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為性格有問題,身為榜樣的父母應自問有沒有做錯?
孩子看似是與爸媽是分離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爸媽與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關係的好壞與否,平時的行為習慣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
一、恩愛的父母→孩子性格健康開朗
爸媽恩愛、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由於父母關係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生美好的感覺和嚮往,能有健康的異性戀。
二、感情淡薄的父母→孩子任性自私
爸媽感情淡薄,兩個人常常靠通過孩子來交流或維繫家庭,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關係的作用下,孩子被過多關注或干涉,性格會變得任性和自私。
三、強勢母懦弱父→男孩子膽小、自卑、懦弱
由於爸爸軟弱,大權交給母親。在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
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兒子則會變成沒有擔當的懦弱、自卑的孩子。
四、父母過早離異→孩子冷漠、沒安全感
很多從不幸婚姻中解脫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永遠無法從中解脫的是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往往終生難以平復,他們的擔憂感、不安全感、恐懼感也許永遠無法醫治。
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生犯罪和焦慮、抑鬱、敵對、報復、冷漠等心理障礙問題。
五、父母平時總是相互指責→孩子敏感、愛找借口、執拗
爸媽喜歡相互指責,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處事方式。特別是當夫妻雙方有爭論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
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以後對爸媽都不會尊重。一方攻擊另一方,想藉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後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六、愛打架的父母→孩子喜歡暴力、脾氣暴躁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衝擊。
與此同時,孩子也會由於耳濡目染變得喜歡暴力、脾氣暴躁,像父母一樣大吼大叫。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環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有些創傷終身難以癒合。
親愛的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夫妻兩人和睦相處太重要了。
真正的夫妻不是誰征服誰,而是誰遷就誰!
「不要征服對方」是夫妻最重要的問題。征服,是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的事情,談論誰是對的,追究誰是錯的,討論誰傷害了誰,誰過分了,這些,都是大忌。
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裝瞎子;愛,就是護短,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愛啊,別為難對方,別挑剔對方,別指責對方!傻傻地一路相伴。


※熊孩子沒有錯,錯的是他們的父母!
※因為父母的這些行為,導致孩子有自卑心理,父母應該這樣做
※沒有笨孩子,只有懶父母
※你是孩子的父母還是保姆 這是個不得不說的問題
※孩子的性啟蒙,是選擇直言不諱還是閉口不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孫悟空有無父母,他們是誰?其實原著里早有了答案!
※父母最容易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這些行為你有嗎?
※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好父母,有些很「劣質」!
※父母不靠譜,孩子受影響,五種不合格父母類型看看有沒有你
※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父母都有這幾點特徵
※孩子身上有這4個狀況,說明肚子里有蛔蟲,做父母的要注意!
※有了孩子以後,父母不能有這樣的習慣,很容易養出不孝子
※孩子不聽話,把他變成這樣的其實是父母
※孩子的這些事,老師也是有心無力,只能靠父母
※帶孩子的這種「病」,很多父母都有,關鍵是他們卻意識不到
※父母吵架是否真需要迴避孩子?感覺什麼都不讓孩子知道也很恐怖——正確的做法只有一個
※想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父母應該做好這幾點!
※當孩子犯錯了,有心的父母,都是這樣來處理的
※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看父母有沒有做對這3件事
※尊重你做父母的權利,卻痛恨你做父母的行為,這種人不配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