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戛納回憶系列之《O侯爵夫人》

戛納回憶系列之《O侯爵夫人》

戛納回憶系列之《O侯爵夫人》

《O侯爵夫人》在其導演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的電影生涯中佔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不止因為它曾獲得1976年戛納影展評委會特別大獎,更因為該片脫離了侯麥一貫的拍攝視點跟風格,這集中表現為兩點:首先這是他第一部外語(不是法語而是德語)片;其次一向低調的他居然在片中客串了一把,讓觀眾見識了他傳說中的廬山真面目(準確的說是1976年的面貌),影片開場10分鐘左右有一幕三個士兵在等號令的戲,中間那位瘦弱的主兒就是導演本人。

改編自德國著名作家亨利希·馮·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的同名小說,片長110分鐘的彩色故事片《O侯爵夫人》由前西德與法國聯合攝製。開拍之前,侯麥剛剛結束了持續10年之久的《6個道德故事》(Six contes moraux)的拍攝。這個系列為他贏得了當代法國道德解析大師的美譽,然而新劇卻完全顛覆了他以往的創作模式:舞台背景不再是現今的法國,而是搬到200年前的拿破崙時期,主人公們操著一口貴族德語而非法語,依照的劇本不再由導演原創而直接源自文學作品,並且最為突出的是,該片還是一部不同於以往小預算的高成本古裝劇。

原著主要講述守寡3年的O女侯爵Julietta被一群擅闖她父親領地-倫巴底(Lombardi,義大利北部行政區劃)一個小城的俄國兵凌辱時,獲一位年輕英俊的俄國伯爵搭救,本出於好意的後者趁前者昏迷之際,強行佔有了她,而後者渾然不知。後來伯爵三番五次登門求婚,然而本有意的Julietta突然懷孕,無法作出解釋的她借口曾對父親發過終生不嫁的誓言拒絕了伯爵的追求。令家族蒙羞最終被掃地出門的Julietta在報紙上登廣告,聲明只要孩子的生父上門相認,她願意與之成婚(這一幕被安排在影片開場)。小說毫無懸念的情節實際並未削減影片的觀賞性。

導演侯麥在拍攝過程中力求忠於原著,同時當劇中每段情節結束時,將畫面淡出到黑幕,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影片的敘述間隔錯落有致,為觀眾更好地把握跟理解女侯爵的各個舉動留足空當,對此他解釋說,相比起長鏡頭,他更喜歡用一組鏡頭來鋪呈情節。另外這也契合電影本身的主題。

戛納回憶系列之《O侯爵夫人》

侯麥並沒有將重心放在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或者說他們內心以及道德上的思想鬥爭(比如羞恥、負罪感以及猜忌等等情感的流露)之上,而是反其道行之,著力去表現片中人物對周遭現實及處境的反應。比如有一場戲,女侯爵在室內坐立不安,但不管是客廳還是卧室的內部裝潢幾乎都千篇一律,換而言之,這樣的環境暗示她身處階層的陳腐跟刻板。最後,女侯爵被塑造成一個自強不息的女子,她不但意識到有著天使般臉孔的救星(俄國伯爵)實際上也能淪為因情慾喪失理智的惡魔,更因此走上了擺脫基督教傳統文化跟大男子主義傳統枷鎖的自我解放之路。《O侯爵夫人》完全捨棄了侯麥之前在《6個道德故事》中從男性角度來解讀道德的立場,轉而以一位「高乃依式處境」的女性角度去剖析影片內涵,所以有評論將其定義為女性主義電影也不無道理。

另外說到影片的成功,還不能不提到該片的攝影內斯托爾·阿爾門德羅斯(Néstor Almendros)。他高超的攝影藝術為電影營造出類似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情畫般的美輪美奐特質。劇中多幕場景的表現手法,阿爾門德羅斯都參照了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格勒茲(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跟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構圖方式,用燈光與鏡子打造出一片富麗堂皇的光影世界。

評論界習慣給侯麥的作品扣上「保守」的帽子,比如說後來的《貴婦與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2001年)中體現的保皇思潮以及幾乎他所有電影的主人公都被視作傳統性道德觀念的衛道者。他在1950年代甚至還因影片中常常流露的天主教情結招來非難。他不少作品除了包含對劇情有推動作用的教堂內部鏡頭,還經常出現一些偷拍方式搶下的教堂畫面(比如說《O侯爵夫人》中的婚禮那幕)。所以侯麥後來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的時候還曾笑稱,《O侯爵夫人》在法國本土並未得到所有觀眾的認可,當時激進的學生群體跟極端左派就呼籲抵制這部影片。

眾所周知,該片原版為德文對白,當它轉回侯麥故鄉上映的時候,導演本人親自參與並指導了影片的配音譯制工作,完成的效果被證明更添原聲的浪漫情調跟戲劇衝突的強度。當然,《O侯爵夫人》在德國也取得了空前的票房成功,有不少德國觀眾甚至翹首企盼著續集的上演。

註:高乃依(1606-1684),法國劇作家,在其戲劇中,愛情來自對主人公高尚行為的仰慕。如果被愛的人不符合他的形象,那麼原來由他激發出來的愛情就會消失。人們所說的「高乃依式的處境」,就是指維護家族榮譽和名聲的責任與眼前的愛情發生衝突。(參見《法國文學大手筆》,錢培鑫、陳偉譯著,上海易文出版社,P32)

戛納回憶系列之《O侯爵夫人》

熱愛電影和文字,曾混跡豆瓣、時光,參與中文電影百科早期運營和編輯,前新聞民工,供職多家財經媒體,現從事企業品牌管理,仍不忘初心,希望同一群志同道合的迷影范兒追逐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法國導演馬克·費杜斯專訪
戛納回憶系列之《5點到7點的克萊奧》
《黑鏡》編劇查理·布魯克專訪
電影和戲劇 引言
《我和塞尚》主創專訪:改變只存在於作品本身

TAG:迷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重返戛納?馬利克《拉黛貢德》更名《隱秘的生活》
阿來編劇《登山者》亮相戛納 吳京為首的中國硬漢獲國際矚目
華語片《天火》海報登戛納C位廣告牌 「古墓麗影」導演執導 王學圻&昆凌主演
中國「邁克爾傑克遜」榮登戛納紅毯,半路遭外國人圍堵吶喊!
《燃燒》劉亞仁,戛納的男人
埃爾頓·約翰傳記片《火箭人》閃耀戛納
《攀登者》亮相戛納 吳京領銜中國硬漢獲國際矚目
韓雪魏大勛《婚前故事》在戛納展映,《花木蘭》鞏俐演反派女巫!
皮埃爾·李思恩特去世 曾是華語片戛納之行伯樂
《悟空傳》劇版戛納曝海報,新《絕代雙驕》梁婧嫻和胡一天組CP
王傑克遜法國戛納火爆成名 弘揚邁克爾傑克遜經典神話
馬東錫繼《釜山行》之後攜《惡人傳》進軍戛納 離好萊塢更進一步
埃爾頓約翰傳記片《火箭人》有望亮相戛納
紀梵希的戛納之旅
中國邁克爾傑克遜王傑與美國好萊塢明星一起登上戛納紅毯
中國版邁克爾·傑克遜經典造型亮相戛納紅毯,引得外國人為之瘋狂
李宇春&吳彥祖亮相《火箭人》戛納紅毯
王傑克遜戛納走紅 受邀參加「巴里耶·保利文化之夜」
第72屆戛納電影節觀察:昆汀·塔倫蒂諾欲上演「王者歸來」?
「生命之樹」後泰倫斯馬利克再戰頒獎季 《隱秘的生活》預告曝光 入圍戛納主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