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吳昌碩印「鶴道人年四十以後所作」賞析

吳昌碩印「鶴道人年四十以後所作」賞析

吳昌碩 鶴道人年四十以後所作

吳昌碩印「鶴道人年四十以後所作」賞析

細觀此印印面,留紅讓人移不開眼睛。兩側的布局較之中間要茂密些,「道」字右下角與邊界相通,僅僅筆畫末端的「氣孔」,便叫整個印面活泛通透起來了。而左下角與右上角不散,聚氣凝神,氣韻緊緻卻洞達。

布局也有趣。一般採取三四三來布局就可以了,從左排往右依次是三個字、四個字、三個字。傳統穩健,卻失了風采與趣味。此印採用二四四布局,字數不同,卻毫無傾斜不均之感,相反,呈現出一種趣味,似是精心安排,卻又毫不做作,其中滋味,我的拙筆寫不出,那天造一般的神奇韻味,可以感受,卻無法觸摸。

鶴道

「鶴道」二字筆畫多結字長,有茂密之感卻不閉塞。每個線條都將印面分割成不同的紅,形狀呼應極其巧妙,卻看不出是刻意為之。「鶴」字中宮,筆畫不甚平直,而四周線條的平正大方巧妙地維持了平衡,字體既是中正端莊的,又是靈躍飛動的。猶如雄鷹展翅翱翔,又不出九天之界,生命的動感和尺度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至於營造了這種完美布局的線條,只像是沖切下來,彷彿不經意間便巧奪了天工。在臨習的時候刻意按照原印做了形狀,拿刀子敲敲打打,自以為醜化成了藝術,最後卻搞得矯揉造作,粉飾浮誇,毫無內涵。線條肉感萎靡,亦全無渾健之感。只可嘆,殊不知那「不經意」是要有多少真工夫在裡面。

人年

「人」字壓扁,兩腳一長一短,正好與下面「年」字頭呼應,圍成一個虛框,大片留紅,完整大方,舒朗端莊,不塞不堵,渾然天成。「人年」圍成此框的幾筆,細細看來,線條兩側邊緣是不一樣的:靠近留紅的一側光滑凌厲,絲毫不拖泥帶水,故留紅也輕健有力;而外側的邊緣能看到石頭崩裂的紋路,絲毫起伏,看似不起眼,卻使線條堅挺峻拔不至流於匠氣。因這外緣的一點崩裂,便讓生命的節奏、歲月的打磨,展露無遺。


「十」字一絕。橫畫與其他橫都不一樣,有篆籀氣,《石鼓文》的神采躍然而出,蠶頭起筆,收尾略尖。有筆有刀,相得益彰。中段略向上拱,挺拔渾厚而不呆板,有力地挺起了中部四字,整體上姿態端正大氣。豎畫拉長,將頭提得高高的,飛動之勢呼之欲出。豎畫兩旁大膽留紅,近似於兩個挺拔的長方形,與「十」字一起,牢固而紮實地頂起飛勢,氣息飽滿得幾乎要溢出來,奪人眼目卻不顯突兀,與白色的字畫和諧相融,同時與上面被壓扁的「人」字又可交相呼應。

一扁一長,一橫勢一縱勢,一細一粗,一靜一動。陰陽調和的理念貫穿著整個中國哲學和美學,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學子、書畫大家致力於此,虛實相生、動靜相宜,幾乎是優秀書畫詩歌作品的終極追求。而這種極致的調和,竟然在這小小的方寸之間得到如此完美的體現。

以後所作

「以後所作」,橫畫豎畫居多。橫豎交叉,搞不好就會弄成界格或者籬笆。而此印對此的處理,除了運用線條的起伏來巧妙留紅、以面破解線之外,「所」字兩點,真心就是鬼斧神工。雖是曲線,但不軟不折,一樣擲地有聲剛健有力,在眾多的橫畫豎畫里默默無聞,卻舉足輕重。就是這兩點,賦予了橫畫豎畫們新的含義,直曲相宜,不做作不刻意,卻又是那麼合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紀曉嵐妙聯陞官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淺析
唐伯虎吟詩脫難
聶國強書法作品,看了嘆服不已!

TAG:書香書法雜談 |

您可能感興趣

吳昌碩印作高清原拓文末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