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亞太軍情觀察 | 日本若成功購買「戰斧」 軍事實力將發生質變

亞太軍情觀察 | 日本若成功購買「戰斧」 軍事實力將發生質變

亞太日報評論員石宏

《日本時報》網站5月6日報道,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官員在5日稱,鑒於朝鮮接連試射彈道導彈和持續進行核武研發,為增強日美軍事同盟的應對處理能力,日本政府正在考慮購買「戰斧」巡航導彈。這名日本官員還稱,日本政府最早可能在2018財年的預算草案中列入相關調查費。

美國《大眾機械》網站也在8日稱,日本希望獲得「戰斧」巡航導彈,作為對朝鮮導彈計劃的一種「防禦手段」。

實際上,日本企圖引進或發展遠程進攻性武器的想法由來已久,這點從安倍上台之後接二連三地突破自衛隊的「自衛」屬性就可以看出端倪。特別是在2016年3月22日,安倍政府強行通過決議,決定在同年3月29日正式實施新安保法,這標誌著《和平憲法》第九條被實質廢除,日本軍事力量的發展在法律上被鬆了綁。

今年3月30日,執政的日本自民黨正式向首相安倍晉三遞交一份提案,認為日本應擁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建議政府立即著手研究。這份提案是由日本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帶領的自民黨「彈道導彈防衛研討小組」整理,主要強調朝鮮的導彈威脅。小野寺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對發起攻擊的敵方基地進行反擊、使其喪失攻擊力,至關重要。」

外界當時就認為,日本可能就此採購或研發進攻性武器。所以,現在傳出日本打算採購「戰斧」導彈的消息,雖然令人震驚,但一點也不突兀。如果日本真的將引進「戰斧」導彈的想法付諸實施,並且美國也同意向日本出售,那麼日本自衛隊的軍事實力將由此發生質變,整個東北亞的戰略格局將嚴重失衡。

日本自衛隊現在的實力,概括為一句話就是「防守有餘而攻擊不足」。這是因為日本在戰後長期受《和平憲法》約束,武裝力量只能以自衛隊形式存在,裝備方面不能擁有轟炸機、航母、核潛艇、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機載空地導彈等進攻性平台和武器,但是反艦導彈以及地面武器裝備不在限制之列。

原因在於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如果有敵方艦隊來襲,日本用反艦導彈攻擊仍屬於防禦,而陸上自衛隊則完全是在本土實施防禦,所以像坦克、步兵戰車、火炮、火箭炮等就不用受限,反正這些武器裝備如果沒有強大的進攻型海空軍掩護也根本投送不出去。

如此一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機F-15J/DJ就只能以空中攔截作戰為主,對地攻擊彈藥只有普通炸彈和少量的制導炸彈,因此F-15J/DJ在戰時如果要攻擊對方地面目標,就需要到目標上空實施臨空投彈。

這對於非隱身的F-15J/DJ戰鬥機來說,要想突破對方現代化的防空網才能抵達目標上空,危險程度之高不言而喻;日本的F-2A/B戰鬥機則是以對海突擊作戰為主,對地攻擊能力與F-15J/DJ半斤八兩。

日本海上自衛隊則是長於反潛作戰,裝備數量最多的村雨級、高波級驅逐艦均以反潛為主要任務,即便是大型化的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也是如此。

日本海自護衛艦隊機動運用部隊的4個護衛隊群,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4個「八八艦隊」(最初組建時是8艘驅逐艦,總共攜帶8架反潛直升機,後來隨著日向級和出雲級的服役,雖然每個護衛隊群仍然是8艘艦,但反潛直升機的數量卻增加了1倍多。

不過,日本海自仍然繼續沿用「八八艦隊」這個稱法)就以反潛能力著稱。而且由於「八八艦隊」在戰時的主要任務是配合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行動,充當反潛保鏢的角色,因此被戲稱為「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反潛護衛隊」。在對地攻擊方面,日本海自無任何艦載或潛射對陸巡航導彈,其航空兵也無任何能夠遂行對地攻擊任務的固定翼戰機,可謂兩手空空。

然而,日本如果引進「戰斧」巡航導彈,則會讓其自衛隊一下子具備世界最頂尖的對地攻擊能力。因為美國現在唯一在生產的「戰斧」導彈是Block4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戰術戰斧」,最大射程17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常規對地攻擊武器之一。

由於美國的「戰斧」只有海基型號,所以日本如果採購,也將是裝備給海上自衛隊。就目前情況看,日本海自可用來攜帶「戰斧」導彈的水面艦艇包括金剛級、愛宕級驅逐艦,秋月級、高波級、村雨級驅逐艦則不具備攜帶「戰斧」導彈的能力。

這是因為金剛級上的MK41 Mod6、愛宕級上的MK41 Mod20垂直發射裝置屬於深度7.7米的打擊型MK41,能夠容納「戰斧」導彈,而且這兩型驅逐艦所裝的「宙斯盾」系統都是基線7版本,只要寫入相關火控軟體即可支持「戰斧」導彈發射。

金剛級和愛宕級分別有90和96個MK41垂直發射裝置,即使分出三分之一來裝填「戰斧」,那麼4艘金剛級和2艘愛宕級總共也能攜帶184枚,足夠支持一次戰役級別的用量。而且在日本實施新安保法之後,這兩型艦的作戰範圍大大擴展,通過海洋機動,理論上可以攻擊全球絕大多數地面目標。

日本海自秋月級上的MK41 Mod29、高波級上的MK41 Mod18、村雨級上的MK41 Mod9垂直發射裝置都屬於深度6.8米的戰術型MK41,還容納不了「戰斧」,而且這些艦上也沒有美製「宙斯盾」系統,難以支持「戰斧」導彈發射。當然,日本海自也可以通過換裝打擊型MK41垂直發射裝置以及讓美國為其重新編寫火控軟體的方式,讓這些驅逐艦也具備發射「戰斧」導彈的能力。

日本海自的親潮級、蒼龍級潛艇也可攜帶和發射「戰斧」,因為「戰斧」有專用於潛艇533毫米魚雷管發射的版本,例如美國出售給英國的「戰斧」就是這種版本,主要配備於英國海軍特拉法爾加級和機敏級攻擊核潛艇。日本親潮級、蒼龍級如果要攜帶和發射「戰斧」,魚雷管不需要做什麼改變,主要是在火控軟體上寫入相關程序即可。

更讓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憂慮的是,日本如果成功引進「戰斧」導彈這種極其敏感的進攻性武器,那麼也意味著美國原先對日本發展進攻性武器的約束機制將蕩然無存,日本今後就可以引進或自行研製更多的進攻性武器,如機載防區外對地導彈、具備滑翔能力的精確制導炸彈甚至遠程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等。

如此一來,日本自衛隊的對地打擊能力將得到飛躍性的提升。而在日本積極實施新安保法的背景下,現在已經開始有著勃勃野心的日本自衛隊如果轉型為一個具備強大進攻能力的全新「自衛隊」,那麼必將給東北亞乃至全球戰略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石宏,資深軍事媒體編輯、撰稿人,深圳衛視特約軍事評論員,南方防務智庫顧問,曾在國內多家軍事雜誌發表過大量軍事裝備和防務類文章,著有《日本軍情》一書。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解放軍的「十三太保」戰功無敵的軍事實力
「日本」與「俄羅斯」如果開戰,哪方軍事實力更強?
亞太軍情觀察 | 對敘軍事打擊,歐洲武器找到演兵場
日本隱藏軍事實力!因北方四島與俄大戰?已準備好大量核原料
敘利亞軍事實力強大回歸!軍事飛機場還是那麼平
俄海軍擴大在印太軍事實力 中俄海軍將深化合作
敘利亞化武襲擊真實內幕曝光,難怪英國迫不及待要發動軍事打擊?
國家綜合實力不等於軍事力量,兩國開戰結局如何?日本更勝一籌
重塑戰鬥力生成模式!空軍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聚力練兵備戰
日本海上軍事實力如何?
美軍空襲如果殺死俄軍事顧問,可能將敘內戰變成全球戰爭和核災難
中國軍事發展帶動伊朗共同進步,欲造五代戰機可惜實力不夠
孟良崮戰役國共雙方軍事實力的真實對比
烏克蘭恢復軍事實力
軍事實力買不來,黃金打造軍隊無法戰勝游擊隊,速求美國出兵支援
兩岸軍事實力對比,台灣未戰先敗
伊朗陸軍軍事實力大起底
軍事 | 專家:俄軍事行動成果調整了敘利亞軍事力量的博弈格局
軍事戰備:新興技術如何變革防禦能力
【軍事科技】以色列和伊朗軍事力量誰更強?顯然以色列的實力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