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牛頓被當時的人認為接近了上帝. credit: 摸魚的畫師 BC


牛頓的一生似乎分為兩半,而研究牛頓的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將兩者結合起來。前一半中,他是個耀眼的劍橋數學教授,44歲寫出了公認最偉大的自然科學著作。另一半,他是悠遊於倫敦上層的紳士,在權力、財富和名望之中穿梭,而把自己的智慧投入到了聖經的研究之中。這兩者怎麼會是同一個人呢?

牛頓的第一部傳記作者,Jean-Baptiste Biot,在1822年是這麼解決兩者的矛盾的:牛頓是「最偉大科學研究者」,Biot說,直至生命的中途,「他犯了智力上的重大失誤」,沉迷神學研究而「荒廢了對科學的思考」。這樣的觀點持續到1936年,當時一批新發現的牛頓論文現身於倫敦拍賣行,明確證明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一直都是一位聖經研究者。Maynard Keynes從交易中挽救下來許多資料,研究後總結,你不能說牛頓後來就不是個科學家了,與其如此不如說他從未成為一個科學家。他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而屬於「術士時代的最後一人」:他並非把世界當作客觀事實的集合,而是一位努力參透上帝「謎語」的古老法師。自Keynes之後我們也漸漸接受非理性在科學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如今,Jed Buchwald和Mordechai Feingold的新書要告訴我們,牛頓的聖經研究成果堪比其萬有引力理論,遵從著同樣的科學方法。

一件大家公認的事實是,牛頓的性格肯定與其痛苦的童年有關。1642年,他生於林肯郡一個富有的農家,父親早逝,他的母親忙著各種其他事物而顧不上他。年幼的牛頓只好從別處尋找安慰:他做夢想的都是殺死自己的母親、燒毀周圍的房子、通過在課上表現的比別的同學好來複仇。他的母親希望他接管農場,但他拒絕了,並獲得了劍橋三一學院的獎學金,那時他才18歲。大學四年,他依然過的陰沉孤寂。他堅持閱讀現代作家的著作,如笛卡爾,而不是課程要求的亞里士多德;結識了一位開明的數學教授,Isaac Barrow,不過倒沒有表現出智力上的超凡之處。1665年,大學由於瘟疫流行而關閉,他別無選擇回到了老家,母親的房子。他依然拒絕農場相關的事情,兩年內他蒙頭在黑暗的房間里擺弄著稜鏡,做了各種筆記。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三稜鏡、色散. credit: 123RF

那時,他養成了懷疑一切的習慣:他誰也不信,凡事必須要自己從數學定理和第一性原理中推導出來才相信。特別是,他訓練自己懷疑感官所得:感官所得是我們身體發生的事件而非客觀世界的特徵而且感官也像其他儀器一樣常有偏差、不符和故障。他盯著太陽直至出現幻覺甚至用銅針撥弄自己的眼球。「我使用一根粗針,」他在筆記里寫到,「放在我的眼睛和眼骨之間,儘可能地接近眼球後部,然後用頂端按壓眼球……接著出現了一些白色/黑色/彩色的光環……當我用針尖摩擦的時候這些光環最為明顯。」如此拿著銅針、筆記本和三稜鏡忙活了幾個月,他得出了結論,即使是顯而易見的事物我們也會被眼睛欺騙,比如看起來是單一的日光實際上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表象下隱藏著無數的秘密。


1667年大學重新開放,牛頓回到三一學院,Barrow作為其導師和保護人。他成為了一名研究員,拿到了學位,教堂後面的小木屋是他的實驗室,他在那進行了一些化學實驗,自行設計製作了一台反射式望遠鏡。他依然逃避著大眾,但是Barrow認識到了他的才能,並在其1669年退休時安排牛頓接替其職位。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創建於1546亨利八世. credit: 123RF


這位初出茅廬的教授按要求需要授課,而他選擇專門教光學而不是數學。即使選課的學生很少,他也不以為意。漸漸的,他的名聲自然地傳開了。他應允了Barrow把反射式望遠鏡帶到皇家學會作為證明。這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讚譽以及會員資格。他未及準備參加學會的會議而只是提交了一份報告,他寫到「光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單一的……顏色不能作為光的屬性。」這篇頗具爭議的報告在皇家學會內印刷流傳開來,引起了一番爭論同時也加深了他對大眾的恐懼。

此後十年,牛頓依然待在劍橋,一個人思考著偉大的理論,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其一,將「運動的現象」歸為隱藏的「力量」或「力」通過「數學規律」產生的結果;其二,把規律應用至天文學,推測天堂的運行以及為日心說辯護。 1684年,年輕的天文學家和探險家Edmond Halley前來拜訪,他為牛頓的成就所震驚。牛頓在勸說下同意將研究成果發表,儘管他又過了三年痛苦的歲月才將其整理為滿意的形式。他發現的最主要的原理——運動三定律以及解釋天體運行的萬有引力——形式簡潔優美,易於理解。早期草稿名為「大眾方法」,也是為了讓其「能廣泛傳播」。但隨後他一改再改,最後的版本中使用了很多的數學——使用了死語言拉丁語,剔除了具體的描述、隱喻和軼事,而用定義、公理、推論、引理、命題和定理來說明問題,以此過濾掉那些湊熱鬧的門外漢。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蘋果的傳說. credit: 銳景創意


Halley負擔了出版所需的費用,並寫了前言,其中盛讚牛頓比其他人「更接近上帝」。這本書——題為《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五百頁大部頭——最終於1687年出版。在皇家學會的影響之下,最初的三百本一售而空,但隨後的銷量卻配不上越來越大的名聲。越來越多的人和Halley一樣認為牛頓可能接近了上帝。

隨著《原理》的出版,牛頓開始重塑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形象。1689年國王學院的教務長一職空缺,他便毛遂自薦,而在落選之後忿忿不平。但他順利成為了劍橋大學的議員,並且迅速對政治和權力產生了興趣。1696年,他搬至倫敦掌管皇家鑄幣廠:一個頗為嚴肅重要的工作,他在這裡管理錢幣重鑄、追查造假貪污順便賺了很多的錢。1703年,他又成為皇家學會的主席。在這兩個職位上他以牛頓式的熱情和效率完成了自己的義務,直至1727年84歲逝世。

在倫敦的期間,牛頓也開始嘗試打破他和大眾之間的隔閡。《光學》一書於1704年問世,可以說和《原理》一樣重要——主要觀點三十年前就形成了——全書用通俗的英文寫就,包含了大量的解釋、標註和實驗介紹,且附加了一系列的「想一想」,很適合作為聊天的話題。比如,他問到「顏色的和諧是否由於感光神經中傳播的振動有不同的比例,就像聲音在空氣中按不同比例傳播?」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痴迷聖經的牛頓. credit: 累到吐血的畫師 BC


艾薩克爵士——1705年獲得——除緩和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之外,還在嘗試重新確立其神學觀點。他推掉了英格蘭教堂的神職任命,這可是他作為正式教授的條件之一。這件事於他「虔誠的天才」的名譽有一絲損害。他避免和何人討論上帝和創世這類話題(《原理》第一版中只提到了一次上帝),也懶得假裝對牧師和宗教儀式感興趣。在此之中流言最甚的當屬其認為三位一體的教義是教廷捏造的。但是如果牛頓理解的正統與既定的教會不同,更是說明他對於聖經的敬畏。對任何欲知基督崇拜的真正意義的人,他給出的建議就是:「親自在聖經之中尋覓,不停的思考所讀的內容,向上帝虔誠的祈禱以獲得啟示。」他堅信聖經是一篇極為神聖的著作,完完全全地委身於作者。他痴狂地研究聖經,每天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他反反覆復地閱讀,英文版、拉丁文版、希臘文、希伯來文版,斟酌每句每字每個字母每個音節。「牛頓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之人,不僅因為他卓越的數學技能,還有他的虔誠以及他對於聖經豐富的知識,就我所知少有人及。」John Locke如此說到。

牛頓閱讀聖經的認真勁和他發明數學技巧、擺弄稜鏡不相上下,並且同樣擺脫傳統打破常識:如評論家所述,他總是拒絕承認「有人先於他考慮過相同的事情」。不過他在宗教界倒沒有像在數學界那樣和別人爭的不可開交。他相信他在兩個領域的研究成果是互相支持的,《原理》的主要結論——日心說和萬有引力——已經形成原始聖經宗教的一部分,其他的都可以從中推導出來,並已被摩西認可,隨後才傳入希臘,在「哲學誕生初期」贏得了廣泛認同。數學可以與聖經中的敘述相結合,證明基督教的合理性。

1713年,《原理》出了修訂版,增添了一份「評註」(scholium generale)。他說到,太陽系是如此美妙「定是在一位智慧而強大的造物主治下行進」——不可能來自機械的「世界的靈魂」,而是一位眾生之上的萬物之主所築。此外,隨著《光學》的再版,他的「想一想」範圍也漸漸擴大,注意到動物身體的協調,天上繁星的和諧,一切都表明這必然是「選擇的結果」,進一步佐證「那位強大、永恆的造物主的智慧和能力」。如果千禧年前的教徒們能堅持原初的教義,而不是去追逐「虛假的神」,便不會就此忘卻「崇敬我們真正的父和恩人」,就像他們的先祖墮落之前在諾亞及其子嗣領導之下所做的一樣。

1717年,牛頓精神矍鑠的迎來了70大壽。威爾士公主卡羅琳召見他,了解聖經研究的進展。當她得知牛頓依據聖經制訂了一個全新的完整年代表,即要求給她做個簡潔的介紹。不久之後,一份未經授權的版本開始在巴黎流傳,人們對和「牛頓騎士」相關的任何事情都非常感興趣,更是常常歆羨不已。「大家都說牛頓著名的年代表定將給時間的科學帶來驚奇的變化,不然如此偉大的數學家為何會花費如此多年去研究它呢?」接下來出了小插曲,巴黎一家印刷商盜版翻譯了其中的一部分並以小冊子在1725年發表,同時配以詳盡的駁斥文。牛頓對此非常生氣,決定整理出版其完整版。可惜兩年之後他就去世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宏大的葬禮之後,人們在其論文中發現了未完成的手稿。它們統共以350英鎊售出,不久名為《修正版古王國年表》付印。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歷史的開端眾說紛紜. credit:肯定不長這樣的 BC


《年表》出版之後,神學家牛頓終於涉足了普通人即可品頭論足的領域。任何讀過舊約的讀者都會考慮各個族長和帝王統治的時間,想著拼湊出聖經完整的時間線。公元2世紀,猶太學者上溯至約4000年前:準確的說是我們所稱的公元前3760年(3760 BC),或按照教會的世界紀元(Anno Mundi,縮寫為 AM 或 A.M.)為3760 AM。早期基督徒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們相信希臘人的聖經譯本(the Septuagint 七十士譯本),把族長開始繁衍後嗣的時間前移了100年左右,而將整個歷史開端移到了5500 BC。8世紀的時候, Venerable Bede遵從希伯來文版本,認為在3952 BC。這一觀點當時還給他惹上了一些麻煩,但在16世紀漸漸流行開來,路德,梅蘭奇頓(Melanchthon),斯卡利格(Scaliger)和開普勒都給出了類似的估計。直到大主教Ussher終結了爭議,權威認定在4004 BC。

在這方面牛頓給人類的知識做出了最後的貢獻。他大致同意Ussher主教的年表,但想把它從猶太人拓展到非猶太人。大家之前就發現希臘、羅馬的歷史一直都無法很好的和聖經上的時間符合,1655年法國神學家Isaac La Peyrère出版了他的《前亞當時代》(Prae-Adamitae),其中描述了包括美國和中國的其他文明的歷史,都遠遠超出了4000 BC,這一問題也變的尤為尖銳。按La Peyrère的設想,這些文明早在猶太人之前就獨立誕生,而在大洪水之時幸免於難。La Peyrère覺著自己這套是完全遵循聖經,且與基督教相符,但是牛頓不這麼認為。他說:「所有的民族都傾向於誇大自己的歷史」——也就是說,虛加歷史。迦勒底人尤差,號稱有473千禧年的文明。其次是埃及人,他們的歷史中塞滿了「徒具名頭的虛假國王」,只為撐滿11000年的血統。希臘和羅馬好多了,只不過加了幾百年。猶太人是個例外:他們的希伯來文版本聖經是對過去的真實記述,牛頓於是擔保說所有古代史都可以懟上猶太人的歷史框架。大洪水的普遍性就此恢復了,同時整個人類的歷史通過諾亞夫婦重歸亞當夏娃。

洪水之後,按牛頓所說,人類倖存者在諾亞及其子嗣的領導下生活在迦勒底。他們在「一種語言,一個社會,一個宗教」下過了250年,謹遵「兩條偉大訓誡,愛父從心,愛鄰如己」。(「這是猶太人和基督教的原始宗教」,牛頓說,「每個民族都當遵循」)他們重建家園,逐漸繁榮,直到1860 BC巴別塔一事失足成恨。此後,他們分裂為多個族群,每個族群又花費了8個世紀發展畜牧和農業,終於開始建設城鎮,合并成國,漸漸達至文明。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諾亞方舟. credit: 銳景創意


這樣一來,按照牛頓的說法,文明起源於1125 BC的埃及人,接著是1059年大衛王治下的猶太人,然後是亞述人、巴比倫人、梅德斯和波斯人(中國和美洲文明也是遵從此線,牛頓沒提到)。但是牛頓主要關注了希臘人。他推算出他們進入文明的時間是在代達羅斯(Daedalus)時代,他在989 BC發明了「鋸子、車削板條、螺絲錐、木斧和其他木匠木工需要的工具」。數年之後,神話中的故事依次發生,前937年,忒修斯(Theseus)派遣傑森(Jason)和他的阿爾貢人(Argonauts)前往埃及,之後殺死牛頭人(Minotaur)成為國王。特洛伊之戰發生在前905至895年之間——比一般人們認為的晚的多——女王狄多(Dido)在前883年建立迦太基,埃涅阿斯(Aeneas)隨後出現。

牛頓的《年表》在英國和法國引起了數次風波,但一兩年之後人們逐漸接受,其價值可與之前的《原理》、《光學》媲美。正如伏爾泰總結的,「一個人要同時在自然哲學、幾何學和歷史學取得輝煌的成就是無比艱難的」,事實就是牛頓的修訂的年表和其他研究一樣展現了「天才的創造」,顯示了「見微知著」的能力。狄德羅也贊同這點,不過是因為「如果牛頓的計算是準確的,埃涅阿斯和狄多便成為了同時代的人,從而可以成就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Gibbon也被牛頓的推理所吸引:「他的《年表》就足以讓其不朽。」而在Gibbon之後,牛頓的歷史學工作卻被人們長時間的遺忘了,直至1960sFrank Manuel加以拯救。現如今,歷史學家艾薩克牛頓的研究又要經受Buchwald和Feingold審視。


他們倒沒有多麼喜歡這本書,雖然他們研究了很多年,卻覺得此書「令人髮指的冗長」。而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年表》的技法和牛頓其他自然科學研究的相似之處。牛頓質疑歷史來源的證據就像他質疑感官的可靠性一樣,使其具有了實驗科學和數學推理的特徵。而在估算時代的長度時,用的方法和他物理測量中的類似。


他們最為推崇的是一篇牛頓在其中引用了亞歷山大克萊曼特(Clement)的文章。克萊曼特在二世紀的時候描繪了和喀戎(神話中是人馬)——培養了阿爾貢人傑森——有關的星群,後來看可能就是人馬座。牛頓寫道:「克萊曼特告訴我們喀戎是一位實驗天文學家。」牛頓總結說,從古希臘傳下來的星圖最早就是由喀戎繪製幫助阿爾貢人航行地中海。而牛頓同時代的人已經知道星圖不是一塵不變的,整個球每72年會向西轉一度。牛頓據此計算出希臘版星圖的時間是937 BC,從而得到了阿爾貢人出海的時間。


牛頓,最接近上帝的人
保持微笑. credit: 銳景創意

牛頓原著中寫了幾段而已,伏爾泰用了數倍的篇幅解釋了一番,現在Buchwald和Feingold 又花了幾百頁密密麻麻的文字來論述,看到最後讀者應該會同意《年表》中展現了牛頓全部的科學才智。相比之下牛頓的文學才能就頗可質疑。他寫道:「古希臘都是詩意的小說,因為在居魯士佔領波斯———也就是公元前6世紀之前,希臘人都不會用散文寫東西」。但牛頓對於詩意小說的理解是很奇怪的。他認為和眼睛看到光暈一樣背後必然有可知的現實支撐。他覺得那些神和英雄,從宙斯、赫拉到狄多、埃涅阿斯,都是真正的歷史英雄:「是經過神化的國王和王子」以及王后和公主,而非純粹的幻想虛構。牛頓寫到,刻瑞斯(穀神)是一位善良的女性,1030 BC從西西里島航行至希臘教會了當地人培育作物——「因此善行,她死後被神化了。」 往下,我們還能找到美男子阿波羅,他的迷妹中有幾位「唱歌的繆斯」;接著937 BC,赫拉克勒斯(宙斯之子)救了普羅米修斯;以及896 BC尤利西斯擺脫卡呂普索的挽留。如果我們在這一系列的時間表中發現了矛盾之處,應當抱以理解,畢竟這是一位科學歷史學家處理如此棘手問題的最大努力。或許可以說這位歷史上最具創造力的科學家之一對於歷史有些遲鈍和迂腐,不能把握虛構的價值。


本文為Buchwald和Feingold的書Newton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sation的簡介


本文譯自 London review of books,由譯者 dingding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世界自殺之都:格陵蘭
無厘頭研究:如何科學地給羊駝剃毛
細胞如何被熱死的?蛋白質動態特性研究
在浴缸里泡一輩子會怎樣
Quora:奇怪的下意識行為

TAG:煎蛋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上最大的貓,被稱「溫柔的巨人」,體長接近一米
斗破蒼穹最接近斗帝的人!最後一個僅當斗帝沒幾天!
史上最接近神的5個人,中國獨佔三人,最後一個至今受無數人崇拜
最接近自然的人
和艾斯實力相當的三個人,最接近的是甚平,兩人曾對戰五天五夜!
世界上最接近神的5個人,中國三人上榜,第一孔子見了都得叫老師
最接近吉格斯的人,就在曼城陣中?
足壇最接近「球王」的6個男人,其中一人巔峰雖短卻最耀眼!
歷史上最接近神的3個人,一個你絕對想不到,制止皇帝夢裡殺人
這個俄羅斯漁民,是地球上與「異形」最接近的人……
阿蘭·德龍:最接近完美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85歲仍孤獨一人
人口過億的大姓卻從未有人當皇上,最接近的一位,還被說成穿越了
阿蘭·德龍:最接近完美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他85歲仍孤獨一人
他是史上最接近「神」的人,因為太超前,最後被教科書抹去!
楊冪碰上了她最接近的角色
歷史上最接近神的五個人,中國就佔三個
人品爆發的巴拿馬,世界盃之旅已接近盡頭,只等英格蘭最後一擊
和珅連舉人都考不上,靠什麼接近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菩薩皇帝,40年不接近女色,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被稱為老馬接班人的五位阿根廷球星,梅西最接近,但最像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