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位於北京車道溝的洪承疇墓

位於北京車道溝的洪承疇墓

幾年以前的某日,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報道,內容雖簡略,但價值頗豐。報道中言明,記者在車道溝某幼兒園旁,見到棄置古代石雕獅子兩尊,為清初貳臣洪承疇墓上舊物。令我記憶猶新處在於,報上指石獅子口中有石球,尚可滾動。一是若其說為真,古代石獅子口含石球,且尚靈活可動,在我到頭次聽聞;二是若記者眼拙,將新造獅子混為古獅子,也似不難……我將這報道中所言明的幾件事記在心中,想某日去車道溝探訪,終於今年四月間成行。

車道溝在紫竹院南,是京城中高樓林立之所在,且人口流動力大,尋訪當地舊人耆老,幾屬天方夜譚。我於是先在GE上細察,想若衛星圖中可以窺見端倪,則方便許多了。無奈此地早不復野田農舍、荒冢雜樹之勝景,唯見樓宇相接,車路縱橫,覺得喘氣都沒有什麼餘地了。這一片城市,我無以發現目標物,只好憑藉實地走訪,但幸而有幼兒園這一個線索,算最後的救命稻草了。

那日上午,先訪問別處古迹,到三四點鐘光景,才到車道溝附近。因有侯老師先行踏勘,我也好確定洪承疇墓大略位置,在長河以東、大路之北。路邊是一間醫院,正門供人出入,繞過前面建築,它的背後,是一處在京城中相貌平凡的街心花園。花園再東,便是那間幼兒園的正門了。當日,剛是周末,園中沒有小朋友在,一位大叔叫我們登記下名字,開門讓我們進入拍攝參觀。在門口的時候,有一間屋擋了視線,看不到院中的什麼。進了大門,繞過那屋,就可以看到兩尊雕刻完美可愛的石獅子,被安好地放置在院中。

我過去仔細地看了,並輕輕的撫摸,這一對石獅子的面容可愛而安詳,同九里山前惇親王墓前那一對相比,真是表現了極端的兩種性格、兩種表情,故我想,這古物也是有性格和感情的,它們也可能是落寞的,也可能是喜悅的,也可能惶惶不可終日,也可能怡然自得、安然棲居在什麼地方。這一對石獅子,天天可以陪著一群小朋友,於是也成了一張可愛的面孔。這獅子一看便知是古物,當是洪承疇墓原物,獅子尾部雕刻誇張,蓬勃有力。底部須彌座,雕工亦複雜精美,有明之遺風。按清貳臣墓現存遺迹者有范文程墓、張大猷墓、洪承疇墓等,墓上石刻皆精美而恢弘,這可能一部分是做給大清的漢族子民們看一看,一部分彷彿表彰著貳臣們的「忠義」,對大明,對大清,對我中華,恐怕如此。

幼兒園中,還有兩株樹,都是年老的松或槐,樹圍粗壯,夏日會是一片清涼的樹蔭。在幼兒園院外,有土坡、松林,土坡似墓後原來大山子的位置,松林可能新近滋生,亦可能舊日所植,無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洪承疇墓上,唯一一對保存至今的石雕。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牝獅,清初的石刻,諸君可以將它與唐、宋獅子比一比。唐、宋、清的獅子,我都喜歡。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石獅子可愛的表情,同其餘墓上的獅子不同,它們並不駭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獅子的尾巴蓬鬆、碩大,這並不多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手裡玩著繡球的牡獅。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洪承疇墓大山子遺存。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一側的古樹林,前方還有「古松林」的牌子。

作者石儀天下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慶親王后裔金恆績先生
老罕王為什麼會給三個女人封官?
德藝雙馨的滿族演員李依曉
東北方言集錦「一字令」
滿族人崇拜的索羅桿一夜之間全部倒塌,究竟發生了什麼?(九)

TAG:福貝勒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