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此前IN2曾經編譯過英國VR工作室Breaking Fourth的文章,講述VR劇本創作的秘密和如何讓觀眾產生沉浸感。而關於VR創作,這個曾經製作過VR短片《Ctrl》的工作室顯然有很多要和大家分享。工作室又寫下一篇觀眾身份和VR空間關係的文章,從理論層面探討了VR影視的創作。下面為全文。

身份、地點、互動——VR觀眾的三要素

作者:Breaking Fourth

目前VR行業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VR和此前傳統媒介如電影、遊戲和戲劇的相思之處。人們相信VR借鑒了上述所有媒介的元素,但是最終它還是要發展出自己的語法。

每一個故事都有其自己發生和講述的世界,對於視覺媒介來說,這個世界對於觀眾的影響至關重要。導演的責任就是將這個世界栩栩如生,創造出一個吸引人的空間來讓劇情和動作得以開展。

電影、戲劇和VR對於這個空間的使用是不同的。電影使用的是通向那個空間的一扇窗子,觀眾通過摺扇窗子看向那個世界,和那個世界發生的動作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導演利用這扇窗,通過剪輯、蒙太奇等方法來扭曲現實世界的規則。導演們也曾經利用這扇窗子本身來完成驚人的效果——當《午夜凶鈴》中的女孩從電視中爬出的時候,它將故事帶回到觀眾一邊,讓後者重新思考自己的安危。但是,大多時候導演並不太關心觀眾是否是體驗的一部分,觀眾在或不在,注意與否電影都繼續上映。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傳統的戲劇依然可以被看成是框架內的體驗,觀眾離演員較,動作的發生場所局限於舞台之上。戲劇的現場表演本質能夠讓導演和演員利用這個優勢,演員可以直接對觀眾說出台詞,甚至走下台和觀眾互動。這種方法能夠模糊敘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界限,但是不能完全消除。

沉浸式戲劇,例如Punchdrunk的《Sleep No More》,在消除觀眾和故事以及演員之間的界限做出了努力。他們選擇了整個空間作為敘事空間,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想去的地方,欣賞想看的表演,相對於傳統戲劇和電影,觀眾的自由度大大提升了。但是,儘管觀眾已經可以進入到敘事空間,但是他們必須帶上面具,後者象徵了演員和觀眾天生的隔閡。

VR可以說和沉浸式戲劇最為相近,帶上VR頭顯,觀眾即刻被傳送到敘事發生的空間內。在這裡可以模擬電影和戲劇的體驗。對於電影來說,觀眾採取的是攝影機的視角(沒有物理上的限制),在觀看故事展開的同時被帶入了一段神奇的冒險。對於戲劇來說,觀眾採取的是一個戲劇觀眾的視角,演員可以與之互動也可以不進行互動。觀眾保持了自主性,可以選擇最感興趣的去觀看。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在沉浸式戲劇的基礎上,VR更進一步,觀眾第一次可以直接扮演一個角色,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或者通過某角色的視角觀看整個故事。這為觀眾如何體驗故事提供了全新的機會。如果觀眾是通過某個角色在看故事,那麼他是否能夠聽到角色的想法,是否能理解他們的感覺?由Jane Gauntlett製作的《Dancing by Myself》很好的探索了這個話題。如果你在故事中扮演了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也許就將互動的元素帶入其中,有點類似於遊戲使用的一些嘗試。角色們是否能夠和觀眾互動起來?

當觀眾真正進入到故事中時,他們會如何回應這樣一個情況?在作品《Ctrl》中,我們驚奇的發現到觀眾的一些反應,觀眾通過強烈的沉浸感,感覺自己直接被捲入到故事之中。當然,直接將觀眾捲入到故事的情況中,有可能會改變觀眾的反應。一個場景從有趣(因為發生在別人身上)變得沒那麼有趣(因為發生到你身上)可以多快?一個場景從恐怖(和動作有一定距離)到變得過於恐怖(因為觀眾感到直接受到威脅)有多快?

在沒啥清晰概念的情況下,很多人都用「共鳴器」(Empathy Machine)這個詞來形容VR,而VR這個媒介對於內容來說意味著什麼,還需要繼續觀察。

觀眾的身份、地點以及互動 VR影視創作的關鍵元素

谷歌的VR導演Jessica Brillhart最近在接受採訪時提供了關於VR臨場感和AI對敘事的影響的觀點。一旦AI進化到讓觀眾難以察覺到其是否是預先編程的程序,同樣也為互動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大門。每個觀眾都可以體驗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樣的進步讓現場表現帶入VR成為可能。戲劇的獨特魅力的一部分,正是由於大家都清楚現場表演不同於預先渲染好的畫面,演員和觀眾都在現場進行反應。而將這種現場感帶入VR,將會帶來不一樣的衝擊力。

觀眾和敘事空間之間有著本質上的聯繫。觀眾所處的位置、他們將如何被捲入敘事,需要創造者認真思考,因為這些問題和內容如何被體驗有著很大的關係。觀眾的要求永遠不會相同,有的觀眾只想坐好看一個故事,有的則更傾向於站起來直接施加控制。具象化和臨場感的出現有其相應的責任,既要對虛擬形象負責,也要對體驗負責,而這些又不必要吸引到所有觀眾。

相關閱讀

VR腳本創作:如何讓觀眾擁有沉浸感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IN2原創資訊轉載請註明來源及鏈接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虛擬現實影像 的精彩文章:

谷歌收編Vive最好開發者 卻失去了自己首席遊戲設計師
《藍精靈:尋找神秘村》推Hololens混合現實遊戲
Gorillaz和比約克都發VR MV 觀眾如何觀看是個問題
真正的VR旅遊:3D拍攝、交互地圖和虛擬導遊
HTC Vive小心 索尼欲用PSVR搶佔線下市場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主人公擁有「雙身份」的動漫影視作品
如果人類和動物的身份互換,細思極恐!
人物整體造型不是單單的喜歡與不喜歡,同樣重要的身份地位需在你的外表上體現!
新中國早期的身份制度與群眾運動的歷史局限
有一種槍械,它代表了身份、地位和權力!
只需動動嘴唇 全新的生物識別密碼系統就能驗證身份
人工智慧創作物的作者身份確認與權利歸屬
美國人腦連接組項目:全新腦掃描技術可進行身份鑒定
創意人|模特、編輯、時裝設計師:以下身份來自同一個人
地心人的真實身份曝光,隱藏在地幔中的嗜熱外星人!
攝影|演員的另一個身份 舞台之外的另一個舞台
地心人的真實身份曝光,隱藏在地幔中的嗜熱外星人!
魚人的優勢終於開始展現了,「JACK」的另類魚人身份終曝光
人和動物互換了身份,同樣的場景,你會覺得很殘忍么?
CNN威脅曝光惡搞「特朗普摔倒FNN」視頻動圖製作者身份
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加入它的人,都要滿足一個特殊身份
諷刺漫畫,如果人類和動物的身份互換...
與每個人緊密相關,你的身份證將有大變革,銀行賬號和交易更安全
腕錶是要襯託身份和地位的 這一點楊爍許魏洲最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