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前行動計劃如何播灑普惠陽光

學前行動計劃如何播灑普惠陽光

教育部近日公布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共同印發的《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升至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左右。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力度之大,備受輿論和公眾肯定。但應該如何突破現實條件制約,落實好行動計劃制定的各項目標,儘快見實效,本期話題就此探討。

大力發展普惠園是堅定方向

熊丙奇

2010年,國務院針對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發布了《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制訂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增加學前教育資源。客觀而言,在上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各地都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一定程度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但必須意識到,「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學前教育資源中,民辦園所佔比例超過一半,而且,在民辦園就讀的兒童,增量遠遠高於公辦園,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主要還依靠民辦園。

這足以說明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並不是都建公辦幼兒園,而是發展公辦幼兒園,和扶持民辦幼兒園雙管齊下,一邊要加大投入建設公辦幼兒園,一邊應給民辦幼兒園補貼,以改善民辦園的辦園條件,同時降低民辦園的保教費。包括對一些不具辦學資質的幼兒園,如果其有改建成為合格幼兒園的可能性,政府部門應該給予扶持、投入,為幼兒提供學前教育,而不是簡單的一關了之。

對於建設普惠性幼兒園,目前有兩種思路,一是由政府選定普惠性幼兒園,加以扶持,要求獲得扶持的幼兒園降低保教費收費;二是給幼兒學前教育(資助)券,由幼兒(家長)拿著學前教育券自主選擇幼兒園,幼兒園再拿學前教育券去兌現投入。筆者更贊成後一種思路,因為這可以避免政府部門在選擇普惠性幼兒園時,藉機對幼兒園進行行政評審,干預幼兒園辦園,同時,也給受教育者自主選擇和監督的權利,防止幼兒園獲得補貼之後,照樣高收費。在國家沒有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情況下,推行學前教育券制度,不失為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好辦法。南京等地已採取這種制度,其他地方亦可借鑒。

為發展學前教育資源,我國在實行首個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基礎上,已經啟動三期三年行動計劃,希望計劃能明確學前教育投入佔總教育投入的比例,以及普惠園占所有幼兒園的比例。2008年,我國預算內學前教育經費總支出僅占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總量的1.29%。經過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後,這一比例大幅增長。從中可見,國家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是有決心也有實際行動的。要進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兒園比例,需要持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因地制宜破除三大瓶頸

廖德凱

通過兩期學前教育行為計劃的實施,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得到了極大發展。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所設定的目標,其力度令人振奮。而計劃的實施,也必將對學前教育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和變化,真正讓學前教育得到普及,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實惠。但鑒於目前學前教育的普惠更多屬於攻堅,要解決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問題,殊為不易。如何落實計劃設定的各項任務,必須突破當前的種種掣肘,這有賴於國家和地方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做好規劃,完善細節。

首先,我國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城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遠高於農村。與此同時,學前教育普及水平的地區差異同樣明顯,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差距較大。學前教育的城鄉差別和地區差異,是制約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的最重要因素。相當多的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普惠性資源依然短缺,公辦幼兒園限於財政狀況無法提高接收比率,民辦幼兒園限於經濟發展水平質量不高,數量不多。

其次,目前公辦幼兒園佔比仍然較低,民辦幼兒園佔比過高,普惠性資源短缺,「入園難」問題依然嚴峻。據統計,2015年全國民辦幼兒園占幼兒園總量的近七成。民辦學前教育資源的快速擴大,為增加適齡兒童入園機會提供了基本條件保障;但公辦幼兒園佔比太低,導致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公益普惠」程度不高,「公辦民辦並舉」格局遠未形成。「入園難」普遍表現為「入公辦園難」,質優價廉的公辦幼兒園數量明顯不足,不能滿足孩子的入園需要。

而與城鄉差別、地區差異、公辦幼兒園佔比低相適應的是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匱乏,以及財政投入的不足,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總體仍然過低。

筆者認為,教育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在落實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時候,必須直面這些問題,找到制約本地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加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在落實計劃的過程中,要加強研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細化措施,對相關問題逐項制定方案進行解決。如果沒有一攬子解決方案,要想在攻堅階段實現學前教育的普惠目標是不可能的。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長效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的建立,需要根據當地情況分別對待。當前,縣級財政是區域內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但對於不發達和欠發達地區,「以縣為主」的投入體制重心過低,許多縣級財政自給能力不足,無法維持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投入。因此,筆者建議,適當上提學前教育投入體制重心,由更高層級的財政統籌安排財政投入,讓這些地區的學前教育有持續發展的力量。(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8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留心收集學生的思想火花
高校科輔人員還需制度來呵護
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將舉行
啟動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發展引擎
寧夏:取消四項教育行政審批事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教育播灑陽光
讓陽光自然播灑一抑鬱症
播灑非遺火種 DNF十周年背後的共創生態與文化傳承
「每一次義診就像播灑了一顆善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