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啟明創投甘劍平,一個「享樂主義者」如何承包你手機里的吃喝玩樂?

啟明創投甘劍平,一個「享樂主義者」如何承包你手機里的吃喝玩樂?

啟明創投甘劍平,一個「享樂主義者」如何承包你手機里的吃喝玩樂?



甘劍平的投資野心非常具體:「希望你們手機中至少有一個APP 是我投的。」


文 | 於麗麗


編輯 | 洪鵠

每次見到甘劍平,蘑菇街ceo陳琪都會嘖嘖感嘆:你這鬍子得修多久啊?


一張圓臉,兩撇修得精巧的小鬍子,是上海男人甘劍平非常有辨識度的另一張名片。如果留心,會發現他的襯衣也大都是私人定製版,袖口上精心綉著自己名字的縮寫「JPG」。


「他的衣服幾乎沒有任何皺褶,顯然是熨燙後一直掛著的」,打造出虛擬偶像「洛天依」的禾念公司CEO曹璞眼睛亮亮地說。在見過甘劍平幾面後,她轉身會忍不住揶揄自己的日本人搭檔:什麼時候你也能像JP那樣穿?


曹墣對衣著嗅覺敏感,痛心中國男人在打扮自己這件事上自暴自棄,甘劍平這種對個人形象和風格的珍視令她讚不絕口。


「你會覺得,他就應該是被鑲嵌在華爾街式街景里的一個形象」。


甘劍平是生活家。「JP總能在恰當的時間找到恰當的館子。」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告訴記者。「秋天的時候我們一起吃螃蟹,在上海吃本幫菜,去北京就吃些小吃。」 螞蜂窩旅行網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則對甘劍平家的紅酒念念不忘。「他藏了很多好酒」,「那個味道你一嘗就知道有多好」。


3月,美國《福布斯》雜誌發布了2017年The Midas List(點石成金榜),這個備受矚目的榜單每年評出全球最頂尖的100位風險投資人,作為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的甘劍平位列其中。這是他第二次上榜——兩年前新美大合并,他投資的大眾點評藉此成功退出,這令甘劍平在2016年第一次上榜就獲得了全球第38名的高排位。


這一次,甘劍平的問鼎武器是去年底剛剛在港交所掛牌的美圖,他從A輪進入,帶領啟明創投持續加碼至C輪,憑藉這筆繼騰訊之後港交所最大互聯網公司帶來的巨大回報,甘劍平的福布斯排名前進到了30名,比去年上升了8個身位。


甘劍平所在的啟明創投管理著5期美元基金,3期人民幣基金,已投出140多家企業。而入行17年的甘劍平則主導了其中60多個項目,投資總額達30億人民幣。他參與了7個項目的上市,十多個項目的併購。


瀏覽甘劍平的投資組合,會發現他投的項目覆蓋了極多消費場景,甚至曾被媒體評價為「難以概括出他專註的投資領域,也很難由此探查到他的投資線索」。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位生活家投出了一批「吃喝玩樂」領域的獨角獸:攜程網、大眾點評、美圖、嗶哩嗶哩、螞蜂窩、蘑菇街、途家、一嗨租車,但知乎、挖財、VIPABC同樣是甘劍平的作品。2011年5月,世紀佳緣在納斯達克上市,紐約時代廣場當天的大屏幕上除了出現了世紀佳緣logo,還打出了NASDAQ welcomes JP GAN(甘劍平)字樣 。這是納斯達克的工作人員在知道他同時給三家上市企業——攜程、世紀佳緣和次月即將上市的淘米網同時擔任董事後,執意把他的名字放了上去。


但某種意義上,甘劍平又是「害羞的」,「很怕上電視」。在芝加哥大學校友會高峰論壇上,他把自己的投資野心講得非常具體:「希望你們手機中至少有一個APP 是我投的。


關鍵時刻,總能all in


螞蜂窩旅行網聯合創始人、CEO陳罡不時會和甘劍平一起打德撲。幾次打下來,他發現JP的牌風是,無論這一局籌碼多少都會很「樂呵、放鬆」地打,但到關鍵時刻,又總能義無反顧地去「all in」。 之後,即便會被淘汰出局,他也不會有什麼壞情緒或者後悔,「JP他會很輕快地進入下一輪」。


2016年末美圖在香港上市,美圖公司創始人兼主席蔡文勝對外發布了一封感謝信。信中列出了長長的致謝名單,其中就有「擔任董事的甘劍平」。


早在PC時代,甘劍平就看過美圖。但最初的美圖,只有美圖秀秀,很像一個有著不錯用戶量的、簡化版的photoshop。2014年5月,美拍上線,當有同事發現有人開始在朋友圈分享時,這引起他的警覺,他馬上去找了蔡文勝。


啟明的執行董事周凌霏和甘劍平一起參與了這個項目。「當時業界普遍的疑慮是,估值挺貴,盈利點也不明顯」,「如果投,以後怎麼退出?怎麼上市?誰會收購?」


當時甘劍平也有過遲疑,周凌霏記得,有次倆人在車裡,甘劍平問她:投不投。考慮到當時美圖的變現能力,以及從工具轉社交的潛在假設,周凌霏對甘劍平說:「如果是我(做決定),不一定投。」


但甘劍平比她堅定。一來,他對圖片和視頻的大方向有肯定的判斷。從蘋果二代開始越來越高質量的手機攝像頭,讓甘劍平認定未來圖片及視頻領域必然存在爆發性的增長機會。二來產品靠譜。美拍的用戶體驗很好,大大降低了PGC門檻,讓普通人也可以輕易拍出有電影質感的短片。甘劍平認為,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一款產品好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如果兩款產品都不錯,那可以說明它的可複製性和延展性。三是用戶屬性非常好。美圖聚集的是一群年輕的女性,這類群體可以切入電商或者社交,「延展性會非常好。」


當時,啟明已是小米的股東。甘劍平覺得美圖和小米恰好都有一群核心粉絲,「那麼就可能和小米一樣,通過核心粉絲和KOL,輻射周邊用戶,通過口碑傳播形成規模」。如果說小米打的是「技術強,商業模式強,設計強」組合拳,那麼美圖著重在「設計感強」上發力,就像蘋果也會推出玫瑰金等款式一樣,切中的是一部分人的核心需求。後來,當美圖推出了手機並且供不應求後,甘劍平和同事總結:在市場鋪開前,很多人會覺得「沒有市場」,但其實也有可能是「市場空白」。因為空白,消費者沒有選擇權,所以形成「沒有市場」的錯覺。

蔡文勝告訴36氪記者,甘劍平當年有兩點讓他印象深刻,「首先是他很有判斷力,在美圖早期就能看到它的發展。」還有就是「他做決策非常快,簽協議快,到款也快。」


儘管當時蔡文勝「報了一個天價」,最終甘劍平還是和IDG 「互相鼓勵著,最終拿下」。那年,啟明向美圖投資了2,000多萬美元。在美圖共計7輪融資中,啟明創投從A+輪開始,多次參與其中。也正是憑藉在這個項目上的退出,甘劍平今年再次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


而17年前,甘劍平初涉投資圈,一戰成名的攜程項目靠的也是關鍵時刻的一次「all in」。


現源星資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清晰記得,2000年,自己所在的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內部模擬基金)參與投資的項目攜程正面臨第三輪融資,當時互聯網泡沫已很明顯,「大批IT公司倒閉,很多投資人選擇撤離投資」。


作為投委會主席,卓福民當時的想法是:不管怎麼樣,第三輪一定要融,而且要找相對大牌的基金進來。甘劍平則作為凱雷面向亞洲的成長基金的創始員工,他和老闆一起參與了整個決策過程。在卓福民記憶中,當時的甘劍平「腦子靈光,數學很好,對問題點把握很棒。」


攜程,當時是大家「熟知但不太敢碰」的公司:網路還沒那麼普及,旅行社裡,更為普遍的是一群話務員通過電話來辦理業務,那年盛行的聲音是「攜程也不過是一個線上旅行社」。


而凱雷素來看重財務數據和盈利計劃,作為中國代表,甘劍平向攜程拋出了一系列大問題:「假如說中國的經濟不好了,攜程怎麼辦?」「假如中國WTO後,攜程怎麼辦?」


甘劍平告訴36氪,在看明白攜程的商業模式——即通過互聯網進行訂房和訂票並收取傭金後,他還對比了美日市場,最終選擇相信兩點:一是互聯網帶來的技術力量在旅遊市場大有機會,二是攜程四君子(沈南鵬、梁建章、季琦、范敏)搭建了極好的團隊。


5個月後,作為攜程第三輪融資的領投人,凱雷向攜程注資800萬美元,獲得攜程30%的股份。在卓福民看來,「當時的8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8000萬美元,如果沒有這筆錢,攜程很可能倒掉。」


火山石資本創始合伙人、前IDG合伙人章蘇陽當時也在攜程任董事,在他印象中,甘劍平提供了很多戰略和財務層面的建議,「思路清晰,邏輯判斷在他腦子裡可以自動完成,所以可以做到快速決策。」

2003年12月,作為互聯網寒冬後第一支中國概念股,攜程旅遊網登陸納斯達克,並成為當年整個美國最好的單日IPO交易。此時,距離上一波中國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已有三年時間。


因為親眼目睹了攜程從零,從幾十個人,憑藉產品,經營,管理慢慢「養成」,並最終成為行業領袖的過程,目睹了一個公司最終給投資人帶來回報和美譽,並讓很多高管和中層員工實現財務自由的過程,甘劍平「倍感美妙。」也堅定了他從做PE的凱雷轉做VC的願望。「VC是有精神上回報的一個職業。」


投資攜程最終為凱雷帶來14倍的回報,也讓甘劍平在投資界嶄露頭角。


芝加哥學派信徒


一直以來,甘劍平最想與之對話的人,是《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他的問題是:何以在18世紀就能看到自由市場這種藉由競爭形成的無形之手的力量?


自由市場曾直接衝擊到他——在「留學是硬道理」的年代,1990年,18歲高中畢業的甘劍平懷揣幾乎是全部家當的2000美金,離開家鄉上海赴美讀書。作為生於「文革」,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買東西還需要各種票據的一代,當甘劍平第一次走在美國超市,發現「商品陳列在貨架上,想要什麼,你就可以自取」時,他備受衝擊。尤其當了解到這些超市並非政府所辦而是一些企業或上市公司在經營後,他開始對商業和經濟運轉規律產生了真實的好奇。


也因此,與當時大部分留學生選擇學計算機或生物不同,他選擇到愛荷華大學讀企業管理。


在接觸到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後,他才知道「原來商品價格是根據供需平衡的,不是某個人腦袋一拍,算出來了的」。才知道「人自私是ok的,出人頭地是ok的,你為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奮鬥是ok」的,而這和他之前所受的教育完全相反。


比甘劍平早一年,上海交大畢業的沈南鵬去了美國,晚一年,從北大畢業的李彥宏去了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因為年齡比當時的大多數留學生要小,甘劍平經受了更為徹底的價值觀重構。


在愛荷華大學讀大四時,靠去學校辦公室蹭面試機會,他一連拿下3個offer。美國同學無法理解,這個大三看到別人穿西裝面試才有「實習」概念的中國人居然運氣這麼好。而甘劍平自己知道,除了自己成績好和勤奮,他的機遇,還來自一些大公司開始考慮的亞洲和中國的布局。

畢業後,他順利進入普華永道芝加哥分公司諮詢部工作,並順利拿到美國註冊會計師資格。工作兩年後,他回到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攻讀MBA 學位。


芝加哥大學是世界經濟學研究的中心之一,曾走出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經濟學派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中競爭機制的作用,這直接影響了甘劍平的世界觀和投資觀。


芝加哥大學的數據分析課則為他提供了方法論。啟明同事周凌霏同樣出身於芝加哥大學,在她看來,甘劍平是非常典型的「data driven (數據驅動)」型投資人,「JP非常喜歡看number,未來的市場有多大,現在在什麼階段,驅動力有哪些」。而一個標準的芝加哥學派信徒相信,「任何一件事,沒有數據支撐,是不會美善的」,「即便拍腦袋,也要知道應該拍百分之多少的腦袋」。


1999 年,甘劍平進入美林證券( 香港) 任投資銀行部經理。次年,正式加盟凱雷,成為凱雷亞洲成長基金的創始員工。之前凱雷在亞洲的投資基本面向韓國,台灣,日本。從這一年,他們開始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凱雷亞洲創投基金創始人Eric Levin(李文瑞)是最早耕耘於中國創投市場的美國投資人之一。他帶著甘劍平去拜訪一些成功的投資人和企業家,「當時是非常小的一個圈子,大部分人在香港,只有小部分在大陸。」他還記得2000年時,參加清科的第一個活動,是在清華大學的一個小教室。「那是個夏天,沒有冷氣,大家汗流浹背地在開會」。


「中國擁有13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排名第112……」 甘劍平記得當時他們的PPT幾乎都是以這句開頭的。也是那年,新浪第一個使用VIE結構赴美上市,那時大家對一些基礎的資本知識還全無概念,「我們要一條條向人解釋VIE是怎麼回事」。


2000年6月,初涉投資圈的甘劍平完成了第一單投資:亞商在線。亞商在線是國內最早的B2B電子商務網站之一,當時這是大家普遍看好的領域,但其實市場並未完全成熟。六年後,通過亞商在線被全球辦公用品連鎖巨頭歐迪辦公(Office Depot)收購,凱雷實現了部分退出。


理性擔當


在凱雷時,甘劍平經常會樓道里碰上在英特爾負責技術投資的鄺子平。2005 年,當鄺子平打算離開英特爾做投資時,一度邀請甘劍平加入。但甘劍平當時對創業還存有執念,一度去了空中網任CFO。而鄺子平則與思科時期的老同事Gary在上海重逢,一拍即合,成立了啟明創投。


在創業公司呆了一年後,甘劍平發現,相比起做企業的瑣碎,他更願意和企業進行產品層面與戰略層面的溝通。「可能是眼高手低」,他自嘲到。

他要重回創投機構,但卻不願再回凱雷這種跨國公司:一來大型外資PE機構在早期項目投資上有限制;二來當時所有決策都要拿到美國總部或者亞洲總部。而總部對於新興事物的投資往往是猶豫的。


那幾年,騰訊和百度完成了上市。2005年9月,沈南鵬也組建了紅杉中國,甘劍平預感「中國的投資機會已經到來」。所以此時此刻他需要加入的一定是一個以中國為總部的基金,啟明無疑非常合適。


甘劍平與沈南鵬幾乎前後腳赴美留學,又前後腳在進入投行後涉足投資。很巧的是,也都在創業公司做過CFO,對比倆人的風格,投資人章蘇陽覺得沈南鵬是一個更外露的投資人,身上更多是「創業者」的特質。「後來成立紅杉中國,也是一種投資人在創業的性質」。而甘劍平則是投資人的一個風格。「不去爭特別高調的事,甚至有些害羞的性格」。


當然,他覺得甘劍平風格與啟明的決策機制也是統一的。在啟明十周年時,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就強調「從2006年設立,他們就一致決定,啟明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是合夥機制,不存在一個或若干超級管理合伙人。」


2007年1月,甘劍平正式加入啟明。「當時最重要的改變是決策權。過去都是從亞洲彙報到美國,而在啟明,四個主管合伙人周一開個會,基本上就可以決定投或者不投。


啟明專註於互聯網及消費、醫療保健、清潔能源、IT技術四大行業早期和成長期企業的投資,其中甘劍平主要負責互聯網及消費。得益於攜程這種新興模式的啟發,甘劍平又投出了世紀佳緣、淘米網等在當時看來風險較大、盈利模式並不明晰的互聯網公司。


2009年到2010年左右,伴隨智能手機的推出,甘劍平總結出「Lovis」的投資邏輯。即基於Location 地理位置、Voice 聲音、Image圖像、Sensor感測四個維度的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相關項目,「它們是智能手機跟PC不同的幾個關鍵的功能或者說是技術」,也基本可以概括甘劍平所投的項目類別。


比如與地理位置相關的大眾點評,與聲音有關的羅輯思維,與圖片相關的「美圖」和「蘑菇街」,Sensor是以技術升級為導向的感測器。比如智能硬體連接手機上可以量血壓、心跳。比如新技術帶來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


在鄺子平看來,甘劍平除了對所在行業有深刻理解外,還是啟明內部的「理性擔當」。「投資需要感性,但也需要理性平衡。每個周期里,都需要團隊有一個頭腦清醒的同事,他會注意一些數據,提出大家在頭腦發熱時忘記的問題。」在啟明,這個角色,鄺子平認為甘劍平做得最好。


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曾在啟明工作,在他眼裡,甘劍平是個很真的人,「討論項目的時候,講話完全是美式的,直來直去,並不顧忌所謂的面子」。在蘑菇街ceo陳琪看來,甘劍平是格外重視「契約精神」那種投資人:像簽合同,關於協議,條款,有些人會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但JP會認真處理,把模糊地帶都溝通清楚,然後嚴格執行,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擔心,前幾天他說yes的東西,隔兩天會跟你說no。」

周凌霏記得,曾有個被投公司,發展狀況不太好,面臨兩種方案:關掉或者更替CEO,儘管JP自己的想法是關掉,但他還是秉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讓大家投票。投票的結果是更換CEO。儘管那個公司後來經過更替CEO後,最終還是關掉了,但是這個過程卻是JP特別看重的。


在處理投資人與創業者關係上,甘劍平認為關鍵是要把很多東西白紙黑字簽下來。「如果雙方尊重了我們的契約,那麼無論成功失敗,我都會尊重他。」出於「對失敗者的尊重」,他不願意去分享一些失敗案例。開心網是甘劍平投過的項目,儘管後來隕落,2016年啟明十周年年會,他還是邀請程炳皓前往做分享。


「我對炳皓的人品是認可的,他和他的團隊也有機會重新獲得成功」。「對於守信的創業,即便失敗,我是接受的,如果以後遇到好的商業模式,還會再投。」


接受過啟明投資的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覺得甘劍平與很多關注金融運作層面的投資人不同,他更關注業務的本質:是否引進足夠優秀的人才,分享機制是否讓整個團隊得到激勵,是不是足夠聚焦在最重要的業務上,甚至提醒他:在業務高速發展的時候,不要考慮上市。因為上市本身是有成本的,可能會影響你的業務進程。 「這就像他會建議一個22歲的去找工作,但15歲就不會。」


毛聖博說,一句非常甘劍平式的提問句式是「這不就是一個***嗎?」「很多時候,他能直戳本質,比如談互聯網金融他會說賺的是利差,談海淘時,他會說賺的是階段性利差,政策性利差。」當一個項目被他評價為「站在時間的對立面」,則「儘管它當下是有利可圖,但有可能時間越久,利潤越少。」


「輕模式」的得與失


在甘劍平的書櫃里,收藏了一頁紙。那是從2007年第16期AVCJ(《亞洲創業投資期刊》)中抽出來的一張。紙的正面是「啟明注資巨人教育」的融資消息。照片里,甘建平與巨人教育的尹雄在簽約現場握手。但這張紙的奧秘在於它的背面,紙背面的中間赫然寫著「360buy 京東商城獲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投資」——兩期融資幾乎同時,甘劍平錯過了京東,而徐新、以及現在與啟明僅幾個樓層之隔的今日資本卻從中賺回了百倍的回報。


作為投資人,他收藏著這一頁大概有「頭懸樑,錐刺股」之意,作為一種自我警示:「為什麼不是你?」


甘劍平自我剖析,他發現自己骨子裡,還是容易忽略掉那些需要拼苦力,拼血汗的相對重模式的公司。「我偏好行業前幾名,偏好那些靠技術、商業模式或者管理有所創新的公司,也許這樣,就忽略掉了那些需要拼苦力拚血汗的公司」,比如當年的『快的」,也因為「不夠創新」「不是第一」而被甘劍平錯過。


同為芝大畢業生的周凌霏將之歸為芝加哥學派的影響。「在芝加哥經濟學派理論中,前期這種大規模的血汗投入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越高,就越難賺回來。」「任何vc都會喜歡平台型公司,只需要前期啟動,就能轉起來的。」

甘劍平向來看好互聯網社區,只要做得好,很容易就形成口碑傳播,從而規模化,而這種規模化所需要的投入的資金和成本是相對比較低的。「你看最厲害的這些公司都是社區化的,Facebook也好,Snapchat也好。」 「像Facebook,如果全公司一半的人休假,它還是可以照常運轉的。」


他所投的每個產品,都會對種子用戶進行訪談與分析,他們為什麼喜歡這個產品,以及推測這些用戶會不會口碑傳播。


2011年,剛融完A輪,但從未對外公開過地址與聯繫方式的螞蜂窩在非常簡陋的會議室里,接待了不速之客甘劍平。在和這位投資人聊了兩個多小時後,CEO陳罡發現,「這個投資人已經開始關注到OTA之後更新的消費形態,比如來自旅遊者的親身感受,可能會改變旅遊的形態和服務。」儘管當時並沒有UGC這樣一個概念去敘述它,但無疑這種輕模式的公司更容易贏得甘劍平的青睞。


當熊貓資本投摩拜後,毛聖博在一次吃飯時和甘劍平提及。甘劍平聽後,非常有興趣。「解決交通剛需,又不需要固定停放,而且又不需要很多人維護。」很快,啟明就參與其中。去年,啟明投了VR與二次元結合的公司禾念,這家公司推出的虛擬偶像「洛天依」在甘劍平看來就是「輕模式」的典範:虛擬的偶像,不用吃不用喝,24小時工作,不要薪水,可以在北上廣深四地一起開演唱會。


相比於很多投資人更傾向於看人的感性打法,甘劍平是更依賴具體事實數據形成結論的理性打法。儘管這樣的打法就如同他對於輕模式的偏好一樣,可能會錯過很多,他也會為此反思,但有舍有得,他還是會更願意把自己擅長的部分最大化。


「我不相信15年前,大家能認出馬雲會是中國首富。如果是李彥宏和馬雲,我可能會選前者,因為他是海歸,受過更良好的教育。」但他也承認,「毫無疑問,在人的判斷上是更加困難和沒有科學方法的。」


越是看不懂,越是要琢磨


前啟明員工,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覺得甘劍平「知識面非常駁雜」,所以是那種不會讓人陷入尬聊之境的「老闆」:「如果在一輛車上,他會有好多關於吃喝玩樂的話題,讓人很放鬆」。啟明創投已經退休的合伙人Gary曾給大家起了很多外號,其中甘劍平被叫做 「MR.know all」,因為他好像無所不知。


日常生活中,甘劍平享受走在大多數人之前。除了留學比大多數人都早外,他還早在2005年,就入手了紐約,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7處房產。當德撲,高爾夫在中國創投圈盛行時,他已打到疲沓,厭倦。即便旅遊,當大家圍堵日韓游時,他去捷克。大家奔赴馬爾地夫,東南亞時,他去大溪地、肯亞。


螞蜂窩旅行網聯合創始人、CEO陳罡記得,多年前,倆人聊天,甘劍平說過:「越是看不懂,而年輕人又在談論的東西,越應該琢磨。」 作為70後投資人,他也一直笑稱自己在投80後創業團隊,賺90後的錢。

決定投資嗶哩嗶哩也是一波三折。剛開始,B站還是一個集二次元或者說ACG(動畫、動漫、遊戲粉絲)的一個社區,它以用戶即時吐槽為特色,聚集了眾多二次元用戶。後來才慢慢變成一個機構運營的公司。


為了弄懂嗶哩嗶哩,他們由上到下做了大量的研究,摸清整個ACG市場品牌類別及市場佔有率。一位同事每天泡在B站,進行產品測試並了解用戶體驗。然後他們又去大學生中間調研,收集反饋信息,發現它在年輕人,二次元用戶中人氣非常旺。甘劍平非常肯定:「90後的消費升級將是一個長期投資方向,而B站正是90後文化需求的一個縮影。」


投委會上,這個項目卻遭到拒絕。「第一次被否決我很能理解,因為大家不太了解90後文化」,甘劍平說。


啟明平時奉行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決策制,但如果有人對某個項目特別看好,也可以強推。他們把這個權利戲稱為「拍桌子」。——只要有人說「我要拍桌子了」,大家都會坐下來重新討論。


「否決是提醒你注意一些盲點,一些不確定,但如果你可以用理性自我說服,還是可以繼續的」。否決之後,他繼續去說服大家。 「Gary喜歡早期項目,我就用早期成長價值去說服他,其他合伙人看重企業成長和估值,我就用B站的數據去說服他們」。


最終,啟明三期美元基金中2000萬美元投給了B站,成為B輪領投。


毛聖博覺得甘劍平是看重風險控制的投資人。他記得當時甘劍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是「watch the downside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關注最壞的結果,好結果自己會來)」。平時出去旅遊,如果去到非洲國家,甘劍平會非常謹慎地僱傭保鏢。「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就像他也會挑戰一些極限運動,比如潛水,滑雪,但這些都是「風險可控」的。「我不會像王石那樣去挑戰珠峰。企業家往往有冒險性,但投資人不是,投資人追逐回報,但不會追逐風險,反而會盡想法降低風險。


在很多歸納投資人風格的文章中,他也被歸為「理性的精打細算派」。


今年三月,甘劍平重走了一次加州1號公路。看到細軟的沙灘和嶙峋的礁石,他好像看到了海水曾抵達過的高低。「很像自己寄身的創投業,起起伏伏」,他心裡暗暗想。


甘劍平一直希望能寫一部商戰題材的英文小說,「想寫高速變化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那種改變」。「類似湯姆克魯斯參演的那種,混合著諜戰成分的商戰」。「你看法拉利,蘭博基尼這些品牌,美國買家平均年齡是50多歲,而中國買家是30多歲。除了所謂富二代,其實是中國正好有一個變化的時機,然後被一部分人抓住了。」


——而對於vc來說,這種「變化與成長」就是血脈。當下站在陸家嘴金茂大廈39層,看著窗外那些高聳入雲的建築,他需要很努力才能想起,27年前,當他從上海離開時,這裡最高的建築才不過5層。當時,他為國外世界的種種而激動,而最終是自己一度離開的這個地方給了他最大的驚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紐西蘭創業家實在看不下去了,為北京居民設計了這款智能口罩
作為全球開發者「四大春晚」之一,谷歌2017 I/O大會將給車主帶來什麼?
做社交應用只能「走腎」?帶你看國外的3款「走心」App
羅永浩說這兩種人適合創業,你屬於這兩種人嗎?
博納和萬達結盟,放棄了當老大的夢想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想買手機?或許這三款華為手機就是你的菜!
手機玩遊戲如何躺贏?這款手機讓你佔得先機!
你就是一個玩手機的還能幹啥?
你喜歡玩手機嗎?你認為手機給你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哪個多?
古天樂用滑蓋手機,網友說他沒錢買手機,能黑他的只有太陽了!
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酒不好喝
手機髒的像馬桶,你還放心讓孩子玩嗎?
聽說,手機「一碰」,就可以測試你的吉祥菜!
沒有玩具,不玩手機,哄孩子你還可以怎麼做?
你還沒有女朋友?可能是因為你用的是安卓手機!
同樣和胡歌同框,趙麗穎和胡歌有說有笑,她卻只顧埋頭玩手機!
想玩攝影卻買不起單反?那就來玩轉你的手機吧
坐飛機不僅能玩手機,還可以和你的愛寵相伴!
除了養蛙,還有哪些可愛又好玩的手機小遊戲?
你那麼喜歡玩手機,你家孩子注意力會好?
那些創意十足的警示,想侵犯你的人就在你手機里,閉眼就是車禍,你更喜歡哪一個?
還在玩消消樂嗎?免費手機遊戲玩耍需謹慎!
你知道手機應用是如何猜測你的喜好嗎?
想用手機玩「吃雞」!來個詳細指南,這些手機值得擁有!流暢吃雞!
兩台手機才夠爽,你是哪種「雙機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