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太監,當著皇帝的面殺皇后,皇帝都得叫他爹
「安史之亂 」爆發後 ,玄宗逃出長安避亂去了四川。皇太子李亨與之分道揚鑣在靈武稱帝,遙尊父親為太上皇,扛起了平叛的重擔。
從馬嵬坡事變到靈武稱帝,都有李亨親信太監李靜忠跑前跑後的忙碌身影。為了酬謝李靜忠的翊戴之功,唐肅宗特地賜李靜忠名「護國」。凡是四方表奏御前符印發布軍令,統統交給這個忠心耿耿的奴才辦理。「李護國」從此終日伴隨肅宗左右,雖然掌握了內草詔書、外宣軍令的特權, 但他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朝中黨羽不眾,所以為人謙恭低調 ,行事不敢踰矩。為了鞏固權勢,他對張皇后竭盡巴結之能事,阿諛奉承,終於贏得了她的信任。一個在朝中,一個在後宮,結成了政治利益共同體。
在順利將陳玄禮調離,高力士貶謫後,太上皇李隆基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在為肅宗解決了後顧之憂後,李公公覺得「護國」二字已經不足以彰顯自己在朝中的重要作用,於是奏請肅宗為他更名為「輔國」。肅宗自然樂得順水推舟,從此李護國搖身一變成了李輔國。從護國到輔國,李公公開始變得飛揚跋扈起來,就連皇宮的宦官也不敢直呼其名 ,而是恭恭敬敬稱其為「五郎」。
唐軍收復長安後,肅宗皇帝將父親迎回,安置在興慶宮居住。日子不久,不甘寂寞的李隆基經常在長慶樓大排筵宴招待舊臣,觀賞歌舞,重溫天寶遺韻。玄宗不知收斂,反而幾次三番勸肅宗不要重用李輔國 。
李輔國知道了此事,對玄宗懷恨在心 ,就在肅宗面前挑撥離間:太上皇居住在興慶宮與外臣多有往來 ,最好是把太上皇遷入皇宮中。
肅宗聽了不置可否,不久,李輔國就假傳聖旨 ,請太上皇搬家到了太極宮。
漸漸地,李輔國行事越加肆無忌憚、貪得無厭,居然向肅宗提出要做宰相的無理要求。
肅宗不敢斷然拒絕 ,只是婉轉地表示,以您的功勞 ,做宰相本來是有資格的,只是怕文武百官不同意。
李輔國碰了軟釘子 ,並不死心。他暗中活動 ,拉攏朝臣 ,讓百官上表推薦自己。在朝臣的集體反對下,粉碎了李輔國的宰相夢。
肅宗皇帝病重不能上朝後,就把軍國大政交給了皇太子李豫 ,令其監國。李輔國的發跡,與張皇后的暗中支持有很大關係。肅宗皇帝久病不愈 ,李輔國專權跋息 ,對張皇后就不再象從前那樣恭敬了。張皇后想垂簾聽政 ,李輔國想獨掌軍政大權 ,二人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最後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之前,張皇后謀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肅宗沒有答應 ,而是把李豫立為太子。但她並不死心,又打算立肅宗的二兒子越王李係為太子。見肅宗病重,張皇后就加快了廢舊立新的步伐。
要廢掉李豫 ,必須先除掉李輔國。琢磨來琢磨去,張皇后決定借刀殺人。她找到李豫曆數李輔國種種不臣之罪狀,開門見山的提出要李豫當機立斷殺掉李輔國。始料未及的是,李豫聽了張皇后的一番話,當場失態嚇得哭了起來。
張皇后見狀,知道李豫不是成大事的,轉而又找肅宗次子越王李系商議。越王李系一聽滿口答應,立即選拔了宦官二百多人 ,埋伏在長生殿後 , 準備趁李豫進宮看望肅宗時發難 ,殺死李輔國,趁亂一不作、二不休連李豫也殺掉。
哪知道事情走露了風聲,被李輔國的親信程元振偵知 。李輔國當機立斷封鎖了宮中的各個大門 ,阻止李豫進宮。張皇后見事情敗露慌了手腳,只好站在行將就木的肅宗面前等待死神的降臨。
李輔國和程元振帶著羽林軍包圍了寢宮,當著肅宗的面拖走了哀嚎的張皇后,肅宗經受不了如此打擊 ,驚嚇而死。
在李輔國的擁戴下,李豫在肅宗的靈前即位 ,這就是唐代宗。
代宗早已對李輔國的跋扈不臣不滿 ,只是礙於他黨羽遍布朝野,勢力盤根錯節,只好暫時隱忍。即位不久,代宗加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
從此,李輔國成了唐王朝第一個太監宰相,實現了其夢寐以求的願望。為麻痹李輔國,代宗更是肉麻的尊稱其為「尚父」。
李輔國得意忘形之餘,忘記了韜光養晦,一次公然在代宗面前聲稱——大家只管坐在宮中 ,外邊的事情盡聽老奴處置好了。!
代宗不甘作傀儡,表面上與之虛與委蛇,實則恨得要死。他的這番心思被另一個大太監程元振識破,一次趁左右無人,程元振在代宗面前曆數李輔國的罪狀,懇請代宗加以制裁。代宗樂得有人出手幫助,就決定利用程元振來除掉李輔國。
很快,李輔國被罷相,收繳了兵權。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刺客翻牆進人李輔國的府第,殺死李輔國,並割走了他的腦袋。
李輔國死後,代宗裝模作樣下令有關部門緝拿刺客,用木頭做了一個腦袋 ,安在李輔國的無頭屍上,追賜其為太傅。
以一國之尊,居然用刺客去對付權閹,想想也是醉了。


※大唐一驍將,抓住俘虜剔骨還骷髏,敵國小孩聽了他名字都不敢哭
※唐代一個和尚苦練書法,不知磨禿多少毛筆,只知兔子倒了大霉
※趙匡胤一小弟入宮救火卻被罰不服,老趙一開導恍然大悟,直呼英明
TAG:唐風宋月 |
※皇后欺負妃子,皇帝挺身相救,皇后打了皇帝一巴掌,大臣卻樂壞了
※隋朝宮斗,皇后竟殺了皇帝的寵妃,皇帝卻不能說什麼
※大漢最雄武的皇帝,死後卻是唯一沒有皇后陪伴的皇帝
※將軍救了皇帝一命,向皇帝請賞,皇帝卻說:叛徒,朕殺的就是你!
※明朝一奶娘獲得皇帝極大恩寵,她卻暗害了皇帝所有的兒子,為啥?
※皇太極,不一樣的皇帝
※唐朝的太監敢殺皇帝這是為什麼?
※都說皇帝的伙食很好,為什麼除了明朝,其他朝代的皇帝都是瘦子
※皇后和妃子爭風吃醋,卻打了皇帝一巴掌,皇后出家當了道姑
※甄嬛傳中其他妃嬪都是和皇帝一同入睡,為何皇后要等皇帝睡著了再上榻呢?
※最倒霉的皇帝:醉酒後開玩笑,被愛妃當真,將皇帝捂死
※最倒霉的皇帝:醉酒後開玩笑,愛妃當真,將皇帝捂死
※甄嬛傳中其他妃嬪都是和皇帝一同睡,為何皇后要等皇帝睡了再上榻
※古代最牛之人:他自己是皇帝,父母是皇帝,哥哥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
※中國古代皇宮裡的太監都做什麼:除了伺候皇帝,還要親口嘗嬪妃身體里的一樣東西
※罕見!此太監不僅被皇帝封侯,死後他的曾孫也當上了皇帝!
※明朝的皇帝中,最英明皇帝是他,但最壞皇帝也是他
※她的父親母親是皇帝,兩個哥哥是皇帝,最後被侄子皇帝賜死
※他是大宋最牛謀士,輔佐兩位皇帝,當了三任宰相,還跟皇帝爭權
※明朝的大太監劉瑾,曾權傾朝野,但為何卻被皇帝一夜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