會成為現代無償獻血機構的原型。截至1945年9月,美國紅十字會共採集1300萬單位全血,基本上全部製成血漿。這批血漿成為二戰中美國最重要的輸血資源,到戰爭結束時,還剩餘約130萬單位血漿,再送還給美國紅十字會,用於民間醫院的輸血需求。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9:發現血漿可以替代全血的美國醫生查爾斯?德魯


因此,血漿輸血就成為二戰中美軍師團級醫療站最重要的救護工作,很多傷員在靠近火線不遠的醫療站就可及時完成血漿輸血,從而避免了因失血過多而導致大量傷員殘疾或死亡的情況。在醫療站就能進行血漿輸血,美國的這種戰場救護能力在二戰參戰所有國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經過了火線緊急救護和醫療站處置後,傷員傷情得到穩定,再被後送到野戰醫院進行治療。野戰醫院,通常是由軍或集團軍級單位設立,規模一般都在300張床位以上,雖然醫院的房屋設施比較簡陋(通常是民居、山洞和碉堡等改造),有時甚至就是臨時搭建的帳篷或木板房,但醫療設備卻一應俱全,可以為傷員進行比較複雜的手術治療。因此,對於多數傷員來說,到了野戰醫院基本上就保住性命了。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10:美軍醫護兵在給傷員進行血漿輸血


然而,一些傷員即便到了野戰醫院仍然很危險,他們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傷口感染及感染引起的各種併發症。事實上,20世紀40年代初期以前,人們始終對傷口感染束手無策,基本上只能靠傷員自身體質和免疫力來對抗感染。然而,這個千年醫學難題在美國參戰前夕被攻克了。1928年,英國醫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當時叫盤尼西林),遺憾的是,他本人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黴素的方法。1943年,美國輝瑞公司掌握了青黴素的量產技術,由於青黴素對於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因此美國軍方與該公司迅速簽訂了採購合同。與此同時,還有19家美國製藥企業利用輝瑞公司的技術開始大規模生產青黴素。到1944年,青黴素的供應量已足夠治療二戰期間所有參戰的盟軍士兵。青黴素的大量使用,有效減少了傷員因為傷口感染而導致死亡或截肢的情況。



從《血戰鋼鋸嶺》看美軍二戰戰場救護



圖11:青黴素對治療傷口感染效果非常顯著


據美軍戰後統計,由於青黴素的大量應用,至少使傷員死亡率下降了15%。青黴素與原子彈、雷達,被並稱為二戰中的三大發明。因此,血漿輸血和青黴素,也成為美軍戰場救護最有成效的兩大法寶,挽救了成千上萬美軍官兵的生命。二戰中,美軍參戰部隊受傷累計60.8萬人,傷重死亡約2.7萬,傷員死亡率約為4.5%,創下了人類戰爭史上傷員死亡率的最低紀錄。


本文刊登於《世界軍事》2017年第4期(2月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期間 小日本有何能耐管理大片淪陷區 原因在這裡!
解密二戰中英國不為人知的色情大戰
二戰時日軍最畏懼的人:曾連殺1500名日軍,死後葬入國家公墓
二戰時的日本女兵,除了作戰外還擔任這樣的任務
二戰日軍的五大稀有槍械,原來便衣隊有專用手槍,還可以自動連發

TAG:二戰 |

您可能感興趣

電影《血戰鋼鋸嶺》以這場戰役為背景,沖繩島戰役戰地照片
《血戰鋼鋸嶺》原型,上戰場拒絕帶武器,赤手空拳救75位戰友
《血戰鋼鋸嶺》戰爭版行屍走肉 場面慘烈
《血戰鋼鋸嶺》:一位拒絕帶武器的軍人
血戰鋼鋸嶺 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一役
比《血戰鋼鋸嶺》更慘烈!美國大兵患上戰鬥疲勞症!
二戰比鋼鋸嶺還殘酷的一次戰鬥,美軍士兵攀百英尺高懸崖消滅德軍
《捍衛者》與淞滬會戰:中國版血戰鋼鋸嶺
二戰時在中國戰場最差的日本軍隊為何成為美軍在鋼鋸嶺的夢魘
殺戮還是拯救:《血戰鋼鋸嶺》中的人物和戰爭
鐵血殺戮和溫情營救——《血戰鋼鋸嶺》演繹戰爭本質
《血戰鋼鋸嶺》戰場之上、上帝不存
為什麼《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在近距離作戰會打不過日軍?
專業解析《血戰鋼鋸嶺》中的陸軍單兵裝備(二)
軍報贊《血戰鋼鋸嶺》:還原了戰爭本來的樣子
揭秘:《血戰鋼鋸嶺》那支兇殘的日軍 竟然是中國的炮樓守衛隊
《血戰鋼鋸嶺》人物原型大揭秘:一生傳奇的二戰英雄
專業解析《血戰鋼鋸嶺》中的陸軍單兵裝備(一)
《血戰鋼鋸嶺》: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