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曾經國民時尚的「扛把子」飛躍 為何成了法國人的?

曾經國民時尚的「扛把子」飛躍 為何成了法國人的?

說起小白鞋,可能算得上是當今時尚潮人的鞋櫃必備品了。但如果還停留在綠尾 Stan Smith 和 Super Star 貝殼頭的時代,恐怕不能算是個合格的Sneakerhead。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年輕人的腳上又開始出現那雙標有紅藍雙箭頭的飛躍小白鞋。用它搭配起牛仔褲,還真的別有一番復古的滋味。這不禁讓我們懷念起那個哼唱著《同桌的你》,用尺子在書桌劃「三八線」、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傳紙條的年代。

曾有人說,飛躍當年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絕對不亞於現在的 NMD 和「大椰子」。據說下雨的時候,一個男生寧願光腳跑回家,也不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洗得雪白、擦得鋥亮的飛躍鞋弄髒。也許中國最早的 Sneaker 文化,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吧。數十年來,雖然從未退出過歷史舞台,但飛躍鞋所代表的意涵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年產千萬的國民老膠鞋到 39 塊包郵的「地攤貨」跟其他老國貨品牌類似,飛躍也見證了中國製造業數十年來的改革與變遷。「飛躍」這個品牌,最早來自於上海大孚橡膠廠。這個上海大孚橡膠廠創建於 1931 年,由民族資本家崔福庒開辦,最開始主要生產名為「大虎」的套鞋和跑鞋。

後來50 年代公私合營,大孚改名為地方國營大孚橡膠廠。當時多家鞋廠、輪胎廠合并,成立了上海橡膠工業公司,下設上海膠鞋一廠到十廠 10 個膠鞋工廠。飛躍就誕生於這個時期。最開始為了適應部隊行軍、訓練的穿著需求,解放軍後勤部委託大孚設計出了牢固、耐磨、舒適的軍用解放鞋。由於在部隊的大範圍推廣,解放鞋當年就生產了 1000 多萬雙。

1958 年大躍進期間,大孚把解放鞋進行了改良,設計生產出了適合民用的膠鞋,取名為「飛躍」;1959 年,飛躍鞋正式進入市場,第一年的銷量就達到了 161.6 萬雙。

即使在「文革」時期,飛躍都一直未停產。80 年代,飛躍更是成為當時「弄潮兒」們的時尚標配,一件海魂衫、一雙印有紅藍雙箭頭的飛躍鞋,即可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鼎盛時期,飛躍的年銷量甚至超過 1000 萬雙。

一位曾經在大孚工作了幾十年的退休老技工說,當年的老大孚橡膠廠有十多間廠房,都是蘇式建築,主要就生產軍用解放鞋和飛躍鞋兩種產品。在 60 年代,飛躍鞋就已經賣四五塊一雙,在當時可以算是奢侈品。而 1959 年進廠工作的他,當時的月工資已經能拿到 72 塊。 蠻好,蠻好。

但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曾經吃喝不愁的國字頭品牌們面臨著改革的陣痛。80 年代中期以後,上海橡膠工業公司開始改制。1985 年,原上海輪胎廠和上海膠鞋一廠合并成立上海大孚橡膠總廠(1988 年改名為上海大孚橡膠有限公司),後來又併入上海華誼集團旗下的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膠鞋和輪胎。1997 年,大孚橡膠廠投資成立了上海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同年,大博文轉入上海蘭生股份公司名下。

再後來,大孚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輪胎生產上,飛躍鞋的品牌交給上海生龍鞋業有限公司進行管理。幾經變革之後,飛躍的生產變得越來越邊緣化。除此之外,改制前的飛躍鞋,由中國百貨公司負責包銷,可以說基本沒有經營的壓力。但隨著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曾經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飛躍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耐克、阿迪、彪馬、匡威……走向世界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幾十年如一日的陳舊設計,讓飛躍漸漸被愛趕潮流的年輕人所遺忘。最差的時候,飛躍在國內的年銷量也就是幾萬雙。一位了解飛躍狀況的知情人士曾這麼透露。

曾經負責生產飛躍鞋的大博文鞋業,隨著鞋子銷量的不斷減少,工廠也越搬越偏遠。曾任大博文鞋業廠長的陳建岳把飛躍的沒落歸咎於「市場上的假冒太多」。他表示,大博文的廠名曾在浙江被仿冒,而這些打著正品旗號的假冒鞋,售價僅 10 元,質量也很差。打開淘寶網,輸入「飛躍」這個搜索關鍵詞,會出現許多出售飛躍鞋的店鋪。在這些商品之中,飛躍小白鞋的價格從 20 幾塊到近百元不等。

而這些售價在二三十塊左右的經典款飛躍鞋,通常被指摘味道太大、有溢膠現象、容易開裂、不耐磨、包裝簡陋等等。不過相比同類型知名品牌運動鞋動輒數百元的售價,飛躍低廉的售價被稱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當真是網購生涯第一次見沒有鞋盒包裝的鞋,這叫環保,39 塊錢包郵你要啥自行車;快遞塑料袋一打開一股臭雞蛋味蹭蹭蹭……這叫橡膠味,39 塊錢包郵你要啥自行車;鞋底不是平的那麼大的弧面真是最搖擺……這叫曲面,39 塊錢包郵你要啥自行車。特別弔。

相關人士表示,這些「老版飛躍鞋」大部分為舊時的庫存或者仿冒品,數量可能達到正品的 5-10 倍,其實是不被官方所認可的。但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廣泛流通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飛躍形象的,卻正是這些價廉物卻不一定美的產品。

與一個法國人的愛恨情仇雖然在國內幾度浮沉,飛躍近些年卻在國外風生水起。2005 年,旅居上海的法國人帕特里斯巴斯蒂安(Patrice Bastian)無意中發現了飛躍。在從幼年起就熱愛收集各式經典球鞋的他看來,飛躍讓他眼前一亮。 第一眼見到『飛躍』我就迷上了它,愛它的經典與強烈個性,甚至愛它被大多數中國人所遺忘這個事實。在中國只有很少的人才穿它,大都是武術愛好者或者工人。帶著歷史感的『飛躍』的確有點不合時宜,但它的基本形態有足夠強的時尚感。

在構想了一系列對「飛躍」的改造計劃之後,帕特里斯去找當時的飛躍生產商——大博文鞋廠,拿到了「FEIYUE」的商標授權,然後開啟了對飛躍大刀闊斧的「改革」。他重新設計了商標,讓其看起來更加年輕化、有時代感;他重新調整了製鞋工藝,根據不同人群設計了不同形狀的鞋楦,還改良了鞋面布料和鞋底;他改變了品牌定位,提高了質量和售價,將售賣場所定在專業的運動鞋店,和國際品牌擺在一起;他邀請名人為品牌背書,讓品牌價值進一步升級,還跟不同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

最關鍵的,他充分利用西方社會對神秘的東方文化的巨大想像空間,將功夫文化和品牌結合在一起,引起了西方消費者的關注。「少林精神 Shaolin Soul」、「螳螂拳 Mantis Style」、「虎爪 Tiger Claw」,這些都是法國版飛躍推出過的特別款式。

如今的飛躍,已經擺脫了曾經在逼仄小店櫃檯里灰頭土臉的形象,進入了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著名的體育用品商店 Quaiterback,在法國擁有了超過 160 家零售代理商。在英國、荷蘭、美國、韓國等地,變洋氣的飛躍也越來越成為時尚界、娛樂圈名人的選擇。

「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曾經穿著一雙飛躍經典款出現在電影拍攝場景中,香奈兒和范思哲的品牌宣傳形象大使 Poppy Delevingne 也曾腳蹬一雙飛躍出息時尚趴,曾經的「國民老公」李敏鎬、少女時代的徐賢等明星也都是飛躍的忠實粉絲。

時尚雜誌《ELLE》法國版曾經稱:飛躍能夠挑戰匡威在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主導地位。曾經被奉為圭臬的美國流行文化,已經漸漸讓年輕人們感到厭倦,他們需要一個同樣經典、能夠與匡威等相抗衡的品牌來擔當時下流行文化的代言人。飛躍略帶復古和富有街頭風味的設計,剛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於是寫有拼音「FEIYUE」的中國老國貨就這麼在國外火了一把。

然而,這一切的輝煌,似乎都和中國人沒什麼關係了。2006 年,在拿到了大博文的授權之後,帕特里斯在法國註冊了「FEIYUE」的國際商標。根據商標保護的地域性原則,一旦商標被搶注,原持有企業就不得在此區域內使用該商標;而根據國際商標註冊的《馬德里協定》,加入馬德里體系的國家和地區都遵守此原則。這其中就有中國,也有世界上大部分貿易國家。

這就意味著,從此之後,「FEIYUE」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生產、銷售,都不再與國內的飛躍廠商有任何關聯。換句話說,飛躍在海外賣得再好,國內的飛躍廠商都拿不到半毛錢。當然,如果國內的廠商想以「FEIYUE」的名義出海,那也是不行的。一個出生在中國、成長在中國的品牌,如今卻變成了別人的合法所有。

談起這件事,飛躍在國內的品牌擁有者就非常地惱火。一位曾在大孚橡膠廠工作的負責人表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大博文鞋業只擁有飛躍的商標使用權,並沒有商標所有權。據知情人士透露,大孚當年在投資建立大博文鞋業公司時,曾與合作夥伴蘭生股份達成協議:蘭生接收 300 多名大孚的員工,大博文可以無償使用「飛躍」品牌 17 年。帕特里斯就是在那 17 年中間從大博文拿到的品牌授權。

而大博文方面也同樣覺得委屈。曾任廠長的陳建岳說,「與法國人接洽的是老廠長,他有經濟問題……我不便多說。我們在考慮與法國人打官司,他們侵犯了大博文的知識產權。我們也在討論重新設計開發飛躍鞋。」

據悉,目前飛躍的中文、拼音商標持有人為上海大孚橡膠有限公司,實際管理者為上海生龍鞋業有限公司;由上海蘭生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博文鞋業,則擁有飛躍的生產權。除此之外,品牌方還授權了很多其他企業進行飛躍鞋的設計和生產。就像國內歸屬權的混亂狀況一樣,涉及到了國際商標法律,飛躍的品牌授權問題就變得更複雜了。再加上別人是利用法律「合法地鑽空子」,除了在道德上譴責一下,似乎真的很難通過法律途徑得到想要的結果。

以時尚的名義復活,從老國貨到新國貨的路有多遠?飛躍在海外的火爆,出乎了國人的意料。有些人甚至開始「出口轉內銷」,求人代購海外版的飛躍。不過也有一些人覺得,我們自己也可以讓老膠鞋變得更時尚、更受歡迎。

前面說到飛躍曾把品牌授權給了多家廠商進行設計和生產,其中就有一些廠商看到了「老樹逢春」的契機,對飛躍進行了改造。比如說其中一家授權商自己去拿到了《星球大戰》的授權,推出了「飛躍x星戰」聯名版球鞋。 他們還與藝術中心、潮人等進行合作,推出了手繪版、定製版的飛躍球鞋。

如今,很多新的科技也被融入到他們的設計中去。比如說在今年的上海時裝周期間,他們與布料圖書館合作推出了防水防污的飛躍系列鞋。

如今的飛躍,從低幫到高幫,從帆布到亞麻、超纖、皮面,從復古到流行,提供給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多。老國貨,新設計,其實國人也可以讓飛躍煥發新的生機。而當下的復古風潮,也讓經典款的飛躍重新吸引到了年輕人的注意。

據統計,2015 年,飛躍在全國的線下銷售額超過了200 萬雙,線上銷售狀況也非常良好。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從品牌的價值方面來考慮,飛躍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明明有能力生產出質量更好的產品,但是對短期經濟利益的過分看重,讓市場上經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明明有能力生產出好的產品,但由於營銷水平不夠,好酒根本出不了巷子;明明品牌本身很有價值,但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今天的飛躍,在消費者的「懷舊風潮」中回了春,但隱藏在情懷背後的,還有揮之不去的知識產權糾紛、質量等問題。當我們為飛躍的復興而欣喜時,最好也思考一下,在「新國貨」時代,如何能真正讓「國貨」創新、成長、走出國門。(作者:劉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非洲女人的時尚 中國人沒法去懂
韓國人眼中最帥的中國男星,吳亦凡時尚,鹿晗清新,他也上榜了?
泰國醜女站上超模選舉的舞台,自信地想去國際時尚圈干一番成就!
她是法國新生代超模的驕傲,是世界時尚界的驚喜!
「相遇法國」一場身在蘇州的法國時尚之旅
她是比趙麗穎美的女兒國國王,還曾搶了李小冉風頭,時尚品味非凡!
英國皇室的「奇特」時尚 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
呂燕那敬業、無所畏懼的態度,她身上的自信,吸引著法國巴黎的時尚場
國民閨女關曉彤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看一下她的時尚搭配就知道了
現在世界上流行的時尚竟是我們玩剩的?網友:原來我們中國人才最時尚!
韓國宋慧喬同框中國王麗坤,「素顏女神」的時尚之爭你更想站誰?
要在時尚行業做一輩子的中國時尚界領軍人物究竟是誰?
英國公主告訴你,時尚的完成在於「節儉」
驚艷巴黎時裝周的不是中國明星,而是覺「醒」的中國時尚
韓國宋慧喬同框中國王麗坤,「素顏女神」的時尚之爭你更喜歡誰?
法國時尚達人:穿什麼會顯瘦?
中國「絨」耀的時尚覺醒
才是美國人心中的時尚教母
如何穿著才能時尚靚麗,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沒有洗剪吹,但也很前衛:快來看民國時期的時尚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