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看透人生 卻還是得做點什麼

看透人生 卻還是得做點什麼

在當代戲劇舞台上,莎士比亞的戲劇之於導演,如同規定動作之於體育選手,幾近於「導演力」的試金石。因莎劇的劇情為世界觀眾熟知,所以各國導演都喜以之為素材,或闡釋,或解構,一澆塊壘。此次林兆華戲劇邀請展帶來歐洲導演盧克·帕西瓦爾為俄羅斯聖彼得堡波羅的海之家劇院排演的《麥克白》,乃是一版將麥克白的「內心戲」以當代戲劇手法推演到極致的改編。

看透人生 卻還是得做點什麼


戲未開始舞台上已布滿影影綽綽的煙霧。開場後,我們只見到橫置交錯如密林般填滿大半個舞台空間的吊杆,長發曳地的半裸女巫坐在桿上,劇中的大部分人物著現代裝背對觀眾,唯有身體臃腫衣冠不整的麥克白一人跪在舞台前方,面前是一隻水桶,背後是一根對角線一般分切地板、將他與他者隔開的長桿。在第一句台詞之前是近十分鐘的沉默,麥克白將頭浸在水桶中直至缺氧大口呼吸,讓人分不清弒君的時刻究竟是已經發生,還是即將發生。


劇中的事件不是被演出,而是被講出。儘管原作的事件順序沒有被改變,舞台呈現卻展示出一種時空交錯的混亂之感。這不是傳統意義上展現人物行動及其心理變化的現實主義表演,舞台上的麥克白從一開始就在癲狂的狀態之中,這份癲狂是他慾望、幻覺、想像的集合,彷彿在他獲勝加爵、遇見女巫、會妻殺王、稱帝身死之前,癲狂就已經貫穿了他的身心,我們分不清他的講述,哪些是既成事實,哪些還未經實施。呢喃自語與絮絮講述使他彷彿開了上帝視角,早已看穿一切。其他角色的移動大多緩慢而輕忽, 再加上幽暗的燈光,頗有表現意味的現場音效,整台演出呈現一種跟「地氣」兩個字完全相反的幻影質感。


我們還可以發現,本劇的文本被重構過。英文原著被翻譯成俄語再翻成中文,幾重轉譯之後字幕顯示出了一種奇異的陌生化效果。儘管我們熟知劇情,卻發現劇中的人物個個講起話來宛如出口成章的詩人,好像事情根本不是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激不起他們情感的波動。如此,言語失去了它的影響力,動作被消解了,情節被模糊了。至麥克白夫人在麥克白接連殺死鄧肯、班柯與麥克德夫夫人之後,突然念出貝克特《美好的日子》中的片段時,這條「反戲劇」的脈絡就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看透人生 卻還是得做點什麼


這不由得令人聯想起比利時戲劇家梅特林克提出的「靜態戲劇」理論。梅特林克的《群盲》《闖入者》等劇充滿了象徵,缺少外部動作,語言含義隱晦反覆,均表現一個在靜止中呈現出沉默如謎富於哲學意味的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而貝克特又深受梅特林克的影響,二戰之後,人們無法再用理性解釋和面對這個世界,嘲笑和迷惑取代了信仰,人生顯得空洞虛無。貝克特從小丑表演與默劇中吸取養分,無意義的動作僅以其自身表達其存在,瑣碎的絮叨意指終極的沉默。反戲劇的脈絡到上世紀70年代後繼有人,曾來華演出《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的美國戲劇家羅伯特·威爾遜,便是構築視覺劇場的高手。他的作品中,台詞缺席,情節讓路,奪人眼球的是明麗如夢的置景與緩慢行走其中如同活雕塑的演員。劇場的被觀看價值不再建立在傳統的戲劇結構之上,而是與當代藝術、美術、舞蹈相聯結,這樣的視覺轉向已然成為當代戲劇的潮流。


如此,我們便可以解釋盧克版《麥克白》對許多中國觀眾而言為何難於欣賞。導演借用各種看似費解的手法調動我們對麥克白當時心境的共感,以視覺語彙構建出一個殘酷而又陰霾的世界,以層出不窮的意象與象徵性的動作來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這齣戲要靠感受,而不能提前帶上答案。裸身隨形舞動的女巫,像伊甸園裡的蛇,時刻撩撥著這對丟失了道德與信仰,內心蠢蠢欲動而不惜隻身涉險的亡命鴛鴦。水使人清醒,卻澆不熄對權力的慾望,酒令人膽壯,卻抑制不住殺人時的手抖心慌。可是他一早便知道,人生不過是行走的影子,是拙劣的伶人演出的戲,每一個明天只不過是通向死亡的道路。由於預知,麥克白恐慌而孤獨,在舞台上他從未走出過背後橫杆隔離出的那一隅空間。若不是麥克白夫人色誘鄧肯王以逼迫麥克白弒君,他或許並不願真的去搶奪那頂紙做的王冠,將一切真正終結。看透權力是虛無,卻又不能不做點什麼去填滿人生,麥克白只能借抱緊妻子大腿,用妻子的肉體來獲取片刻歡愉,教唆自己採取行動。殺人,殺人,然後還有什麼可以追逐呢?麥克白夫人與其說死於罪惡感,不如說死於慾望滿足之後的空虛,留下麥克白一人在狹窄的鋼管叢林和鬼魅的他人之間,找不到出口。面對復仇的利劍,死亡似乎反倒是一種解脫。

看透人生 卻還是得做點什麼


這個肥胖、絮叨、略顯獃滯、被命運玩弄的麥克白,喚起的是一種我們平素不願直視的感覺。我們可以用修圖軟體把生活修理得五光十色,但或許在內心深處我們焦慮而癲狂,空虛而迷惑。我們為了一個不確定的明天忙碌奔波,藉以逃避孤獨。從這一點來說,這一版《麥克白》很當代,只是排場不夠花哨絢麗,不足以作為談資,小而不美,甚至讓人刺痛。或許這就是導演想要堅持的表達吧。


文|丁思諓


供圖/天津大劇院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銀河護衛隊2》:宇宙肥皂劇之「誰是我爸爸?」
印度有個「三大汗」,「電影大國」特別神
一個恐怖作家突然開始追問「上帝與人」的嚴肅問題
《外科風雲》:既然扛起「良心」大旗 就別怪觀眾較真

TAG:北青藝評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看透了人生,卻還是力不從心!
怎樣才是看透人生
人生,要看透
人生中你最怕什麼?看透怕,你才會不怕!
女人一生要想過得幸福,就該看透的這三件事
人生就是做加減,多少人能看透?
人生若能看透這四件事,還有什麼煩惱呢?
人生過半,回頭看看,這些看透了,也就明白了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
最會做人的三大生肖,看透不說透,懂得人心
人,只有看透了,才會懂得!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
看破世事,生什麼氣;看透人情,認什麼真!
總說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沒看透生活的好像是我們!
你在產房生孩子,家人的表現都是什麼樣?從此看透人心
「看透卻放不下」壁紙:沒有什麼比看得透卻放不下,更讓人難過!
什麼是看透?非常精闢,值得一看
老舍: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會小看別人
人生在世,看透了這五件事,你會活得很快樂
臉型竟能暴露出人的性格!你看透了別人,別人也看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