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經紀人講述:我如何把萌娃打造成明星?

經紀人講述:我如何把萌娃打造成明星?

造星運動


從孩子開始

經紀人講述:我如何把萌娃打造成明星?



萌娃造星記

文/毛翊君


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15日總第803期《中國新聞周刊》


「小白娘子」11歲了,她很忙。


周圍的人已經不大叫她陶奕希,多是喊她的藝名「小櫻桃」。演完《小戲骨白蛇傳》後,她被邀請參加孟非和昆凌搭檔的新節目《了不起的孩子》,又相繼出現在央視和湖南衛視的晚會上。


這兩個月,她在忙著拍新戲《小戲骨三國》。媽媽和外婆在片場陪著,和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對一的家教。


家教是經紀人德小興安排的。陶奕希媽媽跟德小興簽了約,在陶奕希18歲以前,都由公司打理她的演藝活動。


未來幾年,德小興為她規劃好了方向——將來考北京電影學院;初中之後開始減少活動,專心學習;在升入初中之前的兩年里,再接一點湖南衛視的戲,拍幾個童裝和兒童食品的廣告。


大概是從2013年開始,隨著童星的迅速走紅,很多像德小興這樣的經紀人,逐漸離開成人經紀公司,自立門戶,成為專門的兒童經紀人。他們掌握著眾多演出平台的資源,吃透了導演的口味和市場的需求,把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在孩子命運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童星帶火了經紀人


2017年4月14日晚上10點,在浙江省台州市路邊的一家炒菜館裡,德小興快速吃完了晚飯。他得趕著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飛往長沙。

他這一天都不得空。從早到晚,他為自己旗下的童星接了6個活動。電視台編導們把資料接連發給他,再通過電話討論相關要點。還有些應付不過來的邀約,德小興都推掉了,只確保他認為「高規格」的活動。比如,長沙的這個品牌發布會,有鞠萍參與,邀請了他的公司的兩個孩子;又比如,央視節目《音樂優等生》,這兩年每年都向他找相應素質的孩子,他想在今年爭取推5個孩子上節目。


這6個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陶奕希的《小戲骨三國》發布會。所有時間需要他最後確認:4月17日和18日,宣傳片拍攝;23日,媒體採訪;26日,北京發布會;27日,長沙發布會;28日,回長沙的劇組拍戲。他都必須跟著。


德小興這樣忙碌的狀態,是在「小白娘子」火了以後。


去年10月,《小戲骨白蛇傳》開播剛一周,德小興在溫州的餐館裡吃飯,電視里正放著這部戲的宣傳片,旁邊一位母親指著「白素貞」沖孩子說,「這小孩演得真好啊,你也要向她學。」


「這是我培養的藝人!大牌經紀人就在這裡!」德小興差點就衝過去,說出已在心裡翻騰的話。那時他第一次感到,沒準自己要在圈子裡紅了。


就在那一周內,這部戲的微博單條播放量超過3800萬次,騰訊視頻評分衝上9.4分,豆瓣評分也高達8.9分。


去年底,他乾脆將溫州的公司搬到陶奕希的家鄉台州,辦公室也從原來的寫字樓里100平方米套間,換成了某商圈樓層中1000多平方米的區域。


這幾年,隨著幾個孩子在真人秀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里爆紅,兒童電視真人秀、兒童電視綜藝節目瞬間成為各電視台、網路平台爭相挖掘的空白點,《最強小孩》《神奇的孩子》《放開我北鼻》《了不起的孩子》《小戲骨白蛇傳》……層出不窮,從寧夏衛視,到湖南衛視、央視等一線電視台,以及愛奇藝、優酷等網路平台,紛紛加入爭搶演藝兒童資源的戰鬥。


各個節目組紛紛將任用經紀人作為一條便捷的途徑,通過他們尋找和節目匹配的孩子。童星市場的需求方突然大量增加,「童星經紀人」也從無人識一下子成了眾多節目編導依賴的對象。


渠道和才藝,兩手都要硬

不愛說話,曾是陶奕希「童星」成長路上的硬傷。


2013年下半年,德小興在浙江傳媒學院讀書時的同學向他推薦了7歲的陶奕希。女孩出現在德小興眼前時,一條破洞褲配鉚釘鞋,戴著一頂帽子,裝扮時尚。她跳了三分鐘的爵士舞,跟著強烈的音樂節奏,動作誇張又嫻熟。跳完舞,德小興拉著陶奕希聊天,發現她跳舞時的自信一下消失了,她低著頭,眼神飄忽,「不太愛搭理人」。


同學是陶奕希的爵士舞老師,教了她四年,發現孩子的節奏感很好。同學想到了德小興。


彼時,《爸爸去哪兒1》正掀起收視熱潮,街頭巷尾都在聊著明星萌娃;在《中國新聲代》里,孩子成熟的颱風成為熱議焦點;少年偶像組合TFBOYS,也高頻地出現在微博熱搜的話題里。德小興和郭俊濤等幾位兒童經紀人已預感到,兒童綜藝題材勢不可擋了。


此時,德小興剛剛脫離上一個經紀公司,成立自己的兒童經紀工作室。陶奕希願意跟著他,從上一個公司來到他的新工作室,成為他創業以來第一個嘗試包裝的「產品」。


德小興躍躍欲試。


陶奕希的父母了解到,童星經紀公司和藝術培訓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有和平台對接的渠道。這意味著,能得到上大舞台,甚至是知名平台鍛煉的機會。於是,他們也很快地答應簽約。


培訓、包裝、經紀,是公司的三大業務。光是培訓老師,德小興就招來二十多位,不同的教學收費標準不一樣。比如,舞蹈分為一節課600元、500元和300元三個檔次;表演,有一年收2000元、3000元的不同標準。德小興根據孩子的情況,先推薦適宜的標準,再由家長確認或者重新選擇。


德小興給陶奕希安排了舞蹈、唱歌、表演、語言和形體五門課程培訓,同時他會拍攝下這些才藝的宣傳視頻,再把它們推廣到微博和朋友圈裡。


陶奕希的家長接受了德小興「最高標準」的安排,一年費用在五六萬元。課程從每天下午4點之後開始,放了學的陶奕希由媽媽帶到德小興公司,一直練習到晚上10點。剛上一年級的陶奕希沒有課業負擔,覺得課外培訓很好玩。

半年之後,陶奕希第一次在綜藝節目上露臉,是央視《非常6+1》。秀完舞蹈之後,她還展示出紮實的側空翻、下腰等基本功,幾十個快速的俯卧撐讓人印象深刻。很快,德小興就接到了《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節目的邀請。幾個月內,陶奕希已成功地在幾個重要的綜藝節目上亮相。


根據最初的經紀方案,德小興打算讓陶奕希主打舞蹈特長。但凡有知名的節目組需要小朋友跳舞,他都主動為陶奕希爭取機會。


渠道資源是德小興在上一個公司攢下的。在那個公司,他做了3年兒童經紀人,從零開始拓展業務一直做到經紀總監。德小興說,當時老闆之所以看中剛大學畢業、一無經驗二無資源的他,全因為他一身粉艷花哨「娘」的打扮,和往中間燙起的頭髮。「『娘』在演藝圈裡是種個性。能花時間打扮的人,一定會做好藝人的工作。」德小興還記得老闆當年說的話。


那時每天上班,他就在微博上用私信聯繫全國各地的導演,請求對方加上QQ或者微信,看一看自己手上的孩子。大多數人都以為他是騙子,私信發到人家煩了,才勉強加上幾個。


德小興說,《非常6+1》的導演因為用過他之前帶的孩子,覺得滿意,才來公司挑選了陶奕希。而《天天向上》的一名工作人員,是他關係很好的校友,知道他在做童星經紀,便說「有需要可以推薦合作」。錄完《天天向上》,他又被推薦認識了《快樂大本營》的導演。


德小興說自己的方法無非是——結識陌生導演後,天天打電話,「騷擾他們,問問吃飯了沒有,在幹嗎,然後就說手上孩子最近又有什麼進步,什麼時間有空來看一下。」


他的前同事李茶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當經紀人絕沒那麼簡單,「好的孩子太多了,經紀人肯定是要公關的,不然為什麼導演要用你推薦的孩子?」公關的方式,多位童星經紀人表示,主要是請導演吃飯。


如今童星經紀人通過各種關係,牢牢掌握住演出方的資源。過去那種節目組通過文化宮找孩子、或者家長自己聯繫導演上節目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


童星蔣沐函的母親錢華舉了一個例子:在簽約德小興公司之前,蔣沐函想報名《中國新聲代》,未果。「東北本身不是他們(節目組)看重的地方,孩子要通過海選走出來,真的很難。認識德小興之後,孩子再去報名,也就面試上了。」

經紀人講述:我如何把萌娃打造成明星?


2016 年,錄製一場晚會時,經紀人德小興(左)在後台和陶奕希合影。圖/受訪者提供


賣藝不如賣萌


幾檔綜藝節目試水後,德小興發現,陶奕希的粉絲漲了幾千,舞蹈也進步了些。但也僅此而已。陶奕希和主持人的對話總是生澀,每一句都在尋找背過的台詞,表達上沒有突破。「綜藝節目曝光率很高,上完節目你有沒有觀眾緣,馬上就能看出來。節目方是有市場分析的。」


德小興開始把突破點轉移到真人秀上。


兩年前,在寧夏衛視一檔名為《最強小孩》的真人秀里,德小興才終於試出了陶奕希的觀眾緣。這是德小興帶陶奕希的第二年。


2015年的4月,《爸爸去哪兒3》剛完成廣告招標,賣出的冠名費已達5億元,是第一季的18倍還多。市場回報明顯,刺激了兒童真人秀的火爆,某種程度上,也刺激了童星經紀人的急速膨脹。


《爸爸去哪兒3》開播前,類似的兒童真人秀出現一段短暫的空當,《最強小孩》咬著這個時機,以素人孩子挑戰獨立生存的形式,在寧夏衛視播出,同時在愛奇藝、騰訊等十大視頻網站播放。


德小興清楚《最強小孩》的篩選條件——「孩子形象好,上過節目,能說會道就可以」。顯然,陶奕希只符合前兩者,而這樣的孩子太多了。


經紀圈有個慣例,熟悉門道的經紀人明白,只要手裡有一個比較火的藝人,就可以說通節目組,「以一帶二」上節目。

德小興在上一家經紀公司,曾帶過一個小有名氣的童星小帥。這次,他先把小帥推薦給了節目組,靠著和製片人的「朋友關係」,讓其幫忙把陶奕希捎上了節目。


12期節目,計劃是輾轉12個城市拍半年。可才到第二期,陶奕希就因為靦腆,沒有向陌生人賣出足夠多的演唱會門票,被暫時淘汰。


真人秀的看點,在成人明星的節目里已是眾所周知——需要角色有性格,需要有衝突,需要有意外的窘況,但又要看起來是自然發生的。放在孩子身上,卻是只能憑本能本色參演。


《了不起的孩子》節目組導演郭俊濤總結了第一季觀眾的反饋,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相比很多技能,童言童語會更有意外的驚喜。」


「就是賣萌,不賣才藝。」郭俊濤分析過,「大家對『萌』的抵抗力是很弱的。很多熱門微博也是發孩子的萌照、表情包,這是孩子節目的一個核心,沒有這個,就背離了觀眾的預期估值。」


因上了《爸爸去哪兒4》而火爆的阿拉蕾,4歲,現已有385萬微博粉絲。除了因為在《爸爸去哪兒4》中,和90後國家擊劍隊小鮮肉董力形成反差萌,人們更感興趣的是她的金句。比如,她會忽然把手蒙到大眼鏡上感嘆,「我好悲傷呀!」又會帶著含混的唱腔說,「秋褲找不到了,就自己想辦法。」


經紀人大佐遇到阿拉蕾的時候,她還只是童模崔雅涵,微博粉絲幾百人。2016年年初,《爸爸去哪兒》節目組第一次試水素人,大佐接到節目組要素人兒童的通知,他跑去深圳一家童模公司轉了轉。


3歲半的崔雅涵剛跟演員黃磊走完秀,正被抱著照相。大佐打聽到,崔雅涵因為臉圓,不太適合拍平面。而在崔雅涵媽媽提供的視頻里,她能複述大人講的故事,大佐看中了這一點。「當時面試《爸爸去哪兒4》的孩子近15個,比她好看的很多。」大佐了解節目組的口味——「要好玩的、能講的小孩。」


當陶奕希哭著不得不暫時退齣節目時,一向沒有脾氣的德小興第一次嚴肅地跟她說,「你之所以被淘汰,就是不說話!你要麼說話,要麼就沒有東西吃!」 9歲的陶奕希不得不開始學習成人社會的叢林法則。


意外的,陶奕希高票拿到了觀眾投票選出的復活資格。「復活」後重回節目的陶奕希,似乎瞬間變了個人。

她不想被淘汰,羨慕能說會道的同伴,她儘可能地抓住機會說話,大著膽子給豬洗澡,牽同伴過河。這回她順利地拍完12期,節目結束後,她獲得「銀娃獎」。


節目組又給予了她另一個「獎勵」——美國IMTA國際達人全球總決賽少年組唯一的名額。這一趟,陶奕希發揮出街舞優勢,還帶回一個少年組年度總冠軍。這是能在簡歷著重添上一筆的成績。德小興覺得,自己花在陶奕希身上的功夫總算是有回報了。

經紀人講述:我如何把萌娃打造成明星?



2017年1月7日,在活動間隙,經紀人大佐(左)和李亦航在後台休息。圖/受訪者提供


顏值高、有明星臉也是關鍵


對於隨後找來的《小戲骨白蛇傳》劇組,起初,德小興並不太看好。


「這個系列的前幾部,為了方便演員隨叫隨到,他們一直在長沙本地招孩子,大多是家長推薦來的,但都沒火。」德小興說,這是劇組第一次找外地的孩子進組,而他跟導演是朋友。


最初,陶奕希試鏡《小戲骨白蛇傳》 時,導演是不太認可的。德小興讓朋友先留下陶奕希,再看看。


湖南衛視一對一培訓了一個月後,導演組最終選擇陶奕希飾演白娘子。德小興覺得,是因為她的形象太像趙雅芝演的白娘子,「之前還有一個香港的女孩,演技比她好一些,只是顏值稍差。」

顏值,是爆款萌娃的另一個重要賣點。之前在《最強小孩》節目組的介紹里,陶奕希因長相酷似張馨予,也成為宣傳點之一。


大佐同樣深諳其道。在給《爸爸去哪兒4》挑孩子時,相比阿拉蕾,大佐更看重另一個5歲的男孩李亦航——他長得像張亮的兒子天天,「屬於暖男款式」。最終,節目組僅有的兩個素人萌娃名額,都給了大佐。


現在,他正在主要包裝的一名女孩,沒有演戲經驗,女孩第一次演古裝戲時,問路都像背詩,導演認為她不太符合要求。大佐卻不擔心導演會因此放棄,因為女孩長得像迪麗熱巴,像趙麗穎,像楊冪……「有明星相就是一個關鍵點,演技可以手把手教。」


童星市場處於藍海的時間有限, 1994年出生的大佐已經隱隱感到「殺氣」,跟他起步時的2015年比起來,「現在(兒童演藝市場)競爭壓力很大」。


德小興似乎更有底氣些。「在圈裡,我挺有名氣的。」已入行五六年的德小興毫不吝惜對自己的誇讚,「現在,市場已經有這麼多經紀人了,你再去做,肯定不好做了,家長都會選擇像我這樣老到的經紀人。」


除了陶奕希,德小興陸續招到了30多個6到12歲的孩子。之前經紀公司的不少同事都像他這樣,陸續出來自立門戶了。


2015年,德小興的前同事李茶茶在長沙辦了兒童影視公司,替電影《危城》籌備兒童演員。待拍完《危城》後,李茶茶很長時間裡沒有兒童影視劇可接。李茶茶才意識到,綜藝演出已幾乎覆蓋了所有兒童演出市場。


2016年,她把重心從影視轉移到綜藝,開始和湖南衛視《神奇的孩子》合作。


這是一檔要求孩子展示特殊才藝的節目。公司請來學過兒童心理學的老師,負責挖掘孩子的興趣點以及他們的家庭故事。8歲男孩於竣浩來自東北,媽媽酷愛麵食,於是李茶茶和同事就找到專門的師傅,花了一個月時間教他做拉麵。


很快,於竣浩就掌握了拉麵的技藝,他能把麵糰往空中一甩,任它在指尖穿梭,幾分鐘後麵糰變成了拉麵。節目效果令李茶茶很滿意,「學十年的舞蹈,不如學一個月的拉麵效果好」。

去年10月,《小戲骨白蛇傳》火了,全劇只有5集,微博累計播放量已超過5000萬次。《了不起的孩子》節目組因此找到德小興,邀請陶奕希參加第三期節目的錄製。


這也是一檔定位於孩子特殊才藝的節目,但把看點更多地放在他們跟成人互動時的意外表現上。節目中,孟非要考驗陶奕希哭戲的功力。只見陶奕希坐在旁邊低下頭,五六秒的時間,一顆淚滾落下來,她眉頭一蹙,再把頭抬起來時,已經是梨花帶雨收不住。


德小興看重的是,這個節目是在愛奇藝播出,「平台資源很好,肯定首推孩子去」。今年,他又推薦了自己公司的孩子參加這檔節目新一季的錄製。


德小興認為,自己通過陶奕希已摸索出製造童星的套路——先綜藝再真人秀,主要定位在湖南、江蘇等一線衛視的綜藝節目,以及央視的大型晚會,「如果節目請的明星大咖火,跟著上的孩子一般也能火。節目比戲火得快,拍戲不敢保證能火。」儘管更多人是通過《小戲骨白蛇傳》認識的陶奕希,但他還是把這個結果,歸結為「運氣好」而已。


帶出童星之後,童星經紀人也隨之有了知名度。現在,已有不少家長通過微博或關係找到德小興推薦自家孩子;童星經紀人大佐每天在微博上也都會收到二三十條信息,其中不少甚至是孩子自己發的。


「限童令」擋不住「素人萌娃」的明星夢


童星經紀人,一般先要熬過孩子還不出名的最初兩三年經濟投入期。投入成本主要包括請導演吃飯的公關費,以及跟著孩子做節目的往返機票、食宿等費用。


在德小興的公司,公司還投入了前期培訓和包裝費用,一個孩子大概需要花銷近十萬元。


「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培訓了一兩年,沒出來,就要放棄了。而一個藝人火不火是需要時間的,陶奕希就是三年之後才火的。」德小興擔心盈利期還沒到,家長先放棄了,公司和家長都「血本無歸」,所以他一般都在合同上寫明——簽約三年。


李茶茶的公司則規定,家長須一次性付清三年的簽約費用。她覺得自己就是推著家長往前走的人,她不理解外界認為他們是「利用孩子賺錢」的看法,「家長和平台都有需求,我們跟包裝產品的中間人一樣,任何事情都需要資本去做,為什麼不能賺錢?」


可是對家長而言,投資孩子進入演藝圈,也同樣面臨著「血本無歸」的風險。


就在2015年春天,德小興和李茶茶的老東家——「中國童星根據地」在搬到杭州錢江新城瑞晶國際大廈後不久,忽然人去樓空,百餘名想把孩子培訓成童星的家長建了維權群,討論該如何討回一年3萬元的代理費。


這幾年來,童星經紀公司增長速度極快,公司良莠不齊,雖然尚未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採訪中,幾個童星經紀人都表示,近年來興起的童星經紀公司仍多集中在北京、廣州和浙江,上海則以童模為主。以他們的估計,目前全國至少有幾百家童星經紀公司,而真正有資源、能做出來的最多就50家左右。


德小興認為,很多家長的虛榮心帶動了童星經紀的市場。他記得有個孩子,媽媽是軍隊文藝幹部,「自己參加選秀節目沒選上,就培養孩子唱歌,覺得孩子應該是有天賦的」。


一方面,是急於使孩子一夜成名的家長;另一方面,是急需萌娃帶動收視的綜藝節目,於是市場在瞬間畸形膨脹。


2016年4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限童令」一出,大家紛紛重新尋找兒童題材的切入口。郭俊濤和團隊上下研究了很久,發現「雖然對明星子女有政策限制,但我們覺得《爸爸去哪兒》這類兒童節目還是一個熱門主題。畢竟,綜藝的題材是有限的」。最終,素人孩子的「萌」加才藝,成為規避政策的突破口。


之後的這一年裡,兒童題材的綜藝節目未見減少,《放開我北鼻》《了不起的孩子》以純網綜藝的形式上線;謝娜坐鎮主持的《神奇的孩子》依然鎖定了湖南衛視每周五的黃金時段;湖南衛視、央視等一線衛視台,以及愛奇藝、優酷等網路平台依舊是童星經紀人的必爭之地。大家都通過「素人萌娃」才藝表演,繼續擴大兒童演藝的市場。


童真的價錢


現在,陶奕希出場費最低價已是10萬元,在她的經紀合約里,德小興將和她五五分成。


身價上漲、打上「童星」標籤以後,陶奕希會遇上很多粉絲的接機,很多的發布會、媒體採訪,甚至很多人街拍。德小興都得不停地吩咐她:家裡的事情、拍攝的細節不能回答,關於片酬,就說是經紀人管理。


現在的陶奕希,已不是那個靦腆不愛說話的女孩,面對採訪,她已經很了解套路了。一個視頻媒體採訪她時,問到怎麼看學習和工作的關係,陶奕希迅速回答「兩個都重要」。看到旁邊的小夥伴還在猶豫不知如何選擇時,她一副知道底細的樣子笑起來,「你被姐姐挖了坑,跳進去啦!」


但她仍不喜歡出門總要戴口罩,私下會跟德小興抱怨現在的不自在,還有熬夜拍戲太累。


德小興就會告誡她,「火了之後你就是藝人了,要以身作則。(那些過去)代言步步高的人,每年高考都會被人挖出成績,考不好很丟人的。」


德小興發覺了陶奕希身上微妙的變化。「說實話,櫻桃知道自己火了之後,她也慢慢有點驕傲了,覺得我是童星了,出去之後別人會尊重我,不會像以前那樣看別人臉色。」


德小興跟陶奕希的媽媽聊過,儘管媽媽希望陶奕希能順其自然地發展,但她的心態已從之前孩子參與演藝「鍛煉為主」,變成了想讓她備考北京電影學院。他們商量後決定,「不代言與兒童無關的產品。另外,青春期停止接戲,看成長的情況。我們就是要避免像林妙可那樣。」


然而,眼前的現實是——剛上初一的小帥,已基本不參加活動,粉絲已經停漲,在微博上發近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德小興最擔心的是,藝人在這段休息期內粉絲的流失。


《小戲骨白蛇傳》之後,陶奕希的微博粉絲突破了20萬,加上美拍和快手的粉絲,總數有200萬。德小興給其中的優質粉另建了一個群,他自己加入其中,聊聊陶奕希的生活近況,以穩定住這些人。


剛出道那兩年,陶奕希上綜藝節目的微博,德小興都已刪掉了,「那時拍得不好看,火了之後重新再發。」


對於陶奕希的未來,德小興有自己的規劃,可對於童星經紀的未來,德小興並沒有想好,他只是覺得「每部戲都會需要小朋友,這個童星市場的紅利期應該還是挺長的」。


一次,在片場的空閑時間,德小興曾問陶奕希,「櫻桃,你長大之後,我不當你經紀人了,你願意嗎?」


「不願意。我已經把你當哥哥了,長大之後一直在一起。」陶奕希說得很認真。


德小興想起來總有點感動。「我跟她一起四年多了,肯定有感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他像是在對自己說。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李茶茶、錢華為化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一位海淀名校家長的「虐娃」心酸路——我和孩子共同走過的這兩年
羅永浩的月亮,鎚子的六便士
那些社交網路上比網紅還紅的政要們
大學社會: 焦慮與成功之間,那些搖搖欲墜的掙扎
汽車換擋桿越奇葩,安全風險越大?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網友講述自己聽人說的5個靈異故事,你認為是真的嗎?
溥儀講述:我的外祖父榮祿,是如何從小人物變成慈禧心腹的!
南懷瑾老師講述:真正的天眼是什麼?
佛經中講述的那些外星文明,你知道嗎?
兩個朋友白天給我講述的故事,人之將死為什麼說糊話?
人為什麼會遇到鬼打牆,講述我親身經歷的怪事。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在櫻花春樹下,講述人與人的羈絆
細思恐極!哪些經歷讓你覺得舉頭三尺有神明?網友講述親身經歷,令人敬畏……
現代人真的讀懂「道德經」了嗎?這是一本講述宇宙真相的書
我一個哥們他爸講述的故事,看見的臉是什麼?
這個故事是我在南昌認識的工友講述的,你知道現世報嗎?
他的電影幾乎都成為經典,明明在講述愛情,卻聽不到「我愛你」
馮提莫節目上講述不為人知的成名經歷,爺爺是她成功的關鍵!
這是我東北朋友講述的故事,你聽說過黃粱一夢嗎?
鬼是什麼?網友講述自己經歷的一些靈異故事!
兩個和我年紀相仿的網友講述的故事,你能看見嗎?
網友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靈異故事,說說你的?
網友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鬼故事,你的眼睛能看見鬼嗎?
據說,人死前會有「鬼」來通知!網友講述7個真實經歷……
兩個同學講述他們親戚說的靈異故事,你會忘記你的恩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