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洞簫即為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簫的聲音嗚咽婉轉,如泣如訴,吹的是七情音,喜怒哀樂思傷悲。歷來為古來文人雅士鍾愛,用來寄託情思,抒發胸懷。

燈火闌珊,簫聲綿延,一個回眸,就是一眼萬年。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一、《清明上河圖》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樂曲根據宋朝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寫意而成。此畫以宏偉壯闊的幅面,描繪了北宋宣和年間汴河兩岸在清明時節的風貌。洞簫曲《清明上河圖》清婉悠揚,充分體現畫卷的壯闊雄偉,旋律優美流暢,意境深長,聽者在古典氛圍中靜靜享受音樂的美妙。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二、《鳳凰台上憶吹簫》








《鳳凰台上憶吹簫》是古代流行的洞簫曲,與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等齊名。鳳凰台有個歷史典故,吹簫引鳳,乘龍而去,白日升天,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誦這段歷史,表達人們對這對神仙眷侶的懷念和祝福。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三、《平湖秋月》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以清新明快、悠揚華美的旋律,描寫了杭州西湖的勝景之一「平湖秋月」。樂曲奏出詩般的意境,全曲酣暢抒情,旋律秀美,流暢如歌,明媚流暢,音調婉轉,具有迷人的藝術魅力。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四、《關山月》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關山月》漢代樂府歌曲之一,當時守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唐代詩人李白曾為之填寫新詞: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五、《碧澗流泉》








《碧澗流泉》樂曲以清脆之音,表現出深山峽谷之中淙淙流水歡快地流淌的情景,一派詩情畫意般的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六、《平沙落雁》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平沙落雁》樂曲以淡遠而蒼勁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壯麗的秋江景色,表現清淺的沙流,雲程萬里,天際群雁飛鳴起落的聲情。曲意爽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七、《蘇武牧羊》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蘇武牧羊》蘇武奉西漢王武帝之命,出使北方匈奴,被匈奴當人質扣留在北海的貝加爾湖地區放牧十九年。人們敬佩他的愛國精神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譜寫了《蘇武牧羊》這支古曲,曲調深沉悲壯,幽婉動聽,十分動人。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八、《佛上殿》








《佛上殿》以簫獨奏的形式,加上木魚的敲擊聲襯托,使音樂極富廟堂色彩和神聖虔誠的韻味。凝重、抒緩、縹緲的旋律,呈現出古代寺院廟堂莊嚴、肅穆的氣氛以及佛家子弟在靜心坐禪的幽遠空靈意境。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九、《傍妝台》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傍妝台》是由明代四首工尺簫譜《傍妝台》、《耍孩兒》、《蘇州歌》和《清江引》連綴而成,四者皆是曲牌名。


張維良把這四首簫曲一統為《傍妝台》後,從一開始就為這首曲子注入了嫵媚和溫柔,將那種二人世界的溫馨表現得淋漓盡致。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十、《綠野仙蹤》



洞簫十大名曲,遙嘆玉人何處









本曲原曲為琵琶曲《琵琶吟》,後經過改編成為了洞簫的版本,並在陳悅老師的專輯中首次出現。無論是琵琶版本還是洞簫版本,樂曲都伴隨著傷感,傷春悲秋的意境。旋律舒緩動人,每個音符都能夠共鳴心間。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人間四月天,最憶是江南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唐代·王駕《雨晴》賞析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絕對沒有想到的10大歷史事實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南宋·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賞析

TAG:古詩文賞析 |

您可能感興趣

POCO人像攝影精選-逍遙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