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何謂一本多干叢林?即在一個樁頭上生長出了五干、七干、九干……若干個枝幹組成的一個林,稱之為一本多干叢林一本多干叢林樁一般情況下都是大自然的賜予,靠人工培養時間長且難度大,還不一定能得到好的藝術效果。因此,選擇自然的下山樁來培養一本多干叢林便成了捷徑。


常見的可以製作盆景的植物之中,榆樹、朴樹、水蠟、對節白蠟、三角楓、小葉女貞、博蘭、紫薇、榕樹等能製作一本多干叢林的樁頭較為常見。也就是說,雜木類的樁頭常常可以發現非常奇特的一本多干叢林。而象松樹、柏樹、羅漢松等樹種很難找到一本多干叢林。


1選樁裁樁

能製作一本多干叢林的樹種以雜木類居多,雜木類植物一般萌發力強,耐砍伐,較多生長在村前村後,山野丘陵,所以經常成為村民晒衣、砍伐、拴牛的對象。今年砍伐,明年春風吹又生,今年被折斷,明年發新枝。久而久之,就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怪模樣。


通常這樣的下山樁生相古怪、橫七豎八、張牙舞爪,整個感覺就是兩個字「雜亂」。要選擇野生樁中有較好的根盤,要求根盤能高高隆起,象小山丘,或象連綿不斷的小山包,並且有粗壯的根向四方伸延。樁頭要前前後後、各種角度都具備審美特色,必須經過仔細思考、反覆觀察後選取五、七枝或更多的枝托(多少枝幹無定論,我以為多幾枝叢林味更濃)留作叢林的骨幹枝。保留的骨幹枝須注意:


主次分明。留的主幹要高要粗,位置不能太偏亦不可太正,黃金分割率的位置較美。(見圖一)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前後排列要有層次,有縱深,叢林盆景才有樹林味,樹榦排列要有前有後,枝片要前前後後,林才有幽深感。


高低錯落有致,有起伏、有高低,還要有整體。整體樹形還要以不等邊三角形為基礎。葉片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才有變化。


疏密有致,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枝幹間距要有疏密遠近的變化。等距離就象沒有快慢、高低變化的音符,無節奏感,也就不成調了。


粗細變化。叢林樹榦要有粗還有細,主幹粗,副干細,粗粗細細、肥肥瘦瘦才多姿多彩。


將所要的骨幹枝留好之後(很多情況之下原生枝托在美學關係上不可能盡如人意,只好在樹頭髮芽後在恰當的位置上保留培養新枝),其餘不要的枝權全部鋸截,切口再用球節剪或雕刀挖除乾淨。某些枝條、樹頭局部臃腫,線條不流暢,影響樹形美的要挖除,此項工作為樁頭造型的重點,要恰到好處。除爛去腐要毫不留情,一次性到位,免得日後又來一次手術。所有挖口、傷口都要上傷口膠,減少水分揮發,以利傷疤癒合。

根部要作處理,腐根、斷根、傷根全部切除,樁頭四邊伸長的粗根也不可留得太長,一寸半左右即可,以利日後上盆。樁頭底部的直根統一鋸平,多多保留鬚根。叢林盆景一般選用淺盆,故切底根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儘可能切到位,切口也封上傷口膠。此時的樁頭,該裁的裁了,挖的挖了,仔細審視調整之後可以下沙床養坯了。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2養活養壯


下山樁頭經過仔細鋸截裁剪之後,可以放在乾淨的水池或水塘里浸泡一兩天(榆樹不宜泡水),經驗證明,經過浸泡的樁頭成活率比不浸泡的樁頭高得多。然後撈出來下地種植。種植土的基質最理想的是乾淨無菌的河砂,既保水又不積水。


新樁下沙床,搭好蔭棚,半陰養護。首要的目標是先養活,然後是養壯。養活下山樁,管理的重點是保濕噴霧。


山野樁頭,被挖破根出土,又鋸又裁,根系已被破壞,元氣大傷。所以根部吸水供水能力嚴重不足。樹樁的頂端或露出面部分若不經常噴水保濕,很難經得起風吹日晒,噴水是幫樹頭表皮保濕供水,這裡噴水或噴霧主要是給樁頭露在砂面部分噴,根部的水分都不要太多,更不能積水,保濕即可。還有A將樁頭的枝幹用草繩、棉布包起來,再噴濕草繩、棉布,此法雖不雅,但效果卻不錯。噴水要每天進行,一日十次左右,中午前後勤噴,下雨可免。一般到中秋時節,新樁死活已見分曉,可以不噴了。


3蓄條養壯


秋日之新樁,活了的必定抽條,若長的枝條一尺來長,牙籤般粗,這是假活,還須繼續加強管理,絕不能施肥,此時施肥只會加速它的死亡。對那些己成活的樁頭,可以抹去那些不需要的枝和芽,保濕,養粗養壯那些將來造型所需的枝和芽。樹勢漸旺之後,可以施點肥,以後每月施一次肥,薄肥勤施,以促使樁枝繁葉茂根系發達。


已培養成活的樁頭,第一年、第二年的工作是蓄條養粗養壯養順養旺。要留的枝切不可動剪剪短頭部,剪了頭就不易長粗。隨時抹去不必要的芽點,剪去不必要的枝,以集中養分供給要長粗的枝,讓保留枝儘快養到足夠粗度。把樹的病體徹底養好,養得皮嫩色潤,根旺枝壯,切口漸收。我認為,樁頭枝長到筷子粗就急忙扎剪造型的做法不妥當,急於求成反而抑制了樹的生長勢,過渡枝不到位,不夠粗度,動了剪之後很難長粗。這裡還是借鑒嶺南截干蓄枝法較好,能得到較好效果。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4布局造型


a.布局


自然式一本多干叢林樁頭,其枝幹的布局在裁樁留枝幹時就已經開始了。確定要留枝幹,確定主客枝、枝幹的前後高低、枝幹的粗細胖瘦,確切地說,就是給一本叢林樹布局。以上只是布局的前半部分,布局的後半部分則必須在盆景的不斷生長中調整完成。盆景是活的動態藝術,所以這布局不可能一勞永逸一次就完成了。再說,想要的芽位未必就能來,來了的芽其角度方向未必合理,常常是想要的芽不來,不想要的芽常來。因此,這些需增加、完善的枝只好在往後的生長、造型過程中不斷留芽補枝完善。


一本多干叢林布局時切記避免如下幾條:


枝幹排列最忌一條直線,整齊列隊,象人工種的行道樹,機械呆板。(如圖二)


枝幹排列不可等距離。象音符長短雷同沒有變化,.缺少節奏感。(見圖三)


枝幹不可以等高等粗,否則就是主客不分,高低不分。


(見圖四)

枝幹交叉,你向左來我向右,雜亂無章,不協調,不統一,大家各彈各的調。(見圖五)


一本叢林就象一個兄弟眾多的大家庭,大家要有統一的格調,統一的趨向。既有統一,又有競爭,要爭肥水,爭陽光,爭通風,爭高低,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地發生矛盾,發生衝突,產生爭鬥。作者就好比一家之主,要有能力不斷解決矛盾,以剪來抑強,以蓄來助弱。平衡解決這些矛盾,使一本叢林這個大家庭團結、統一、和諧。


b、造型


經過二年或三年時間的養護蓄枝複壯,一本多干叢林樁的頂枝、托枝都己長到了主幹的三分之一粗度,過渡比較自然,此時可以借鑒嶺南派截干蓄枝技法,對長出的新枝保留一寸上下,留好芽點,用鋸切除,然後在冬春時節上盆養枝造型。留好的芽點待其長粗後可以繼續用蓄枝截干法造型,也可以用鋁絲扎枝。扎枝後不要馬上動剪,要讓其與第一剪處過渡自然,粗度夠了再下剪。實踐表明,第一節剪,第二節扎的技法做出來的骨幹枝也是較美的。只要骨幹枝扎出來了,小枝』條就可以用剪或剪扎結合的辦法對枝進行造型。經過二三年的反覆吊扎帶剪,一株叢林樹的整體樹形也有模有樣了。


一本多干叢林造型較為複雜,有很多變化更講究整體,更注意疏密、高低、粗細、前後爭讓、顧盼等關係的處理。只要我們多實踐,一定可以創作出許多美的一本多干叢林盆景來。



圖文解說多干叢林盆景布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匠園藝 的精彩文章:

果樹盆景不同時期的修剪方法和技巧
妙手成景:雅風展小品盆景作品欣賞
手繪盆景主幹造型圖示
美國費城盆景展作品欣賞

TAG:致匠園藝 |

您可能感興趣

叢林盆景布局
小黃楊盆景布局簡解
盆景美圖-叢林
盆景美圖-叢林盆景
園林盆景用石簡介
陳文圖盆景佳作欣賞
叢林盆景的多樣表現
臘梅盆景圖片欣賞!
吳繼文山水盆景欣賞
羅漢松盆景欣賞
石榴盆景展示圖
盆景與園林
荊條盆景展示圖
陳文圖盆景藝術新篇
一葉蘭盆景圖集
黃玉聰——盆景集錦
盆景基礎知識:圖解樹木盆景製作!
《東映》-青山文竹盆景
大道至簡,圖文解析一棵黑松文人樹盆景的十年攀扎歷程!
劉傳剛博蘭盆景之雨林式盆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