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史料摘譯——


原文:

帝疑廣有異書,使使即其家索之,得賂籍以進,多文武大臣名,饋黃白米各千百石。帝驚曰:「廣食幾何,乃受米如許。」左右曰:「隱語耳,黃者金,白者銀也。」帝怒,下法司究治。——《明史·宦者傳》


譯文:


孝宗懷疑李廣藏有異書,派使臣到他家中去找,得到了一本登記官員行賄的簿子獻上。上面多有文武大臣的名字,寫著饋送黃白米各有千百石的數字。孝宗驚異說道:「李廣能吃多少東西?就接受這麼多米。」左右侍從說:「這不過是隱語罷了。黃米指的是黃金,白米指的是白銀。」孝宗發怒,命令司法部門追究治罪。


1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皇帝喜歡封建迷信,太監就會裝神弄鬼。


但神神鬼鬼的東西不是隨便玩的,玩大發了說不定連小命都得賠進去,明朝有位和飛將軍李廣同名的太監,就因為神神叨叨而飛黃騰達,也因為胡說八道而丟了性命。


就算他死了,無知的皇帝還以為他是奇人,肯定有啥秘籍,結果牽出一樁驚天的腐敗大案。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2

明孝宗朱佑樘算是明朝中後期唯一的一個好皇帝。別的不說,單單是他只娶一個老婆,就足夠讓人敬佩。


也許是幼年吃過苦,先是差點被墮胎,後來又在皇宮裡東躲西藏地長大,朱佑樘當了皇帝以後知道皇位的來之不易,很是敬業。


他有思想,有手段,又勤勞,還會用人,他當政的這個時期,史稱「弘治中興」,有史學家評價他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但可能是先天不足的緣故,也可能是過度勞累,朱佑樘在當了七八年皇帝之後,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本來只要經常鍛煉、加以調養就可以緩解的問題,但朱佑樘搞複雜了。


一個還算賢明的皇帝,居然希望用修道的辦法強健自己的身體。


於是,李廣的機會來了。


3


李廣本身就是一個三腳貓的學道之人,畫個符跳個神的不在話下,但這都是糊弄人的。

真正起到作用的可能是李廣在做法事之餘傳授給皇帝的一點道家養生之術,李廣半吊子地教導皇帝,居然歪打正著,皇帝可能是精神頭好了,也可能是吃飯香了,也可能純粹是心理作用。


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皇帝堅信:只要堅持做法事,就會有個好身體!


這下子,李廣發達了。他脫下太監的制服,一身道袍的晃來晃去,要麼外出結交道友,要麼給皇帝張羅法事,成天擺道場、煉丹藥、畫道符,忙得不亦樂乎。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4


但即使是古代,反對封建迷信的也大有人在。


總理徐溥就看不過去了,他專門寫了報告勸諫皇帝:您看,歷史上,宋徽宗迷信道教,結果被人家俘虜,連皇位都沒了。唐憲宗酷愛煉丹,結果把自己吃死了。您啊還是踏踏實實,別弄那些不靠譜的玩意。


據說,朱佑樘看了這份報告,「為之感動」,不過僅僅是感動,道袍照穿,道場照開,法事照做。


人家總理是有身份的,再說人家也是為了你好,皇帝還小小的感動一下,其他小蝦米們相似內容的報告,直接就被皇帝「留中不報」了,懶得理你。

禮部有個小小的司局級幹部(郎中),更加直接,說這一切都是李廣這個死太監造成的,請求殺了李廣。


結果,李廣趁著皇帝剛做完法事心情大好的時候,說小郎中的壞話,把人家抓進錦衣衛了。


看誰還敢唱反調。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5


因為李廣得到了皇帝的無條件信任,他的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


古代什麼東西最值錢?當然是皇帝的信任。


但是,要把這種信任轉化成真金白銀,還是要有些手段的。


這裡要提到一個名詞「傳奉官」。

所謂「傳奉官」,就是沒有經過組織部考察,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職,這個和唐朝的「斜封官」有些類似。


朱佑樘上任以後,把老爸以前任命的傳奉官都罷免了,卻又對李廣破了例。李廣有了官職,雖說不怎麼合乎程序,但總算是拿到了官場的通行證,可以進這個圈子,可以和其他官員平等交流了。


交流些啥呢?無非是「在皇帝面前說幾句好話,拉兄弟一把」、「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李廣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沒多大本事,所以也就是收收賄賂說說好話,並沒有插手太多的國家大事,所以皇帝也沒當回事。


但事實上,李廣打著為皇帝修道祈福的幌子,瘋狂征地,當然是不給錢的,還介入鹽業專賣,賣公文批條子,賺了個盆滿缽滿。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6


一個人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表意見,一知半解就胡說八道,很容易出事,李廣就是這樣。


道教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李廣本來就是只懂皮毛,卻總是把自己弄得高深莫測。

他建議皇帝在萬歲山上建個亭子,說是風水好,可以彙集好運氣,還應該在各地多造一些道觀。


無巧不巧,亭子造好之後,小公主生病死了,緊接著,太皇太后住的宮殿又失火了,把老太太嚇得夠嗆。


要知道,朱佑樘只有一個老婆,有個孩子不容易,太皇太后又是一手把自己拉扯大的,受了驚嚇那還了得。


這下文官們興奮了,叫你嘴欠,這回以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道,叫你吃不了兜著走。


老太太很生氣,來了一句「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禍及矣!」,「怎麼哪哪都是李廣啊?」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老祖宗發話,這才是最有威力的,李廣嚇得屁滾尿流,直接畏罪自殺了。


7


一個太監的死自然不會放在皇帝的心上,最多有些惋惜罷了。

皇帝堅信,李廣是有道行的,李廣家裡肯定藏了不傳之秘的秘籍,於是派人去李廣家挖地三尺,結果秘籍沒找到,找到一個賬本。


貪污犯愛記賬的毛病那時候就有,這個賬本詳細記錄了,某年某月某某饋贈黃米幾百石,某年某月某某饋贈白米幾千石……


皇帝不明白啊,李廣一家子才幾個人,這麼多糧食怎麼吃得完?旁邊的人解釋說:這是切口,黃米指的是黃金,白米指的是白銀。


一石有46—48公斤,成百上千石那就可以用噸來計算了,皇帝震精了,尼瑪巨貪啊!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皇帝直接把李廣的家產充公,要要求司法部門查處賄賂李廣的官員,這下子,賬本上留名的官員像熱鍋上的螞蟻,一邊暗暗咒罵,一邊想辦法走路子。


後來,這幫官員找到了皇帝的小舅子壽寧侯張鶴齡,皇帝看在老婆的面子上,這件事情才算不了了之。


8


不知道李廣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某些貪官一樣,半夜裡數錢玩。

看著「黃米」「白米」,就高興!



太監系列:這個太監 成於煉丹畫符 死於亂看風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黃石公給張良的是什麼書?(八卦史記70)
太監系列:作為一個幫凶出現的太監
太監系列:汪直,真實版的韋小寶
太監系列:跟錯領導的太監
太監系列:明朝版司馬遷和他有意思的短篇小說集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紀曉嵐被太監寫詩嘲諷,結果他輕飄飄三句話,太監差點氣暈!
明朝太監中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哪個權力更大?
崇禎弔死時,身邊唯有一太監,這個太監是誰,結局又怎樣呢
太監專業戶,太監演得這麼好,只因為見過真的太監
明朝的太監是怎樣煉成的?事實證明想成為太監還真是不簡單啊
太監為何被人叫做臭太監?並不是侮辱 因為身上有異味
最倒霉的太監:成為太監的第一天 大清王朝就滅亡了
歷史古代太監多麼凄慘,一件讓太監記住一輩子事情,他們乃是太監
皇帝身邊用太監的原因,太監的這個作用,一般人做不到
溥儀講述太監的真實生活:大太監風光無限,小太監受盡屈辱
太監和皇帝喝酒,太監:我是你的繼父,太后默認,皇帝車裂太監
歷代都有太監,只有這個皇帝把太監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這個清朝太監太厲害,被兩任太后惦記,打開他棺材嚇一跳
太監錯聽一個字,讓宮女最後成為皇后,兒子成太子!
明明渴的要死,為何古代太監打死都不喝故宮井水?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個不是太監的太監,進宮與太后廝混生下兒子,還想搶皇帝的位置
慈禧起床太監看了一眼,慈禧就殺了太監,只因太監看了不該看的
清朝第一大太監,擁有最豪華太監墓,為何棺中只剩頭顱
皇宮裡的女太監是怎樣煉成的?簡直慘不忍睹|知言歷史
蘇麻喇姑被太監活埋時,太監為何要將石灰倒在她身上?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