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文/陳邦林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作者簡介】陳邦林,四川省散文學會、遊仙區作家協會會員,四川數字出版社簽約作者,一個喜歡在文字中行走的人,有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散見多種媒體。


公元263年、280年魏國相繼滅了蜀國和吳國,三國歸晉。

三國歸晉這段歷史的真正總導演是水鏡先生。正是他的設計、布局,直接促成了司馬家族最終得到天下,而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都成了跑龍套的角色。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像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一樣的高人,水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的風雲變幻的時代,在《三國演義》浩瀚的群星中,水鏡先生出場不多,全書著墨很少,他是神秘大隱之士。


水鏡先生何許人氏?他就是司馬徽,字德操,穎川人,東漢末年名士,由於精通經學,人稱「水鏡先生」。其八字須,松形鶴骨,器宇不凡。他的草堂架上堆滿了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簡直就是一位隱士高人。


說到複姓司馬,在三國時期可是一個大姓,晉的皇帝就姓司馬。歷史上,有人居然考證出司馬徽和司馬懿竟是八輩子之內的同宗,他們都是西漢司馬遷的後代。是也罷,不是也罷,就讓後人去評說稽考吧。


不過,據資料顯示,司馬徽的確給司馬懿取外號叫「冢虎」,兩人肯定認識。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再進一步推測:假如他倆是一家人,那麼司馬徽給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的意思就有點耐人尋味了,說不定最後司馬家奪得天下,就是他老先生的謀划了。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曹操)


司馬徽的徒弟諸葛亮、龐統和徐庶都是劉備手下三個頂級謀士,他曾經告誡他們:「郭嘉鋒芒太盛,他在時你們不要出山。」於是,歷史上就有了「郭嘉不死,卧龍不出」的說法。司馬徽都認為郭嘉是當世的第一謀士,徐庶為人不喜歡爭強好勝,諸葛亮和龐統就不一樣,他們在郭嘉死後、赤壁之戰前後才正式出山。


因為小說塑造的緣故,諸葛亮被奉上了神壇,成為了智慧的象徵。那麼,師父司馬徽和徒弟到底誰更勝一籌呢?徒弟的本事是跟師父學的,理應是師父厲害些,但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況。

在諸葛亮還沒出山前,司馬徽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備缺少謀士。後來諸葛亮輔佐劉備了,他斷定:「諸葛亮雖遇其人,然生不逢時也。」預見了諸葛亮的命運,可見他神機妙算,早已將一切都看破了——諸葛亮幫助劉皇叔匡扶漢室的大業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卻一直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由此來看,師父比徒弟更勝一籌。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劉備)


他是一個非常有涵養的人,在當時十分有名。


漢靈帝末年,群雄割據,有經邦濟世之才的他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他緘默固守,甘願陷居陽翟故里,躬耕度日。他從來不說別人的短處,別人跟他說話,不管好事壞事,通通說好。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


一次,有人告訴他自己兒子的死訊,他回答說:「很好。」其妻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你品德高尚,所以才將兒子死了的噩耗告訴你,你怎麼說好呢!」


司馬徽回答說:「你的話也很好。」


因此,後人稱他「好好先生」,成語「好好先生」由來於此。史料記載,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徽平時從不討論別人,如有人向他求問,他也不品評高下,總是說好,好,好。


北方戰亂,他隠居襄陽玉溪山麓,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以及流寓到襄陽的徐庶、崔州平等交往甚密。相傳,他曾三顧飛鳳山參拜李好道道長。第一次參道長時,他買了很多供品,前呼後擁去了很多人。這群人上供已畢,便急不可待地嚷著要見李好道道長。此時,觀內有一個小弟子,凡是對方問的什麼話,他一律稱好。他走上前去,向小弟子打躬做了一揖,噓聲下氣地說:「小師父,我是司馬徽,能否行個方便,不要說好,坦言相告,我們能否見見道長?」

「好!」小弟子依然回答。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孫權)


曾有人丟失了一頭豬,並說司馬徽家的豬正是他丟失的那一頭,他便把那豬讓給了這人。過了幾天,那人又得到了先前丟失的那頭豬,急忙將司馬徽的豬送還,並磕頭自責。他不但沒有責怪,反而感謝別人把豬送了回來。


不久,劉表的兒子劉琮去見司馬徽,隨從問其是否在家。他正在家中耕作,並回答說:「我就是」。


從人不相信,並對他大罵:「你個種地的奴僕也敢自稱是司馬徽。」


於是,他只好回到家,梳好頭,帶好頭巾,穿好上衣後再來見劉琮。隨從看見司馬徽還是原來的老翁,驚恐地告訴劉琮。劉琮起身向他叩頭道歉,他說道:「你不必這樣,我為此感到十分羞愧,我自己耕作,唯有你了解我。」


一年夏天,鄰居家養的蠶該結繭了,無處上簇,就來向他家借簇箔,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有人對他說:「凡借給他人東西時,都是別人急需而自己閑置的情況;而如今他和我都迫切需要簇箔,為何給予別人呢?」


他回答說:「有別人不曾求自己,求人我如果不給他他將會感到很羞愧。哪裡有因為財物而讓人羞愧的道理呢?」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諸葛亮)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由於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先生賞識,連師母對他也很器重。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為了記時,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先生在上課時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叫鳴了?」


別的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他是個誠實的孩子,就如實地將原委講了出來。先生很生氣,當場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可不行,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師母,師母向先生說情。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這是我,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師母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可以原諒。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龐統)

先生知道這孩子聰明過人,十分好學,但是收與退,還要看看他的品行如何,就派了書童去諸葛亮住的隆中訪問。書童回來告訴先生說:「一是諸葛亮的母親冬天怕冷,他上山割來水晶草鋪在床上,自己先睡上去暖一會兒,再讓母親安睡。二是諸葛亮家離井台只隔兩畦菜地,他人小個頭矮,生怕水桶碰著人家的麻稈籬笆,每天挑水都多走許多路,饒過山腳邊再往右拐。三是諸葛亮曾向附近一個青年人請教,後來,雖然他的學問超過了這個青年,但他虛心待人。」


水鏡先生聽罷這三件事情,點頭道:「孩子日後必為俊傑!」


當下就催書童帶路,親自到隆中接諸葛亮回來上學。


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先生說:「你有一件千年神龜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孩子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


先生心想書已被燒,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了。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徐庶)


龐統聽說司馬徽住在穎川,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時,正遇上他在採桑葉,便在車裡對他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該地位顯赫,怎能壓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絲婦女的事!」

他回答說:「你暫且下車,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就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願耕作,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以桑木為門軸的簡陋屋舍里,也不願住官邸。哪有住在豪華的房屋裡,外出騎肥壯的馬,左右要有十幾個侍女侍候,才算是與眾不同的道理呢?這正是隱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嘆的來由。縱使有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龐統道:「我出生在遠僻之地,很少見識到大道理。如果不叩擊一下聲音洪亮的鐘鼓,那就不知道它的聲音之響。」


此後,二人相互交談,不分晝夜,司馬徽對龐統十分驚異,並稱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使龐統漸漸為他人所知。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公元198年,荊州牧劉表設立學官,司馬徽應邀,客居襄陽。他博學多識,精通經學,在荊州時與漢末大儒宋忠齊名。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就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為益州只流行今文經學,特意來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


他知道劉表心胸狹隘,一定會謀害善者,所以緘口不言,不談論時勢。有人對劉表說:「司馬德操是奇士,但沒有遇上知己。」


後來,劉表親自去拜訪他,他仍然一言不發,劉表氣憤地說:「人們所說的都是虛妄不實的話,這人只是一個小書生而已,他的見識和普通人一樣。」


漢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而諸葛亮、龐統卻隱居在襄、漢之間,不輕易投靠他人,很受司馬徽的賞識。


後來,依附劉表、屯駐新野的劉備前去拜訪司馬徽,一同討論世事,他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的人怎麼能認清天下大勢呢?只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稱得上是俊傑。」

劉備追問誰才可以稱得上俊傑,司馬徽回答道:「卧龍、鳳雛也」。


劉備知道,徐庶也曾經向自己推薦過卧龍和鳳雛。不久,劉備便讓諸葛亮、龐統為軍師中郎將。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司馬懿)


劉備於馬躍檀溪脫險之後,不期路過水鏡先生莊上,兩人有了第一次人生交集。


起初,劉備認為自己身邊人才濟濟,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之所以事業不濟,蓋因時機不濟。但水鏡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你所缺的是經綸濟世之才。」


他在分析了「天命有歸」、「龍向天飛」等傳統天人合一的倫理之後,直接向劉備道出了人才方案:「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天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


當劉備欲進一步詳詢時,他卻一個勁地說「好,好!」勸劉備早點休息,因為天色已晚,高人講話一向點到為止。


當晚,劉備就夜宿於水鏡先生的莊上。因為疑惑白天和水鏡先生的談話,晚上竟難以入睡。當晚半夜還有人拜訪水鏡先生,並隱隱約約有談話,撩撥得劉備一晚都如墜雲霧,以為是伏龍或鳳雛到了。

第二天天亮後,劉備迫不及待地詢問昨晚來人是誰,水鏡先生笑答:「此人慾往投明主,已到他處去了。」


殊不知,這位半夜訪客就是日後不久前來輔佐自己的徐庶,劉備仍然不得其解,又開始盤詢卧龍、鳳雛是誰,水鏡先生照樣不停的笑說「好,好!」,彷彿就一直在和劉備打啞謎。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一位在世間叱吒風雲的劉皇叔,到了這位山野隱士的面前,無論在思維方面還是在行為上,都成了一個小學生。最後,劉備邀請先生出山相助,他答曰:「山野閑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


後來,劉備前往隆中兩次,皆不遇卧龍,正準備三顧。臨出發時,水鏡先生竟飄然而至,這一次晤談,水鏡先生直截了當,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詐去曹營的事情之後,就開始將話題轉移到卧龍之正題上。水鏡先生對孔明給出了驚人的評價,其本領超乎管仲、樂毅之流,「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這無疑更進一步堅定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決心。


可是,水鏡先生在辭別劉備出門之後,卻留下了一句令人過目難忘的話:「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這簡直將後來的歷史定了格。事實上也確如此,諸葛孔明先生儘管滿腹經綸,神機妙算,然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仍未能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讓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嗟嘆。


水鏡先生身前已知身後天下事,他在評論徐庶離開劉備之前走馬薦諸葛這件事時所說的另一句話:「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卧龍出山之後的命運和結局。


水鏡先生實乃三國時期一神秘大隱,高人中的高人。公元208年,先生為曹操所得,不久病逝。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是正?是邪?《明史》評價「性和易,通禪理」的副國級董其昌
聊聊太監:不是想當就能當的
施世綸:我很醜,可是我很廉能
萱草,忘憂寄情的母親花
一個羹字,隱藏著古羌人與漢族人關係的歷史秘密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水鏡先生被譽為三國第一高人,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老師,但此人卻非常瞧不起他!
三國里隱居的兩位世外高人,卧龍得叫師傅,趙雲的武功都是他教的
三國隱藏最深的高人,卧龍鳳雛要跪拜,水鏡也得禮讓三分
三國深藏不露的高人,卧龍鳳雛都要行跪拜禮,水鏡對他十分敬重
諸葛亮一生扇不離手,他手上的扇子哪來的?其實是這位高人送的
晚清第一高人,身高超過姚明,一生週遊世界,還娶了英國女人為妻
三國中的兩個高人,死都不願意下山輔佐君王,諸葛亮見面都得跪
水簾洞最初主人曝光!他是《西遊記》第一高人,孫悟空也被騙了
三國時期的最強戰神在賽爾號重生,居然連坐騎都要高人一等?
靈台方寸山除了菩提祖師,還隱藏著一位絕世高人?
三國隱藏最深的兩位高人,諸葛亮見了也要低頭,卻到死都沒出山
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途中偶遇一人沒放心上,卻錯失了一位高人
他為了拜高人為師,硬生生的跪了五天五夜,最終成了頂尖高手
如虎添翼,雷軍現為小米挖來一高人
出了飛雲浦,武松才明白,留他一條生路的高人究竟是誰!
改變三國歷史走向的高人,其死因成為諸葛亮唯一的黑點
劉備一生中最後悔的事: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錯失一位高人
郎平來看李盈瑩,卻被這位「高人」亮花了眼
劉備第一次拜訪諸葛亮,路遇一高人,智謀不下諸葛亮,卻被劉備白白錯過
孫藝珍VS宋慧喬,二人在韓國地位誰更高人氣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