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拼刺刀時日本最怕這個武器 一人能殺好幾個

拼刺刀時日本最怕這個武器 一人能殺好幾個



拼刺刀時日本最怕這個武器 一人能殺好幾個



滿地是殘肢,滿身是鮮血,滿耳是慘叫……冷兵器殺傷人體的慘景,遠比熱兵器殺人更令人震駭。然而,在抗戰白刃戰中,在抗戰白刃戰中,面對日寇的無恥侵略,不願當亡國奴的中國軍人硬是發出了「必須有刺刀30米內見紅的能力」的吶喊。在這句口號的激勵下,他們無所畏懼向前衝去,用保家衛國的滿腔熱血壓倒日寇囂張的武士道氣焰!


白刃戰的拼刺,很少殺得一個不剩,往往是一方心理崩潰,或奪路而逃,或棄械投降。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由信仰、血性、膽量和勇氣彙集而成的一種精神!正是源於這種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上,中日兩軍之間的白刃戰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完勝而告終。中國軍人特別是八路軍、新四軍留下的那一幀幀慘烈畫面、一個個驚險故事和一段段動人傳奇,至今仍值得我們銘記。


日軍特色

日軍視白刃戰為最能表現血性的作戰方式。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彈後派上用場,表現侵略者的兇殘。


有誰知道日軍在二戰中製造出的衝鋒槍和刺刀數量?


答案分別是2萬多支和680萬把!


殊不知,近戰中最實用的兵器非衝鋒槍莫屬。二戰時,蘇軍使用的PPS衝鋒槍每分鐘可射出700-900發子彈,在百米內的近戰中對付人海戰術,堪稱「大殺器」。日軍研製衝鋒槍的水平儘管不如蘇、美、德等國,但還是能夠生產出來。但日本於1940年才開始給部隊裝備衝鋒槍,而且主要配備給海軍空降部隊和坦克兵,沒陸軍的份。


日軍為什麼棄衝鋒槍而就刺刀?難道腦子進水了?


日軍有兩大作戰信條:其一,精準射擊。日軍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興奮莫名,總結出「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要勝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的經驗,當寶一樣供著,並以之指導槍支設計,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研製出射擊精度極高的步槍,這就是中國人熟悉的「三八大蓋」(因槍機上設計了防塵罩,故稱)。日軍使用該槍的歷史長達40年(1905-1945),可見其鍾愛程度。其二,近身肉搏。日軍視白刃戰為最能表現血性的作戰方式。因此,在中國戰場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彈後才派上用場,扮演終結者的角色。日軍在衝鋒槍上甚至重達20斤的機槍上也加裝了刺刀,在全世界絕無僅有,可見其對白刃戰的喜好簡直到了變態的程度。



拼刺刀時日本最怕這個武器 一人能殺好幾個



日軍不愛衝鋒槍卻垂青刺刀,還有一個重要考慮——省錢。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做什麼事都崇尚節儉,連子彈也是。《東史郎日記》里就說,在日軍眼裡,「子彈像金幣般值錢」。衝鋒槍的適用對象是一群敵人而非單個敵人,基本亂打一氣,難免浪費不少子彈,這是追求精準和提倡節約的日軍難以接受的。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中,日軍之所以採取活埋、燒殺、溺斃、刺殺,甚至車軋等手段,除了殘忍,就有節約彈藥的考慮。


日本人崇尚節儉的直接表現就是精打細算。日軍製造1支衝鋒槍,造價是1支三八式步槍的3倍。加上子彈,造1支衝鋒槍的錢,可以造5支三八式步槍。精細的日軍一盤算,還是步槍吧。這個選擇看似精明,實則愚蠢,日軍自鳴得意的三八式步槍在美國人眼裡,不過是「一個能夠發射子彈的中世紀長矛」。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在其他戰場很少與美軍、英軍等打白刃戰,只在中國戰場採用這種屬於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方式,實乃藐視中國軍人武器不行。當時,中國的兵工廠基本造不出像樣的衝鋒槍,也缺乏其他厲害的近戰武器,使日軍打起白刃戰來,不必擔心被成片撂倒。


初不如寇


中國軍人殺紅了眼,往往不顧手裡的傢伙比鬼子短,在對方刺入自己身體之後,迎刃而上,也刺中對方,同歸於盡


必須承認,抗戰初期,白刃戰中單挑,中國軍人一般不是日寇的對手。


不論是戰史記錄還是老兵回憶,日軍在白刃戰中面對中國軍人,優勢明顯,常常是一個頂幾個。以百團大戰為例,在白刃戰中要對付1個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個八路軍戰士。作為晉察冀軍區最精銳的冀西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總結教訓時專門講到「白刃戰」,指出日軍「體力好、技術好」,八路軍「損失甚大」。


鬼子為什麼能夠如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起仗來,手中的傢伙太重要了。近距離白刃戰,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岡村寧次曾認為敢與日軍拼刺刀的只有蔣介石的中央軍,而中央軍裝備的拼刺步槍是中正式步槍,日軍的拼刺步槍則是三八大蓋,不妨將兩者比較一下。加裝刺刀後,中正式步槍長1.685米(槍身1.11米+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槍長1.801米(槍身1.276米+刺刀0.525米),相差超過10厘米。這意味著什麼呢?你不妨先量一下自己前胸到後背的距離,就會發現,如果你用的是中正式步槍,刀尖還沒碰到對方,鬼子已經刺中你。


我們常說,人與武器實現最佳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戰鬥力。如何結合?訓練是橋樑。中國軍人在拼刺傢伙這個「硬體」上比鬼子差了10厘米,在刺殺技術這個「軟體」上的差距則不止一星半點。日軍訓練非常重視刺殺技術。筆者在一部紀錄片中看到侵華老兵金子安次回憶,日軍用活人進行刺殺訓練時,刀刃能準確避開胸腔肋骨的阻擋,直入心臟。中國軍隊呢?以國民黨中央軍為例,抗戰前以德為師,而德軍在近戰中信奉「衝鋒槍加手榴彈」,對白刃戰不屑一顧。中央軍受此影響,對刺殺也不重視,訓練不多,以致被日軍將領如此譏諷:「始終擺著端槍的姿勢,這在所謂刺殺術上似乎屬於笨拙之列。」


僅講這兩條,已經可以看到中日兩軍在白刃戰上的理論差距,而實戰結果只是印證了這一點。


抗戰中,中日之間的大會戰不少,但中方敗多勝少,台兒庄會戰是難得的勝利,用這次戰役來驗證雙方的白刃戰強弱,比較有說服力。戰鬥中,中方繳獲一個日軍的日記本,上面無不得意地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這個鬼子面對多人圍攻,和其他兩個鬼子結成三角陣,刺斃7名國民黨軍士兵,並成功生還。直到抗戰結束甚至解放戰爭開始,國民黨軍的拼刺水平也沒多大長進。宿北戰役就很能說明問題:胡璉11師包圍並猛攻葉飛10縱,眼看就要衝到最後一道防線,突然看到10縱官兵成排成排衝出來,手中刺刀閃著寒光。胡璉部隊猝不及防,被撂倒一大片,肝膽俱裂,大敗而逃。胡璉第11師乃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其白刃戰水準尚且如此,其他部隊可想而知。

與國民黨軍相比,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白刃戰水平更高,這主要是因為紅軍時期缺乏彈藥,刺殺練習得更多。不過,與日軍在白刃戰中單挑,八路軍和新四軍往往也處於下風。老八路王汝林回憶:「第一次我刺鬼子,鬼子一撥,我的虎口都給撕裂了,槍給挑飛了。」他練過少林武術,面對日軍尚且如此,其他戰友就更易吃虧了。日軍不僅裝備強、技術好,又吃得飽、臂力大,一臉菜色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自然不是對手。


但是,中國軍人憑著民族大義和英勇血性,往往不顧手裡的傢伙比鬼子短,在對方刺入自己身體之後,迎刃而上,也刺中對方,同歸於盡。這種打法,連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日軍也甘拜下風。


抗倭有法


「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槍撂倒幾個,再給小鬼子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別和野獸講規矩」


白刃戰中,中國軍人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但為了對付日寇,他們想盡了各種招數。


首先是合力對敵。白刃戰一對一,中國軍人往往不是對手,但中方有一點是日方比不了的——人數,自然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著名的平型關之戰中,進行白刃戰時,八路軍就是「三五個戰士對付一個鬼子」。1939年到1940年,八路軍對全軍進行輪訓,白刃戰是重點訓練科目,並且專練「幾打一」。老八路王汝林回憶說:「拼刺刀時,兄弟們配合,抗住其他鬼子,局部形成2打1或3打1,其中一人佯攻,其他人突刺,突刺的人一定要堅決。有個鬼子的隊長被我們圍住,這傢伙舉著指揮刀,嘴裡哇哇大叫要劈我。我假裝進攻,進攻裝得很像。他很緊張,注意力都在我這,被側方我們的戰士一刺刀就捅得蹲下了,解決其他鬼子後,捅死了這鬼子官。」


其次是提高。在提高刺殺技術方面,八路軍和新四軍比國民黨軍做得好。八路軍曾用1年時間練習刺殺,訓練強度很大,如呂正操麾下部隊在戰鬥間隙一般只做兩件事,除了吃飯,就是進行刺殺訓練。而且,強調實戰化訓練,陳賡就要求「必須以真槍在野外不齊地形或山地練習刺殺,不能停留在基本教練上面」。在這樣的中國軍隊面前,鬼子漸漸招架不住了。


為了在白刃戰中有效對付日軍,中方還採取了「非對稱戰術」——用手槍打。這是因為,在戰鬥中調轉槍口很方便,且射速低,子彈打中日軍後就留在其體內,不會貫穿後再打到自己人。陳賡麾下的第20團政治處主任吳效閔就對官兵們說過:「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槍撂倒幾個,再給小鬼子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別和野獸講規矩。」



拼刺刀時日本最怕這個武器 一人能殺好幾個


白刃戰時,中國軍隊除了刺刀和手槍,還使用了一些特殊兵器。在《亮劍》和《太行山上》等抗戰影視劇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刀與紅纓槍,這兩種兵器在實戰中曾有不錯的表現。1938年神頭嶺戰鬥,八路軍的紅纓槍也給日軍留下深刻印象,一名僥倖逃脫的日本隨軍記者寫道:「這神秘武器是首次使用,形狀像長蛇,白頭紅頸黃肚皮。勇士們大部分吃虧在神秘武器上。」


不過,日軍之所以栽在這類兵器之下,主要是壓根兒沒想到對方會拿出這種傢伙,甚至誤以為紅纓槍乃新式武器,被唬住了,故而敗績。其實,大刀和紅纓槍的缺陷非常明顯。不足1米的大刀比裝上刺刀後接近2米的三八式步槍短很多,而且質量一般的大刀砍翻兩個鬼子就會卷刃。紅纓槍更差,木製槍桿容易折斷,只能在開始唬唬人。


中國軍人將大刀和紅纓槍派上用場,其實是無奈之舉。不要小瞧了小小的刺刀,對製造工藝的要求非常高,刺刀上的彈簧、刀鞘、血槽、駐筍、卡環等,稍有偏差就裝不上。連號稱「兵工專家」的吳運鐸,製造起刺刀來也是頗費心力。知道這一點,就不會對八路軍第120師有4092支槍卻只有117把刺刀,第129師更是不足100把這些窘況感到困惑。


迎刃而上


1940年之前,八路軍的拼刺高手就絲毫不懼與日軍單挑……到抗戰末期,八路軍徹底扭轉形勢,一個十幾歲的新兵就能刺死幾個日軍


鬼子如螞蚱,開始蹦躂得厲害,但秋天總要來的,1940年就是鬼子的秋天,也是抗戰的分水嶺。不少中國老兵都回憶,從這一年開始,日軍逐漸走下坡路,白刃戰也慢慢不行了。此時,日軍在全世界的戰線進一步擴大,見中國戰局趨於穩定,遂將在華老兵轉調到其他戰場,代之以新兵。另一方面,中國軍隊自1938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經過兩年恢復元氣,緩過勁來,訓練水平和戰鬥力穩步提升。一升一降之間,勝利的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


抗戰後期,中國軍隊即使在大規模白刃戰中也不落下風。八年抗戰中,最大規模的白刃戰發生在1943年著名的石牌保衛戰中。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嶺上,突然3個小時聽不到槍聲,這不是雙方「中場休息」,而是在進行慘烈的白刃戰。最後站在戰場上的是中國軍人,陣地前倒下的一具具日軍屍體呈金字塔形,但中國軍人無暇清點戰利品,因為他們很快就要投入下一場戰鬥。60年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重返當年戰場,動情地描寫死於白刃戰的少年:「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著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拚命。如果他們活著,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橘園裡吸著小口的香茶,悠閑地看著兒孫,溫暖地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壯烈殉國了。」


八路軍做得更好。在1940年之前,八路軍的拼刺高手就絲毫不懼與日軍單挑,往往還能賺幾個,著名拼刺英雄李仕亮就有這樣的經歷。1939年5月在河南滑縣,他第一次將訓練技術運用於實戰,效果不錯。在刺中一個日軍胸部後,他信心大增,兩個回合又解決了第二個鬼子。第三個費點事,雙方刺刀架在一起相持了十幾秒,李仕亮率先變招,用槍托將鬼子的頸動脈血管砸斷……到抗戰末期,八路軍徹底扭轉形勢,一個十幾歲的新兵就能刺死幾個日軍。日軍曾譏笑八路軍「武士的不是,戰術的不懂,素質的不行,戰鬥中的自信沒有」,而今用在鬼子自己身上,倒是更為貼切。


到抗戰後期,日軍在白刃戰中占不到便宜,甚至出現了主動投降的現象。「皇軍」也不顧什麼拼刺時不開槍的規矩了。只可惜,日軍此時已是日薄西山,就是開槍也打不贏。1944年,陳賡所部第386旅與日軍血戰,一個日本軍官在白刃戰時邊逃邊開槍,直到子彈打完,才掄起刺刀頑抗,最後被擊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好歌聲 的精彩文章:

兩把武士刀故事看中日對待歷史態度:令國人羞愧
毛澤東金日成談朝鮮戰爭 斯大林為戰役慘烈流淚
一名90後眼裡的南京大屠殺:「12秒」與30萬人
中國最牛的第一家族,2500年興盛不衰,祖宅規模賽過故宮
「天皇」宣布投降並下達投降命令後軍紀嚴格的鬼子兵敢

TAG:音樂好歌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種武器 一天殺死6萬人 人類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武器之一
殺人最多的七種武器,原子彈只能排最後一名
這些武器之最 每一個都是黃金萬兩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害怕的肉搏武器,除了大刀還有這個!
中國曝光了一款「末日武器」!一枚就能毀滅半個日本
壞男人泡妞四大武器,你擁有幾個
盤點一下站戰爭期間那些個損人不利己的武器
最能彌補身體差距的武器,一個女人靠它殺了一屋子男人?
全球最殘忍的武器,最後一種步槍一顆子彈可以撕碎成年人
杀人最多的七种武器,原子弹只能排最后一名
二戰時,美國最狠的不是扔了兩顆原子彈,而是這個武器
厲害了,中國只用這一種武器 就能1小時內殲滅周邊一切反導
火影最帥十把武器,最後一個,很多人快忘了!
看看二戰時候日本所有用的重武器,就是這麼多
美國見這個武器都害怕這一次發射都十發豈不是嚇到了
二戰時期,殺傷力最大的六種武器,最後一種讓日本人痛不欲生!
一槍消滅一個敵人的日本武器竟害慘日軍,原因卻是長得實在太丑
怪不得這武器能夠如此強大,但憑這一樣武器就能戰勝一個國家!
盤點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五種武器,第一種就讓人感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