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5月13日,台灣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佩里級導彈護衛艦「泰勒」號與「蓋瑞」號在美國完成維修改裝之後,以「銘傳」和「逢甲」的新艦名返回台灣左營軍港,編入海軍艦隊指揮部澎湖146艦隊,成為台灣海軍最新一批對美軍購的成果。


對於這兩艘護衛艦,無論是台灣島內、美國還是中國大陸,表現幾乎是一致的:冷漠。箇中原因也不難理解。對台灣而言,佩里級雖然是美國海軍剛退役的「熱艦」,但本身並不先進,絕大部分技術早在上世紀「光華計劃」建造「成功」級巡防艦的時候就已經為台灣所了解;對美國而言,這兩艘護衛艦本身不值多少錢,出售給台灣也沒有「扭轉海峽局勢」的作用;對中國大陸來說,隨著中國海軍在過去幾年裡的「下餃子」,大陸海軍對台灣在技術和數量上的雙重優勢業已形成,自然也不會太在意這兩艘護衛艦。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返回台灣的佩里級「逢甲」艦,雖然媒體不甚滿意,但是民間似乎還是熱情依舊


如此說來,購買這兩艘沒什麼意義的護衛艦就是台灣的一筆糊塗買賣嗎?顯然不是。


在台灣海軍的歷史上,美援退役艦艇實際上是作為台軍水面艦艇力量的「主線劇情」出現的,而無論是從其他國家外購還是自行建造,實際上都更像是一閃而過的插曲。


2010年前後,台灣海軍的水面艦艇主力包括4艘基德級驅逐艦、8艘成功級護衛艦、6艘康定級護衛艦和8艘諾克斯級護衛艦。這些艦艇一般都稱之為「二代艦」,共同構成了台軍三大主力艦隊:124艦隊、146艦隊和168艦隊。光看這毫無意義的三位數很可能沒有什麼感覺,但如果追溯到國民黨逃台初期三個艦隊(當然168艦隊實際是90年代才成立的)的名稱「驅逐第一艦隊」「驅逐第二艦隊」「巡防第二艦隊」(巡防第一艦隊現在成了統管台軍幾十艘導彈艇的131艦隊),就不難看出他們的地位了。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台灣海軍的二代艦在90年代初期還算比較先進,現在就只能算是馬馬虎虎了


按照上世紀70年代美國顧問為台軍計算的結果,台海軍若想有效保護台灣,就必須有24艘驅護艦組成的艦隊。因此台灣海軍在建軍過程中,除了保證艦艇技術性能的先進外,還要時刻注意艦隊的規模。2010年前後的台軍主力艦艇總共26艘,基本也維持了當年的計算結果。


這26艘艦艇按照來歷分,大致分成三類:自行建造的(成功級)、引進的國外現役產品(康定級)和引進的國外退役艦艇(基德級和諾克斯級)。當然,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幾個艦隊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台灣海軍的水面艦艇除了少數日本投降時賠償的艦艇外,大多數都是美國直接援助的。


當然這些援助其實來得也頗為混亂,有抗戰勝利後美國幫助國民黨重建海軍送的護衛艦、有50年代美國人處理給台灣的位於菲律賓的廢鐵、也有50年代末美國人為了平衡兩岸軍力(主要是對抗解放軍引進的4艘驅逐艦)賣給台灣的4艘驅逐艦。

後來在上世紀70年代,為了繼續平衡解放軍的海軍力量,同時給台軍實現換代,美國海軍將自己正在退役的大批二戰驅逐艦(經過現代化改進後實際為反潛驅逐艦)以很低的價格處理給台軍,台軍一口氣買了20多艘,就是台軍所謂的「一代艦」也就是「陽字型大小」。這些老船在台軍的翻新改進之下一直用到本世紀初,成為「二代艦」服役前的絕對主力。


從國民黨逃台到「一代艦」列裝台軍,美國援助或者出售台軍的艦艇幾乎全部是退役艦艇,但早期的「退役」並不代表這些艦艇的性能很差。畢竟50年代援助的所謂「退役」艦艇大多數是二戰中建造的新艦,無論技術還是壽命都算不得老舊,只是趕上美國海軍裁軍才退役成為剩餘物資;第一批的4艘驅逐艦雖然是二戰前的老船,但作為平衡4艘蘇聯二戰前驅逐艦的手段應該說是恰到好處。


相比當時解放軍各種七拼八湊的所謂「護衛艦」,這些退役艦艇性能均衡、艦況更好、出勤率也更高,但又不足以徹底壓倒解放軍海軍,以防止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美夢」成真。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台灣第一代的「陽字型大小」驅逐艦正好4艘,在台灣海軍一度也享受了與我軍「四大金剛」一樣的待遇


後來的「一代艦」雖然依舊是二戰戰艦進行局部現代化改進,而且艦況也一般,但當時的解放軍剛開始批量建造的051型驅逐艦和053H護衛艦在技術水平上也僅僅是二戰技術+戰後60年代反艦導彈的組合,並沒有領先太多,而「陽字型大小」勝在數量眾多,加上台軍後來對其進行的改進,其性能與解放軍的第一代驅護艦也一直在伯仲之間。


至於台灣的「二代艦」,實際上需要將其分開看待。


之所以會出現自行建造的成功級和購自法國的康定級,主要源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貫徹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時期,台灣因為對繼續獲得美援感到無望之下,在所謂「克難精神」下尋求擺脫美國艦艇的產物。


當然有讀者可能會笑:用美國圖紙造美國護衛艦,再裝上美國武器也能叫「擺脫美國」?但對於從未建造過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台灣來說,依靠《與台灣關係法》獲得部分美國子系統,並利用美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改進之後自行建造,在當時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

至於法國產的康定級護衛艦艦體,則與同一時期的幻影-2000戰鬥機、海龍級潛艇一樣,是中歐關係異常時期台灣「稀里糊塗」從歐洲獲得的一鎚子買賣裝備,不僅因其非常的購買手段導致弊案產生,艦艇本身也無法很好地和武器系統兼容,至於升級潛力更是基本沒有。


後來的諾克斯級和基德級,則是美台關係回潮之後,美國再次向台灣出售的退役裝備。其中的諾克斯級是美國海軍上世紀60年代批量建造的反潛護航護衛艦,實際上是「陽字型大小」代表的反潛驅逐艦在美國的換代產品。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進行「武進3號」升級的陽字型大小驅逐艦,也算是世界各國改造二戰老艦的登峰造極之作


作為一種重在控制造價以便大量訂購的艦,與90年代中國海軍裝備的各類驅護艦相比,該級艦除了反潛作戰武器系統因為作戰需求比較高檔外,其反艦和防空武器系統都可以用平庸甚至貧弱來形容(連台軍引進之後都想辦法把「武進三號」的防空武器套裝加強到該級艦上),其主要價值在於增強台軍的反潛作戰能力的同時,替換老舊的陽字型大小艦,維持台軍24艘驅護艦的數量規模。


基德級作為一種退役艦艇,則存在著很大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該級艦本身是伊朗巴列維王朝購買的外貿防空艦,美國海軍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當了「接盤俠」,替造船廠買下後自己使用,本質上是一個美國海軍裝備規劃外的特殊艦。


作為一款80年代中期的外貿防空導彈驅逐艦,該艦的性能可謂是相當強大,但美國海軍在80年代普遍裝備的是能夠長時間伴隨核航母全球機動的核動力防空導彈巡洋艦,之後的90年代裝備的則無一例外是「宙斯盾」艦。這就導致了該艦在80年代續航力比不上核動力戰艦,90年代後又因為防空系統的代差劣勢迅速落後,因此在美國海軍在使用該級艦不到20年之後就將其退役並積極尋求出售。


但因為該級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台灣海軍在獲得該級艦的時候,還是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獲得了台海最強大導彈驅逐艦。這一優勢,即使在2000年大陸引進了比本國驅護艦先進很多的現代級之後依然存在,甚至在052C和052D服役後,基德級還有「最大」的稱號可以吹噓。


不難看出,看似各種來源都有,十分均衡的「二代艦」體系,本質上是台灣海軍從短暫的「克難時代」恢復到購買美國退役艦艇時代的轉變期。在這個轉變期中,由於解放軍水面艦艇的技術已經有所進步,單純買美軍標準的退役艦艇(諾克斯級)已經沒有辦法佔得技術上的優勢,但台灣自製的成功級、歐洲引進的康康定級以及非典型的退役艦基德級的先後出現則掩蓋了這一問題,讓台灣上下一度認為靠買美國退役艦艇的思路依然能獲得性能較好的艦艇。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諾克斯級和佩里級都是美國海軍的「低檔船」,重在便宜而不是技術先進


但所謂「退潮了才能看出誰沒穿底褲」,當台灣在「二代艦」全部整建完成10年後,艦齡最大的諾克斯級已經開始退役(目前只有6艘在役)之時,卻發現買退役艦艇這條路已經到了此路不通的地步。


美國海軍在諾克斯級之後批量建造取而代之的廉價反潛護衛艦就是佩里級,作為同樣為了省錢故意低配的戰艦,該艦的性能在當代不算先進絲毫不值得奇怪。


但要命的是20年前台灣自建成功級用的就是佩里級的圖紙。雖然這次引進的佩里比成功級多了AN/SQR-19型拖曳式聲納,但誰也不會因為20年前的BP機上多了跟鍍金鏈子,就覺得這玩意也能跟上數碼時代。


至於高檔主力艦,基德級這樣大且還算先進且艦齡短且不太貴的船也實在是可遇不可求。


該級艦之後建造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目前都還是美軍艦隊的中堅力量,處於現役之中,加上美國海軍目前正處於經費緊張導致的規模緊縮中,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替換計劃來更新這些艦艇。加上美國對輸出「宙斯盾」依然高度敏感,因此雖然台軍對美國退役的前5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因為沒有垂髮而退役)垂涎已久,但美國遲遲不願將該型艦出售給台軍。


至於其他國家的驅護艦,因為註定存在的政治難度,台灣乾脆不去想了。換句話說,佩里級護衛艦雖然落後,但卻是台軍可能買到的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不買佩里,台灣還能買啥,漢密爾頓級高耐力炮艦么?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已經退役的前幾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台灣幾次求購都被拒絕了


比這更糟糕的還在後頭,佩里之後,因為美國海軍戰略的改變,已經沒有新一代的傳統護衛艦了,瀕海戰鬥艦這種高速輕火力船又不適合台軍需求,當未來成功級和康定級老化的時候,台灣很可能什麼美艦都買不到了。正因如此,台灣現在才開始推進所謂「國艦國造」,籌建自產的水面艦艇,就是為了解決未來台軍主戰艦艇的有無。


就算這一計劃一切順利,這也得是十年以後的事情了。但是諾克斯級的老化卻已經是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了,因此雖然心裡可能老大不願意,台灣也只能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換掉更加老舊的諾克斯級,保障台軍24艘左右的水面艦艇部隊的規模。


說到底,台灣對引進佩里的不滿,根源上是出於鴕鳥心態:不願直面台軍水面艦艇部隊優勢地位不在的事實。在很多台灣軍事綜藝欄目媒體人腦海里,「陽字型大小」或者「二代艦」時期甩開解放軍兩條街的情況才是台軍應有的水平,但卻不願意正視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隨著解放軍走向遠洋的戰略方向和大陸軍事科技的全面升級,人民海軍在這10年里突飛猛進的進步,已經把有自主建造先進艦艇能力的昔日亞洲一強——日本海上自衛隊都甩在身後,一直靠著買美國退役艦艇苟延殘喘的台灣海軍,又有什麼資格非要力壓解放軍一頭呢?



台軍對購買老舊的「佩里」級護衛艦不滿 但又無可奈何



在很多台灣軍事綜藝欄目媒體人腦海里,「陽字型大小」或者「二代艦」時期甩開解放軍兩條街的情況才是台軍應有的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與中國簽署武器採購意向書 能與北約制式武器兼容
打破三星壟斷!京東方首條曲屏OLED面板投產
日本擬棄「薩德」 傾向引進陸基「宙斯盾」
中國推出大飛機C919,外國網友「戰」起來了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金主」出錢指定購買土耳其護衛艦,「好基友」被逼無奈也屬自然
吳卓林的「兒子」讓她感覺做父母很驕傲,與老婆看鞋卻無力購買
美軍為何瘋狂購買、列裝俄國武器,這才是敵人真正可怕之處
土耳其下定決心向俄購買武器,誰也攔不住!普京:不夠還有別的
為何印度購買俄羅斯裝備,總是比別國貴?真相讓人不恥
阿聯酋的舊戰機退役,為何巴基斯坦卻願意購買?真相你絕對不知道
印度購買了那麼多先進裝備,為何依舊被嘲笑?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大戰已不可避免!伊朗攜重金前來購買武器,無論如何都要把鷹擊導彈買回去
最不靠譜的一次軍艦交易,秘魯居然向愛沙尼亞購買軍艦,還不好用
購買組裝機如何避免上烈士牆?雷霆世紀匠心品質讓你無後顧之憂
對佳士得《木石圖》,兩岸故宮都「不可能參與購買」
曾經美軍方都購買的神奇大疆無人機,為何如今被川普吐槽不已?
航母如果滿足自用,遼寧艦可對外出口,巴鐵最急需卻無能力購買
干度不夠、做舊、梅子味,購買白茶時,請遠離這三種老白茶!
打仗時美國士兵自己購買手槍,那麼彈藥如何補充?事實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何在俄羅斯可以隨意購買步槍,手槍卻不允許販賣?
美國不禁槍,為何不允許國民購買防彈衣?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道理
國外既然可以買槍持槍,那可以購買民用坦克嗎?答案卻是這樣
俄罕見低頭承認或將從中方進口武器!都有可能購買哪些裝備?
如果可以,請停止購買茶杯犬,還它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