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陳曉旭說自己像黛玉、也欣賞黛玉,是因為「從頭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沒有被污染,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一種世間的貪慾或者想得到的東西,來改變自己的真心本性」。


在她看來,世上只有兩種人——迷茫的人和已經覺悟的人。「而一個假名的我,就像一滴水珠那樣,漸漸地澄清,匯入彌陀慈悲的願海,成就博大與永恆。」


「我再也沒有演戲的衝動」


演完林黛玉之後,20出頭的陳曉旭居然並沒有超越這個角色的願望。她甚至不認為自己適合做演員,僅僅因為自己與黛玉太相像、太相通,才有了這樣的表演因緣。


她發現生活並不容易。「林黛玉已成為我演藝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後,是我生命中的蒼茫時刻。雖然我是眾人眼中的明星,但沒有導演敢請我演其他角色。陳曉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三年的時間,我無事可做。在北京漂泊,多次面臨搬家的窘境。」

因林黛玉得名,陳曉旭自然成為公眾人物。但自小隻喜歡把自己關在家裡看書的她,完全不熱衷於社交活動。「比如說有人喜歡請我吃飯,或者有人願意跟我交往,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有意義,因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的迷茫來自不能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紅樓夢》劇照


雖然沒有多少碰壁的經歷,但是陳曉旭在幾年漂泊中發現自己完全不適合演藝圈,「我是決不會去討好導演找戲的」。看到身邊一些演員生活非常豐富,八面玲瓏,她既然不是到處交際的人,竟然乾脆就在家裡讀書,「沒有那種很急切想去演戲的那種感覺」。在內心裡,她願意讓黛玉成為自己表演上的經典符號,沒有去接其他角色的衝動。


陳曉旭幾年前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曾說,她當時就認為自己作為演員缺乏激情。職業演員應該有的天賦她並不具備,除了林黛玉這個角色,其他時候過於理性,很難動情。既然無法超越,就徹底拋離。沒有機會的時候陳曉旭可以在家裡靜下來讀書,「去認識自己,究竟我自己適合做什麼,我覺得只有真正認清自己,然後你才能選對你自己的路」。很快,陳曉旭就感慨道,「《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發現了精彩的大千世界,卻又向我關上了一扇門,使我不能繼續演藝事業。為此,我只能重新開闢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向更美麗的遠方」。


搶得先機的廣告女商


1992年陳曉旭和男友郝彤創辦廣告公司時,只是朋友的偶然介紹,「實際上它是我安身立命的一個機會,但是當時我不知道,因為覺得廣告離影視很近,在我朋友的鼓動下我們成立了一個廣告公司,沒想到從那時候開始才真正的發展,到後來成為一個事業」。


陳曉旭獨立承包長城國際廣告公司的製作總部時,與她簽約的董事長說了這樣一句決定性的話,「你是名人,我放心」。後來成為陳曉旭老公的郝彤對記者說,他倆當時什麼都不懂,連廣告代理是什麼都不知道。長城國際當時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以做展覽為主,在業內很有名聲。


1984年就進入廣告策划行業的《廣告導報》總編凌平說,上世紀90年代前,廣告行業是國家限制發展的,實行批准制,一般一個城市只有一兩家。到了90年代開放,實行申請制,一下子需要大量的廣告人才。而當時的製作公司、播出平台都不多,也缺乏專業的廣告人,所以很多與攝影、美術、影視相關的人大量進入。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名人效應在廣告行業中有著放大作用。凌平說,那時候廣告行業不太規範,人們對媒體信息了解少,也缺乏閱讀率、發行量這樣的專業數據調查,沒有中立調查公司的監督,人脈關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曉旭的第一個客戶出現在一個月後,那是一家藥廠,客戶對她說:「我知道林黛玉不會騙我的。」


陳曉旭最大的客戶是合作了11年的五糧液集團。陳曉旭說她是一個喜歡冥思的人。傳統的頭腦風暴法很有效果,但大多數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獨處的時候產生。後來陳曉旭創辦了世邦廣告公司。「這印證在我為『五糧液』——中國最著名的酒業集團做廣告的時候。他們想推出一種新產品——五糧春,並希望在前期以『五糧液』的品牌來帶動新品牌。我採用了中國古詩中的經典辭彙『系出名門』來做推廣。以『秀其外絕無奢華,慧其中內蘊悠遠』的詩句賦予物化產品以鮮活的形象感。現在,這個品牌連同廣告語『名門之秀五糧春』已經幾乎和五糧液老品牌一樣知名。」


凌平分析說,陳曉旭剛開始代理五糧春時,正是廣告業利潤非常大的時期。「一般廣告代理費是15%,現在競爭激烈後,很多公司是零代理。而當時世邦公司一年代理五糧液集團5000萬至1億元的廣告,代理費拿個三五百萬完全沒問題」。對廣告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媒介資源和客戶資源,陳曉旭有了「五糧液」這個資源後,也就有了穩定的收益。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陳曉旭的北京世邦廣告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五糧液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招標廣告的投放。後來另一家廣告公司加入競爭,負責招標段以外的廣告投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中央電視台一、二、三套的「著名企業音樂電視展播」欄目。凌平認為,可能是陳曉旭後來又投資電視劇拍攝,而沒有潛心經營北京世邦廣告有限公司,以致五糧液好些業務轉向其他公司。不過以世邦年營業額兩億的實力,「仍然是中國第一線的廣告公司」。


郝彤告訴記者,世邦目前的經營仍然非常好,公司過去十年的業績每年以20%~30%遞增,也被中央電視台評選為中國優秀廣告公司之一。


陳曉旭雖然在專業上活躍於廣告界,本人卻非常低調,極少在公眾面前出現。凌平說,他所在的廣告媒體舉行評獎活動,大多數廣告公司都樂於參與,非常願意宣傳自己。但是陳曉旭很長時間的答覆都是沒興趣。陳曉旭也說,「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樣——太自我了,別人都不歡迎我,記者對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興的時候就不理你,或者說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直到2004年陳曉旭才偶爾接受媒體採訪,後來偶爾也會提到世邦公司的名字,品牌意識比以前強。凌平說,畢竟1987版《紅樓夢》影響深遠,不斷重播,陳曉旭如果願意和別人去搶資源、搶客戶和名聲,是非常容易的,「但這並不是她的性格」。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在外人印象里,陳曉旭比較內向,「就像古典小說里走出的人物,說話也輕聲細語」。凌平的雜誌社多次採訪過陳曉旭,幾乎每次都是她提供照片給雜誌發表。有一次凌平安排攝影師去拍攝,但她只准拍攝她的側面形象。當攝影師正面拍攝她時,她就轉過臉表示抗議。「她也不會去直接阻攔,但是會轉過臉去,我感覺她是那種很堅持自己的人,做事情要求非常高。」最後陳曉旭對攝影師拍的照片全部不滿意,還是要求登自己提供的照片。凌平從沒有見她笑過一次,「她對陌生人不是很放得開」。陳曉旭自己也說過,雖然在商場摸爬滾打十幾年,見到生人仍是拘謹。


順從真心本性


陳曉旭稱自己一度很專註於財富積累,身為家中長女,希望通過努力,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在那段時間裡,我不斷為他們創造更舒適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還送精美的禮物給他們。後來,我發現物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變得越發忙碌和煩躁,很少有時間和父母相處」。


1999年,陳曉旭偶然在朋友的車上聽到凈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的錄音帶,「那個世界彷彿印證了我從小到大對清凈仁愛世界的無限嚮往。我對經中所描述的一切沒有絲毫懷疑,就像有人將你心中多年描繪的藍圖突然呈現在你面前那樣驚喜、感激」。


從陳曉旭的性格和經歷來講,對佛法的痴迷也並非偶然。陳曉旭說,「我希望生活儘快過去,像流水一樣,然後進入一種特別平靜的狀態,看書寫作,親近自然。我希望現在就過老年人的生活,希望過我爸爸媽媽那樣的生活」。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一向愛書的她,從小痴迷文學經典,經商後唯一的愛好也就是讀書。「我沒有任何娛樂和體育活動,戶外活動很少,我就是不喜歡從電視和互聯網上接受知識,我覺得讀書實際上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因為它可以讓你靜下來,然後去深入地體味。如果從電視上或者從互聯網上去獲得知識,你要看很多雜亂的,甚至是垃圾的東西,從中篩選,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現在電視傳遞的東西很多已經不是真實的歷史,有時候它會誤導,經後人編纂的東西實際上有很大偏差,所以我現在的補充自己還是從書上獲取知識。」


陳曉旭認為自己學習佛法後,「內心有變化了。一個人一輩子固守性格不肯改變,實際上也是一種愚蠢。當我意識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時候,並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而且很難相處,我覺得應該有勇氣去改變。這種改變來自我讀到的聖賢的經典。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經典著作,它們會教你怎麼做人。雖然我們不能達到這些標準,但是要不斷地去追求」。


成為居士後,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曾經與陳曉旭有過佛法採訪的接觸,一次是在香港,凈空法師的電視台邀請王魯湘去做節目,陳曉旭做主持。另一次是去年在杭州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王魯湘與凈空法師又有過一次深談。「這兩次活動陳曉旭都積極運作,她是名人,又是商人,在佛友中號召力非常強。她那些參加佛事活動的朋友,也是各行業非常成功的人。她們在一起相處非常快樂,我和凈空法師談佛,她們在一旁虔誠地聽。」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王魯湘記得,在和凈空法師探討的問題中,陳曉旭關心的多是當下的熱點。比如家庭教育,陳曉旭關心,「現在我的好多朋友,他們的孩子3歲之前就被交給保姆或是家中老人,到了上學年紀乾脆交給寄宿學校。雖然找的寄宿學校都是很貴、很好的,但我覺得完全交給別人,自己不負擔任何父母的責任,您說這有什麼惡果?」陳曉旭也關心藝術院校爆滿,「家長也向孩子灌輸功利主義的教育」,希望一夜成名,付出少,回報多。她還關心企業文化的建立,王魯湘說,「凈空法師是一個非常入世的人,作為弟子的陳曉旭,實際上也變得越來越入世,關心具體問題的解決之道」。


與陳曉旭一家十分親近的佛友明月居士提到,「事實上,學佛後的陳曉旭一直是個樂觀快樂的人,也是一個很智慧的女人。她說話時常常爆出的幽默,完全不是黛玉的風格了。有一次說到我們死後往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就可以不受輪迴的痛苦,她說:『我們往生到凈土讓怨親債主無法找到吧,就像手機不在服務區。』」

陳曉旭:「脫離」黛玉之後的人生



明月居士說:「我唯一看到不和諧的一次是,她忙碌著組織開一個電視劇策劃會,當時我明顯感覺她那種內心寧靜被打破的不情願。我也有一絲失望,難道她就這麼一生忙碌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嗎?現在,她終於放下了。」明月居士認為,從事業和情感探尋曉旭出家的動機,如同煮沙成飯,是註定沒有答案的。在他看來,陳曉旭夫婦捨棄小家,成就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大家。「一個億萬富翁一個上市公司,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個小小的肥皂泡,是無常而短暫的。而一個玄奘一個鑒真,卻利益眾生數千年而不衰。而今再逢盛世,佛門人才青黃不接,正需要有智慧和能力者獻身其中,出家正是獻身佛教的專業手法。」他認為陳曉旭夫婦出家的目的,一是了生死,二是度眾生。

凈空法師在陳曉旭出家後也提到,陳曉旭夫婦知道他希望能培養一些年輕的、真正弘法的人才,因為中國的儒釋道在全世界都缺乏師資,真正好的師資都沒有了,所以想培養至少10人,儒釋道都要學。儒釋道現在沒有傳人了,這是很不好的現象,當他提出這麼個意思,陳曉旭和郝彤便想參加。「學經教是不容易的,必須爭取24小時投入,要真正發心,要捨己為人,有一點名利心就訓練不出來,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放下了。」


即將於幾天後出家的郝彤對記者說,其實「放下」談何容易,他和妙真法師也經歷了逐步改變的心理過程。今年春節這幾天,兩人做出決定,「一旦跨出那一步,就瞬間釋然了,我們不是出家避世,而是積極與大家分享佛法的智慧,下半生的事業將更有價值」。


(本文原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07年第9期,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考古材料里的海上絲路
《穿越絲綢之路》:延續文明的故事
中國為何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俏皮背後的憂鬱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陳曉旭唯美的生活照,天堂多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王夫人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卻和陳曉旭、歐陽奮強是好朋友
陳曉旭:成也林黛玉,敗也林黛玉。一生未能走出《紅樓夢》的影子
陳曉旭:黛玉曉旭已成空,皆是紅樓夢中人!
陳曉旭演的林黛玉,蔣夢婕演的林黛玉,卻都輸給了00後的她
《紅樓夢》又將翻拍,陳曉旭之後卻再無黛玉
陳曉旭,扮演林黛玉爆紅之後,為何退出了演藝圈!
紅樓夢又將翻拍,陳曉旭之後卻再無黛玉
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彌留之跡對父親說:我想往生
《紅樓夢》罕見幕後照片曝出,陳曉旭之後再無林黛玉!
探訪初代「林黛玉」陳曉旭的傳奇一生
「林黛玉」陳曉旭與朋友的年少合影,驚艷了時光!網友:她就是為《紅樓夢》生的
陳曉旭、翁美玲、劉丹生前絕版的舊照,留給世人的只有永恆的懷念
楊鈺瑩更適合飾演林黛玉?網友:天上有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林黛玉的真實生活照,陳曉旭美了三十年,仍將繼續
是陳曉旭成就了林黛玉,還是林黛玉成就了陳曉旭
直擊陶慧敏、陳曉旭的真容,誰才是你心中的林黛玉?
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為什麼身患重病卻拒絕治療?網友:為黛玉而生
陳曉旭唯美的生活照,第三幅圖,「林黛玉」和「薛寶釵」坐纜車
斯人已逝,芳香仍留!多圖回顧陳曉旭版「林黛玉」之一笑一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