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蓬萊旅遊·文化丨海不揚波

蓬萊旅遊·文化丨海不揚波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山東巡撫托渾布到蓬萊督辦海防。這位精通漢文的蒙古族官員是道光十九年(1839年)升任山東巡撫的。上任不久他便來到蓬萊,登上雲煙縹緲的丹崖山,眺望著浩淼無際、微波不興的大海,頗多感慨,信筆揮毫,寫下了「海不揚波」四個大字,勒刻嵌砌於蓬萊閣主閣北壁,表達了這位地方軍政大員企盼萬裏海疆太平安寧的心愿。之後,他飭令知縣王文燾,調集民工在蓬萊城北海邊築起一道數華里長的沙城。沙城上有方形青磚砌成的敵台十餘座,置大炮十餘門,成為抵禦敵寇入侵的重要海防工程。1844年,他又令當地官府,在蓬萊城西的紫荊山上築起一座圍牆和炮台,佔地13畝,開炮眼25處。炮台上還有瞭望台,可以布哨,以防城郭之不測。

修復後的「海不揚波」石刻

不難看出,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托渾布在蓬萊的所作所為,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地處海防要塞的蓬萊,軍事地位舉足輕重,只要能使這塊疆土得以穩固,上對朝廷,下對百姓都可有個交待。

然而,從整個華夏民族來看,積弱積貧,瘡痍滿目,腐敗無能的清王朝,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殘廈,縱然託大人慘淡經營,用心良苦,在風雨飄搖、吉凶難測的形勢之下,又能產生多少作用呢?

50年後的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戰火蔓延到蓬萊。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初一(1895年1月26日),日軍「吉野」號等3艘戰艦闖至蓬萊閣下,發炮轟擊蓬萊城。一發炮彈正中「海不揚波」的「不」字,幸而是一顆啞彈沒有爆炸,卻把大半個「不」字打飛,「海不揚波」變成了「海揚波」。與其說歷史與托渾布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毋寧說事實給了托渾布以辛辣的諷刺——沒有強大的國家和強盛的海防,「海不揚波」的願望只能化為泡影。

事實正是如此,落後和軟弱必然受欺侮。又是50多年過去,托渾布賜墨的海嶠一隅,始終沒有平安過。內憂外患,血雨腥風,瘡痍滿目,遍地哀鴻。矗立在丹崖山上的凌空高閣,閱盡了人間悲苦。縱然這裡的凡夫黎民,每天都虔誠地向著曠宇滄溟之中的神靈酹酒祈禱,太平溫飽卻總是象海市蜃樓一樣只是一片幻影。

慘痛的史實,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因此,反對戰爭,擁護和平,成了我們的共同心愿。於是,我們用語言呼喚和平,用歌聲讚美和平,用書畫頌揚和平,用誠心祈禱和平。更有甚者,把戰車改裝成燒烤車,將彈殼改成炒鍋,槍桿彎成燒火棍,刺刀製成羹匙,硬是要吃出一個和平來,就有失滑稽和可笑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侵略者一向奉戰爭為天職,決不會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對和平的擁護、呼喚、讚美、頌揚,乃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都不會使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放下擴張的屠刀。對侵略者的仁慈幻想,便是對自己的愚弄和欺騙,也是一種可悲與可憐。與其在肥皂泡里觀賞和平的美景,不如發奮圖強,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強大起來,讓一切戰爭販子在我們面前感到畏懼和無奈。

蓬萊閣後長廊掠影

值得慶幸的是,1949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禮炮聲的響起,宣告了新紀元的開始,「海不揚波」才真正成為現實。仙境蓬萊,從此復甦了生機,誘發了活力,以其嶄新的姿容,成為膠東半島上的一顆引人注目的明珠。登上蓬萊閣,站在當年托渾布暢懷命筆的樓台前,但見無邊的碧海平靜如鏡,銀鷗翱翔,漁帆點點,棹歌互答,一派繁榮景象。試看今日之海疆,那些倚仗「堅船利炮」的洋人還敢在這裡橫行肆虐嗎?

與蓬萊閣隔城相望的密神山,因闢為革命烈士陵園,被稱為英雄山,它恰似一座巍巍豐碑,默然地面對著浩瀚的大海,印證著仙境神鄉的人世滄桑,記錄著革命志士為驅除陰霾與黑暗所歷盡的艱辛,也昭示著擁抱仙山瓊閣的萬傾碧海,永遠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漂泊著吉祥與安寧,「海不揚波」再也不會變成「海揚波」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旅遊文化‖在溪
城市文化和旅遊
澳大利亞凱布爾海灘旅遊攻略
廣西桂林平樂媽祖文化旅遊節
菲律賓旅遊文化節-「菲」你莫屬綻放嘉亭薈
廣西銅石嶺歷史文化生態健康旅遊度假區
貴州黎平肇興侗寨人文旅遊攻略/廣西桂林山水旅遊攻略
芝川鎮用傳統文化繁榮旅遊產業
旅遊諮詢——江蘇揚州
大美濟寧與歷史文化旅遊景點
「文化陝西」綻放馬來西亞 優質旅遊彰顯國際魅力
斯里蘭卡旅遊之美蕊沙
泰國曼谷芭提雅旅遊遊記
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文化旅遊高峰論壇舉行
朱 虹:茶文化與生態旅遊
《大沙西瓜旅遊文化節》詩詞學會採風作品展
香港從「金鋪旅遊」向文化旅遊轉型
安徽廣德茶葉文化旅遊節開幕
農耕文明的發源地—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越南嘉萊省重視發展文化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