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刺青,今時的紋身:那是宋代行走在的「藝術」

古代的刺青,今時的紋身:那是宋代行走在的「藝術」

古代的刺青,今時的紋身:那是宋代行走在的「藝術」



原標題:刺青——在宋代大行其風的「藝術」

作者:大公子


刺青就是紋身,這是早期世界各民族都有的習俗。實際上,甲骨文的「文」,就是「文身之人」的象形。這就是說,有了文身的人,才有「文」這個字,也才有了文采、文藝、文化、文明等一系列概念的誕生。


在原始社會,幾乎人人身上都有刺青,世界各民族都沒有例外。不過,文身在華夏民族眼裡是野蠻人的習俗,為先進文化和正人君子所不齒。只是到了宋,這種習俗才死灰復燃,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甚至是英雄好漢的標準。


《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就是代表之一,雖然這只是小說人物,但是文身一事在宋代可謂史不絕書。甚至還出現了專有名詞,比如刺青又叫刺繡,文身又叫錦體,文身師叫針筆匠等等。更為誇張的還有「花腿」,即從臀部開始,雙腿刺青直到足部,「花腿」的愛好者也多半是紈絝子弟和衙內的奴僕。還有人在身上刺詩和畫的,比如號稱「白舍人行詩圖」的葛清。

除了刺青,還有刺字。刺字的對象一般是軍人。被大家熟識的當然就是岳飛,相傳他的背上有她母親刺的「精忠報國」四字,當然這件事情也無從考究。不過,刺字明志的不止岳飛。南宋初年,抗金名將王彥的部下臉上就刺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號稱「八字軍」。而意向相反的有仁宗時期的反政府軍,他們臉上刺的是「義軍破趙得勝」,表達了推翻趙宋的決心。

古代的刺青,今時的紋身:那是宋代行走在的「藝術」



在臉上刺字,原本是一種刑罰,叫黥或者是墨,目的是對人犯進行身份歧視和心理摧殘。這種刑罰在西漢就被文帝廢除,此後,它成為了一種私刑,主要用於逃亡的奴隸。北宋卻制定了刺配法,但凡被判處流刑的,臉上就會刻有「刺配某州牢城」字樣,比如宋江和林沖。


刺字的還有軍人。囚犯刺字在面頰,軍人在額頭,或者可以說是額頭刺番號,手背刺姓名。軍人自願在臉上刺字表示了一種必死的決心,比如岳飛在背上刺字就證明了他的忠貞不二。

刺青的目的可以解釋為「扮酷」。喜歡刺青的或者是血性男兒,比如史進;或者是英俊少年,比如燕青。施耐庵寫的小說中燕青身上的刺青贏來了名妓李師師的青睞。


這其實反映了一種審美態度,而審美對象,是人體。但文身是被士大夫唾棄的,宗室的刺青更被朝廷明令禁止。畢竟,文身並不符合儒家的禮教傳統。


即便與傳統禮教不符,熱衷於刺青的人仍舊不絕如縷,宋代的武將呼延贊更是把刺青這一愛好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僅在自己身上到處紋"赤心殺賊",甚至要求他的妻子、兒子、僕人都在身上紋了這幾個字。他的幾個兒子耳朵後面另外刺字曰:"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他的妻子說婦女在臉上刺字有不守婦道的意思,呼延贊這才允許她把字刺在胳膊上。


宋代的刺青文化反應了一部分人對於人體的審美,宋代重視文學,在當時,山水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刺青成為宋代文化繁榮的表現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宋朝是如何進入盛世的?真相令人吃驚!
有愛與良知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生命
敦煌壁畫:絲路上岌岌可危的藝術瑰寶
宋仁宗趙禎逝去世,為何國內外皆痛哭流涕?
宋代官員烏紗帽上帽翅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TAG:宋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同樣是紋身,古代的紋身和現代的紋身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泰國跟得上時代的佛教徒,紋身刺青才是虔誠的祈禱
?幾何、色彩與紋身,又一場藝術與時尚的碰撞
現代人的紋身比起古代人的刺青可謂弱爆了
炫酷的紋身:不是紋身的都是叛逆青年
紋身現在比較流行,但是在古代是女子最害怕的一種酷刑
現代簡約的情侶紋身,代表著一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愛情
看看那些女明星的紋身,江一燕的最驚艷,大S的最讓我佩服
古裝美女身上的紋身,韓雪的玫瑰,謝韻儀的蝴蝶,王艷紋身最奇葩
紋身文化:刺青的過程就是一個神聖的儀式
白百何現在時常露腳踝,雖然是中潮流,但那處的紋身才是目的
紋身的由來及發展歷史 紋身是如何流行起來的?紋身痛嗎?
蕾絲紋身,這是如今最流行的女性紋身潮流
周冬雨紋紋身了,還是和竇靖童的一樣!
那些讓你抓狂的胎記疤痕,如何在紋身師的手中變成藝術品?
如今年輕人都喜歡這樣的「紋身」人在江湖飄,沒有紋身怎麼行?
明星的紋身,各有各的哲理,胡歌「媽寶男」,薛之謙紋在脈搏 也不怕當時紋走火了嗎
將汪星人的爪印在身上,結果居然成了最潮的時尚紋身
文藝青年現在流行用小紋身來秀恩愛,看完你會刷新對紋身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