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珍稀物種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

珍稀物種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

我的名片

白肩雕(學名:Aquila heliaca)又名御雕,是隼形目鷹科雕屬的大型猛禽。體長73-84厘米。體羽黑褐色,頭和頸較淡,肩部有明顯的白斑,在黑褐色的體羽上極為醒目,很遠即可看見,這是區別其他雕的主要特徵。滑翔時兩翅平直,滑翔和翱翔時兩翅亦不上舉成"V"字形;同時飛翔時尾羽收得很緊,不散開,因而尾顯得較窄長。幼鳥頭皮黃褐色,背具黃褐色斑點,飛翔時尾常散開成扇形。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帶,尤喜混交林和闊葉林,常單獨活動。或翱翔於空中,或長時間的停息於空曠地區的孤立樹上或岩石和地面上。主要以嚙齒類、野兔、雉雞、石雞、鵪鶉、野鴨、斑雞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繁殖從摩洛哥、西班牙等西北非洲和南歐、東歐往東到貝加爾湖、伊朗東北部、印度北部和中國。越冬於非洲東北部、印度,偶爾到朝鮮和日本。白肩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

我的美食

主要以嚙齒類、野兔、雉雞、石雞、鵪鶉、野鴨、斑雞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也吃爬行類和動物屍體。覓食活動主要在白天,多在河谷、沼澤、草地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方覓食。覓食方式除站在岩石上、樹上或地上等待獵物出現時突襲外,也常在低空和高空飛翔巡獵。

形態特徵

白肩雕前額至頭頂黑褐色,頭頂後部、枕、後頸和頭側棕褐色,後頸綴細的黑褐色羽干紋。上體至背、腰和尾上覆羽均為黑褐色,微綴紫色光澤,長形肩羽純白色,形成顯著的白色肩斑;尾羽灰褐色,具不規則的黑褐色橫斑和斑紋,並具寬闊的黑色端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亦為黑褐色,內翈基部雜有白斑,次級飛羽暗褐色,內翈雜有淡黃白色斑。下體自頦、喉、胸、腹、兩脅和覆腿羽黑褐色,尾下覆羽淡黃褐色,微綴暗褐色縱紋,翅下覆羽和腋羽亦為黑褐色,跗跖被羽。

幼鳥頭、後頸和上背土褐色,具細的棕白色羽干紋,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皮黃色,具寬的褐色羽緣,尾土灰褐色,具寬闊的皮黃色端斑;飛羽黑褐色,內翈基部具不規則的灰白色橫斑,尖端淡黃白色,翅上覆羽暗土褐色,內側稍淡和具棕白色羽緣,在翅上形成細的淡色橫帶,飛翔時極明顯。下體棕褐色,頦和喉較淺淡;胸、腹和兩脅綴以棕色縱紋,下腹和尾下覆羽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棕色,具褐色羽緣。虹膜紅褐色,幼鳥為暗褐色,嘴黑褐色,嘴基鉛藍灰色,蠟膜和趾黃色,爪黑色。

動物明星

中亞地區的白肩雕可能是世界上最忠實的鳥類。研究人員分析了留在鳥巢中的羽毛DNA後,在哈薩克一個自然棲息地發現一個單獨的白肩雕部落。分析顯示,沒有一隻成年鷹會與自己的配偶失散,這種高度的忠實度在鳥類中非常少見,因為絕大部分鳥類會有多個配偶和兒女。

對白肩雕的觀察性研究顯示,這種最大型的捕食鳥屬於單配性動物,即雄性和雌性整個哺育期都會在一起,共同承擔養育後代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消逝的王者——白肩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