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熱播的《奇葩說》最近拋出一個很走心的辯題:


父母想去養老院該不該支持。這個話題讓現場不少人淚奔。


馬薇薇的這番話,


可能是《奇葩說》史上最戳心的一段:


錢報記者做了一次有關養老的不完全調查,我們用一周時間,在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走訪了34位老人,這也許是目前為止,媒體對杭州福利中心時間最長的一次探訪。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成立於1999年,目前有1458張床位,1300多位老人在此養老。這裡算是市區,價格適中,很受歡迎。


為什麼選擇福利中心。18個人的回答都是和房子有關:樓層太高,沒有電梯,爬樓不方便,或者要把房子讓給子女居住。其中騰房子的有7人。其餘的則是年紀太大,吃不消買菜、做飯、洗刷等。對於請保姆,受訪者一致覺得不現實:價格太高,請不到合適的,還三天兩頭要漲價或者辭工,太折騰。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網路配圖



房子給兒子


進養老院的老人後悔了


有人為了資助子女,賣掉自己唯一的房子;有人堅持要守住房子,作為養老的資本;有人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子女因為房產傷了和氣;因為房子,有人後悔了,有人在糾結,有人想辦法未雨綢繆……


錢江晚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然住進了養老機構,但房子依然成為老人們最掛心的問題之一,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法律援助點接受的法律諮詢中,三分之一都和房子有關的。


不同的選擇背後都有故事和紛爭,養老和房子之間的故事,值得一聽。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網路配圖



賣掉房子後


70多歲的老兩口曾四處租房


82歲的劉偉驃,頭髮花白,戴一副眼鏡,削瘦,斯文。退休前他是高級工程師,年輕時是學霸,通四國語言。


今年3月初,他和78歲的老伴顧文香搬進了福利中心。


「我們沒有家了。」劉偉驃這麼說。


上個世紀80年代,老兩口唯一的女兒高中畢業後,提出想出國留學。劉偉驃說好啊,你考得上就出去。「她英語不好,我輔導她一段時間,托福真的考出來了。」


女兒如願去了美國,半工半讀,第一年的學費是劉偉驃四處給人翻譯技術材料掙來的。

七八年前,在美國定居的女兒要買房子,缺錢,劉偉驃和老伴一合計,把杭州唯一一套房子賣了120多萬,資助女兒。


已經70多歲的兩人從那時起開始四處租房。


「當時鄰居說,你們這樣會後悔的,現在身體還這麼硬朗,怎麼能把房子給賣了。我們覺得都一樣啊,人家是快不行的時候把錢留給孩子,我們只是提前給了。」 劉偉驃看得很開。


顧文香更不用說了,「我們就這一個女兒啊,她那邊發生困難了,沒有人救她,我就把房子賣了給她,當然這點錢也不夠。」


採訪的時候,這是顧文香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就這麼一個女兒。


租房的幾年,因為房東收回、樓層太高、房子出現質量問題等原因,兩人平均兩年就要換一次房子,搬家的時候,年過70的他們就拖著一輛小拖車,坐著公交,來回八九趟,搬完了事。


「反正我們也沒有大件,就幾個箱子。」


直到去年,因為年紀太大,中介不願再出租房子給他們,兩人才決定住進了福利中心。


「我們覺得蠻好,這裡條件不錯,我倆的工資管自己看病、吃飯,也沒其他需求,夠了。」 劉偉驃覺得沒什麼後悔的,「女兒在美國已經給我們申請出了綠卡,待了5個月,實在受不了,逃回來了。舉個例子,在那兒,我們出去散步,走一個小時都見不到一個人,在這裡,我到西湖邊坐坐,隨便一個陌生人都能聊上天。那邊看病還特貴,我們這種條件,在那裡就是窮人,以後也是要住最差的養老院。」


說起這些,老兩口笑聲不斷,雲淡風輕地像在講一件有趣的事。

劉偉驃唯一覺得不便的是,這裡的飯菜不太合自己胃口,「以前在家,我會買點上好的裡脊肉,炒一下,很嫩的,再加點豆角,獅子頭、紅燒肉我們也會做,味道那個好啊。」


說起這些,劉偉驃的話里就有了滋味,「過幾天,我要去以前常去的菜場,買幾罐醪糟存起來,慢慢吃。」


顧文香說,他們如今對女兒是報喜不報憂,隔段時間視頻下就蠻好了,「在金錢上,我倆已經盡了洪荒之力,如今,我們活著,就要高高興興過日子,他們嘛,也只要過得好好的就行了。」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網路配圖



他把房子都給了兒子


如今後悔了


「哎呀苦啊,沒有想到老來會吃那麼多的苦。」在福利中心見到85歲的董爺爺時,他正擺著手,一人在走廊上漫無目的地踱步。見到錢報記者,他一臉平靜地把我們迎入房間,此後,話匣子卻再也止不住。


2011年,他和老伴在兩個兒子的勸說下,住進了福利中心,原因是老伴患了多年糖尿病,兒子說擔心他吃不消照顧,「住到福利中心,就有人照顧了,我那個時候覺得兒子還蠻孝順。」。

但住進福利中心後,兩個兒子以各種借口,要求董爺爺把名下的三套房子先後過戶給他們。


「我起初不同意,可是老伴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隨孩子吧。」


至此,兩位老人名下一套房子也沒有了。不久後,2012年4月,董爺爺的老伴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過世,而這也成了董爺爺和兒子們關係的巨大轉折點——孩子5年來再沒看望過他,小兒子還中斷了每月3000元的養老費用。


「兩個兒子都是騙子!房子過戶以後他們就不再看我。要我們錢,要我們財產。」董爺爺抖抖索索地拿出一張紙,上面詳細記錄著兒子「騙」走了他多少錢:給兒子買房子,老太婆的喪葬費……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網路配圖



董爺爺坐在20多平米的房間里,「毛擠(杭州話,指空間擁擠),你們不要見笑」,他說話激動時,眼角有渾濁的淚。一張木桌上,還放著他的午飯,兩個素菜:蠶豆和豆腐。


「我本來條件很好的,原來有房子有錢,但是兩個伢兒被老太婆寵壞了……哎,不瞞你們講,我心中苦悶。」


董爺爺想去法院起訴小兒子,把房子拿回一套養老。上個月18號,他去福利中心法律援助點諮詢。律師告訴他,房子是拿不回來了,只能狀告兒子不盡贍養義務。

到底要不要告,董爺爺其實很猶豫。「我都85歲了,還要告自己兒子,心裡想想,做人沒意思了。」


這5年,董爺爺撥打小兒子的電話再無人接聽。可是聽兒媳婦說,兒子過年過節都會回杭州,只是不去看他。他嘗試去住處堵人,也沒有成功過。


「我經常掉眼淚,想想有點傷心。兒子不來看我,究竟是什麼原因。我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從小到大,給他買汽車,給他錢。孫子來看我,說他爸是沒臉見我。如果真的沒臉,來看看我解釋解釋,為人父母,我也不會真正怪他,我總歸想他的。」


「生兒子容易不孝啊,還是女兒好」,董爺爺感嘆著,又突然想起來什麼:「福利中心有位奶奶,女兒想要她媽一套房子,老太婆不肯,這個女兒6年沒來看她。看來女兒也狠心的。」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網路配圖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法律援助點的負責人介紹,他們提供法律援助一年來,接收到的諮詢大約有近100多起,其中佔比最大的就是立遺囑,差不多有40多起,而立遺囑的內容幾乎都是關乎房產的。


「有些是怕自己百年之後,幾個子女因為房產起糾紛,就提前立好遺囑分分掉。有些是從保護自己孩子的角度考慮,立遺囑說把房子只留給兒子或者女兒,不讓它成為夫妻共同財產。」該負責人說,還有的做法是簡單幹脆的,比如,有兩個孩子,一個不照顧老人,父母就提前把房子賣掉,錢拿來養老,等自己不在的那一天,就把剩下的錢直接給孝順的那位。「總的來說,老年人對房子的問題還是比較操心的,也比較敏感的。」


在我們的走訪中,問及34位老人,是否願意把唯一的房子留給子女,靠退休金在福利中心生活?得到的答案竟幾乎都是:願意。在犧牲和成全的背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年紀大了,房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願他們孝順。」

我經常掉眼淚,想想有點傷心。兒子不來看我,究竟是什麼原因。我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從小到大,給他買汽車,給他錢。


(文中老人,均為化名)



女兒定居美國要買房 8旬父母賣房資助自己租房


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人老了之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江晚報 的精彩文章:

女孩被鎖車內暴晒 親媽2小時後才回來
演員劉朔酒駕後車禍身亡 其妻將生產

TAG:錢江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媽,我要買房」,「女孩子買什麼房,買房的錢給你哥娶媳婦吧」
買房要買「保值」房,5年後,你家房子屬於「保值」房嗎?
售房閨蜜偷偷告誡我,寧願租房也不要買這種房子!
于小彤為面子先買車,媽媽稱男人結婚要買房,易立競:租房不行嗎
租房迎來爆髮式增長,房租房價都要降,未來5年還需要買房子嗎?
「女兒 你弟要買房 向你男友家要38萬彩禮」「媽 我們分手了」
漂泊三年多終於買房了:為什麼女生一定要買房?
「媽 我要買房 把借給我弟弟買車的八萬還我」「找你弟弟要去」
要房款還是要親情?紹興大外甥要買房,姨媽豪言贈40萬!結果
為什麼女人一定要買房?
為什麼女人一定要買房?
買房萬萬不要買這兩種房子,聽師傅分析完,我寧願租房也不買了
「媽,我準備買房結婚了」「買什麼房子?要買也先給你弟買!」
「閨女,把彩禮錢給你弟弟買房,行不?」「媽,我也要買房」
我是單身女青年 我要買房
「親 我要買房 沒錢給彩禮了」「不用買房 給36萬彩禮 住我的房」
我不想再租房了,我要買房,給錢沒用,我就要買個房子
「女兒 你離婚分到50萬 先借20萬給你弟買房」「媽 我也要買房」
中國年輕人一定要買房嗎?
買房前別著急 先看看風水 獻給那些要買房或者準備買房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