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孫中山取名,借巨資給毛主席,卻被魯迅罵成落水狗
五一期間,我們也不閑著,趁著一大早沒人的時候,去看了一個特別的展覽。在北京新保利大廈,正在展出「名士風流俠士劍——章士釗致潘伯鷹及友朋詩稿、書札」,這批即將在6月初的北京保利春拍上呈現的近代傳奇章士釗的一批珍貴詩稿、書札,全部為十分可靠、傳承有序的同一來源,全部得自於潘伯鷹先生的後人。不誇張的說,這一批墨跡就足以勾勒出晚清民國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當然,大象預計,這樣的一批藏品也將會在拍場上引發一番血雨腥風的爭奪。
由於各種原因,近現代歷史上有不少超重量級人物,絕對是被史書所嚴重低估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章士釗,便是其中的典型。我們如果問一些九零後這位章士釗先生的事迹,恐怕很少有人能說出一個子丑寅卯來。但相信您光看我們今天的標題,應該已經足夠牛了吧。
章士釗 (1881-1973)
章士釗,字行嚴,湖南長沙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學者和律師,孫中山、袁世凱、段祺瑞、蔣介石、毛澤東……章士釗的一生和近現代的眾多最重要的一線歷史人物有著直接的交集,甚至在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正是這樣一位穿梭在無數「猛人」之間的重要人物,其一生卻特立獨行,在展覽中,保利拍賣引用了唐代白居易的《孤桐》來比喻章士釗先生的傳奇人生——「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一個才華橫溢,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一個穿梭在中國近現代歷史旋渦中心的牛人,在半個世紀風雲變幻的近代中國歷史舞台上,始終安然無恙,不能不讓人稱讚這棵「孤桐」巨大的能量與獨特的處世風格。
章士釗與毛澤東
有關章士釗的一生,完全可以寫上一本厚厚的書,或者完全可以拍成一部讓人競相追劇的網紅電視劇。他陰差陽錯成為了給「孫中山」取名的人,後來又當上了北伐軍閥政府的司法總長和教育總長;他曾經在解放戰爭後期擔任南京國民政府的和談代表團成員,也被魯迅罵為「老虎總長」和「落水狗」;他主張新舊文化的「調和」卻又六十年如一日的用文言文寫作;他在民國初期借給毛澤東兩萬銀元「巨資」,解放後又成為了毛主席家中的常客;他是中國人中惟一一個與名震全球的心理分析大家弗洛伊德通過信的人。
弗洛伊德的談話——於1929年5月27日致章士釗的信
就是這樣一位在近現代歷史上穿梭於超級牛人之間又充滿著矛盾體的傳奇人物,我們今天只能從幾個人生片段來為朋友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章士釗為「孫中山」取名
1881 年 3 月 20 日(清光緒七年),章士釗出生在長沙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舊式教育。
1901 年章士釗離家赴武昌,寄讀於武昌兩湖書院,在此結識黃興。
1902年,章士釗東下南京投考陸軍學堂學習軍事,並深受梁啟超的影響。
1901- 1903 ,反滿革命思想在留日學生與以上海為中心的新式學堂學生中迅速興起、擴大。反,章士釗奔赴上海,參加愛國學社,走上廢學救國的道路。
在上海,年僅22歲的章士釗被聘為上海《蘇報》主筆,《蘇報》稱得上是當時國內反滿清第一報,章士釗因此結識了章太炎、張繼、鄒容,四人論文議政,結為異性兄弟。
1905年華興會 部分成員在日本合影。前排 左一為黃興, 左四為宋教仁, 後排左一為章士釗
在當時,有一個廣東籍的革命家姓孫名文字逸仙,流亡在日本,孫文先生被清政府通緝,所以取了一個名叫「中山樵」的日本名字。不過當時在國內的革命隊伍中,知道孫文的人並不多。
在當時,日本人宮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夢》是一本介紹孫文反清革命主張的書籍,章士釗將其翻譯成《大革命家孫逸仙》一書,但章士釗將孫文的「孫」姓和其日本化名「中山」的姓連在了一起,稱之為「孫中山」,這當然不是一種規範的翻譯,但沒有想到,《孫逸仙》一書在國內刊印後,「一時風行天下,人人爭看」,陰差陽錯之間,「孫中山」的名字變得天下聞名,孫文本人也只能「似亦聞而默認」了。
該書第一次以中文系統地向國人介紹了孫逸仙的革命歷史、思想與抱負,向國人說明:孫逸仙並不是清政府所稱的海賊,也非一般人所認為的綠林好漢,而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負的思想家,是一位出生入死為國家富強而奮鬥的英雄,是一位在舉國昏昏、醉生夢死之時,獨為前驅的革命先驅。於是,「孫中山」的大名陰差陽錯的被沿用到了今天。
章士釗與夫人吳弱男及其三子:章用、章可、章因合影於東京(1916年)
章士釗為「孫中山」取名,也成為了孫中山、黃興所倚重的策士,而特立獨行的他卻執意不肯加入同盟會。義兄章太炎邀請同盟會早期重要女會員吳弱男出面遊說章士釗加入同盟會,沒有想到,吳弱男不僅沒有說服章士釗,一來二去,自己卻墜入情網,2009年,章士釗和吳弱男在英國結為夫婦,吳弱男自己也疏遠了同盟會。同盟會中人都笑章太炎迂闊,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孫中山則感嘆,「吾革命所以不成,都是因君不肯幫助!」
章士釗曾試圖營救李大釗
章士釗幾乎和近現代政壇的大部分知名歷史人物都發生過交集,其中,他幫助和營救過我黨早期的兩位重要領導人物——陳獨秀和李大釗。尤其是章士釗和李大釗二人的情誼,如今讀來令人動容。
陳獨秀和李大釗
章士釗曾得到過袁世凱的青睞,袁曾邀他擔任北大校長,章士釗以自己資歷學識不夠而婉拒。但在袁世凱反動面目暴露後,他加入了反袁的行動,並再次流亡日本。1914年,章士釗在東京創刊《甲寅》雜誌,影響極大。中國共產黨的兩位主要創始人「南陳北李」,都與《甲寅》雜誌有著密切聯繫。陳獨秀的「獨秀」之名,就是首先在這一刊物上出現的。而李大釗則是因加入《甲寅》雜誌,結識了章士釗,成為摯友。
《甲寅》
章士釗和李大釗二人惺惺相惜,起初,李大釗以自己的字守常為名投稿,章士釗讀後稱,「驚其溫文醇懿,神似歐公,察其自署,則赫然李守常也。」後來兩人見面,章士釗問李大釗,「你向《甲寅》投稿,為什麼不署本名?」李大釗微笑著回答:「先生名釗,我何敢名釗!」兩人開懷大笑。而後李大釗便用本名在《甲寅》上發表了多篇著名的文章。李大釗的才情為章士釗所欣賞,而章士釗對李大釗的評價竟然是「才不如識,識不如德」,可見章士釗對李氏德行的敬佩。1917年1月,章士釗又在北京創辦了《甲寅》日刊,又邀請李大釗作為主筆。
後來,章士釗將北大圖書館館長一職讓給了李大釗以方便其革命活動,而章士釗則應護法軍政府總裁岑春煊之邀南下,擔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兩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就義前的李大釗(1889-1927)
儘管二人政見不同,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友情。李大釗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緝,章士釗夫婦本計劃安排李大釗去天津日租界的章宅一避風頭,但未料想李大釗已經被捕。章士釗出面勸告張作霖「切不可為一時意氣殺戮國士。」但最終卻未能救下摯友。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大學內建立起了李大釗紀念堂,年已古稀的章士釗以一首「人生各有托,君去獨不歸」緬懷故友。
章士釗借「巨款」給毛澤東
章士釗是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的摯友。毛澤東早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就已聞章士釗大名,並特別喜歡讀章士釗主編的《甲寅》雜誌。
1918 年,毛澤東因組織湖南學子赴法勤工儉學之事到達北京。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楊昌濟把毛澤東介紹給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讓毛澤東做了一名圖書館的助理管理員,毛澤東和章士釗兩人開始正式接觸,後來,章士釗甚至促成了毛澤東和楊昌濟之女楊開慧二人的婚事。從此,二人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亦師亦友的友情。
1920年5月8日, 毛澤東(左七) 在上海為即將赴 法留學的新民學 會會員送行。
而一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真實故事是,毛澤東曾經向章士釗借了2萬銀元「巨款」,在解放後用自己的個人稿費償還。在1920年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毛澤東求見章士釗,希望給予資金援助,章士釗先生在上海積極募捐,將募集的2萬銀元巨款贈與毛澤東,毛澤東將其中的1萬元資助湖南的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另1萬元用於湖南的革命活動。根據大象所查閱的物價資料,在1920年,1個銀元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如今的200元人民幣左右,所以2萬銀元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1949年,章士釗在上海寓所與家人合影,後排左四為章含之
章士釗先生的養女章含之(1935-2008)曾經撰文《毛澤東與章士釗——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回憶這一段往事。
1963 年初,毛澤東讀完英文之後,要我陪他在寒風中散步。毛澤東身體極健,不戴圍巾、帽子;我卻「全副武裝」還覺得冷。散步時,毛澤東突然問我:「行老有沒有告訴過你,我還欠了他一筆債沒有還呢?」
我以為毛澤東在開玩笑,我說父親沒有講過,要是主席欠債,父親是必定不會催債的。毛澤東卻很認真地說:「也許行老忘了。這筆債我見到你,想起來了,早該還了!」於是,毛澤東告訴我,1920 年,他為籌備黨的成立、湖南的革命運動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歐洲勤工儉學,急需一筆數量較大的銀款。他去上海找到父親,當然沒有告訴父親要成立共產黨,只說是為一批有志青年籌款去歐洲勤工儉學,請父親幫忙。父親立即答應,隨後發動了社會各界名流捐款。由於父親的影響和努力,最後一共籌集了兩萬銀元,全部交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笑著對我說:「行老哪裡曉得他募捐來的這筆錢幫了共產黨的大忙。當時,一部分錢確實供一批同志去歐洲,另一部分我們回湖南用去造反鬧革命了!」毛澤東說:「你回去告訴行老,我從現在開始要還他這筆欠了近 50 年的債,1 年還 2000 元,10 年還完兩萬。」我回家告訴父親,父親哈哈大笑說:「確有其事,主席竟還記得!」父親和我都未想到幾天之後,毛澤東果真派徐秘書送上第一個 2000 元,並說今後每年春節送上 2000 元。這倒使父親十分不安,他要我轉告毛澤東不能收此厚贈,當時的銀元是募集來的,他自己也拿不出這筆巨款。毛澤東聽了我的傳話微笑著說:「你也不懂我這是用我的稿費給行老一點生活補助啊!他給我們共產黨的幫助哪裡是我能用人民幣償還的呢?你們那位老人家我知道一生無錢,又愛管閑事,散錢去幫助那許多人。他寫給我的信多半是替別人解決問題,有的事政府解決不了,他自己掏腰包幫助了。我要是明說給他補助,他這位老先生的脾氣我知道,是不會收的。所以我說還債。你就告訴他,我毛澤東說的,欠的賬是無論如何要還的。這個錢是從我的稿酬中付的。」
自此,每年春節初二這天,毛澤東必定派徐秘書送來2000元,一直到1972年送滿累計2萬元。
1973 年的春節過後不久,毛澤東問我送給父親的錢送去沒有。我說:「今年沒有送。」毛澤東問為什麼。我說:「主席忘了,當初說定 10 年分期償還,還足兩萬。去年已是最後一筆,主席當年借的兩萬已還清了。」
毛澤東笑了,並說:「怪我沒說清,這個錢是給你們那位老人家的補助,哪裡能真的 10 年就停!我告訴他們馬上補送。」我說父親不會肯收,他當初說那就只收 10 年。毛澤東說:「你回去告訴行老,從今年開始還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應該多少。就這樣還下去,行老只要健在,這個利息是要還下去的。」
接著毛澤東認真地對我說:「這個錢一直送到行老不在為止。他去世了,就停了。你們這一代要靠自己,不要靠父親的遺產。」
——章含之《毛澤東與章士釗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章士釗和毛澤東
1945 年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45 天的山城酷暑,終於烤熟了一本《雙十協定》。 毛澤東徵詢章對形勢看法,章在手心寫一「走」字,耳語「三十六計,走為上」,勸毛速離險境。1949年,章士釗勸說程潛、陳明仁在湖南起義來歸,9 月,章士釗應中國共產黨之邀參加開國大典,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解放後,章士釗成為了毛澤東府上的常客。
毛澤東致章士釗書信
文革期間,章士釗受到了毛澤東特別的關照,1971年,章士釗的半生心血——《柳文指要》(研究柳宗元的大部頭學術著作),雖不合時宜,居然也得到毛澤東青睞,特許由中華書局出版。1972年,周恩來將這部代表著「文革」時期最高歷史學術造詣的著作贈送給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作為國禮。
《柳文指要》
1960年4月, 周恩來在西花 廳會見全國人 大代表、全國政 協委員和他們 的家屬。首排左 三為章士釗。
章士釗被魯迅罵作「落水狗」
章士釗和魯迅卻是有著不小的過節。巧合的是,兩人同歲,都生於1881年,但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態度上,魯迅卻要比章士釗激進得多。
上世紀二十年代,章士釗和魯迅打了一個很出名的官司,不過兩人當時的地位天差地別,章士釗是相當於部級幹部的段祺瑞政府教育總長,而魯迅只是一個社會教育司的僉事,相當於科長。
魯迅和許廣平
1925年初,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學生因不滿校長楊蔭榆,發動「驅楊」運動,引發了一場「女師大學潮」。魯迅堅決支持學生舉動,這自然引起了教育總長章士釗的不滿。
起初,章士釗以題跋魯迅當校長為條件拉攏魯迅不要鬧事,但魯迅不吃這套。1925年8月12日,章士釗直接免去了魯迅的職務。
1925年在教育部任職時的魯迅
隨後,魯迅寫下了《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和《紀念劉和珍君》兩篇檄文。文章中,魯迅用火一樣憤怒的語言斥責了章士釗的「劣行」,指出其是一隻必須窮追猛打的「落水狗」。
同時,魯迅還將高高在上的部長章士釗告上了法庭,告章士釗處分魯迅「程序違法」,官司打了大半年,1926年3月,平政院判魯迅勝訴。
一個科長告贏部長,這放到今天,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了,今天看來,被魯迅罵作為「老虎總長」的章士釗顯然是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勢干預司法,而是尊重了平政院的判決。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魯迅的地位不斷被抬高,因此,當年被魯迅所罵過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文化界的貶低,章士釗也不例外,「落水狗」的罵名便特指這位章士釗了。儘管毛澤東一直對章士釗不薄,但「左」傾的大環境自然也影響到了章士釗的文壇地位了。(魯迅先生認真罵過的,很多都是超級牛人,你懂的,哈哈)
章士釗的女兒章含之回憶說,她小時候有一次曾氣沖沖地跑回家去責問父親當年為什麼要迫害魯迅,鎮壓學生?章士釗異常平靜地對女兒說:「一個人的功過是非,歷史自有公論。現在對你講,你聽不懂,也聽不進去。我和魯迅之間,有些事情是誤會。以後你長大了自己去讀歷史,自己去判斷吧!」
我們花了不小的篇幅梳理的章士釗傳奇人生的幾個片段,正所謂我們開頭所引用的唐詩,「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章士釗的一生可謂串聯起了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的各種超級牛人,而他始終屹立不倒,最終以92歲高齡壽終正寢,成為了一棵光芒閃耀的「孤桐」。
接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保利春拍所呈現的這組「章士釗致潘伯鷹及友朋詩稿、書札」,共114件之多,個中所提及的歷史人物,可謂星光燦爛,讓我們先睹為快了。
潘伯鷹 (1905-1966)
中國書法家。名式,以字行,別號鳧公,安徽安慶人。為桐城 派文學家吳闓生弟子。曾任北平中法大學及上海暨南大學教授。國 共和談時,曾擔任國方代表章士釗的秘書。新中國成立後,任同濟 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委員。 作書注重用筆之法,得諸遂良三昧,兼納元人鮮於樞。草書得力於 王羲之《十七帖》及孫過庭《書譜》。對文學頗有造詣,曾著小說 多種,後潛心於詩詞及書法。是近代書壇「二王」書風的積極追崇者之 一。著有《中國的書法》《中國書法簡論》《玄隱廬詩》等
程潛(1882-1968),字頌雲,1882年生於湖南醴陵官莊,清末秀才,同盟會會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曾任湘軍都督府參謀長、非常大總統 府陸軍總長、廣東大本營軍政部部長。武昌首義後,參加陽夏戰役。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湖南綏靖公署主任兼省政府主席等職。解放戰爭後期,在長沙宣布和平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湖南省省長。1968 年 4 月 5 日在北京病逝。
03 章士釗 致潘伯鷹答程潛詩稿 一通二紙
(文淵閣制箋)
兩書以次誦,悉姑以兩詩報之,悲壯處似得值君朗誦一過(此二首,劉禺老曾高吟數遍,有縱橫跌宕,悲壯蒼涼語)。
得伯鷹書感賦。南斗京華古墊州,放歸一士見嘉謀。壟頭松柏稽芟翦,里巷兒孫飽浪流。報國只須余涕淚,還鄉何暇計園邱。浮名本自關風節,慚媿潼川李巨游。再得伯鷹書。邊馬歸心兀自將,偶(君)知辛苦為料量。濫叨廩食慚疏放,敢獻成書恣短長。安石舊兒拋卷遠,檉章存弟錄詩忙。平生氣誼都何在?
只問床頭皂莢囊(題圖詩,容思之,此等詩極易,卻極難)。士釗錄稿。十月五日。
答程長官南風句意用霞韻。何處堤封屬漢家,楚山楩梓舊情賒。衡陽雁逸長無信,喬口江空早見沙。聊向詩書窺世澤,敢隨桃李斗容華。使君惠好應游目,將散還余是晚霞。無能作計願還家,況憶潭州酒味賒。日夕幾時閑把釣,風湍知我懶眠沙。名叨端禮門前削,頭更渝州郭外華。儻許貞符珍重寫,他年芝菌也成霞。霞詞是程公所提倡,擬成酬唱集,請兄用此,均多作幾首,程與我已各十餘章矣。士釗。
張學良(1901-2001),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 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生於遼寧 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 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 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1920 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 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 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 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 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 年 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 月 14 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 101 歲。
05 章士釗 致潘伯鷹挽王維宙詩稿
1955 年作 一通三紙
王維宙(樹翰)輓詩。三十登壇眾所尊(用劉隨州句。民國十九年余滯瀋陽,
漢卿適三十歲),總戎掌記誼同源(余嘗謂維宙半生政治歷史,即漢卿之歷史,此外別無一物)。榖城山下無人到(謂台灣),晚歲重逢賸淚痕。遼左遺墟倚霸才,劣容側帽過關來。管寧歸後黃巾散,難已王郎斫地哀(余往者,所蔣政權所窘,逐依遼東兩年)。書事柬伯鷹。為修寶月斧深藏,並屈姮娥住右房。一點靈犀通不得,五更燈火苦相望。多時織就網千絲,兀自吳閶下越溪。網得西施無可贈,司勛何事說鴟夷。方罫閑情世不賢(君退閑惟以雀戲消遣),
永和書法掃如煙(君臨王《聖教》勤而且精)。少游此日無安處,下澤惟余好墓田。前輩心期謗議來,翻騰何止到鵷猜(近東北少年對君紛加毀謗)。從知世法原如此,懶把冤親付剪裁。乙未春,孤桐手錄。
愛新覺羅·奕劻(1838-1917),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 總理大臣,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 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長子。道光十八年 (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農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於北京, 過繼慶郡王綿慜為嗣子,初封輔國將軍,後晉爵貝子、貝勒,同治 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銜,任御前大臣。光緒十年(1884 年),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慶郡王。光緒二十年(1894 年), 被慈禧封為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成為鐵帽子王。光 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他受命與李鴻章於次年代 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首席軍 機大臣,仍總理外務部。宣統三年(1911年),裁撤軍機處,改設 內閣,奕劻任內閣總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復出,奕劻讓出 首相職位改任弼德院總裁。清朝滅亡後,遷居天津。民國六年(1917 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時年 79 歲。追謚曰密,子載振襲爵。
14 章士釗 北海觀菊詩稿
一通四紙 1954 年作
偕遐庵北海看菊花作。入得門來擿埴行,徐緣指點到西廳。高名一代雙虹榭,不為看花眼不經(榭有傅沅叔所題榜書)。豆蔻年華只夢余,羅衣褪盡敞龍鬚。全無小蕾深藏意,苦憶梢頭二月初(遺山《未開海棠》詩「小蕾深藏數點紅」)。尋春誰是去嫌遲,惆悵湖州杜牧之。卻愛遺山精鑒賞,瓶花不採退房時(遺山《瓶花》詩:「看看海棠如有語,杏花也到退房時。」自註:「予絕愛未開杏花」)。十樣松針濫委形,鬈毛獅子露傖獰。花神謬解扶疎意,妄揣陶潛讀海經。能爭少許筭清奇,叢菊曾教淚滿頤。孤賞卻欣梅處士,水邊籬落兩三枝。海子幽深管領嚴,園官不許客偷拈。鬢毛縱在秋風外,那有繁枝插帽檐(遺山《九月末見菊》詩「鬢毛不屬秋風管,更揀繁枝插帽檐」)。一桁圓城卻號團,萬人戢戢簇橋端。何如朝槿空山上,一任幽人習靜觀。五十年間事事新,舉杯無暇勸迂辛。元來左袒鋤非客,也作銅駝陌上人。樓閣參差樹石間,梳妝台畔海如環。婉兒舊日重來處,笑指房櫳逝不還(奕劻第四格格為西後所賞,接同居三海有年。民國中,重遊海子,格格指點佛爺及自身所居各處,大笑而返,即於是夜物化,張叔純說)。仙壇倒景水中央,海國風光異渺茫。天意著花無處所,吳兒遙說老旗昌(五十年前,粵人於九月末在上海老旗昌堆設菊花山,頗呈盛況)。皮續居然見學優(惠揀《漢書補註》,引《論衡》中班叔皮續《史記》一語,不識錯簡所在,誤將皮續綴為專語,牽強詮釋,清代經注之陋,足見一斑。此詩指齊景班而言,景班蒙古人,原名續班,遐庵說)。班彪聲價壯前修。題詩九九成遺唱,傷友傷花共一邱(景班最近草菊花詩九十九首,未足一百而歿。有與遐庵是日赴嘉興寺弔之,乘隙游北海也)。孤桐錄稿。甲午小雪。
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 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 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 20 世紀中國第一 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 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 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 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產黨 早期組織,並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後任中央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二、三大)、中央總書記(四、五大)等職務, 並任第一至五屆中央委員。1927 年 7 月離開中央。1929 年 11 月因就中東路事件 發表不同意見而被開除黨籍。1931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 1932年10月被國民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抗戰爆發後,他於1937年 8 月出獄,先後住在武漢、重慶,最後長期居住於重慶(原屬四川)江津。1942 年5月逝世。他是傑出的政論家,其政論文章汪洋恣肆、尖銳犀利,《敬告青年》 等很多篇章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少有的、傑出的代表作。晚年進行的文字學研 究,是極其重要的學術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陳 獨秀思想論稿》《陳獨秀著作選編》等。
15 章士釗 致林山腴詩稿 一通二紙 1952 年作
答林山腴成都,兼簡江翊雲上海。雙柑閣上遠香飄,萬里橋通渤澥濤。白石詩人詞更健,霽山節士韻尤高。四年契闊書初至,一事迷離影自交。天上人間竟翻倒,錦城絲管勞京曹(指川劇到京演唱事)。登場奼女踏氍毹,道是誰家一顆珠(吾在政務院觀川劇首演,踏傘一場,龍志洲告余,演者陳書舫為陳蘭亭之女)。貞靜已非今日有,嬌嬈羞與眾人殊。衡巫屈賦存關節,桑濮毛詩下尾閭。是否雨淋鈴曲後,漸徑楚舞到吳歈。鬥茶詩客在江南,佐斗曾聞淚滿衫。料定懷人通筆札,卻難下峽趁風帆。恩仇聚散經三變,鬼佛縱橫付一龕。何日再過紅濕處,少城闉畔共 。右詩請伯鷹送與翊老一閱。並求翊老代寄成都山腴先生。昔陳獨秀有云:「吾視執筆如擔大糞。」令我亦有此感,故凡一詩出手,難於重寫兩三分,請諸公諒之。章士釗初稿。壬辰秋。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 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 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 宣統皇帝授讀。陳寶琛十三歲中縣學秀才,十八歲中舉,同治七年(1868 年)二十一歲登同治戊辰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 授編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陳寶琛又被提拔為翰林院侍講,充 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中法戰爭後因參與褒舉唐炯、徐 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 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
23 章士釗 題滬上周吳故事詩稿
題滬上周吳故事。慣耳周師入晉陽,奈何中道下吳閶。料知一舸西施去,便與夷光較短長。二窗微妙旨如何,比並樵風倘較多。若起弢庵更題句,難言斷送幾年過(曾剛父題鄭叔問《填詞圖》云:」解識二窗微妙旨,樵風一卷亦吾師。」陳弢庵題曰:「流落江南吾小坡,二窗斷送卌年過」)。天佐返京為其周吳近得
賃小房子,此定在伯鷹處,聞此消息,似不失為一詩題,因發意寫二絕如右,此等詩似不妨持示文通共博一粲。我本從彼首聞其事。士釗錄稿。甲午臘不盡七日。
陶鑄(1908-1969),又名陶際華,號劍寒,化名陶磊; 湖南祁陽人。陶鑄於1926年考入廣州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 產黨。曾任鄂豫挺進支隊政委、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 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央宣傳部部長,在中央政治局中位列第四, 前三位分別是毛澤東、林彪和周恩來。他於「文革」初期遭迫害,後 因膽癌病逝於安徽省合肥市,享年 61 歲。
25 章士釗 致陶鑄詩稿 一通三紙 1956 年作 (榮寶齋制箋)
大同酒家會食後呈陶鑄省長。廣雅鎮南洋,張宴款項城(此辛亥年事)。舉箸輒睡去,項城奪帽行。開眼客杳然,主人心屏營。挽捄已無法,以此成憤盈。南猿北乳虎,數歲交猙獰。軼事萬人傳,理致殊棘荊。或言壺公驕,本初原所輕。其實大不然,好睡豈佳名?人身非文章,難言老更成。病至失自控,一瞚萬象更。昭昭忽昏昏,孟子亦難明。杜公每自恨,老與丑交縈。古人重休致,老退理不爭。所以抱冰翁,不如蜀公榮(蜀公范鎮)。垂絕入京朝,一把酸淚並。四諫已不見,童昏促殘清。抵死捄僨豚(載灃欲殺項城,廣雅抵死捄之),渾忘昔杯羹。忠厚終一世,輩行高莫京。吾與僅一謁,適充子弟兵(壬寅吾肄業江南陸師學堂,廣雅來堂,吾得一見)。百行無一肖,德業仰錚錚。獨至廣坐睡,微有相應聲。此亦緣老爾,白髮自公平。吾鄉長沙公,鋼成百鍊精。偶然施一顧,設鱠浩縱橫。吾亦偶瞑坐,人語漸不瑩。持況南洋宴,賓主不同程。賓妄主絕憐,戒人勿我驚。生平此僅見,憊矣難為情。留詩以解嘲,珠海涼風生。孤桐在廣州作。五六年八月十二日。
吳湖帆 (1894-1968),江蘇蘇州人,為吳 大澄嗣孫。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 庄,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 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 吳一馮」。建國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 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 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鑒別、填詞。 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衝破南北 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複合畫風獨 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於一爐並 多煙雲者最具代表性。並工寫竹、蘭、荷花。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 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 畫家的意義。著有《聯珠集》《梅景畫笈》《梅 景書屋全集》《吳氏書畫集》《吳湖帆山水集錦》 及多種《吳湖帆畫集》行世。
31 章士釗 致潘伯鷹吳湖帆軼事詩稿
翊雲談吳湖帆事郵詩兩律以成一笑。索居兩載笑何曾(君兩年未來京),吳味分來喜得朋(梅聖俞詩:幸與陸機還往熟 , 毎分吳味不嫌猜。吳味指蟹,時北京紫蟹正肥)。未識詞家拈抱肚(詞有玉抱肚牌名),何如時宰好摸稜。人從下上床頭語,帆似雲霞曙後蒸。剩欲敲門來月下,分明一個過湖僧。拋卻頭皮說肚皮,肚皮於我最時宜。詞人未了鴛鴦債,湖曲先調雲雨姿。褲子當前聳圓海(語出《桃花扇》),太真院里狎胡兒。吳山木脫雙峰敞,倘許輕帆入兩陂。再調湖帆六絕。胡姬十八拍仍彈,惟有摩挲凈喜歡(俗傳十八摸曲)。天曉乍驚魚肚白,酒酣如捉蟹臍團。溪女山僧有是非,參寥佳句記依稀。隔林昨夢聞機杼,惱殺旁人搗翠微(此須理解參寥原詩)。雙峰籠月凈無痕,有美偎眠倩手捫。捫到蓬山斜取路,覷他丹地未關門(下二句摘取張功甫詩語)。新剝雞頭肉正圓,輕攏漫撚到裙邊。玉環心厭胡兒爪,莫讓橫胸貼鈿蟬。恨身不是女雲英,想見風流似茂弘。棊局罷彈成一熨,怎禁吳語說來渹。多摸一餉並無妨,的的溫黁朱素芳。驟遣韋郎添色膽,粗豪如卷馬頭娘(此詩非讀過,伯鷹,人海微瀾者難於索解)。
周谷城(1898-1996),中國著名 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任全國人 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首 任執行主席、中國太平洋歷史學會會長、上海 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歷史學 會會長。1898年9月13日(光緒二十四年七 月二十八)生於湖南省益陽縣長湖口的農民家 庭,民國 2 年(1913 年)入湖南長沙省立第一 中學,1921 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 自1942年秋起,周谷城一直在復旦大學執教, 任歷史系主任、教務長等職。後任全國人大常 委會副委員長兼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 委員,曾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主席。早 年學習世界語,熱心世界語的宣傳、推廣。 1981 年同胡愈之、楚圖南等知名人士發起世界 語之友會,以後曾出席世界語之友會座談會, 倡導世界語。
39 章士釗 致潘伯鷹和周谷城詩稿
周谷城在大會場錄示二詩,歸庽即時賦答,適伯鷹書至,因即趁便,寫寄冀博笑粲。朝貴元推右列尊,漢廷怕謝左遷息。於今尚左階無上,微惜乘龍耳不存。從來君子愛蓮花,荷葉田田屬一家。遮莫雎鳩鳴不得,周南仍自正而葩。來詩「石背孤花寂不溫」一句,吾為諷誦再四,喜而不寐,詩之感人竟有如是,玄默之旨略能理解,揣尊意恐吾以詩賈旤以勢推之,或不至是,然指點則深感矣。士釗。七月十二日。
印文:章士釗、孤桐之詩
陳曾壽(1878-1949),晚清官員、詩人。 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 《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 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 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 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 勛復辟、偽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 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 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44 章士釗 致陳曾壽、楊廷福詩稿 |
祭孫詒讓詩寄蒼虯翁南京。寥落詩人在白門,神交風雨促相敦。尊攘素志存微管,佩服平生闕寄元。叔季幾人明氣類,斯文到底見根源。陳生有意留叢話,忍抹蘇公咳唾痕(謂器伯)。孫仲容先生百年祭。伊川野哭意相親,茅葦霑天記此辰。樸學早年推祭酒,閨朝結局是完人(先生歿於辛亥歲)。閑從墨辯甄楹木,恥把周官抵席珍。猶憶長公尊浙獻,本師不叚曲園春(謂太炎)。戊子元日。沉浮六十七年中,斷港當前自轉蓬。投老不須憂用老,送窮何法外安窮。生存日月無多子,逝去英豪幾許同。漫說平原試春早,養瘢仍自仗東風。與楊廷福。天留退筆記詩緣,長句曾教海內傳。子玉莫忘箴己短,仲言何用受人憐。如君憤悱元無忝,似我游揚本偶然。歲月堂堂容易去,自精須要及華年。
葉恭綽(1881-1968),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譽虎,號遐庵,晚 年別署矩園,室名「宣室」。祖籍浙江餘姚,生於廣東番禺書香門第,祖父葉衍蘭(蘭台)金石、 書、畫均聞名於時。父葉佩含詩、書、文俱佳。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交通系成員之一。 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後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 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1927 年出任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 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第二屆中國政協常委。
50 章士釗 答葉恭綽詩稿 一通三紙 (榮寶齋制箋)
畣遐庵詩意。四十年來萬事灰,柳園花向稷園開。龜堂老去無情思,苦憶驚鴻照影來。老來隨意涉花叢,依舊靈犀一點通。莫記開簾呼姓字,只今小宋已龍鍾(翁曩有故事,逼近小宋時,小葉已稱洋溢京城)。長(上)年常作少年悲,我與韋莊倒接籬(韋原句云:「少年常作長年悲。」)。細數平生詩幾首?碧紗
紅袖共迷離。碧紗籠著也無須,魏野當年老失圖。吾愛散原精鑒識,詩如殘涕下污渠(陳丈嘗云:「詩如涕唾,隨意吐出,何足珍惜。」)。
移花種木偶非常,張緒翩翩聳帝王。畢竟遊人頻折柳,又誰指似永豐坊(翁推立稷園,名花皆由蠖公新栽)。嗚咽秦淮水不神,南朝舊事豈堪論?莫憑彩筆懷江令,喚起陳隋失路人(末用龔芝麓句)。拾翠題紅事謬悠,無情人作有情遊。宓妃仙去宮娥絕,誰解詩箋一段愁。元白交情不自由,夢魂長繞古梁州。吾儕不爽看花約,同在慈恩寺里游。
這個涵蓋章士釗先生重要墨跡、手稿的展覽目前正在北京新保利大廈10層展出,展覽一直持續到5月5日,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去看看啦。
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
預展時間:6/1-6/3
預展地點:北京農展館(東三環北路16號)
拍賣時間:6/4起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亮馬橋路48號(燕莎友誼商城東側))
【大象視界】第一現場


※五代公主的木榻長什麼樣子?
※別光看8700萬鄭和寫經,這佛像記載下「七下西洋」的秘密
※以「人民的名義」匯總一下北京春拍更新版日程
※龘藏上線1年成交1.5億,一個喜馬拉雅App的光榮與夢想
※老外都說,活在大明萬曆最幸福
TAG:大象視界 |
※她曾力壓馮提莫成鬥魚一姐,卻被王思聰斥2億巨資挖牆腳,今成這樣?
※王晶斥巨資捧他都扶不起,只因為他太有「惰性」,現在都被人忘記!
※12歲被拋棄的孫儷,現花巨資給繼母買房,鄧超竟然這樣說!網友:被吵架!
※羅志祥被爆斥巨資給周揚青買婚房後,前女友就去剪了頭髮
※中國斥巨資打造水泥航母!曾被西方當成笑話,現如今卻紛紛模仿
※功夫巨星封山之作?花費巨資能否「一戰成名」
※耗費巨資的妖貓傳被指認抄襲?陳凱歌山窮水盡了
※《遮天》終被拉下水,斥6億巨資男主胡歌,網友:姜太虛讓人放心
※被稱為翻版「范冰冰」,花巨資整成這樣,網友:用生命在模仿
※馬雲斥巨資打造的螞蟻森林,已過兩年,現今沙漠里的樹卻長成這樣
※陳冠希和楊穎合照流出,夫妻倆都想斥巨資銷毀,卻很難實現!
※朋友斥巨資買來的寵物貓,男子看了一眼後,滿臉嫌棄:連毛都沒有!
※斥巨資打造的大片無人問津,竟是因為女主角長相太丑,網友:丑拒!
※日本斥巨資申奧成功,如今卻又「哭窮」,這次奧組委被坑慘了
※又一物流巨頭扛不住了,背靠阿里巴巴,馬雲巨資扶持難擋虧損!
※女帝髮型成為潮流,小姐姐斥巨資做出同款,網友:海賊王新女主!
※迪拜土豪,巨資打造沙漠「高速公路」,卻時常被風沙淹沒!
※歐超杯輸了,老佛爺慌了!欲斥巨資將他帶到伯納烏!球迷:他來了,我就取關皇馬!
※男子斥巨資買回金龍魚,卻多日不吃不喝,扒開嘴卻發現意外之喜!
※向華強再砸巨資力捧兒子,這次是杜琪峰執導,劉德華鞏俐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