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這幾個地方不要太乾淨,很多媽媽都做錯了!

寶寶這幾個地方不要太乾淨,很多媽媽都做錯了!

不少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能讓寶寶少生病。但是,愛乾淨過度,反而又不利免疫系統。特別是過分清潔寶寶的某些身體部位,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每天用沐浴露小心過度清潔

健康的新生兒寶寶,第二天就可以洗澡了。洗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還有利血液循環,有利大腦發育,有利親子交流,促進生長發育。

而皮膚是人體預防感染的一道保護屏障,寶寶皮膚角質層薄,血管豐富,吸收能力強,如果每天洗澡時都使用沐浴露等清潔產品,容易破壞掉寶寶嬌嫩皮膚上的天然油脂保護層,降低抗菌能力,引發皮膚感染。

正確的方式:

整天呆在家裡的寶寶不會有多臟,新陳代謝的汗液和掉落的角質層用溫水就可以清洗乾淨,所以不需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

可以平時用溫水,一周用一次或特殊情況需要時使用沐浴露即可。特別要禁止用強鹼性的香皂給寶寶洗澡,最好選擇性質溫和的寶寶專用沐浴產品。

生理性掉皮忍不住撕扯小心皮膚感染

新生寶寶出生幾天或幾周後會開始出現臉部和全身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脫皮是寶寶舊的上皮細胞死亡脫落,新的上皮細胞生成的過程,出生時附著在皮膚上的胎脂也會隨著上皮細胞脫落而掉落。媽媽絕對不可以強行撕扯,容易引發皮膚紅腫、損傷和感染。

正確的處理方法:

媽媽們一定要忍住!忍住!忍住不要動手!耐心等待其自然脫落是最明智的選擇。給寶寶洗澡後可適量塗抹潤膚霜或潤膚油,以保持皮膚濕潤,避免乾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脫皮伴隨有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癥狀,則可能為病徵,需要就診。

愛給寶寶掏耳朵小心中耳炎

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吃奶時發現耳朵里有耳垢,然後又忍不住想要動手去除,很多媽媽甚至定期給寶寶掏耳朵。

耳垢又稱耵聹,是外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有粘黏灰塵、保護耳道、預防感染的作用,所以,少量耳垢對耳朵有保護作用,不需特別處理。且耳朵有自我清潔功能,一般會隨著身體、頭部和口腔運動自行向外移動排出。

掏耳朵刮掉了外耳道分泌物後,會使外耳道失去保護,利於細菌生長。

寶寶皮膚嬌嫩,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會傷到內耳道易造成感染引發炎症;而且寶寶好動如不小心傷到鼓膜,則有引發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的風險。

特別禁止使用金屬耳勺、髮夾、牙籤各種堅硬物伸入看不見的內耳道去做各種掏的動作,對寶寶來說傷害太大。

正確處理方法:

平時清潔,可將濕毛巾擰乾用一角擦拭耳朵口外部。如在耳朵口出發現要掉落的耳垢,可使用經過嚴格消毒的嬰兒專用大頭棉簽(不要使用超市售賣的普通棉簽)在外耳朵口輕輕旋轉將其帶出即可。禁止將棉簽深入寶寶耳朵內部看不見的地方。如果寶寶不配合,千萬不可強行做,以避免誤傷。

耳科專家認為,耳垢只有在懷疑聽力障礙、中耳炎或耳垢栓塞引起不適時才需要特意去清除。

如出現耳垢過多的情況,需請醫生用專業的工具和方法處理。

大力揉搓清洗囟門真的很危險!

新生寶寶皮脂分泌旺盛,皮脂分泌較多,容易在頭頂聚集形成頭垢。

有些愛乾淨的老人或媽媽為了清洗掉寶寶頭垢,給寶寶洗頭時大力揉搓。而頭頂是新生兒尚未閉合的前囟位置所在,如果不注意正確的清潔方法,容易導致細菌通過囟門感染,輕則引起頭皮感染,重則引發腦膜炎。

所以給寶寶清洗囟門要特別注意方法,禁止大力按壓、搓揉前囟。

用潤膚油、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塗在寶寶頭垢上,一天5次左右,等待頭垢軟化後,可用棉簽將頭垢輕輕刷掉。洗澡時,用寶寶專用洗髮水清潔,用指肚輕輕按摩頭髮和頭皮。以後只要注意清潔和預防。就可避免頭垢再次產生。

具體可看→_→寶寶頭垢這樣清洗才正確!

錯誤方法清理鼻腔傷害鼻粘膜

有些媽媽常會發現寶寶鼻孔常有分泌物,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呼吸,特別睡覺時隨著呼吸動來動去媽媽看著真是難受,大多數的媽媽會選擇立刻動手幫寶寶清理掉。

寶寶鼻子的鼻道短,鼻腔窄,血管豐富,環境變化收到刺激後特別感冒時鼻腔分泌物更易增多。如果發現寶寶有固體型分泌物,千萬不要用夾子等堅硬的工具去弄,不小心容易弄傷寶寶脆弱的鼻粘膜。

先用各種方法將鼻痂變軟(熱敷、蒸汽、噴霧等),再輕揉鼻子兩側讓鼻痂鬆動並刺激寶寶打噴嚏將其排除。整個過程禁止用手去摳寶寶鼻子。

具體可看→_→兒醫教你:寶寶鼻塞流鼻涕時,這樣清理鼻腔!

另,可將室溫維持在25~26℃、濕度50~70%,並保持空氣流通。溫度濕度適宜的環境可減少寶寶鼻腔分泌物的產生,有益呼吸暢通。

女寶私處不必過度清洗

有些媽媽發現女寶寶外陰會有白色分泌物,特別母乳餵養的寶寶會更常見。

其實,女寶外陰出現白色分泌物跟出現假性月經一樣,是受激素水平變化影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沒有任何不適,這些分泌物對寶寶外陰有抵抗細菌的保護作用,所以,媽媽不必為此擔心。

如果用棉簽經常去清除分泌物,過度護理容易使稚嫩的外陰粘膜發生損傷,甚至造成粘連。

每天洗澡時或換尿布後用清水沖洗即可,不需刻意用毛巾或棉簽清除,更不需要用沐浴產品去清潔外陰,以免破壞掉正常的酸性環境,不利健康。

有些寶寶分泌物顏色會偏黃,媽媽要注意觀察是否有異味或外陰是否紅腫,排除掉炎症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生寶寶這幾個地方碰不得,很多父母都摸過,有你嗎?
寶寶這幾個「異象」並不是病,媽媽不用太緊張,看完你就懂了
寶寶到底冷不冷,媽媽只要看寶寶這幾個表現就知道了!
寶寶這幾個部位洗的越乾淨對寶寶越不好,爸媽可別疏忽了
寶寶這幾個地方異常,可能是生病了,媽媽要留心
寶寶這幾個行為,都是在說「我愛你」,媽媽都了解嗎?
寶寶這幾個行為總是讓媽媽很崩潰,你卻不知道這是她愛你的表現
偷偷告訴你寶寶這幾個部位越丑越好,不要再「嫌棄」你家娃啦!
寶寶這幾個動作沒毛病,還是愛你的表現呢,可別錯怪寶寶了
胎寶寶這幾個階段發育最好,准媽媽要多了解,可千萬別錯過了!
寶寶這幾個表現,說明你給的愛 不夠!
剛出生的寶寶這幾個地方「丑」,長大顏值會很高,別擔心的太早!
寶寶這幾個舉動其實不是鬧騰你,而是在表達他愛你,你卻總是不屑一顧
寶寶這幾個身體表現,預示著自己過敏了!寶媽切不可疏忽大意!
寶寶這幾個年齡段,爸媽不要經常抱,不然會讓他發育落後
寶寶這幾個部位,洗得太乾淨反而是傷害?
爸媽再生氣也不能打寶寶這幾個部位,不然以後一定會後悔
夏天再熱也不要把寶寶這幾個部位露出來 否則很容易生病
每天多摸摸寶寶這幾個部位,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覺也也睡得更香!
還在擔心孩子小病小痛嗎?經常按摩寶寶這幾個地方病痛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