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文:星吟、艾知、十三、老K


圖:網路、一村


2017 LPL春季賽總決賽剛剛結束,當粉絲還回味著比賽激烈的戰況時,一場對LPL未來走向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改革已隨之到來。總決賽後一天(4月30日),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在南京新華傳媒粵海國際大酒店翔宇廳展開。


英雄聯盟中國區總經理黃凌冬首先上台致辭,他提到:「最近幾年也是電子競技發展很重要的幾年,LPL職業聯賽推動了中國電競整體的良好發展。LPL職業聯賽也是目前中國電子競技最好的職業聯賽之一,為帶動整個行業的生態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舉辦世界總決賽S7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世界性的大賽,我們也希望大賽能夠把中國電子競技推向更好的高峰。」


正是因為如此,LPL迎來了更大程度,更深層次的改革。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超越巔峰,電競革命」


開場之後,拳頭遊戲中國電競團隊葉強生先生與英雄聯盟品牌及賽事負責人金亦波先生共同講述了LPL改革的細節。


發布會的主題是「超越巔峰,電競革命」,除了點出這次改變的程度驚人之外,賽事負責人金亦波還指出:「超越巔峰是我們LPL最早的口號,因為英雄聯盟的品牌口號一直是『英雄一起去超越』,而電競也是不斷地在超越的過程。」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之後金亦波談到LPL這幾年的發展。2013年,LPL在太倉起步, 2014年來到了上海的世博大舞台,2015來到了風雲電競館,同時第一次在另外一個城市——杭州進行了總決賽。2016賽事來到了虹橋天地演藝中心,而決賽在廣州。今年LPL選擇了上海的地標性建築正大廣場,並且春季決賽於南京進行。不僅僅是賽事和俱樂部,隨著時間推移,直播技術、數據、合作夥伴甚至粉絲和粉絲文化都在悄然提高。


「我們在公眾面前一直說力爭做中國最好的電競品牌。到今天,經歷了近五年時間,我們不再低調。我們覺得LPL現在已經是中國電競國內第一的品牌。」2016年,LPL全年觀賽人次突破50億,時長突破8.4億小時,日均PV突破5000萬。


聯盟化和主客場

在發布會上,拳頭遊戲中國電競團隊葉強生先生介紹了改革更細節的部分:「不僅是為了粉絲和玩家,我們同時也吸引了很多不同的合作夥伴一起來耕耘電競產業,所以不僅是贊助商,也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資金和大的企業來投資電競產業。比如費城76人隊,比如剛剛升入LPL的蘇寧,像韓國的三星,LG等,我們也知道企業進行更長期的經營,更好的品牌打造絕對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也希望和現在的LPL戰隊一起往更專業化企業化經營的一條路上來經營我們的聯盟。」


因此,LPL即將迎來兩個重大的改革:第一是LPL的聯盟化,第二是主客場體制改革


關於LPL聯盟化的重要舉措是「取消降級」。2017 LPL春季賽降級的兩支隊伍將是LPL歷史上最後兩支降級的隊伍,在接下來在2017 LPL夏季賽開始,降級制度被取消。另一邊,LPL席位則採用招標的方式——夏季賽到年底結束之前,官方將推出一整套的評審系統來確定這些戰隊就是2018年以後永久席位的持有者。同時這段時間裡,拳頭和騰訊也會持續幫助這些戰隊補強他們現有的不足的地方。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同時,原來的次級聯賽LSPL將於城市爭霸賽合并成英雄聯盟發展聯賽(LDL),2018年,LDL還將誕生出一支晉級LPL的名額,這意味著晉陞LPL的線下通道依然有,但是LDL的定位更多的被放在選手的培養、當地的建設,與LPL依然有所區別。


關於另一個重大改動——主客場體制的改革,金亦波表示2018年將在三到五個城市開展LPL賽事,主場戰隊長期駐紮在主場城市並迎戰其他戰隊。


主客場會讓電競賽事步入全國各地,並在線下得以推廣和發展,設定主客場的意圖是希望不同的城市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電競文化,並將電競推向更多大眾。這一舉措將能夠帶動電競文化、電競地產、地域榮譽和區域合作的發展。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聯盟化」這一改革的目的是改變整個生態系統,而生態系統則和玩家體驗息息相關。金亦波和葉強生都表示玩家體驗是他們非常重視的一環。「粉絲文化的形成也是督促著我們未來有這麼大改變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夠所有喜歡英雄聯盟電競的用戶更高的滿意度。」金亦波如此說道。


同時,葉強生也提到:「我們最初的初衷是始於玩家,騰訊和Riot在做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時候,我們就一直說希望打造一個對玩家最好的體驗,當初我們開始做電競也是帶著一樣的初衷。我們打算把英雄聯盟電競打造成全球領先的專業體育運動。我們做聯盟化也是為了長期的電競經營,為玩家提供更穩定的粉絲體驗,更高水準的經濟水平,同時打造一個能夠長久繁榮的體育項目。」


利好解讀


關於本次發布會的要點,我們可以進行如下總結。


1、打造LPL聯盟化(席位招標)


2、賽事架構調整(取消降級,擴充LPL名額,LDL誕生)


3、主客場


針對這三點,我們先從利好的方向進行分析。


LPL聯盟化——電子競技走向職業化的必經之路


「聯盟化」的主體自然是在「聯盟」上。聯盟是多個組織或個人之間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建立的一個綜合體。中國的英雄聯盟賽事本來就有聯盟——L.ACE,是(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聯盟的一部分,在原本L.ACE的介紹中對於聯盟的職責是這樣寫的「維護電子競技俱樂部以及職業選手權益為基本原則,並通過多資源整合來推動聯盟旗下俱樂部及旗下選手的職業化發展。」LPL的聯盟一直存在,但是在普通觀眾的印象里,這個組織更多的只是在選手轉會期出現,來監管和督促俱樂部和選手雙方以符合規則的方式進行轉會活動。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而此次的改革則增強了新聯盟在賽事中的主導作用。在未來的LPL席位招標的過程中,新聯盟將會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會制定一套自己的准入規則,當然,也會如官方公告中所說的「啟動評估與監測機制,我們將鼓勵並獎勵戰隊力爭上遊,並嚴格監督戰隊保持競爭與公平性」,總的來說,聯盟開始對戰隊負責,戰隊表現好有獎勵,戰隊表現差就會被重新評估資格。


其最直接的好處在於,它設立了一個機構來促進英雄聯盟比賽參與者的標準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這些人的權益。從俱樂部的角度看,在政策實施之後,首先俱樂部可以與合作商建立更加長久的合作關係,其次,這也是主客場賽制推行的必要條件。


賽事架構調整——電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LPL幾乎每一年都會進行一次賽制改革。2013年最開始是從城市爭霸賽和季前賽選出了8支職業戰隊,到2015年擴展到了12支。同樣也有由BO2到BO3,由循環賽變為了小組賽這樣的小改革。2016年春季賽,LPL第一次打通了LSPL冠軍直升的通道,同時這也意味著,有一支LPL隊伍會降到LSPL中去,這種制度在最開始是一種強制促進上下游流動的方法。


而在2017年下半年以及即將到來的2018年,新的賽事架構誕生:沒有降級、擴充LPL名額,以及城市英雄爭霸賽和LSPL的全面整合。「取消降級制度」保證俱樂部的穩定持續發展,也讓聯盟在俱樂部身上投入的資源不會輕易消失;而「擴充LPL名額」則保證了新鮮血液對LPL的供給。最後,「LDL的誕生」整合的城市英雄爭霸賽以及LSPL,讓其作用更為清晰明確。


在如今這個各個俱樂部組建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品牌化建設的時代,適當地採取一種俱樂部內部循環的方式完成更新換代是有必要的。俱樂部的名額穩定之後,更多的贊助商和資投入將會進入產業,強化了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主客場賽制——電競文化的全面鋪開


事實上,這三項改革相輔相成,少了哪一個,其他兩個都很難展開,特別是在主客場賽制的改革上。LPL聯盟化為主客場賽制提供機構儲備,賽事架構調整為各地的贊助商排除後顧之憂,主客場的設置,自然就指向了本次改革的最終目的,擴大英雄聯盟賽事的影響力。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目前中國的官方賽事大多集中在上海,同時電子競技也是一種在虛擬時空中對弈、依靠通信網路傳播的競技形式——可以說,目前的LPL並不存在地域性的差別。而回歸傳統體育,「地域性」則是為聯賽增添觀賞價值的重要一環。所以,把LPL賽事在全國各地鋪開,一方面讓更多的觀眾可以近距離的了解LPL,身臨其境地享受LPL賽事;同時,也能夠培育起不同地區的地域差別以及觀賽文化。


尚存疑問


分析完利好之後,我們再來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疑問,或許這會是未來新制度推行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擁有聯賽席位的俱樂部成為了船員,整艘船在舵手「聯盟」的掌控下朝著一個目標穩定航行。聯盟將會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增加整個賽事的商業價值,再分配了各個俱樂部。俱樂部抗風險能力增加,收入也更加穩定——俱樂部不會再像十年前那樣,因為資金周轉問題或老闆跑,而憑空消失。這對俱樂部而言是一件好事,真正意義上讓俱樂部(特別是中下游的俱樂部)從「富二代」投資的不穩定模式中走出,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出路。


如果聯盟能夠創造與更大的價值,讓俱樂部真正在一個健康的營收中發展,這顯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對於觀眾而言,這似乎並不是他們首要關心的要素。


疑問一:觀眾能否接受成績上的不足?


無論是電子競技還是傳統的體育競技,獲得勝利是讓一名觀眾成為一支隊伍或一個賽事的粉絲最為直接的方式。正是有了劉翔在世界賽場的出色發揮,更多人開始認識和解了110米跨欄這個長期被美國人統治的短跑項目。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電子競技也不例外,皇族和OMG在LPL元年的崛起,EDG在MSI的奪冠,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相應隊伍的崛起——本來就缺乏盈利模式的電競領域,冠軍無異是給投資人和贊助商的一針強心劑。而即便是在電競的莽荒時代,也只有成績才能夠讓俱樂部或者選手從贊助商的口袋中拿到不多的預算。


在英雄聯盟的全球生態體系中,Riot用近5年的時間構架了由13個區域聯賽和多個世界大賽組成的全球賽事構架。世界賽大賽的成績無異成為了全球觀眾心中的遊標卡尺,用于衡量各個賽區之間的實力和水平。


LPL聯盟的建立是為了最大化產業價值,但在LPL在世界格局中成績不理想的前提下,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了LPL聯盟的面前——站在觀眾的角度,他們的核心需求是欣賞高水平的對抗,而LPL隊伍如果長期輸給LCK隊伍,一定程度上,會讓賽區觀眾的積極性受挫,間接影響觀眾的觀賽熱情,特別是還未對戰隊形成穩定關注的外圍用戶。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有些人把成績不理想的罪責全部灌在商業化之上,這並不一定的合理,NBA作為全球最為吸金的商業聯盟之一,《騰訊體育》曾經採訪了在NBA打球的球星唐納德·斯隆,他這樣描述他眼中的NBA:「在夏季聯賽,在季前訓練營,總能看到這樣一些人,真的很難相信他們會留下來,但他們的瘋狂令人震驚,他們看到籃板球的時候雙眼放光,當然有很多後衛在快攻的時候,面對三人包夾也會使勁兒往籃下去鑽。很多職業球員都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但我卻見過一個人胳膊脫臼了之後,生生掰回原位然後繼續比賽。


在高度商業化的NBA依然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競爭,金錢讓NBA變得更加參加殘酷,也讓他成為頂級籃球選手的孵化地。如上所說,電競的商業化並非罪惡之源,電競在走到一個時期之後,為了擴大市場和穩定發展,商業化是必然選擇。


現在看來,讓LPL的聯盟化變得有些奇怪的原因主要是目前LPL隊伍的成績問題。成績和商業化之間,成績應優先於商業化達到一定高度,現在這樣「商業化」先行的情況,多少會讓LPL給人一種「一支腿長,一支腿短」的感覺。這是聯盟在這個時候推動商業化必然要去面對的現實。


並且「兩支腿應該如何一樣長」的問題,可能將成為長期困擾聯盟的問題。對於聯盟的而言,觀眾基數和購買力決定了商業化的高度。但對於外圍觀眾而言,他們關心的是比賽是否精彩,LPL是否有成績。

疑問二:主客場能否帶來應有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主客場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疑問一所帶來的問題——在成績之外,讓觀眾有另外的方式去對隊伍產生歸屬感,儘管之前利用德杯和總決賽,也有去營造「蘇州Snake」、「廣州EDG」之類的概念,但目前還處在一個非常基礎的階段,首批也只有3~5個城市,地域化需要一定時間的孵化。


我們可以以此對比成熟的傳統體育聯盟:在NBA這樣一個包含30名成員的大聯盟中,僅紐約與洛杉磯這樣的超級大都市各擁有兩支NBA球隊,其餘26支球隊則分散在全美大大小小不同的城市,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從美國本土到加拿大地區,每支球隊在所屬城市擁有自己的主場,同時,也擁有屬於自己的球迷。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這是主客場體制下一個相當重要的標誌——唯一性與歸屬性,球隊圍繞著主場城市,建立並培養了屬於自己的球迷群體,球迷與球隊之間的聯繫不再只是單純的追捧隊員、看重成績、滿足身為觀眾的觀賽體驗,而是更多了一層歸屬感與榮譽感。這也是主客場體制給每支球隊(俱樂部)帶來的無形財富,城市的格調融入到球隊中,球隊的風格與榮譽也相應地反饋到這個城市。可曾見過休斯頓火箭主場的紅色海洋,可曾見過湖人奪冠後洛杉磯的萬人空巷,更有數不勝數的「一家三代」球迷。


主客場體制對於球隊與城市都起到相互推動作用,在NBA主客場的發展進程中,不乏有一個城市會主動採取一些政策或議案,來留住屬於他們城市的球隊,在歷史上就有發生過薩克拉門托市議會採取提案來挽留國王隊的事件發生,甚至還有俄克拉荷馬州政府促成本在西雅圖的超音速隊遷移至該城市,而被當做政績,官員得以連任的傳聞。


那麼回過來看這次LPL的生態轉變,可以看出目前LPL的主客場體制並不是完全體,目前可知的是,在一個城市可能同時有3到4傢俱樂部,這樣的主客場體制,必然難形成「一支隊伍即一座城市」的唯一性,難以形成俱樂部與城市之間、與粉絲之間更加緊密的聯繫。


在唯一性難以保證的前提下,我們也產生疑問:俱樂部能否通過主場,培養起屬於自己的擁護群體,即以城市為基礎,始終支持主場戰隊的一批核心粉絲?能否讓俱樂部文化與主場城市文化相互融合,使俱樂部對主場城市和本地粉絲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能否使所在城市對俱樂部有認同感?這些都是俱樂部能否從主客場體制中實現正面效益的考量。


海外視角:特許經營權(Franchising)在NA LCS

根據the score esports的消息,拳頭可能會在2018年將特許經營權(Franchising)引入北美賽區,屆時北美賽區也會取消降級制度,打造類似於NBA的職業電競聯盟。


但這樣的嘗試並不是北美第一次出現。去年九月,包括TSM、C9、TL等北美七家頂級電子競技俱樂部宣布聯合成立職業電競協會PEA,並將在17年1月舉辦為期十周的CS:GO聯賽,PEA聽起來似乎已經有了NBA聯盟的雛形:聯賽獎金選手和老闆五五開,選手也會有良好的醫療退役保障等。但這一美好的願景最後並未實現,PEA允許CS:GO選手在參加EPL聯賽與PEA聯賽之間進行投票,大多數選手最終還是把票投給了EPL聯賽,PEA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並將目標轉向其他遊戲。


而這次並不成功的嘗試實際上也是在之前數次交涉的基礎上得來的,去年大量一次性前期投資進入北美,但很多俱樂部運營成本有了大幅度增加,盈利大大減少,有些LCS俱樂部進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最終引爆這次俱樂部與拳頭分歧的是去年的換線版本,TSM老闆Reginald在一則採訪視頻中表示這樣的改動會讓一部分LCS隊伍面臨不能適應版本之後降級的危險,對隊伍獲得贊助不利。

解讀利好,提出疑問——LPL英雄聯盟電競戰略發布會



去年向拳頭提出抗議的猩猩隊長


可以發現,即使是在英雄聯盟的起源地北美賽區,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也是選手和俱樂部所迫切需要和追求的,拳頭老闆Tryndamere也承諾會在聯賽贊助、特許經營權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


隨後拳頭也確實在俱樂部維穩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從16年總決賽開始,每年的冠軍皮膚和守衛收入的一部分都將納入獎金池,召喚師圖標收入比例也將調整。而從S7賽季開始,NA LCS每賽季只有兩支隊伍有降級風險,同時聯賽的獎金池也擴大,隊員與主教練有了防挖角機制,拳頭與隊伍之間還有了第三方仲裁機構,可以說正在一步步向著NBA式的職業聯賽體系邁進。


同時,雅虎電競報道了此次LPL的改革,這條新聞也登上了reddit英雄聯盟板塊的首頁,下面是一部分粉絲言論——


想像一下你們聯賽里有OG這樣的隊然後因為特許經營權他還不能降級。。。(OG的近期表現很差)




我們歐洲人都看足球比賽的,足球比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有降級才好看的,不能降級感覺比賽失去了意義




LPL隊伍已經這麼有錢了所以看到他們第一個搞這個還是很驚訝的。。。或者說就是因為有錢才第一個搞這個的?




啊這回這麼多隊是不是賽制該改成Bo1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剛剛降級的VG。。。




(主客場)應該挺不錯的,想讓TSM和C9來溫哥華哈哈哈



在官方表態方面,去年拳頭電競主管在reddit上的回復中談到17年聯賽將不會取消升降級,但到18年可能會有新的舉措。NA LCS賽區一貫是英雄聯盟中各種改革的先行者,但這一次是LPL賽區先大刀闊斧地作出了改變,新改革一向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北美賽區是否也會在明年引入職業聯盟體系,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entaQ 的精彩文章:

返鄉日韓國:傳統文化的舊與新
拼豆——吹向瓦羅蘭大地的像素風

TAG:PentaQ |

您可能感興趣

LPL最強戰力榜TOP5解讀:公認核心VS被忽略的英雄
LPL再無蘇小妍!英雄聯盟解說一代的更替
英雄聯盟LOL新改版法強刀妹攻略詳細一覽
LOL:聯盟中三大鐘情英雄 看上你後就不會再放手
DC首部反英雄電影開發在即,《變性金剛》導演有望加盟
LOL實用英雄技巧
英雄聯盟LPL春季賽節後首戰 TOP vs VG誰將獲得首勝?
MOBA手游英雄戰跡 PVE過關朝歌遺迹視頻攻略
LOL設計師藍帖:新英雄發布暫緩,雪人努努已加入重做隊列!
韋神將重回LOL電競比賽?網友:本命英雄佐伊加強手癢了
LOL解說管澤元夢見Uzi奪冠 連英雄都選的一樣!網友:LPL是錄播?
LOL美服又出變態Bug英雄!中單一哥誕生了
LT英雄版二戰難度心得體會
LOL-外國網友熱議RNG取勝:Uzi用任何英雄都能吊打九成LPL下路
UNIQLO UT 發布漫威超級英雄系列
LOL戲命師燼怎麼出裝 英雄出裝攻略技能操作技巧
LOL中離開被動沒法玩的五大英雄,最後那個選擇退出遊戲
LOL這些英雄一級不學Q,隊友就會二話不說退出遊戲
《LOL》新英雄漫畫公布 美女變怪物激戰虛空魔怪
LOL:國內玩家無緣目睹SKT戰隊三連勝,Faker又要讓拳頭削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