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29:朱毛紅軍的生死之路

1929:朱毛紅軍的生死之路

關注「水煮歷史」 淘盡千古風流

1929:朱毛紅軍的生死之路



朱毛紅軍井岡山會師


本文來源新周刊,據《中華遺產2015年第4期》摘編,作者:劉統 原標題:1929:朱毛紅軍的生死之路

1966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會見了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這位老朋友向毛澤東提問:「您取得了這樣偉大的成就,請問您的革命經驗是什麼?」毛澤東說:一、有飯吃。二、能走路。三、子彈能打死人。這令人出乎意料的回答,源自其早年革命的艱辛歷程,其中就包括1929年,朱毛紅軍從井岡山到長汀的一段慘敗經歷。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首詞叫《菩薩蠻·大柏地》,是中國前領袖毛澤東37首詩詞里的一首。詞寫得很浪漫,原以為是他對鄉村美景的抒情之作。2012年,我有機會到江西瑞金大柏地鄉實地考察,才發現原來的理解多麼膚淺。一首《菩薩蠻·大柏地》,濃縮的其實是毛澤東1929年的一段艱難心路。


毛澤東的「圍魏救趙」


1929年1月4日,井岡山下,江西永新縣柏露村的一所普通民居里,一群面色嚴峻的人在商量關乎生死的大事。


主持會議的是中共紅四軍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與會的有紅四軍負責人朱德、陳毅,紅五軍負責人彭德懷、滕代遠,湘贛邊界特委及寧岡、永新各縣委負責人袁文才、王佐、何長工、譚震林等60多人。


從1928年7月開始,由於井岡山紅色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調集了兩省軍隊6個旅、18個團,兵分五路向井岡山發動「會剿」。在敵人長時間封鎖下,井岡山面臨著空前的困難。陳毅在《關於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里記錄了當時的境況:「在隆冬之際,邊界叢山中積雪不消,紅軍衣服飲食非常困難。又因敵人封鎖,紅軍未能到遠地游擊,以致經濟沒有出路。在此期間,紅軍官兵單衣禦寒,日食紅米南瓜,兩個月沒有一文零用錢。


如何應對國民黨軍的「會剿」,與會者爭論激烈。根據余伯流、陳剛的《井岡山根據地全史》的記述,當時有三種意見:一派主張依靠井岡天險,誘敵深入,待其疲憊後消滅之。第二派主張紅軍死守井岡,估計兩個月可以獲勝。第三派認為紅軍應轉到別處另圖發展,紅軍一走,敵人也會退兵。


毛澤東屬於第三派。他提議:「以二分之一兵力加上邊界群眾總動員,應付邊界四周敵人的進攻力量,以三分之二(我軍的主力)的兵力出間道,以迅速手段佔領江西敵人後方。乘虛而入,使江西軍隊因兵救援,則此次敵人之『會剿』計劃可以打破了。」這個策略被毛稱為「圍魏救趙」。


毛澤東的主張獲得大多數人的贊成。會議決定,由朱毛帶領紅四軍主力下山,向贛南突圍。彭德懷、王佐部隊留守井岡山,保護傷病員。邊區特委由譚震林負責,配合作戰。

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澤東率領的紅四軍主力28團和31團共3600餘人,悄悄下了井岡山,沿著山間小路向贛南行進。朱德和毛澤東沒有想到,這次轉移竟是他們一生中最艱難和危險的經歷。


1937年,朱德在延安對美國作家史沫特萊描述了當年的境況:從井岡山南下,既沒有道路,又沒有山徑可循。到處都是嶙峋怪石,無底的深淵之上則聳立著參差不齊的突兀的山峰。面龐削瘦、衣衫襤褸的男女排成一路縱隊,攀越井岡山與湘贛邊界高山巨峰間的山脈。那些不知經過多少個世紀風吹、雨打、雪蓋的石頭和山巒,異常濕滑。白雪漫谷,山風刀子一樣的吹打著。他們只能一步一步前移,甚至匍匐前行…


1月19日,紅四軍佔領了崇義縣城。22日佔領了大余縣城。大余有鎢礦,相當富裕。紅軍以為可以在這裡休整,吃點好的,恢復體力。還打算髮動群眾,在當地建立革命政權,但是僅僅住了三天,就遭到贛軍李文彬旅的襲擊。


朱毛紅軍遭到了下山以來第一次重大挫折。各部之間失去聯絡,毛澤東、朱德與前委機關也都跑散了,在縣城籌款來的1萬元現洋也丟失了。


大余兵敗,部隊且戰且走,結果在前往烏逕的途中又遭到當地民團的襲擊,好不容易撤退著到了廣東南雄縣的烏逕,以為可以暫時平安,不料到了烏逕,情形更加危急。


逃離烏逕後,紅四軍從廣東南雄轉入江西信豐境內,情形依舊沒有好轉,沿途都是閩贛交界,缺乏群眾基礎,紅軍行軍、宿營、偵察都非常困難。敵人又採取輪番窮追政策,為擺脫敵人,紅軍每日平均急行90里以上,沿途經過的山嶺皆冰雪不化,困苦加甚。


圳下村的生死之戰


紅四軍進入贛粵閩邊界的尋烏縣境後,中共尋烏縣委書記古柏聞訊趕來。古柏說,尋烏境內有個羅福嶂,地形如同井岡山,可以堅守,還有土豪可打。


按照他的指引,2月1日,紅軍來到吉潭鎮項山腳下的圳下村宿營。村子地勢平坦,南面是丘陵,中間是狹長的稻田,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村子裡有兩個古老的大圍屋。朱德、陳毅和紅四軍軍部駐在村中心一座叫「恭安圍」的大圍屋裡,毛澤東的政治部則駐在村西南角一個叫「文昌閣」的小廟裡。


紅軍連日趕路,疲憊異常,毛澤東、朱德估計尾隨的敵軍可能第二天早上才能趕到,於是,決定部隊在圳下村休息,待天亮後行軍。

2月2日天剛亮,尾隨而來的贛軍劉士毅部一個團乘著大霧,向圳下村的紅軍發起突然襲擊。紅軍一時處於混亂之中。28團團長林彪帶著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朱毛沒有警戒部隊,情況十分危急。


巧的是,當時國民黨軍都往村裡沖,沒人注意村外的「文昌閣」。聽到槍聲,毛澤東和賀子珍趕緊從屋裡衝出,帶著隨員,從河上的小橋向山裡跑,最先脫離了險境。


而朱德、陳毅等人則被包圍在圍屋內,還擊抵抗。當時,二縱隊第九大隊駐在軍部西北面不到500米的地方,看到軍部被包圍,第九大隊官兵在排長白在溪的指揮下,向敵人猛衝過去,打退了敵人,朱德這才趁勢帶著警衛員衝出圍屋,邊打邊向村外突圍。


陳毅當時也拚命向村外跑,被一個國民黨士兵抓住。陳毅甩掉棉大衣,扣在那個士兵頭上,這才幸運脫身。陳毅後來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朱軍長把大衣和身上幾十元大洋到處丟,敵人爭著搶錢,他才跑脫。」


然而,危急時的突圍倉促、分散,有人幸運地逃脫,有人則沒有那麼幸運。比如朱德的夫人伍若蘭。伍若蘭被一槍打中了腿,倒在地上,跑不了了。聽說抓到朱德太太,劉士毅命令押到贛州。堅貞不屈的伍若蘭,十天後即被國民黨斬首示眾,頭顱懸掛在贛州城樓(今涌金門)上,時年26歲。


大柏地的榮譽之戰


毛澤東、朱德、陳毅歸隊後,紅軍集合隊伍,翻越大山,前往羅福嶂。全軍出發時3600人,到羅福嶂時兵員還有3000人,槍支卻不足1000桿。


朱毛在村裡召開前委會議,研究對策。會議爭論得很激烈,有人主張分兵,各路自行去圖生存,以避免敵軍的追擊。毛澤東則堅持部隊集中行動。會議還沒有結果,古柏就來報告:國民黨軍隊正向羅福嶂包圍過來。毛澤東下令立刻轉移,全軍北上,向瑞金方向行軍。


2月9日,紅四軍到達瑞金郊外烏石龍,又被國民黨軍追上了。大家被敵人追惱了,憋著一肚子氣。這時,朱德正好從旁邊經過,於是戰士們故意大聲喊道:「當軍長,不打仗!怕死讓我們來指揮好了!」朱德一聽,大怒:「你們要打嗎?打就打!」說罷,把大衣一甩,命令道:「全團一個方向。1營跟著我從中間突破,2、3營左右配合,全團上刺刀。」


朱德端著步槍,身先士卒,帶領部隊一個反衝鋒,把尾追的敵人打垮了,還繳了七八十條槍。敵人沒有想到紅軍會突然來個反衝擊,嚇得轉身逃跑了。當晚,紅軍平安抵達位於江西寧都、瑞金交界的一個山村——大柏地。

這天是除夕夜,村裡家家戶戶正準備過年。聽說來了軍隊,嚇得老百姓都從家裡逃到山上躲起來。紅軍進了百姓家,一看家家桌子上擺著雞鴨魚肉,還有酒,高興壞了。多少天沒吃過這麼好的飯了,多少天沒吃得這麼飽了。酒足飯飽,紅軍幹部戰士紛紛圍住朱毛,說不走了,就在這裡跟白軍拼了。


大柏地是瑞金通往寧都的一個隘口,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朱德、毛澤東查看了地形後,決定在此消滅尾追之敵。為了確保敵軍上當,朱德命令戰士將一些爛草鞋、破衣服和幾副伙食擔子丟棄在進入峽谷的小道上。


2月10日是大年初一。下午3時許,贛軍劉士毅旅的兩個團如期來了。這場戰鬥,「從是日下午3時起相持至次日正午,始將劉部完全擊潰……得械八百餘支,俘虜數略同……官兵在彈盡援絕之時,用樹枝、石塊、空槍與敵在血泊中掙扎,始獲最後勝利,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


大柏地之戰,成為紅四軍起死回生的轉折——紅軍終於在瑞金站住了腳。


毛澤東沒有忘記這個地方,特別不會忘記百姓給紅軍貢獻的那頓年夜飯。當年管後勤的軍委委員宋裕和後來回憶說:「第二次來大柏地是1929年5月間……毛澤東同志說,我們上次在這裡打仗借了老百姓很多東西,這次一定要償還。我在軍委負責軍需工作,就由我和另一個同志挑了兩擔花邊(銀元)到那裡發。先開會,後發錢。由他們自報,報多少發多少,一共發了3500塊錢。」


直取長汀柳暗花明


紅四軍在大柏地,類似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三灣。部隊長時間行軍作戰後,急需一個休整的根據地。幸運之神再次降臨,朱毛紅軍與共產黨領導的東固根據地取得了聯繫。


紅四軍在東固,很快被國民黨軍獲悉。贛軍李文彬、金漢鼎部立即從贛州、吉安向東固逼近。毛澤東考慮,如果就地抵抗,很可能導致秘密割據的東固根據地的喪失。東固盆地不如井岡山險峻,也不宜固守。於是,決定採取打圈子的辦法,跳出東固,與國民黨軍周旋。


可是,去哪裡呢?朱毛決定去閩西。那裡也是山區,沒有國民黨正規軍;而且那裡山清水秀,出礦產,商業也很發達,是個富庶之地。於是,紅四軍離開東固,經吉水、永豐、樂安、寧都、石城,於3月4日攻佔廣昌縣城,9日到瑞金壬田。


紅軍以飄忽不定的游擊戰術,使國民黨軍很難判斷紅軍的真實意圖。就在贛軍對紅軍這樣大兜圈迷惑不解的時候,紅軍掉頭向東,進入福建,直取長汀。由土匪改編的國民黨守城部隊郭鳳鳴部不堪一擊,四散逃命。

1929:朱毛紅軍的生死之路



毛澤東與朱德合影


長汀,被朱德稱之為 「中國革命的轉折點」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富裕地區,紅軍得到了充足的補給。紅四軍進城後,沒收了十幾家豪紳財產約3萬餘元(光洋),還向資本在千元以上的商人籌借2萬餘元,共籌軍餉5萬多元。


發了這麼大的「洋財」,朱毛給紅四軍每人發了4元零用錢,官兵平等,又撥出一部分錢救濟長汀的貧苦工農,還接管了郭鳳鳴的軍服廠,花錢製作了4000套軍服,一改往日破衣爛衫形象。不僅如此,紅軍的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福建的富庶使紅四軍獲得了經濟來源,毛澤東決心把閩西建成鞏固的根據地。從井岡山到閩西,朱毛紅軍終於從山窮水盡走向了柳暗花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如何擊垮「笑面虎」毛人鳳?
從脫北者之子到入主青瓦台,他接了這份韓國最「危險」的工作
解放軍初進上海看到「談戀愛的小姐哥們兒」怎麼辦?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朱日和2018開場:藍軍裝備殲-20,紅軍卻出動了99A式坦克
朱日和2018正式開打:紅軍出動99A坦克 藍軍裝備殲20!
No.697 張永 | 1929年朱毛之爭與紅軍的權力結構演變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12站!
1949年以後的「聾啞紅軍」
紅軍中的「千里眼」!17歲小兵4年破譯敵軍1051本密碼,堪稱無敵
2018年女紅軍105歲,丈夫是副國級,94歲時重走長征路
1931年發生的紅軍120兩黃金經費失竊案,為何20年後才大白於天下?
紅軍中的「雙槍奶奶」,武當派傳人,20歲當兵,2016年去世
湘西第一位女紅軍:20歲嫁給相差12歲將軍,96病逝結束一生
紅軍夜晚奔襲15公里,8小時殲滅敵軍一個師5300餘人
蘇聯紅軍用2個軍圍攻日軍1個團,20多天殲敵1800人
朱日和演兵,藍軍外掛殲-20,紅軍除99A還有兩款殺器!
2019-20十大歐冠冠軍爭奪者〈中〉:曼城紅軍野心勃勃
2018年度英超射手榜:薩拉赫居首,紅軍3人進前10
我的2017——謝東琳:《「最後的紅軍」口述史》
他20歲入黨,22歲任紅軍軍長,27歲在紅軍長征途中壯烈犧牲
紅軍將簽下6800萬英鎊的後衛
他20歲參加紅軍,102歲病逝,骨灰中取出27塊彈片
夏窗投入榜:尤文2.6億居首、紅軍巴黎前三,14隊過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