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說:媽媽,有了弟弟後你變得愛打我了
朋友家的大寶,性格越來越「懂事」,她的爸爸媽媽也說不上來從哪天開始,突然就很乖了。有一次家長會,老師把朋友和她老公留了下來,請她們多關心一下大寶,因為又一次老師在孩子教的作業小短文上寫著:有了弟弟,爸爸媽媽看不到我了!變得愛打我了!
朋友反思說,自己並沒有真的動手打過大寶,可能是大寶的心理處於最脆弱的時期,會把推一下、撓一下、開個小玩笑……都很當真,認為媽媽爸爸只愛弟弟,不愛她了!
計劃二胎,千萬別忘:跟老大商量
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考慮將第二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了。那麼,大多身為獨生子女的這些年輕父母們,為了第二個孩子,又應該做哪些準備呢?生之前,這些事最好早知道!
老大的熱情總是不能持續
5年過去了,但是直到現在,美國紐約市的羅拉仍然可以清晰地回憶起她的大女兒佩奇是如何熱切歡迎、期待她的小妹妹的出生。「佩奇當時只有2歲半,她幫助我們一起準備小妹妹的房間,並親自挑了一個洋娃娃玩具作為給妹妹的禮物。在醫院裡,佩奇對嬰兒非常寵愛。有一陣子,她似乎認定世界上最好的事情莫過於做一個大姐姐了。然後呢?一周過去了,新鮮感磨掉了。」
》在迎接「老二」的過程中,邀請大寶一起選購新生兒的用品,例如小寶寶的嬰兒車、安全座椅,同時告訴大寶,以後全家可以一起出去玩,更有樂趣↓↓
*推薦:好孩子高速安全座椅,適合0-7歲的寶寶,GBES吸能技術+防側撞保護系統,減少瞬間碰撞引起的巨大衝擊,大幅度減少對寶寶的傷害。
妹妹出生1周後,佩奇有一天對羅拉說:「媽媽,我們應該把瑪莎送回醫院去。」而這個念頭一生根就開始不斷纏繞著佩奇,她有時會建議把妹妹送到一個沒有孩子的家庭里去,有時候會建議把妹妹送給鄰居里爾大叔,因為「他看起來很喜歡孩子」。終於有一天,佩奇再也撐不住了,當她看到羅拉抱著妹妹瑪莎的時候,佩奇一頭倒在地板上,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瑪莎不好,她傷了我的心!」
唉,兄弟姐妹們—儘管父母們可能已經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但當第二個孩子出現的時候,對老大來說永遠會是一個艱難的適應過程。「2號」孩子沒來之前,老大擁有媽媽和爸爸完整的愛和全部的關注,可是這個「2號」一來,一切都變了。「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避免這種競爭感,」兒科醫生貝里·布拉澤頓博士說,「這是自然的,同時也是健康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進行心理和行為上的調整;另外,當你為自己家的老大而感到內疚的時候,要在心裡不斷地提醒告訴自己:送一個兄弟姐妹給自己的孩子是天底下最好的,最珍貴的,最有價值的禮物了!」
幫助老大調整自己
雖然沒有父母可避免或者預測到孩子對新嬰兒到來後所做出的反應(自我封閉、侵略性、完全忽視等),但是父母能夠在懷孕期間及產後,在這一段較長的時間裡,幫助孩子慢慢適應即將到來的轉變。要做到這一點,維基蘭斯基博士的書《歡迎你的第二個孩子》里提供了以下一些要訣:
◎懷孕時:
邀請老大一起為未來的嬰兒準備房間、衣物等。
給老大幾個月的時間適應自己新的小床,然後再把為新生兒的嬰兒床準備好,為二寶布置舒適的睡袋↓↓
*推薦:威爾貝魯純棉寶寶紗布睡袋,七分袖設計,適合春夏季節,360度大分腿,舒適自在。
介紹老大認識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們,讓他親眼看到別人家的兄弟姐妹是如何相處的。
給老大買個布偶當「娃娃」,教他「撫養」的方法。這樣,當你在照顧老二的時候,他可以在旁邊照顧自己的「娃娃」 。
◎當新生嬰兒到來的時候
在醫院的時候,請你的丈夫或護士給你通風報信,當老大來探望你的時候,不要讓他看到你抱著新生兒;你要準備好雙手,張開雙臂去擁抱你家的老大。
要留出專門的時間,只有你和老大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這樣的時光每周至少要有一次。
即使有了二寶,也不能忽略大寶的成長,特別是長身體階段,營養更不能忽視 ↓↓
*推薦:啟賦嬰幼兒奶粉,接近母乳,親和人體科技,科學還原天賦營養,吸收之上更添保護,溶解度好,消化吸收好,口味清淡不上火 。
當親戚朋友來探望,送來嬰兒禮物的時候,讓老大來拆開禮物。如果能提醒親友也為老大準備一份小小的禮物就最好了。
注意觀察老大產生的負面情緒。不要告訴他對小嬰兒嫉妒或生氣是不對的,而是應該與老大一起,認真討論他的感情。比方說,「你感覺自己跟媽媽不親了,是嗎?」或者,「突然間要跟另外一個孩子分享媽媽,讓你很難受,是不是?」
不斷地告訴老大你們愛他。確保孩子知道父母沒有遠離他,只是你們的家庭里增加了更多的愛。
健康「回歸」
有些父母雖然努力地想使老大感覺好一些,但他們卻往往使事情變得更糟。加利福尼亞州兒童發展專家羅森·伯格博士告訴我們,最常見的錯誤是父母拚命強調老大的「大」。「在父母強調老大長大了,是個大孩子的同時,對小嬰兒卻採取了最溫柔最呵護的語氣,那麼老大們很快就會意識到:原來「大」並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這種時候,老大們往往會重新要求用回奶瓶、尿布,以及用嬰兒的方式說話。」
羅森伯格說,父母可以通過淡化「大小」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大孩子的回歸現象。例如,你不應該說:「小約翰多幸運啊,有像你這樣的大姐姐」,而是說「小約翰多幸運啊,有像你這樣的姐姐。」同時,父母也應該接受這一現實:大孩子出現「回歸」現象的確令人沮喪,但這也是正常的。大多數兒童護理專家會建議,不要打斷孩子的回歸過程,他們總會找到一個「安全點」,在這個安全點上,老大們能夠再次學習長大。
老大們的年齡和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對新來兄弟姐妹的反應。有些孩子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是用身體行動來表達自我。當加利福尼亞州的凱蒂把小女兒帶回家的時候,老大多諾正好是3歲。第一個月過得很順利,但之後多諾就開始提出抗議了。「每當我要開始喂小女兒,」 凱蒂說,「多諾就會用頭撞擊我們,或者站到沙發上,再跳下來衝撞我們。」如果凱蒂抱著嬰兒坐在沙發上,大兒子就會去抓住嬰兒的頭髮使勁扯。「有一陣子,我絕對不能讓這兩個孩子單獨待在一起。當然,最終,過了3個月後,多諾終於克服了自己,或者說,他的小妹妹終於贏得了他的心。」
兩個孩子的年齡差多少合適?
老大和老二相差幾歲最理想?專家們對此的認識與觀念不一,另外,大自然也並不總是願意與我們人類合作啊。雖然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孩子還意識不到新來的兄弟姐妹會自己「爭寵」,父母們會過得容易些,但大多數專家還是建議兩個子女的年齡相差3歲左右是比較理想。
相差小於兩歲,父母會發現自己家的老大會被「逼」得成長速度加快,產生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老成」,而如果兄弟姐妹的年紀超過4年以上,他們就不太可能成為朋友了。但是,如果孩子們年紀相差4歲以上,父母們能得到更多的喘息的時間,而且為孩子準備上大學的費用也可能會比較容易些了。
此外,關於什麼時候要第二個孩子,父母們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精力、空間和成本問題。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照顧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所以她們會非常擔心自己能不能同時照顧好兩個孩子。「沒有哪個母親認為自己付出得足夠多,母親們總是認為自己還能做得更好一些,」羅森伯格說,所以想要第二個孩子的媽媽們也不必太過緊張了。當然,再將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上,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父母們慎重考慮。畢竟,把這些小小的人兒帶到這個世界來很容易,但照顧他們,撫育他們成長,則是漫長而艱巨的18年時光啊!
?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贊哦?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產後不想衰老,必須要這樣做產後護理
※別嫌累!孩子開始「猛長個頭」的3個信號
TAG:媽咪寶貝傳媒 |
※媽媽,你有了弟弟妹妹就不愛我了?生二胎後,大寶對家長的不滿
※「弟弟,殺了你,我就能獨得爸媽寵愛了。」
※「媽媽,我死了,你好好愛弟弟吧。」
※「有了弟弟,你們就不愛我了!」媽媽的回答暖哭了所有人
※將睡夢中的弟弟拖下床,挨了媽媽一頓打,大寶:我只是想和媽媽睡
※弟弟剛出生,女孩摟著媽媽痛哭說:媽媽我要死了嗎?你不要我了?
※為了弟弟,你們竟捨得把我賣了,爸媽,你們良心過得去嗎?
※「媽媽,有了弟弟,你就不愛我了嗎?」這是我見過最好的解決方案
※看看熊孩子有了新弟弟妹妹後,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 反應!
※離婚後自家人都是什麼態度?弟弟說:大不了孩子我替你養著
※女兒,俺和你爸沒能力,以後你弟弟就靠你養了!媽,俺也有孩子!
※「你做姐姐的,給弟弟花點錢怎麼了」「媽,你是不是想要我離婚」
※少年說:男孩哭訴不想要弟弟妹妹,媽媽聽後落淚,網友:有點想哭
※媽媽,你更喜歡我還是弟弟!
※為了給弟弟娶媳婦,我聽媽的話嫁給跛腳丈夫,三年後我卻收穫幸福
※「早知道你有個弟弟,我就不嫁給你了」「我弟弟對咱們挺好的」
※那些讓你看一眼就哭了的瞬間:姐姐出嫁,爸爸哭了、弟弟也哭了
※「媽媽,有了弟弟,你就不愛我了嗎?」最好的解決方案是這麼回答
※媽媽生了弟弟再也不喜歡了我了,生完二胎你是不是也冷落了大寶?
※婚後每月接濟弟弟,婆婆說要趕我走,弟弟來看我,她不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