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棄老取幼,家之不祥」

「棄老取幼,家之不祥」


「棄老取幼,家之不祥」,一個家庭假如都沒有想到父母,先想到孩子,那麼這個家就不吉祥。因為孝道傳不下去,所有的成人都想著這個孩子,那這個孩子的就會覺得,家裡面都要為我

想,我最大。人家不為他

想,他就發脾氣,而且成人所有對他的照顧,他慢慢的覺得是理所當然,是應該的。





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假如我們有好的東西,馬上想到孩子,那會被人家笑掉大門牙的。以前傳統文化有承傳,人家會說,你真是沒有見識,居然先想孩子,那你們家道怎麼傳?可是現在大家沒有傳統文化承傳,對的事情我們都覺得錯,錯的事情把它當成對的。所以,學經典,我們才能夠開慧眼,才能夠分辨正確的做法、正確的人生方向,自己走對了,才能引導孩子。


我們看到,現在,有幾個人的家裡面都是先為老人

想?買衣服、出去吃飯,是先問老人喜歡吃什麼?還是先想著孩子喜歡吃什麼?比方說給老人做壽,去做壽時,都是些小孩在那裡鬧翻天,然兒老人在那裡打瞌睡,到底是給孩子快樂,還是給老人做壽?甚至於現在老人不做壽,孩子三歲、四歲就做生日、做壽了。大家想想,一個小孩從三歲、四歲開始做壽,你看他的福報能折到什麼時候?一個人為什麼做壽?他對於家庭和社會有貢獻,才給他做壽;一個孩子對家庭社會都還沒有貢獻,就讓他花這麼大的福報。所以孔子這一段話,給我們人生和家庭很大的啟示。



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素雲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你要學會有一個好心態!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說話決定一個人的運勢,聰明人絕不講的10種話。
致貴人!(寫得太好了)

TAG:劉素雲 |

您可能感興趣

「棄老取幼,家之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