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百年攝影經典,你最愛哪些?
第561回
微信號:iqingdan
本期作者:理想國
世界太蕪雜,我幫你整理
培瘋按:現在已經是人人都在拍攝的時代。早前我徵集推送過一期清單讀者的手機攝影作品(點此回顧),就都好看而溫暖。
但在20 世紀初,攝影才剛起步。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攝影還是更鄭重其事的事情,更多是專業人士的事情。這中間,也產生了眾多的經典之作,不僅可以見證時代,亦可打動人心。
今天分享一期來自《影像的傳奇:經典攝影100年》一書的攝影清單,他們涵蓋了20世紀不同年代、不同影像風格和類型,約略可以窺見攝影的多樣性和變化。希望你喜歡。
一
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
美國,藝術攝影家、批評家、畫廊主人、出版人
重要著作:《喬治婭·奧基夫: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創作的人像》(1977 年)
三等艙(1907 年)
這是20 世紀早期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它讓施蒂格利茨聲名遠播。這幅從一等艙拍攝的三等艙乘客的照片可以被視作是施蒂格利茨攝影精英主義的一種隱喻。
二
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
德國,人像、風光攝影家
重要著作:《我們時代的面孔》(1929 年)
年輕的農民(1914 年)
三個年輕人站在德國鄉村的一條泥路上。他們都穿著黑色的西服,拄著手杖,但是從最後一名到第一名顯示出一種進化:最後一名頭髮凌亂,帽子歪戴,嘴上還叼著一根煙,而第一名卻裝出一副貴族的傲慢氣派。毫無疑問,這幾個人都是農民,他們的雙腳雖然仍扎在泥土裡,但是就像這幅照片所暗示的,他們正在走向別處,正在脫離這片土地。他們的腳沾滿了污泥,但是他們的臉朝向著未來:這三個德國農民也許正在走向大都市的世故。
三
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1890-1976)
法國,人像、靜物、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義大利村落》(1997 年)
紐約華爾街(1915 年)
這些男男女女匆匆忙忙地趕去上班,但在建築物的大背景下他們顯得微不足道。作為一個終身的社會主義者,斯特蘭德並不認同華爾街所宣揚的意識形態。
四
尤金·阿傑(EUGèNE ATGET,1857-1927)
法國,紀實攝影家
重要著作:《阿傑的巴黎》(1992 年)
西岱島碼頭(1925年)
尤金·阿傑喜歡在大清早開始他的攝影工作,這個時段行人稀少,城市有種神秘虛幻之感。西岱島所在的塞納河,一直以來是攝影家鍾愛的拍攝對象。
五
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 éSZ,1894-1985)
美國,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安德烈·柯特茲:生平及作品》(1994 年)
巴黎蒙帕爾納斯的朱利維廣場(1927年)
安靜寧謐的巴黎夜景。樹木和光線之間有著美妙的互動,顯示出柯特茲的現代主義抒情視覺。
六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
美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珍藏卡帕》(2001 年)
共和軍戰士之死(1936年)
20世紀最有名但也最富爭議的照片之一。爭議的焦點在於:它是擺拍的嗎?照片上的這個戰士真的被擊中了嗎?到今天為止,人們還是莫衷一是。但其實擺拍與否真的並不重要,因為這幅照片已經並一直將是表現戰爭冷酷無情的最好象徵。
七
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
美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多蘿西婭·蘭格:美國影像》(1994年)
遷徙的母親(1936年)
20世紀最有名的攝影作品之一,它被視為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普通民眾在艱難歲月中拼搏求生的象徵。
八
優素福·卡什(YOUSUF KARSH,1908-2002)
加拿大,人像攝影家
重要著作:《卡什的人像攝影》(1976 年)
溫斯頓·丘吉爾(1941年)
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作品之一。它向世人證明:有些優秀的作品往往就是在攝影家和拍攝對象存在緊張關係的狀態下產生的。
九
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1902-1984)
美國,光攝影家
重要著作:《安塞爾·亞當斯:影像1923—1974》(1974 年)
謝伊峽谷國家紀念地,亞利桑那州(1942年)
科羅拉多河蜿蜒曲折,流過峽谷。為了拍攝這一類型的風光攝影作品,攝影家不但需要一雙好的眼睛,而且得保持充沛的體力。為了攀上這絕佳的拍攝點,亞當斯需要扛著沉重的大畫幅照相機和三腳架,在炎熱的天氣里翻山越嶺。
十
伯特·哈代(BERT HARDY,1913-1995)
英國,紀實、廣告攝影家
重要著作:《伯特·哈代:我的生活》(1985 年)
蛙跳(1948年)
一群格拉斯哥貧民區的男孩子,在公墓的墓碑間嬉戲。這片墓地大概是他們所居住的城區唯一的綠地了。這是一幅構圖完美而又讓人心酸的照片。哈代在他漫長而輝煌的攝影生涯里,記錄下了無數這樣精彩而真切的畫面。
十一
威廉·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1918-1978)
美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威廉·尤金·史密斯:攝影的良知》(1998 年)
鄉村醫生(1948年)
這是史密斯最著名的專題報道中的一幅。厄內斯特·切里亞尼醫生生活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小鎮上,史密斯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跟隨醫生的步伐,拍攝他照顧當地家庭的行醫過程。照片中的小女孩被馬踢破了頭。
十二
維利·羅尼(WILLY RONIS,1910-2009)
法國,紀實攝影家
重要著作:《維利·羅尼:攝影作品1926—1995》(1995 年)
五月的巴黎小孩(1952年)
購買長棍麵包是法國人的老傳統。看這幅照片,你幾乎可以聽到這個巴黎小孩完成了媽媽交代的買長棍任務後興奮地跑回家的腳步聲。
十三
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1912-1993)
法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羅伯特·杜瓦諾:攝影家的一生》(1995 年)
教堂前的狗(1953年)
拍攝巴黎的街道是杜瓦諾的長項。這幅照片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杜瓦諾對陰影和線條的運用。當然,那兩隻狗以及對面兩個靜靜觀察它們的男人亦是照片出彩的地方。
十四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8-)
美國,社會紀實、時尚、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美國人》(1959 年)
政治集會——芝加哥(1956年)
照片里樂手的頭變成了他手中的樂器,這與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馬格里特的手法如出一轍。並置的國旗也透露出一絲批評意味:在刺耳的雜訊中,愛國主義取代了理性思考。
十五
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1913-2012)
美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中國行》(1980 年)、《回顧:五十年代》(1978 年)
瑪麗蓮·夢露(1960年)
這幅照片拍攝的是夢露在一次影棚拍攝間歇時的休息場景,當時她正在好萊塢拍攝電影《不合時宜的人》。在眾多攝影師中,夢露最信任阿諾德。因為有著這種信任,阿諾德總是努力讓鏡頭下的夢露看起來美麗動人,同時又平易可親。照片中那種直接的眼神交匯魅力難擋。
十六
馬克·呂布(MARC RIBOUD,1923-2016)
法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光影中國40 年》(1997 年)
反越戰的示威者(1968年)
20世紀60年代最著名的照片之一。一名手上拿著花的女孩以花為武器與荷槍實彈的士兵對峙。這幅作品展現了一個撕裂的國家,將反越戰的民意更推進了一步。
十七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
法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決定性瞬間》(1952 年)
巴黎狄德羅林蔭道旁(1969年)
這幅照片帶有非常明顯的布勒松的印記:構圖精準、直擊中心。決定性瞬間就是這對情侶的吻,不過桌底下的小狗注視著女主人的憂傷眼神,醋味十足得就似這男人的情敵,著實加強了畫面的效果。
十八
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1939-)
美國,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威廉·埃格爾斯頓的指引》(1976 年)
格林伍德,密西西比(1973年)
埃格爾斯頓拍攝的紅色天花板對色彩的力量進行了一種神秘的宣示,可與伊夫·克萊因的藍色繪畫相媲美,場景中的情色畫又給作品增添了一層複雜性。
十九
艾略特·厄威特(ELLIOT ERWITT,1928-)
法國,紀實、商業攝影家
重要著作:《狗娘養的》(1974 年)、《在海灘上》(1991 年)、《男女之間》(1994 年)
紐約城(1974年)
厄威特所拍攝的狗的肖像照,表現出人與狗不可思議的相似性。「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是人類的肖像照,但是如果直接拍人及其所作所為,我會惹上麻煩。」厄威特如是說。
二十
斯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1947-)
美國,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美國表象》(1999 年)
金潔·肖爾在長堤旅館,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1977年11月17日(1977年)
金潔·肖爾,斯蒂芬·肖爾未來的妻子,獨自站在陽光照耀的游泳池中,對著這一汪亮光閃閃又空無一人的碧水若有所思,似乎表明天堂亦有憂愁。
二十一
赫爾穆特·紐頓(HELMUT NEWTON,1920-2004)
美國,時尚、人像攝影家
重要著作:《赫爾穆特·紐頓的最佳作品》(1996 年)
珠寶時間,法國版《時尚》雜誌(1979年)
紐頓的經典之作。初一看,照片中的女人似乎處於被動狀態,但看得深入點,就會發現她顯然掌控著一切,那男人只是小心翼翼地遵循她的指令而為。這幅作品同樣有著窺淫癖的元素。
二十二
南·戈爾丁(NAN GOLDIN,1953-)
美國,藝術、特稿攝影家
重要著作:《性依賴敘事曲》(1987 年)
格里爾和羅伯特在床上,紐約(1982年)
戈爾丁是她所拍攝的那個世界的其中一員,所以她的拍攝對象對她沒有戒備心理。這些社會邊緣人在照片中顯得很自在,沒有被曝光時的緊張和惶恐。
二十三
傑夫·沃爾(JEFF WALL,1946-)
加拿大,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傑夫·沃爾:藝術品分類目錄1978—2004》(2005 年)
模仿者(1982年)
這幅照片是安裝在燈箱上的透明片,尺寸為198 cm×228.6 cm。它看上去像是典型的街頭攝影抓拍,捕捉到了一個「決定性瞬間」,但其實這是一個精心布置並表演出來的場景。問題是,這裡的模仿者是誰?
二十四
史蒂夫·麥柯里 (STEVE MCCURRY,1950-)
美國,紀實、環境、旅行攝影家
重要著作:《雨季》(1988 年)
雨季(1986年)
這是一幅極具震撼效果的照片,將倖存者的故事展現在觀看者面前。照片中稍顯怪異的是,當一個人抓住生命的希望時,他的救援者居然只抓著一把雨傘。
二十五
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1944)
巴西,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勞動者》(1993 年)
巴西佩拉達山脈(1986年)
這座金礦就像一個巨大的人工蜂窩,5萬人每天滿身泥漿,在一個人工挖出來的、猶如足球場那麼大的礦坑裡工作。這幅作品攝於20世紀晚期,但這樣的情景簡直就像是在中世紀。如此一想,這幅作品就非同尋常了。
二十六
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1928-)
美國,社會紀實、藝術、時尚攝影家
重要著作:《紐約》(1995 年)
克里斯蒂安·拉科魯瓦在後台,巴黎(1992年)
在這裡,克萊因試圖捕捉時裝走秀中的嘈雜和狂熱,他的許多標誌性元素,例如虛化、近距拍攝和閃光燈的運用都能在這幅照片中看到。這幅照片及其所屬的組照宣告了克萊因重回時尚界。
二十七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
日本,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海景》(1994 年)
加利利海,戈蘭(1992年)
在杉本博司朦朧的海景照片中,天空與海洋的影調過渡自然,完美地融為一體,讓人回想起畫意攝影富有浪漫情調的模糊。
二十八
馬丁·帕爾(MARTIN PARR,1952-)
英國,新聞攝影家
重要著作:《壞天氣》(1982 年);《最後的度假勝地》(1986 年);《生活的代價》(1989 年);《小世界》(1995 年);《常識》(1995 年)
從A到B:現代汽車的故事(1994年)
這很英國化,也很日常化:一個家庭外出遊玩,他們享受著冰激凌帶來的簡單樂趣,並且看起來這樂趣勝過家人的陪伴。這幅照片十分有趣,但也有點悲哀。
二十九
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1955-)
德國,藝術攝影家
重要著作:《1984 年至今的攝影作品》(1998 年)
五一國際勞動節之二(1998年)
這其實反映的是一個狂熱的場景,人潮擁擠,畫面中閃閃發亮的東西其實是乾冰。古爾斯基習慣把人置於最微小的境地,所以那些手舞足蹈的人看起來和地上的螞蟻沒什麼區別。
本期內容來自《影像的傳奇:經典攝影100年》一書,首發於理想國公眾號,清單重新編輯製作


※劇情反轉再反轉,我只服這 12 部高智商推理片
※出國旅行,去這些店買招牌好物
※來看點透著淡淡騷氣的呆萌漫畫,放鬆一下
TAG:清單 |
※120年來,《國家地理》為世人最為傳唱的經典照片!
※小年夜,感懷80年代經典影視,品年少青春好時光!
※看了28個影視版的林黛玉,100年來最經典的是陳曉旭,但她最出彩
※孔子最經典的六句話,歷經2500年也不過時,至今仍是真理!
※小年夜,看80年代經典,品年少青春好時光!
※日本最經典的20部日漫,你都看過哪些?
※俄羅斯倒計時100天,你有這些經典的世界盃印象嗎?
※2018年最經典的15句話,第一句就扎心了!
※2018年最經典的17句話,第一句就扎心了!
※2018年這五部經典劇將翻拍,網友:最想看最後一部
※80年代經典圖片,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個年代的樣子,90後根本沒見過
※2018年獻給女生最經典的17句話,第一句就扎心了!
※2018年很經典的話
※21世紀最棒的9部科幻片,經典總是百看不厭
※中國經典詩詞100句,你最欣賞哪一句?
※80年代經典老照片,總有觸動神經的那一張,90後00後沒見過的年代
※10多年前的經典韓劇,第3部劇的女主角已過世10年!
※時隔32年《西遊記》16位演員已去世,經典角色最終只剩回憶!
※2018年最經典的話語,說的真好,誰看誰服
※諸子百家最經典的100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