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說到「二王之妙」,不得不說到自古以來的書史書論,二王父子被誇讚了幾千年,比如誇的比較形象的,像蕭衍說:


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


《晉書·王羲之傳》中,對於二王的評價極也是極高:


王羲之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獻之……工草隸, 善丹青。 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


但是,王羲之的超級粉絲,李世民對於二王父子的看法截然不同,捧大王貶小王:

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其枯樹也,雖槎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歟?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


據說唐太宗之前的時代,王獻之的書法更受歡迎,李世民要將自己的偶像推上神壇,必然得有一套說辭。


而回到《書譜》,理論家孫過庭先生認為王羲之能夠稱聖,也在於其書法能力上的全面:


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


所以書法上也常常會探討專與博的問題。好像前幾天看過陳海良先生的文章,很受啟發,他這麼看待專與博:先要去博,通過這種「博」找到適合自己的帖,然後專之,再然後博採眾長,滋養自己的專擅。想來不無道理!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好,下面書接上回《下方起筆,起出了方筆,是怎麼回事?》,今天我們繼續往下看《書譜》——「二王之妙」四字,其用筆相對簡單,但檢索發現《書譜》中有六個「絕」字,都很精妙,用筆細節各有精妙之處。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這四個字的筆順顯而易見,不贅述。


古人的書法,是比較含蓄內斂的,變化非常細微,沒有當代書法創作設計感,而更多的是自然書寫,自由生髮。


所以類似的《書譜》讀帖文章發出去以後,總是有人說,古人寫的時候才不會想這麼多,這麼機械的分析簡直就是愚蠢之極。


話是沒錯,問題是,就實臨來講,我們需要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看到和分析細節,現在,誰可能一上手就可以像古人那樣自然書寫?我們當今已經失去了古人那樣日常書寫的環境,一天就臨一個小時的我們,應該通過分析總結提高學習效率。


所以,就這一塊來看,「二王之」三個字因為縮小了字徑,並用筆非常輕靈,與周圍的大字,粗線形成了對比,「布」出了大量的「白」。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然而, 輕靈的用筆之下,並不乏精到,特別是側鋒的運用,需要對筆鋒有較好的敏感度,不斷的側切轉中鋒的運筆方式,讓這三個簡單的獨體字看起來一點都不乏味。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王」和「之」字的用筆與上面的「二」字類似,不做贅述,下面我們對那六個」妙「字仔細看看。


「妙」這個字,從造字上來看,就很美——「少女」,我認為,全世界排名前十的美好的事物中,少女一定可以位列其中,為什麼?你在百度上搜一下「少女」就知道了。


妙字的本意就是美好,奇妙,在古代,「玅」和「妙」相通。


《書譜》中,「妙」字如下: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此字注意畫圈的部分,要對起筆與收筆的呼應關係做重點的解讀,推演出筆順,推演出順逆,推演出中側。另外要注意長撇的收筆,不能泄氣,要力到筆尖。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這兩個字從線條上看,用筆的感覺是接近的,都是穩重而爽利的感覺。所以這種線條要注意用筆上的一絲不苟,筆筆露鋒,行筆更多的鋪毫,保證線條中段或轉折部分的厚重感。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這個字的筆法點都已經標記出來,相對上面兩個字的線條來講,這個字整體上沒有那麼多的鋪毫,所以線條更「細」一些,但細節上有值得品味的地方,比如同樣是左下角的轉,但女部和少部用筆一方一圓,一提一按,著實精彩。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這個字寫的非常老辣果敢,左邊的女子很快很直接的三筆出來,到了右邊,加了很多動作,比如豎的逆入起筆,比如轉筆中的提按動作,在到最後長撇出現的「節筆」。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這個字的起筆多有逆入之勢,用筆沒有那麼多小動作,長撇的邊緣出現的飛白可以想像出迅疾的揮運,但即便如此快行筆,最後的收筆也能纖毫筆顯,讓人感受到氣息的暢達且飽滿不泄。


對於這個字的結構來講,主要有兩點注意事項:


「女」和「少」之間的穿插避讓;


「女」和「少」之間的收放,左邊收,右邊放。這個字的最後一筆是撇,所以給我在創作時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比如:


明代張弼的此字,長撇更加誇張,對章法起到一個調節作用: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祝枝山的結字也類似,而且長撇的行筆過程中也加入了一些動作,讓大字草書的長線條不至於那樣單調: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不過,懷素這個字有些不同,左右都放,而中間收:

二王之妙」到底有多妙?



琢磨《書譜》| 品味漢字


今天,你有收穫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臨帖幫 的精彩文章:

領讀筆記《中國書學淺說》(2)
書法高手都怎麼執筆,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二)
書法高手都怎麼執筆,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一)
王羲之《憂懸帖》隱藏什麼技法秘訣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

TAG:書法臨帖幫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劉八張十二王,天下無二房」是什麼意思?房姓祖先有什麼來頭
俗語說:「七劉八張十二王,天下獨一房」是何意?姓房的很少嗎?
四位「聶小倩」:楊冪上榜,第二王祖賢,第一至今無能能夠超越!
多年前強烈反二王的那個人,大字被稱歷代第一,小楷顛覆王獻之。
八王之亂之一:二個小人物的恐懼和貪婪導致司馬亮 司馬瑋二王被殺?
4位惹不起的女明星,圖二王思聰不敢黑,最後一位粉絲太多不敢惹
爐石傳說:巧妙構築似魔術!二王子一定能摸到的登頂賊!
華夏有二王三恪傳統,為何這三個王朝滅亡,皇族還會慘遭追殺?
19歲出道,本該是第二王寶強,卻被大眾罵慘,周星馳都沒有辦法將他捧紅!
從街邊寫春聯,到蘭亭最高獎得主,他用20年心血闡述二王之妙
中晚唐大宦官,曾殺二王一妃四宰相,兩句話道出能長期得寵的秘訣
可惜!二王一馬互相「拆台」,才導致沒有一人完成大滿貫!
「二王八司馬」指的是誰,大唐又為何錯失振興良機?
最後的落幕,「二王」「八司馬」事件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內幕
小鮮肉的說唱實力排名:華晨宇第四,第二王嘉爾,第一當之無愧!
金庸筆下這六位男子可以當丈夫,「一俠二王三狂四邪五之六天」
與王羲之並稱二王的王獻之,寫滿了「十八缸水」仍然不及父親?
當紅偶像排行揭秘:第二王俊凱,最有實力的他居然墊底?
這個時代,「二王」和「丑書」一樣寂寞……
他為五百年來第一人,對二王與米芾如燈取影,不失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