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正式裝備蘇軍,傑格佳廖夫RPD機槍以代替DP輕機槍
RPD(英語:Ruchnoy Pulemet Degtyarova,俄語:Ручной Пулемет Дегтярева,РПД,意思是「傑格佳廖夫輕機槍」)是由瓦西里·傑格佳廖夫(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Дегтярёв)設計,蘇聯制的7.62×39毫米輕機槍。該槍用於取代蘇聯7.62×54毫米DP機槍。它是蘇聯戰後的第一代班支援武器。
RPD擁有兩根可以疊起來的兩腳架。其彈藥從彈鼓中透過一條100發子彈的金屬彈鏈輸送。彈鼓裝在機匣下方,彈鏈從左邊進入機匣。RPD使用7.62×39毫米子彈,但因使用專門的金屬彈鏈來給彈,並無法直接使用一般步槍的彈匣。槍托和手柄是木製的,其餘部分是鋼製的。在致動機制方面,RPD採用瓦斯氣壓傳動式,在槍機左右兩側各有一突耳,利用這兩個突耳,使槍機與槍機容納部完成閉合,屬於典型的狄格帖諾夫設計。
蘇聯槍械設計師瓦西里·捷格佳廖夫早在1943年就已經設計了RPD輕機槍,但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一直到戰後才完成。RPD亦是第一把使用7.62×39毫米子彈的機槍,與SKS及AK-47所使用的彈藥相同。
1943年,蘇聯受德軍裝備7.92毫米口徑短彈的刺激,發展出M-43式7.62×39毫米中間型槍彈,作為新形勢的適應,傑格加廖夫開發出RPD輕機槍,二次大戰後正式裝備蘇軍,以代替DP輕機槍。
該槍有多種改進型,但改動都不太大。


※二戰中日本一共有60多萬女兵,日本為何要保留這麼多女兵?可懂
※二戰過後,日本雜誌爆出驚駭世俗的照片,這些都是不容抹去的歷史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沒去佔領澳門?葡萄牙使了一招妙計!
※嗜血的鋒刃,二戰日軍劍術為何能在熱兵器時代獨樹一幟?
※美軍二戰時在英國尋歡留下百萬私生子
TAG:二戰 |
※蘇軍從未將PKM通用機槍代替班用機槍!
※永遠的經典之二戰名槍傑格佳廖夫DPM機槍
※通用機槍的鼻祖,二戰德軍MG34機槍
※二戰最牛機槍,德軍MG42機槍裝彈同時換槍管,只用幾秒鐘
※俄軍現役PK機槍及配套彈箱
※DP輕機槍在中國
※西格紹爾SL MAG新中口徑機槍亮相 競標美軍下一代班組武器
※最輕的兩用機槍,PKM兩用機槍
※「拉扎列夫戰術」公開無托版PKP機槍 史上威力最大的同類槍械
※偉大衛國戰爭中的DP輕機槍
※槍管上背個「大鐵餅」,二戰蘇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機槍中的殺人狂魔—MG機槍
※挑戰者II坦克機槍手
※烏克蘭武裝無人機如《戰狼》 尤里:可配機槍、炸藥、RPG
※二戰蘇軍標誌性武器 DP27「轉盤機槍」的戰場留影
※奇葩二戰武器,機槍型攝像機,開槍攝像兩不誤,戰鬥機二戰必備!
※「一戰」與馬克沁機槍
※二戰德軍MG34機槍,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
※英軍敦刻爾克狼狽撤退後,這款輕機槍成為布倫機槍的替代品!
※M2HB重機槍是美軍標準的重型火力槍械,而海軍陸戰隊常常採用兩聯的M2HB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