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像中法文化之春這樣的大型活動展覽,作為一個對藝術感興趣以及喜歡蹦躂在各種展覽之間的小仙女來說,怎麼能錯過這樣一件盛事呢!而且,在開幕式的那天即將聚集一波著名的法國藝術家!他們將在開幕式的當天也許會出現在你的旁邊就像一名普通的參觀者,或許你會與他們擦肩而過。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展的主題大家都知道了吼——透明的聲音


以「透明」為主題的聲音藝術群展,雲集26位藝術家的44組聽覺和視覺作品,展覽中大多數裝置作品以空間化設計為基礎,藉助各種透明材質或發光材料,傳達出了「透明」所含的光學狀態以及視覺表達能力


地點在魔都的中國民生當代藝術博物館,魔都的小夥伴們可以去先睹為快啦!


在展覽中心轉悠,感受著藝術的力量,在人群當中前進,一副碩大的耳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Schizophone 2006


Casque de désorientation, premier prototype


Sculpture/prothèse acoustique, édition de 5, 15 x 20 x 50 cm chacune


PVC, résine, néoprène, feutre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小喇叭,兩個大喇叭筒,簡直比臉盤子還大,很好奇這其中的構造,默默地等大家試戴完也想躍躍一試,看看什麼感覺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沒想到就是這件作品的作者Pierre-Laurent CASSIèRE就隱藏在人群中,Pierre向大家介紹如何操作這副耳機,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樂此不彼的事情。

帶著虔誠的心態,我們與Pierre-Laurent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採訪


E——您好,Pierre,您的耳機很有趣,您是怎麼獲得的靈感來設計這款耳機呢?


p——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會帶著一副耳機,為了讓自己與外面的聲音隔絕從而專註於耳機裡面的聲音,我發明這款耳機是為了讓人們能夠聽見我們周圍更加真實的聲音。這件作品是為了傾聽而創作,為了能夠專註於我們身邊的世界。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E——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


P——分裂式擴音耳機能把來自各個角落的聲音都集中到聽眾耳機的兩個錐形的頂端(也就是貼近耳朵的部分),然後放大以及把每種聲音的感覺分配到左耳和右耳,它還能營造出一種立體的特殊效果以及使一些大量細微的聲音能夠更加明顯地被傾聽到。當用戶在使用這款耳機聆聽那些奇妙的聲音的時候,只要移動身體的位置或者調整自己的姿勢,他們很快就會改變自己原本的態度以及對空間的理解。我喜歡這種奇怪的悖論,設計出一種不能發聲而音質好的作品卻會產生奇怪的聲音。


這款耳機叫作分裂式擴音耳機(Schizophone)是第一個方向性缺失式的耳機模型。早在2006年,想要設計出一種不僅僅能夠使我們耳朵的聽力永久地聚集起來,成為一種我們時刻用來交流的工具,而且還能夠定位的助聽器的項目計劃就被設想出來了。它不含有任何的電子設備材料,僅僅是由塑料、樹脂、氯丁二烯橡膠組成。


E——這可太棒啦!那麼您對您的事業生涯有什麼樣期待呢?


P——我認為我對我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今年我已經舉辦了10場展覽了...對於我來說,做我喜歡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我喜歡按照我自己的節奏來工作,我沒有想過要擁有一間工作室然後雇30個員工來為我幹活,我只想要一兩個助手這樣就很棒了!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E——當您空閑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


P——空閑的時候我會休息,放鬆自己


E——哈哈~這是一個很好的回答。您有欣賞的中國藝術家嗎?


P——有很多的,比如中國藝術家兼詩人李雨航。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E——這是您第一次來中國嗎?感覺怎麼樣?


P——我已經來過很多次中國啦!上海、北京、深圳、麗江、杭州...我很喜歡中餐,我有很多朋友在上海,晚上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聚在一起見面!我很喜歡將我的作品放在這裡展覽,因為這邊的觀眾和在歐洲的很不一樣。但是大城市總是讓人很疲憊,我想要去發現一些中國的小鄉村。

E——歡迎您經常來中國,中國和歐洲確實有很多的不同。


P——對的。我們在這裡也學習到很多東西。就連展覽工作的方式也很不同,尤其是展覽的時候會有很多人來幫助安排事宜。在歐洲,我們會注重很多細節,尤其是那些看不見的細節,在這兒,大家比較追求效率,整個建設的工程速度非常快!以及在這兒交流對我來說也是非常的困難,因為我不會中文(Pierre表示出無奈遺憾的表情~)


E——好的,非常感謝您能夠接受我們的這次採訪,也希望您在中國玩的開心!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訪談到這裡也就結束了,我們非常感謝Pierre能夠接受我們的訪談,和我們分享那麼多他的生活以及工作經驗,不管是是對於我們中法設計還是對於Pierre來說都是一次很有意義的一次對話。Pierre很熱情,在訪談的過程中他強調自己是一名造型藝術家(Plasticien),雕刻藝術家,但是卻很喜歡與聲音和實驗電影一起工作。


展覽中還有不少很好很奇妙的作品,看圖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與法國藝術家的對話:我為什麼設計了一副「招風耳」



以上內容由獨家采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法設計 的精彩文章:

關於男男女女之間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一生必去突尼西亞的理由之一
人類全部消失後的上海長這樣…………
Instagram上爆紅的美人魚吐司

TAG:中法設計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藝術家設計出神奇的「打畫機」
什麼叫意境?什麼叫留白?這位外國藝術家畫出了東方藝術的精髓
法國藝術家用VR技術作畫,被效果驚艷到了!
法國藝術家把夢境與幻想都留在了牆上
趣味:藝術家的「對摺畫」
一句話「毀掉」你心目中的藝術家
針線畫家:獨一無二的縫紉機藝術家
藝術家是幹什麼的
「唇藝術家」掀起藝術界對唇的想像力
英國繪畫:講究古典繪畫技法的當代藝術家
絕對有才,她是靠自學成才的法國水彩藝術家……
藝術家和他們的貓
一場在別處的攝影展:法國藝術家的故鄉,中國策展人的巴黎
法國藝術家創意舞蹈《摔倒的人》
法國藝術家解鎖美食新玩法
金兌庭:我從沒見過像中國藝術家 這麼喜歡錢的藝術家
藝術家做出來的獨特的藝術品有一種別樣的美
收藏藝術的另一種柔美形式——藝術家的法國絲巾
「觀念和知識」—中國藝術家法國、中國巡展法國站
藝術家在紐約完成最大室外壁畫,借鑒中國傳統繪畫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