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羅生門》的部分鏡頭分析

「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羅生門》的部分鏡頭分析

影片《羅生門》是電影大師黑澤明1950年的作品,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筱竹叢中》,故事很簡單:武士武弘帶著妻子真砂遠行,途中遇到強盜多襄丸,武士在樹林里被綁了起來,妻子被強盜姦汙,最後武士被殺。六個人七次作證(樵夫作證兩次),七次說法各不相同。每個人作證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實的真相就在證明的過程中被模糊了。


半個世紀過去了,影片《羅生門》的藝術魅力絲毫不減,它在敘事方式、攝影技巧、主題多義性等方面,都值得電影創作者學習。本文試圖重讀影片中樵夫去森林裡砍柴一段,來看鏡頭的運用。樵夫去森林裡砍柴一段,大約有3分52秒,共有28個鏡頭,下面每個鏡頭依次分析:

「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羅生門》的部分鏡頭分析



鏡頭1:樵夫上山砍柴,運用的是全景鏡頭,由右向左移動拍攝。其中樹梢上的太陽如鬼火似的,具有挑逗性、危險性,營造恐怖的氣氛。

鏡頭2:樵夫背後斧子的特寫,突出斧子向兇器一樣,猶如示威、挑釁,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拍攝時鏡頭跟移,由左向右運動。


鏡頭1、2景別相差很大,運用的是兩極鏡頭(全景—特寫),造成強烈的視覺反差。


鏡頭3:運用移拉鏡頭,表現正面走來的樵夫。正面表現人物,顯得嚴肅莊重。樹葉的陰影從樵夫的臉上滑過,表現人物的速度。


鏡頭1、2、3是這段影片的開場白。鏡頭1是樵夫的主觀鏡頭,由右向左拍攝,鏡頭2由左向右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鏡頭3交待人物,這一組鏡頭是不符合常規邏輯的。


鏡頭4:樵夫上山,由畫左向畫右運動,用來交待環境。前景上的樹榦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形成一種壓抑感。在鏡頭運用中,橫移用來表現空間方向的變化,俯拍用來表現空間深度。鏡頭4結束時,樹榦幾乎佔盡了畫面的一半,形成一種阻塞、沉悶感。


鏡頭5:同樣是交待環境,從樹梢下搖,來表現空間深度。樹榦占畫面的1/3多,有種壓抑感。


鏡頭4、5主要是展現環境,雖然在一開始的鏡頭1種也交待了環境,但不明確。


鏡頭6:樵夫過橋。運動拍攝,樵夫走的不是直線,人物的運動變化前後對比明顯。變化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暗示後面將有事情發生。


鏡頭7:樵夫向上看的主觀鏡頭,營造陰森恐怖的氛圍。


鏡頭8:背面拍攝,讓觀眾參與鏡中人物活動。背面表現人物,能削弱人物的力量,為下個鏡頭做鋪墊。

鏡頭9:樵夫上坡,側拍,鏡頭由左向右運動,表現人物的正常力量,向上的力量。


鏡頭10:重複鏡頭7,加強恐怖氣氛。

「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羅生門》的部分鏡頭分析



鏡頭11:樵夫由畫左入畫,中間時拐彎,由畫左出畫,左入左出,改變運動方向,暗示觀眾將有事發生。用彎彎曲曲的樹榦作前景,表現人物心理。鏡頭內光線的明暗變化較多。人物運動在走到畫面中間時,向左拐出畫,而攝影機從畫左向畫右移動,兩者形成交叉,呈現出偷窺樵夫的視點狀態。


鏡頭12:重複鏡頭1,樹梢頂閃現的太陽有種不安的氣氛。


在這裡,此段落畫上了一個句號,山路結束 ,從下個鏡頭開始進入森林。


鏡頭13:樵夫進入森林。在鏡頭11中,喬夫由畫左出畫;鏡頭13中,樵夫由畫左上山,人物的運動速度沒變,給人的感覺是速度加快,節奏加快。長焦鏡頭把局部放大,樹葉從臉部滑過,表現速度。其中樵夫下坡又上坡,給人重新開始的感覺。


鏡頭14:攝影機拍攝樵夫的背面,時隱時現,表現神秘感。


鏡頭15:樵夫臉部特寫,側面跟拍,向畫左運動。人物臉上光線變化多,速度加快。

鏡頭16:正面拍攝,頭頂光線多,頂光加強,營造恐怖氣氛。人物運動速度發生變化,拍攝速度開始變慢。


鏡頭17:樵夫發現了「市笠」(女人戴的草帽)。在這裡,第一次用了固定攝影,客觀交待事件,人工的痕迹很少,啟發觀眾思考,引起觀眾的注意。樵夫走到「市笠」的跟前,用的是跟搖。


鏡頭18:樵夫繼續上山,緊跟人物。影調用暗調影調,表現凝重。樵夫的表情緊張。


鏡頭19:正面拍攝樵夫,用的是固定鏡頭。


鏡頭20:地下男人戴的頭帽的特寫鏡頭,然後鏡頭上搖,樵夫產生疑慮,覺得這一切不正常。


鏡頭21:固定鏡頭,樵夫繼續前行,人物由遠及近,「繩子」的出現加重了樵夫的疑慮,開始東張西望。


鏡頭22:樵夫的主觀鏡頭,發現遠處有東西。


鏡頭23:護身符的特寫鏡頭,用切鏡頭,是為了不破壞節奏。


鏡頭24:樵夫發現護身符,想走進觀察,結果被絆了一下,加強了恐怖的氣氛,為下個鏡頭做鋪墊。


鏡頭25:樵夫剛剛站起,便看到草叢裡張開的兩隻黑色的手臂。此處用象徵的手法,局部象徵整體,黑色剪影代表魔鬼、死亡。這一鏡頭是本段落的高潮。

鏡頭26:樵夫看到屍體,感到害怕恐怖,轉身跑掉,扔掉斧子。用側光,樵夫的右臉亮,左臉暗,明暗對比強烈。


鏡頭27、28:結尾鏡頭,向畫右運動,鏡頭27有4秒,鏡頭28有7秒,兩個鏡頭接在了一起。用長焦鏡頭拍攝,可以對環境進行概括性處理、虛化環境,把局部放大。樹葉在人臉滑過,表現速度。


透過對樵夫上山段落28個鏡頭的讀解,我們可以看到黑澤明大師的超凡之處,看到單個鏡頭對作品的重要性。鏡頭是一部影片的最小單位,這一點從格里菲斯開始就已經確立。任何一部作品都必須做到單個鏡頭的表述、表意、表情作用。


《羅生門》樵夫上山砍柴的28個鏡頭毫無拖沓,每個鏡頭都有其所指和能指,是不可或缺的,從這裡可以看到大師用筆精鍊。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重視單鏡頭的作用,而忘記了影視作品是一種綜合表現藝術,拍攝時應該從整體上把握,保持畫面的一致性,切忌由於對一個鏡頭的不忍割捨,而讓整部作品或某個段落有滯澀之感。


《羅生門》的本段落中善於利用變化來突出被攝主體,表現節奏感。這些變化包括演員表演的變化,運動方向的變化,攝影技巧的變化,光線明暗的變化,人物速度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牢牢地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變化中有對比,光線明暗的對比,動靜對比,快慢對比,景別大小的對比,對比鏡頭的運用清楚地顯示影片中的變化。


如同《公民凱恩》開頭景深鏡頭的運用震驚了世人,黑澤明在影片《羅生門》樹林里橫移鏡頭的運用同樣具有開創性。《羅生門》作為一部經典的作品,它的攝影技巧和鏡頭運用值得我們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亞瑟王》導演蓋·里奇:用「搖滾黑幫」點化爛俗IP
拍好類型片N條指南,高能攻略!
《提著心吊著膽》導演李雨禾,他憑什麼被「金牌監製」爾冬陞青睞?

TAG:導演幫 |

您可能感興趣

鏡頭下:印度的環境問題
高清鏡頭下:解剖人類大腦全程
不聊政治隱喻,朴贊郁的鏡頭處理同樣一騎絕塵——34個分鏡頭裡看《親切的金子》
我的鏡頭會說話
《無問西東》剪掉了那些鏡頭?
這隻鏡頭感十足的狗狗、盯著它的眼睛分分鐘入戲
《海王》:黑蝠鱝演員對於鏡頭十分滿意
《西遊記》刪減鏡頭被曝光,解析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九品芝麻官》這個鏡頭裡他沒有台詞 但靠表情展現了高超的演技
細數影視劇中各種穿幫鏡頭
《神鵰俠侶》爆笑穿幫鏡頭,整部劇都被黃曉明那頭五顏六色的頭髮毀了!
根據題材選鏡頭!這6種拍攝題材鏡頭推薦
諾基亞X概念渲染圖曝光:人臉識別解鎖 後置雙蔡司鏡頭
單反相機鏡頭怎樣區分?
HBO透露《西部世界》第二季的部分鏡頭
小米7概念圖了解一下:指紋解鎖很奇葩三鏡頭像二郎神
三星S9+拆解:探秘可變光圈雙鏡頭
鏡頭下的劍門關
《絕地求生》笑的肚子疼系列動圖,第一張太秀了,第六張史詩鏡頭
理解相機鏡頭:焦距與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