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白俄將超重型TEL技術出口中國 俄重建超重型軍車生產線
參加閱兵的卡瑪茲-78504牽引車型
5月9日,在卡馬河畔切爾尼市舉行的慶祝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上,由俄羅斯著名軍車製造廠卡瑪茲(KAMAZ)研發的多款新型軍用特種底盤公開亮相,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當屬首次公開露面的KAMAZ-78系列重型底盤。如上圖,本次展示的兩款重型底盤分別為卡瑪茲-78504裝備底盤型和牽引車型,卡瑪茲-78504裝備底盤型計劃用於取代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MZKT)生產的MZKT-7930重型特種底盤,作為戰術導彈發射車等特種底盤;而牽引車型將用於取代蘇聯時期生產但如今仍大量在俄軍服役的MAZ-537、MAZ-7310(MAZ-543的牽引車型)、MAZ-7410(MAZ-7310的短軸距版),用於運輸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
參加閱兵的卡瑪茲-78504裝備底盤型(前)和牽引車型
資料圖:使用MZKT-7930底盤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
除了本次公開亮相的兩款KAMAZ-78504底盤外,卡瑪茲汽車廠還研發了12X12驅動的KAMAZ-78509,以及16X16驅動的KAMAZ-7850超重型TEL(運輸、起豎、發射一體)導彈底盤,KAMAZ-78509將用於取代目前俄軍的MAZ-547系列特種底盤和RS-26「邊界」洲際導彈使用的MZKT-79291型TEL底盤;KAMAZ-7850毫無疑問將用於取代白楊-M和亞爾斯洲際導彈使用的MZKT-79221超重型TEL導彈底盤。
這些重型軍用底盤都為全輪驅動形式,且全採用與MAZ/MZKT系列同樣的雙叉臂獨立懸掛,配合大單胎,具備全地形通過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超重型軍用底盤都採用裝甲駕駛室設計,以應對越來越複雜的戰場環境。此外,16X16驅動的KAMAZ-7850底盤16個輪胎全能夠轉向,而目前白楊-M和亞爾斯洲際導彈使用的MZKT-79221底盤只有前三組和後三組輪胎參與轉向,也就是說新的KAMAZ-7850底盤比MZKT-79221的轉彎半徑更小,通過性更好。
資料圖:12X12的KAMAZ-78509
資料圖:使用MZKT-79291底盤的RS-26洲際導彈
經常看筆者文章的讀者都知道,俄軍目前裝備的重型TEL導彈底盤幾乎全從白俄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MZKT)引進,其他一些是由蘇聯時期的馬茲(MAZ)汽車廠生產,而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的前身就是馬茲的重型特種底盤製造基地,蘇聯解體後由白俄羅斯接管,之後更名。早期由於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的訂單幾乎全來源於俄軍,實際上俄羅斯也控制著這家工廠。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內沒了超重型TEL導彈底盤生產線,只有布良斯克車輛廠(BAZ—巴斯)和庫爾干(KZKT)車輛廠能夠製造一些重型特種底盤,比如S-300防空導彈底盤和重型裝備運輸車等,但不久後庫爾干車輛廠由於經營不善將生產線移交給了白俄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所以從蘇聯解體起,直至今日這幾十年內,除了防空導彈底盤外,俄軍的超重型TEL導彈底盤和重型特種底盤幾乎全依賴白俄羅斯。
資料圖:16X16的KAMAZ-7850
組裝中的16X16驅動卡瑪茲-7850超重型TEL
如今俄羅斯在國內重建超重型軍用底盤一方面是為了擺脫對白俄羅斯的依賴,另一方面是為了報復白俄將技術出口給中國。在蘇聯時期,世界上僅有馬茲車輛廠掌握著超重型TEL底盤技術,蘇聯人一直將超重型TEL視為戰略裝備限制出口,使得當時中國想盡辦法也沒能搞到超重型TEL的技術,東風31和東風21導彈只能用國產拖掛式底盤勉強實現機動能力,但通過性與馬茲生產的TEL底盤有很大的差距。蘇聯剛解體後的幾年中,中國抓住機會與白俄接觸試圖獲得超重型TEL底盤技術,開始都因俄羅斯的施壓而失敗,幾經周折後,中國以裝備和軍事技術交換,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後在泰安和萬山兩家特種車輛廠分別建設了一條重型TEL生產線。
使用泰安特種車生產底盤的東風41
使用MZKT-79221底盤的俄軍亞爾斯導彈
俄羅斯在得知白俄將重型TEL底盤技術出口中國後非常不滿,俄媒也多次發文抨擊白俄,威脅白俄和中國的合作會毀了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前途,因為這家工廠大部分利潤都是向俄軍提供重型軍用底盤獲得的。之後俄羅斯曾嘗試投資明斯克輪式牽引車輛廠,設法重新控制這家工廠,但是被白俄總統盧卡申科拒絕,於是俄羅斯開始在國內的卡瑪茲汽車廠建立新的超重型軍車底盤生產線,研製替代品。


※每百公里要燒掉300升油 百噸導彈車叢林狂飆衛星難覓其蹤
※運-10下馬是歷史必然 不對生命負責的「情懷」都將被歷史唾棄
※國產C919大客機非純國產 但正因此才不會重蹈運10覆轍
TAG:軍車研究社 |
※中國團隊實現:體內重編程再生T細胞技術突破
※法國《世界報》:中國軍備突破重重技術封鎖,實現逆襲
※重磅!全球首款3D LED屏幕進駐影院,搭載JBL尖端音頻技術!
※中興通訊單波50G-PON和大視頻傳輸獲重大突破 引領下一代PON技術發展
※中國廠研發 OLED 次代技術擬超車韓廠,奪龍頭地位
※移動互聯網技術選型之APPS跨平台開發技術
※韓國KSLV2火箭出廠,竟有一項技術領先中國!
※殺出重圍,中國AI技術站上世界之巔!
※三星重返OLED電視?或為探索新技術路線
※北斗GPS已經落後?中國研究新型導航技術,將掀起軍事科技的變革
※德媒:美打關稅牌難抑中國技術崛起 中國AI將極速超越
※中國面板廠研發 OLED 次代技術擬超車韓廠 奪龍頭地位
※中國海軍增添力量,國產航母正式亮相,引進大量關鍵技術人才
※中國使用SLM 3D列印技術製造聚變反應堆部件
※中國版"鷹眼"預警機曝光!或預示中國彈射器技術獲重大突破
※技術、生態創新 GTC繼續促進AI與產業交匯
※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港媒:中國或向德國出口航空發動機製造設備及技術
※俄媒:中國新型核技術獲重大突破,或率先擁有核動力飛行器
※美國成功測試一新技術:對於艦載機至關重要 中國也亟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