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一些老片之所以經典,不僅在於其不胡編亂造的劇情,不僅在於其鮮明生動的人物塑造,也在於那些現今聽來仍可能振聾發聵的台詞。完片至今17年的首部《鐵齒銅牙紀曉嵐》近來又被網友翻出,其中紀曉嵐和和珅關於賑災的一段對話更是引來無數熱議。片中對白短短几分鐘,卻矛盾迭現,文人治國理想與現實衝突、為官應有之義與官場人情衝突,皆引人深思。智客君轉載和、紀這番對話的解讀,供各位讀者參考。


這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士大夫與一個現實主義的技術性官僚之間的對話。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兩人都是身負皇命,在發生天災時維護清朝的統治。劇中塑造的紀曉嵐的賑災理念源自聖賢書——得民心得天下,而和珅的思路來源於殘酷政治鬥爭的統治術。


和珅知道維護穩定、防止動亂是朝廷賑災的最重要目的,所以對於他而言,餓不死鬧不起來就是最佳狀態。


劇中和珅的觀點整理如下:


1、一斤口糧換三斤糠麩,因此有更多糧食可以分給災民。


和珅台詞


合理性分析:


a、絕對量上,三斤糠麩與一斤口糧相比,能讓更多的人維持生存而不是讓少部分人吃飽。


b、相對量上,由於價值被稀釋,貪官要貪污的難度更高,能最終發放到災民手中的比例會更高。另外,糠麩在災區以外價值更小因此也抑制了賑災物資的倒賣,類似於茅於軾的廉租房不能蓋獨立的廁所的理論,就是為了降低資源水準,讓謀利者遠離。


2、災民不是人,滿足生存即可。

紀曉嵐台詞


和珅台詞


通過舉出易子相食的例子,可看出這裡的「不是人」,可以理解為人的社會屬性完全喪失,只剩下野獸的求生欲,為口糧換糠麩提供倫理上的支持。


3、連年征戰,國庫已經空虛。這是這場對話的轉折點,在和珅擺明此事後,紀曉嵐交出了談話的主導權。


紀曉嵐台詞


和珅台詞


4、薛大老闆是個神通廣大的人,通過運作賑災款,一分錢進去兩分錢出來。


一般賑災朝廷都是按災情撥付錢款,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和珅將錢款通過發達的錢莊業實現增值,從而將可分的蛋糕做大。最終到災民手中的相對而言也能夠更多。


5、先「救」官員,才能救災民。


紀曉嵐台詞

和珅台詞


這裡的官員其實是指朝廷在災區的統治體系。古代一場大災,奪走的不僅是碗里的食物,更能瓦解掉一個地區的社會秩序。這裡的救官員,實際上是救體制。


梳理下和珅賑災的大體情況。


條件:國庫空虛,乾隆給了一筆遠不夠滿足正常賑災需要的糧款,讓和珅賑災。


難點:和珅不能說錢少,因為國庫的錢是乾隆花光的。而和珅又知道這筆本就不多的錢要是直接換成口糧直接發放則一定會被賑災官員剋扣。因為在大災之下,各級官吏也需要資源維持自己的地位權勢,而不僅是貪財而已。


這種情況處理不好容易發生以下問題:


1、口糧總量不夠分配不均,災民少部分吃飽大規模餓死。


2、不受控制的貪污嚴重,但在缺乏物資支持的情況下反貪導致朝廷與地方官僚豪強矛盾激化,最終削弱了統治秩序。


3、流民四起,最終天災變成動亂。歷史上,明朝滅亡的一個最重要的直接原因也正是西北大災荒朝廷賑災不利引起民變,最終地方軍閥看著李自成打入北京。清朝乾隆年間好歹康熙、雍正的底子不至於那麼嚴重,但和珅如果不用點手段,到時候賑災不利地方生亂,背鍋的一定是自己而不是揮霍國庫的乾隆。這種壓力是讀聖賢書的紀曉嵐感受不到的。


於是:

1、通過錢莊運作,將有限的朝廷撥款盡量增值甚至翻倍,而不是像紀曉嵐一樣發完了找乾隆再要。這隻有和珅才能辦到,紀曉嵐一類的士大夫是看不上薛大老闆的。


2、在天高皇帝遠的災區,以默認貪污的方式與災區地方官僚達成妥協,重建統治秩序,並取得了將來與災區官吏討價還價的空間,某種程度上也獲取了朝廷處理地方事務的主導權。


3、將籌集的糧的口糧以糠麩替代,維持大部分災民最低需求抑制流民的同時,也稀釋貪污糧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饑民餓不死、讓貪官貪不多。


總的來講:用有限的成本,以降低災民民生需求為代價,維護了朝廷在災區的統治秩序。這些台底下的手段,正是紀曉嵐無法理解也無法忍心的地方。


最終:災民沒大規模餓死,也走不動,更鬧不起來;地方官、薛老闆撈了一筆,感謝和大人、感謝萬歲爺;和大人也得到了孝敬和乾隆的信任;最關鍵的糠麩賑災的惡名扣不到皇帝頭上,天災沒變成人禍,乾隆對此很滿意。


究其根本在於:對於朝廷而言,賑災驅動力最終源自於的政治需求而不是民生需求。


你看看為了賑災和大人把金融手段(錢莊投資)、行政手段、物流管理(原有三倍以上的物資運輸)、司法手段(干預反貪)都用上了,和珅真的很厲害有沒有?乾隆怎麼會不知道和珅貪,怎麼會不知道他給的錢不夠,甚至可能通過清流們的奏摺知道口糧換糠麩,但也知道也就和珅能架得住手下這個貪婪的體制,能用這種最省錢的方式達成賑災的政治目的。所以和珅能成為軍機大臣而紀曉嵐最多算個御用文人。


劇中紀曉嵐的思維局限在於,他所默認的前提是皇帝聖明、國庫充裕,唯一壞的是眼中只有金錢的貪官。因此當得知國庫已經空虛(這是最關鍵的信息)的時候,紀曉嵐就已經無法再用自己的思路往下想了。因為面對一個無法避免的腐敗體系,再想下去就不是紀曉嵐,而是黃巢、朱元璋、李自成了。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賑災,紀曉嵐救的是社稷,和珅救的是朝廷



但是,和珅的說法真的無法反駁?並不是,因為和珅的思維本質是維護這個貪腐體系。和珅深諳這個貪腐體系的運作機能與利益關係,所以能成為駕馭這個龐大體系的人。和珅駕馭這個體系滿足了皇帝的需求的同時,這個貪腐的體系與和珅本人也得到滋養與壯大,最終吸取榨乾的是整個帝國的養分。


具體來說就是,災時主導並從賑災中獲利的貪官豪強們在災後恢復重建的過程中就會利用手中在賑災時掌握的社會主導權以及與上層達成的妥協,將自身利益最大化並且導致今後的任何災患都成為地方貪腐勢力與朝廷博弈的政治工具,埋下越來越劇烈的動亂隱患。這對於江山社稷真正的長治久安而言無異於飲鴆止渴。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劇中紀曉嵐的態度是對的,但因為時代限制,在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這是古代王朝永遠無法逃脫的惡性循環。除了噁心噁心和大人,他沒什麼辦法能改變朝廷現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道家十層境,你在哪一層?
清朝人販迷拐兒童殺掉吃肉煉丹 被群眾打死仍遭銼屍
袁世凱與攝政王載灃的「宮斗」
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為何200年不摘?

TAG:清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驚動朝野的「山陽賑災案」中,小小知縣的死為何讓皇帝大怒?
和珅將賑災糧換成牲口吃的麩糠給災民,看似荒唐,其中卻有大道理
和珅領命去賑災,卻在救濟糧里摻沙子,為何乾隆知道後還稱讚他?
朝廷讓和珅去賑災,和珅卻往粥里摻沙子,乾隆皇帝卻誇他辦得好
乾隆讓和珅去賑災,和珅卻往粥里摻沙子,事後,人們都說和紳做得好
乾隆讓和珅去賑災,和珅卻往粥里撒沙子,真相讓災民落淚
和珅主持賑災,往賑災的白粥里撒了一把沙子,為何還得到了表揚?
和珅往賑災的粥里倒沙子,縣令敢怒不敢言,但卻得到了乾隆的讚賞
和珅去賑災,故意往粥里摻沙子,乾隆大加讚賞,災民:真是好官啊
朝廷賑災,和珅在糧食裡面加沙子,為何乾隆拍手叫好
乾隆讓和珅賑災,和珅向糧食里撒沙子,之後災情很快控制
和珅往賑災粥里撒沙子,紀曉嵐震怒,百姓卻感恩戴德!
乾隆讓和珅去賑災,和珅卻向粥里摻沙子,一語道破緣由眾人欽佩
和珅賑災在粥中撒石子,為何災民反倒很高興?看後才知和珅多聰明
和珅在賑災糧食里摻沙子,為什麼說是為民著想?連紀曉嵐都佩服!
大明王朝:「二老爺」田有祿,賑災現場的表演!
乾隆讓和珅去賑災,和珅抓起沙子就往粥里扔,人們卻說和紳做得好
和珅賑災時,往災民粥里灑了一把沙子,皇帝得知後大大獎賞和珅
雍正王朝:去江南籌款賑災,憂國憂民不假,但胤禛有更重要的目的
賑災糧不夠,和珅往粥里摻沙子,紀曉嵐不解,乾隆稱讚: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