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美兩件大事,萬億資本生死劫(深度好文)

中美兩件大事,萬億資本生死劫(深度好文)

點擊政商參閱

關注我



?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jxy376



作者:雷思海


來源:

政經縱橫談

(ID:dazhengjing)




上周,有兩件大事,冥冥中註定相聯。


一件是中國開了國家金融安全會議,一件是美國減稅政策重磅出台。




或許中美這兩件大事,並沒有考慮對方,但現實中,卻構成了兵不相接的角力,不妨叫做隔空推手。




很好很好,外部壓力向來是一個國家改革與前進的動力,對美國如此,對中國更

如此。



1、是不是有什麼東西,我們沒看到?




首先是中央4月26日開的國家金融安全學習會議。

高層集體學習國家金融安全,規格之高,無出其右了。

印象里,還沒有其他方面的安全要提升到這樣一個高度來學習,比如普遍認為重要的軍事安全。是不是

有什麼東西,我們沒看到?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金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經濟越是發達,就越是如此。它分配財富,重構階層,引導國家的走向。




這要感謝核武器,是這門技術的突破改變了世界財富的重新分配方式。以前大國都是通過戰爭來最終分配財富,現在大國之間不敢直接打仗了,金融成了世界財富最主要的重新分配手段,在一國之內也是如此。一個很簡單的金融重

新分配財富的例子,就是房地產。




2013年,我說過這個現象。這裡引用一下:

假如在2000年,北京某人到銀行存了10萬元錢,每年利息5%,10年後,這10萬元變成了16萬。當年的房價是0.3萬元/平方米,10年之後,房價漲到了3萬元/平方米。10年前,他這10萬元,能買30平的房子一室一廁,10年後,只能買3

平方米,也就是一個廁所。




他的那一室哪裡去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被他自己的存款搶劫了。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銀行拿到了他的存款,會根據存款,來發放貸款給開發商、購房人以及投資者,銀行發放貸款的過程,實際上是在創造貨幣。創造多少貨幣,則要根據存款準備金率來決定。




假若存款準備金率是20%,銀行第一

次可以貸出8萬,這8萬元一般會接著被貸款人或者其他人存入銀行, 然後銀行又可以貸出6.4萬,一直循環下去。最終,那筆原始的10萬元錢存款,累計就可以創造50萬元的貸款。




每次銀行貸款之後,社會上總體的貨幣就會多一些,貨幣一多,房價自然就要上漲。

當貨幣創造的速度遠超過物質財富的增長速度時,到銀行存款的人,就吃虧了。



而這正是當前的現實。2008年之前,1塊錢GDP創造,對應的是不到2塊錢的貨幣投入,現在1元錢的GDP增長,對應的是差不多是6元錢的貨幣投入。




從個人投資方面來說,有人做得不夠好。但是,

從整個社會來說,這就不是不夠好的問題了,而是財富重分配的問題。



從現實來看,往往越是錢少,越是到銀行存錢,而越是富人,則越是喜歡到銀行貸款。隨著銀行貨幣創造的大爆炸,資產價格大幅度上漲。而窮人拿的往往都是貨幣,富人則借來貨幣購買資產。

結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

富。對這種情形,有經濟學家說:「窮人把錢存入銀行,實際上是補貼富人。」




這是客氣的說法,實際上這是窮人在幫助富人搶劫自己。



當這樣的搶劫,沒有制度約束的時候(這是政府該做的事情,最典型的制度就是房產稅,從制度上杜絕囤積房子,多套以上重稅,發達國家這方面做得不錯),最後的結果就是巨大的風險。




因為最後,存錢的也意識到了,自己被金融搞窮了,必須要趕上這趟車,砸

鍋賣鐵,借遍親友也要買房,不能搶劫別人,至少不能被別人搶吧。




2、福禍相依,生死同門

,盈虧同源




如此一來,資產價格的頂點就來了,體現之一就是錢荒。


為什麼會出現錢荒,因為存款的人少了,貸款的人多了。所以,銀行要用高息攬款,就出現所謂的錢荒。




2012年2月到2015年3月是一段中國頻現錢荒的日子。這個錢荒

表明上看是缺錢,實際的意思是,當時的居民收入水平下,房價最高水平也就當時那個價格了。




本來應該歇歇了。


但是,2013年,央行幹了一件事情,創造了另外一個大殺器,那就是同業存單。

居民的存款不是不夠了么,那就讓銀行相互之間創造存款。與我們的存款放到銀行之後,銀行要留出一部分準備金不同,這個玩意不用留出準備金,A銀

行創造一個存單,給了B銀行,B銀行等於就有了一筆大存款,自然又可以根據這個存單,

創造出更大規模的貸款或者其他理財業務。




從2013年12月,到2017年,同業存單從

300多億,到現在7萬多億的存量。

4年間暴漲近200倍。




而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487家銀行公布的2017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規模約15.31萬億元




想像一下,這15萬億的存單,能衍生出多少影子銀行,支撐多少房貸,支撐多少房企的拿地?以及各路神仙的海外資產買買買?就不在這裡展開了。




同業存單為主的金融創新,所衍生出來的貸款與理財,可以說是這幾年來錢生錢,支撐資產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根源所在,它讓中國一線二線的房市,在2015年後空中加油,再創新高,遠遠超過了居民收入能夠承受的水平。

當然,也

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距,甚至是基本完成了階層的固化。




然而,福禍相依,生死同門,盈虧同源。




同業存單是銀行資產擴張的大殺器,但是也是未來殺死資產的大殺器。


因為,

它對利率高度敏感,一旦央行加息的話,這些存單就會很快的萎縮,過期不續,這樣的話,銀行擴張賴以憑藉的「存款」,就會迅速減少,沒有信貸槓桿的支撐,資產價格就可能會大跌,最後火燒連環船,引起巨大金融風險。




從這雙刃劍的特點

來看,它倒有點像當初引起美國次貸危機導火索的CDS(信用違約互換)。

利息低的時候,可以大量創造貨幣,支撐幾乎全體美國人都去炒房

而一旦升息,就會迅速壓縮貨幣創造,引發地產崩盤。




這恐怕是當前最大的金融風險所在。


所以,這次會議,應該是地產盛宴結束的最有力宣告。


在地產領域高槓桿擴張的首富們,未來幾年或許將過上緊日子,要提防一不小心成為首負。這些

萬億資產的主人們,現在的緊張或許前所未有。




當然,央行不會輕易加息,理想的道路是,這個炸彈要慢慢拆!




3、美元加息周期的標配




但是,這世界上不只一個央行,還有美聯儲!


這正是特朗普減稅,對中國的考驗所在。

這也是這次中央會議里提到的一句關鍵的話所指:




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形成的風險外溢效應,有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形成外部衝擊。




翻譯過來就是:

小心美國的政策突變。




比如這回的重磅減稅政策。


稅收說到底是國家行政成本與福利成本的代名詞

,美國之所以能夠、也敢於去搞大規模的減稅政策,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另外一方面則是美國社會運行機制的高效與成熟。




特朗普擺明姿態,不怕美國政府關門,

就是關門也要減稅,

這一點恐怕是其他國家難以做到的,我們這裡即使是降低行政成本,都這麼難。




減稅是美國人的內政,是美國強化自己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的主要手段,無可厚非。就像中國打壓影子銀行,金融去槓桿,也是在抑制資金外流,減少對美國資產價格的外部支撐,美國也不能說什麼,道理是一樣的。



減稅對中國的最大考驗,在於它實乃是美元加息周期的標配!




里根的第一個任期,柯林頓的第一個任期,都出現過大規模的減稅政策,而伴隨而來的就是美聯儲連續加息。而這一次特朗普的減稅相比於里根與柯林頓時期,是有過之而無

不及。




目前透露的草案是,將大幅削減企業稅稅率,從35%降至15%;一次性徵收海外利潤迴流稅,

僅此將可能攪動海外2萬億美元的美資利潤。




而個人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分別是10%、25%和35%。此外,個稅起征點幾乎翻了一番。還將可能廢除遺產稅等。




如果得以落實的話,美國的總體稅率將掉到24%左右,在全球稅負排行榜中將由第16位下降至第34位。在全球GDP排名前6的國家中也將處於最低水平。




這將帶來幾個預期。

第一是美國企業的盈利會增加,那麼,股市就會有繼續上行的動力

其次,減稅會引導全球資本進入美國。

這樣的話,美國的市場資金就會沉澱很多,有利於給創業等經濟活動提供充裕的資本。




最關鍵的一點是,由於更多資本進入美國的預期,將給美聯儲加息提供一個更友好的環境

過去的兩個強勢美元周期里,我們都看到了在加息的同時,美國企業並不缺乏資金。

這是美國虹吸全球資本的結果。也就是說著,美國加息

的一部分負面效果,是由外部市場承擔了。




因此,減稅方案一旦落地,也就意味著美聯儲的金融戰略收官步伐,可能更快,加息也會更快。目前的進度來看,

2018年,減稅完成落地。




現在聯邦基金利率是1%,正常話的應該是4%左右。美聯儲若加速升息,

屆時,我們還能不能慢慢拆彈?




2013年我曾談到,中國在資產價格方面越是壓住,美聯儲冒險的可能性就越低,甚至最後接受中美G2的現實。反之,美聯儲就會越有動力去冒險,中國實現真正的G2就越難,人民幣就越是為美元所囚禁。



不要忘記,美聯儲上千名經濟學家中,至少100人盯著中國的各種數據看,我們決不能存有僥倖心理。




想當初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密特朗一度扛住美元加息的壓力,不願意緊縮,法國法郎一夜之間跌掉20%,最後不得不被動加息,保衛法國法郎。




今天的中國是當時的法國所不能比的,但前提是必須約束住我們的資產泡沫。





4、萬億美元的轉移方向




當前,美元跌到了98與99一線。憑藉美國自身的復甦步伐,恐怕很難越過103一線,與我在2013年的預測一致。




但遺憾的是,今天的我們與2013年相比,房地產價格又升了一個級別,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受阻,這給了美聯儲強勢美元戰

略更大的空間,也壓縮了我們的破局能力,在貨幣政策上比2013年比是空間小多了。




在《紅樓夢》里,探春有一席話,可謂治家治國的金玉之言。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陽極則陰,強極則辱。



一切都不是空穴來風。


太平洋兩岸的這一場會議與一個政策,相對而展開。而在資本與金融角斗場之外,特朗普地緣戰略長袖善舞,撬動中美俄三角,在資本與原油重地的東北亞與中東,推進戰爭星火戰略。




這些當前最驚心動魄角力,最終所圖,仍然是要美元可以拉開與其他貨幣的利率身位,以連續加息,完成雷霆一擊

,最終以某個大國的經濟與金融崩塌,來填補全球資產狂歡留下的大窟窿,小國是不夠吃的。




屆時,人民幣能不能繼續咬定美元,你松我也松,你緊我也緊,將決定世界財富的轉移方向。




而此刻龍盤虎踞的中美萬億資本中,有多少會等到飆風,又有多少,等到的將是生死之劫。


歡迎親們點擊右上角把政商參閱置頂,第一時間免費接收內容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他曾是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高材生,年薪可高達6位數的精英!如今卻淪落到了農村一無所有……
這才叫同學聚會,太牛了!你們那頂多叫聚餐!
原來這叫:費斯汀格法則(非常經典)

TAG:政商參閱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或成第13個向美元亮劍的經濟體,正在拒絕上百億美元美國資本?
傳紅杉資本將投資4 億美元,比特大陸估值上看 120 億美元
高瓴資本140億美元收購百勝中國 是真的嗎?
一個人真正的資本(深度好文)。
首獲辰德資本數千萬A輪融資
一個人真正的資本(深度好文)
曉多科技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祥峰資本領投
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 紅杉資本中國投資
消息稱比特大陸獲4億美元F輪融資 紅杉資本中國投資
紅杉資本完成60億美元募資:挑戰軟銀
宸安生物獲ETP、晨興資本、火山石資本825萬美元A輪投資
遂真生物獲數千萬A輪融資,華蓋資本參投
這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本身4萬國土面積,卻揚言:220多萬
又有大資本進入母嬰產業!中信近20億港元投資澳優,將成單一最大股東
有度文化獲辰海資本及B站數百萬天使輪融資
好好住宣布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 愉悅資本領投
快剪美髮品牌「星客多」完成1億元B輪融資 中金系、順為資本等投資
高瓴資本向好未來注入5億美元股權投資
蔚來汽車註冊資本增加5億美元 達25億美元
加美生物獲數千萬Pre-A輪融資,澳銀資本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