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方臉小萌貓,竟然是吃毒蛇的沙漠之王!
點擊播放 GIF/26K
從一千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到今天的37個現存物種,貓科動物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上站穩了腳跟,生活在幾乎所有的生境中:地中海灌叢中的伊比利亞猞猁,高寒草甸和戈壁灘上的兔猻,稀樹草原上圍獵的非洲獅,還有跨越亞寒帶溫帶亞熱帶林海的虎,遍布南北美的美洲獅,等等。
作為嚴格食肉的一個門類,貓科對這麼多環境的適應展示了演化的強大力量。但是,只有一種貓完全適應了真正的沙漠生活,就是今天的主角——沙貓(sand cat,Felis margarita)。
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沙貓。圖片來源見水印。
沙貓又叫做沙漠貓或沙丘貓(sand dune cat), 貓科貓屬的物種,跟家貓的親緣關係甚至比四月份介紹的黑足貓還近,同時也是繼黑足貓之後貓屬第二小的物種。它們分為北非、阿拉伯半島、中亞和巴基斯坦四個亞種,零星分布在中亞-西亞-北非地區的廣闊沙漠中。
沙貓的分布範圍。圖片:catsg.org
沙貓也是今年一月大熱動畫《獸娘動物園》里沙漠地帶的重要角色,帶領主角藪貓和小包進入自己的洞穴躲避正午的酷熱。
《獸娘動物園》第四話截圖。下圖裡從左到右依次是人類小包、沙貓和藪貓。
動畫中沙貓的形象可以說是很忠實於動物原型了。跟黃底黑斑點、耳朵豎直的藪貓相比,沙貓擁有適應沙漠環境的偽裝毛色:底色是更淺的灰黃色,腹部白色,軀幹部貓屬典型的條狀斑紋也非常模糊甚至沒有,只在四肢和尾巴上有比較明顯的黑色環紋。
亞洲地區的沙貓比北非的顏色更深一些。這只是伊朗境內的中亞亞種,一張時尚的方臉,注意更深一些的毛色。圖片:Payman sazesh / wikipedia
之前介紹過的袖珍小霸王黑足貓是一種適應草原和半荒漠地區環境的小萌物。相比較起來,沙貓是更加名副其實的沙漠物種。在分布區的沙漠中,它們只迴避沒有獵物的移動沙丘,除此之外會活躍在固定沙地、黏土地、礫石荒漠等各種地區,依賴稀疏的旱生灌叢提供自己的獵物。在這樣的環境中,沙貓的分布非常分散,低至每百平方公里不到3隻,保守估計的種群總數量大約為27,000隻。
沙漠貓的典型生境,伊朗境內的沙漠。圖片:Jeanne Menjoulet / flickr
方臉臉毛爪爪 都是為了生存
為了佔據這樣嚴酷的生存環境,沙貓也是身懷絕技。正如《獸娘動物園》里表現的那樣,沙貓是挖洞高手,白天大多隱居在灌叢或岩石下面的洞穴里來避免水分散失和極端天氣,晚上出來覓食。它們的腳爪間和腳掌上長著密集的黑毛,可以避免在高溫的沙地上燙傷;分布區偏北的亞洲沙貓們冬天還會長出長達6厘米的厚毛來抵禦沙漠夜間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
給你看我的防燙手套,我不是黑足貓呦~沙貓腳掌上的厚毛並不是用來賣萌。圖片來源見水印
看好了,人家的臉不是方的,那是毛!注意沙貓的爪子,它們無法完全縮進肉墊。圖片:TimVickers / wikipedia
前面提到的動畫形象,科學之處還在於,跟藪貓相比,沙貓的耳朵寬大,分開來位於頭部兩側。實際上,沙貓的外耳道寬闊,並有白色的厚毛遮擋沙塵,中耳鼓室相對於其他貓科來說極度膨大,聽覺極其靈敏。當然,這也讓沙貓有了一張寬寬扁扁的臉。沙貓還有一雙橄欖綠色的大眼睛。敏銳的感覺系統是它們能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食物的必備武器。
沙貓(左)和家貓(右)的頭骨對比,從頭頂上方看去,沙貓的顴骨寬闊,給了眼睛和中耳鼓室很大的空間,紅色圈出的就是鼓室,可見沙貓的鼓室更加膨大。兩圖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左圖:M.Sharipov leg / szmn.sbras.ru;右圖:Danielle Robertson / flickr
大耳朵的方臉小蘿莉。繪圖:翼狼Elang
有了這麼厲害的「雷達」,沙貓就可以在不毛之地大顯身手了。沙貓善於挖洞的技能,不僅解決了住房問題,也解決了吃飯問題——在聽到沙子下面的響動之後,沙貓可以迅速挖沙把獵物掏出來;獵物吃不完,也可以再埋回沙子里做舊保存。
一隻正在藏食物的沙貓:兩腳獸,不要妄想偷走我的食物!圖片來源見水印。
沙貓的主要獵物是沙鼠、跳鼠、倉鼠和刺毛鼠等小型嚙齒類,也會捕捉沙雞、百靈、草兔等。更厲害的是,菜單上還有一群爬行動物:沙丘壁虎、體長可達一米的沙漠巨蜥、分布於西亞和北非的角蝰屬毒蛇等等。對付靈活危險的角蝰時,沙貓必須能閃避毒蛇的攻擊,瞅準時機大力糊臉後咬斷頸椎——想想這是家貓的近親,我們就明白散養野外的家貓對當地原生物種的威脅了……
高手之間電光火石的過招。滑動看獲勝的沙貓。圖片來源見水印。
雖萌不養!
在IUCN紅色名單中,沙貓於2016年從近危(NT)級別降到了無危(LC),這倒不是因為它們種族繁盛,而是因為我們還不確定沙貓的種群現狀。極低的分布密度、晝伏夜出的習性和警覺的習性都是開展研究工作的障礙。雖然研究者了解了一些沙貓的生存威脅,但目前尚無法確定沙貓的種群數量有明顯的下降。
沙貓蹲伏在地上,這是遇到危險時的行為,也是人們很難在野外觀察沙貓的原因。圖片來源見水印。
雖然正式研究缺乏,但人類活動肯定對沙貓的生存產生了威脅。對沙漠邊緣地區的開發、圍欄建設和放牧很容易破壞脆弱的原生植被,導致沙貓的獵物和適宜棲息地減少。野化的家貓和狗一方面把弓形蟲等疾病傳染給沙貓,另一方面會直接捕殺沙貓和獵物。沙貓的分布區,幾乎就是二戰後大部分局部戰爭的發生地,戰火對生境的破壞可想而知。在巴基斯坦地區分布的沙貓,更是很可能直接經受了地下核試驗的洗禮,目前已經瀕危。
不要在老子地盤上打架了成么!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麼萌的小貓,也許你已經動心想養一隻了。但遺憾的是,我們和沙貓最好還是各自生活比較幸福。作為一隻收入CITES附錄II限制貿易的野生動物,沙貓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是好的寵物選擇。
它十分警覺,獨來獨往,不會想和人親近;適應了乾旱的沙貓如果被飼養在人類環境中,很容易由於濕潤空氣中的病原體引發鼻氣管炎;它們很可能無法適應常用的飼料,更不用說作為一隻野貓,它會用尿標記領地甚至標記飼養者……近年來,野生沙貓種群很可能已經受到了非法寵物貿易的影響。如果你想看到一隻健康美麗的沙貓,最靠譜的做法大概是參觀一家成功飼養沙貓的動物園。
有種來沙漠找爺單挑!圖片來源見水印
正所謂:
管他風兒還是沙,就是毒蛇也不怕。
耳聰目明野性大,別想把我養在家~
盧平的神奇生物
日曆娘今日頭像
貓科 家貓


※What?企鵝飛上天了?拜託你仔細看看啊喂
※櫻花樹結的果子,就是櫻桃嗎?
※直面鐵與血的非洲視角,他的鏡頭下有一個震撼你的非洲
※連開花都是愛你的形狀,這朵假牡丹好不一樣!
※藏在深海人未識的美麗水母
TAG:物種日曆 |
※派大星是真的傻嗎?當他們在沙漠沒水喝,他竟然把海綿寶寶當水瓶
※沙僧的原型竟是水鬼河童?從沙漠之神變成一隻吃人的妖怪
※《大沙漠》:古龍,石觀音,就是那種又狠又毒又壞又有魅力的女人
※養沙漠玫瑰做好這幾點,「肚子」堅挺又大,花開爆滿盆!
※獰貓!被稱為沙漠貓咪,還能咬人,三天不喝水!
※河馬竟然會讓乾旱的沙漠變為綠洲,有這麼神奇的嗎?
※在沙漠看到這種形狀的石頭記得撿,這有啥說法?不撿的都是傻子!
※豬隊友沒炸死希特勒,沙漠之狐隆美爾卻被逼自盡,這鍋背的冤啊
※奇特的沙漠蜥蜴,竟可用皮膚來「喝水」,一頓吃千隻螞蟻!
※非洲的這座小鎮,還原吃雞遊戲沙漠真實場景,大哥,我不是故意闖入你家的!
※沙漠中的貓科王者,管他風兒還是沙,就是毒蛇也不怕!
※這裡的沙漠居然是這樣顏色的,而且到處都是湖水
※沙漠玫瑰這麼養,從不掉葉子,開花不斷,又大又艷!
※螞蟻森林如果種的的梭梭樹換成這種樹,沙漠不再是沙漠!
※沙漠玫瑰的養殖方法,你造嗎?開花竟然這麼艷麗!
※全球唯一有水的沙漠:水比沙子還多,但是為什麼依然是沙漠呢?
※住在沙漠里飛奔,沒事還吃毒蛇?你是假變色龍吧······
※沙漠真的是寶庫吧,不然怎麼會有跳鼠這麼可愛的小精靈
※美國有一片像「雪」一樣白的沙漠,沙子為什麼是白色的?
※沙漠沙貓有多兇猛?體態弱小卻敢戰猛獸,被稱為沙漠「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