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直至滅亡, 宋朝都拒絕和親

為何直至滅亡, 宋朝都拒絕和親

縱觀歷史長河,和親政策一直是統治者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的一種婚姻,是一種利益的博斗,著名的又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還有後期的滿蒙聯姻,其目的無非有二:1,緩和矛盾,穩定局勢,擴大疆域;2,爭取和平,締結盟約,但是在宋朝長達三百年的的國運中竟然無一和親。

要知道,宋朝從建國到滅亡可謂是外事不順,一直處在戰爭中,先有契丹、党項西夏、後又金、蒙古等不斷地騷擾,那為什麼宋朝不學學漢唐的和親政策呢?當年的昭君出塞可是給漢朝很多休整的時間。因為到了宋朝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宋人認為「和親辱國」,對宋人來說,可以繳納歲幣,但拒絕和親,可以納貢,但不願納女;可以稱臣、稱侄、稱兄、甚至稱孫,但是絕不肯當老岳父。

為何宋朝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一、宋朝有著強烈的民族偏見和理學思想

長期以來漢族都有一種鄙視蠻夷的思想,而且宋朝又是理學思想盛行,傳統的「夷夏之防」更加深入人心,對於文治立國的宋朝,理所當然的覺得跟異族和親是奇恥大辱,寧可割地賠款也堅決拒絕和親。

二、經濟基礎太雄厚

毫無疑問,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經濟高度發達,當遼興宗向宋提出和親請求時,宋朝選擇每年向遼支付歲幣,對他們而言,幾十萬的歲幣在強大的經濟收入來看不值一提。

三、內重外輕的軍事政策

我們都知道宋太祖的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將絕大數禁軍都駐防在京城附近,邊防只留有少量的駐軍。當時統治者主要精力是放在籠絡和防備內部問題上,沒有足夠的決心來解決外患。這一政策導致宋朝當時中央高度集權,但是對外重視不夠。這也是在和遼的戰爭中失敗的主要因素。

四、北宋時期皇室與將門的通婚普遍

北宋初期,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的一批武將的職位,但是又和他們進行皇室婚姻聯誼,這一現象後來一直沿襲下來了,這對宋朝的和親政策必定產生影響。

綜合來看,宋直至滅亡都沒有採取和親政策,其原因定然是多方面的,又文臣士大夫的傳統理論,也有來自武將的反對,還有經濟空前繁榮的因素,而宋朝的滅亡跟和親政策沒什麼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中產階級焦慮?看看我大宋朝的中產階級是什麼生活
宋朝男人喝花酒一次開銷萬餘元都玩些什麼?
中國歷史上最沒有骨氣的兩個皇帝,都出在宋朝
宋朝是因為經濟過度發達而間接導致滅亡的?
此王朝曾派出女兵攻擊宋朝!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在歷史上十分奧秘的王朝!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最受寵愛的王爺:此人死後,雍正為其痛哭,悲傷直至嘔血
直至宋慶齡病逝,為何宋美齡都不願相見?只因蔣介石的9個字
兩個王朝恩怨百年,後成兄弟國,為何兩個王朝直至滅亡互不通婚?
當著皇帝的面勾搭皇后,非但沒被殺,反而藉此平步青雲,直至封王
慈禧真正死因,權利爭鬥,李蓮英親姐直至死前才敢說出真相
朱元璋對朱棣做了什麼讓他如此熱衷於戰場殺敵?直至戰死!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清朝由盛世逐漸沒落直至被吊打,誰該背鍋?乾隆可能難辭其咎
康熙皇帝畢生致力統一,卻有塊地沒能收復,直至清朝滅亡都是如此
「死而有憾」的忍者們,他們直至死亡,也沒有完全展現實力!
死神:直至完結也沒有被填上的坑,或許連作者也沒辦法解釋
載灃曾組建支強大的御林軍,為何直至溥儀被逼退位也無人站出來?
南京保衛戰,最後連警察廳長都抵抗到最後,直至戰死,悲哀啊
明朝開國第一大將,被朱元璋剝皮後,掛在王府直至明朝滅亡
臨死前,李鴻章遲遲不願咽氣,直至心腹耳邊說了兩句話才閉上雙眼
戰鬥到底,直至失敗
這段愛情讓人落淚:愛上不該愛的人,耗盡餘生守候,愛而不得直至死去……
戀愛時忽略對方,直至離開才後悔莫及的星座
古代三大絕症,堪稱皇帝剋星,最後一種可「死後復傳,直至滅門」
忠魂守疆:國家被滅,他們依舊守護邊疆50餘年,直至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