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昌之戰 靖難之役大戰之四

東昌之戰 靖難之役大戰之四


十多萬燕軍圍困濟南城三個多月有餘,連攻不下,損失不少兵力。最後,燕軍使用一招陰招---積水灌城,濟南城內人人自危。



東昌之戰 靖難之役大戰之四


東昌戰役。網路圖


鐵鉉暗中設計:先派壯士安裝大鐵板在城門圓拱上端,又讓守城士卒大哭哀嚎。不久,把城頭的守軍撤掉一大半,派城中一些老人到朱棣面前請降,朱棣進城舉行受降儀式。


朱棣聽後大喜,這也是從兩方面考慮:一、燕軍出征數日,已經疲憊不堪;二、如果濟南城降,就可以割斷南北,佔有整個中原。


因此,朱棣哪裡還管它是不是陰謀,命令軍隊後撤,自己騎著馬,只帶幾名隨從,過護城河橋,進城準備受降。

朱棣剛進城門,城頭的明軍就高呼「千歲到」,預先置於門拱上的大鐵板轟然而落。幸虧朱棣命大,鐵板稍微落早了不到一秒,只砸中他所騎馬頭。朱棣滾落到地上,估計也是嚇得夠嗆的,身邊侍衛急忙給他換一匹新馬,幾個人急忙調轉馬頭撒腿就跑。


守城明軍想升起護城河浮橋,困住朱棣,可惜的是由於年久橋重,才升起一米多高,這哪裡攔得住朱棣。



東昌之戰 靖難之役大戰之四



影視劇中的張玉之死。網路圖

死裡逃生後的朱棣,又氣又恨,立即下令攻城。


鐵鉉在城頭,大罵朱棣豬狗不如。


朱棣那個氣啊,運來數門火炮,想集中對城內一頓狂轟。


沒想到鐵鉉卻將自己親筆書寫的高皇帝朱元璋神牌,掛在四城之上,燕軍哪裡還敢開炮?


戰局僵持,鐵鉉又趁機派一些特種部隊白天黑夜從城內突出,不停地對朱棣進行「敲邊鼓」,弄得燕軍人心惶惶。

朱棣氣歸氣,卻又無可奈何。


軍師姚廣孝和尚對朱棣說:「你用兵的時間太長,兵士勞累,士氣低落。應該回北平休養一陣,再進軍。」


朱棣點點頭,下令班師回北平。


鐵鉉和盛庸等人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乘勝追擊,收復德州等地,兵威大振。

建文帝下詔,晉陞鐵鉉為兵部尚書。


這年十月,建文帝命大將軍盛庸率軍北伐,副將軍吳傑駐軍定州,都督徐凱等人在滄州駐守。


朱棣聽說明軍來襲,想先發制人進攻滄州,又怕明軍早有防備,就放言要出兵遼東。


張玉、朱能等將領十分不解,勸說朱棣:「大敵當前,我們卻遠征遼東苦寒之地,士兵離心,恐怕出師不利。」


朱棣單獨對張玉、朱能兩人說:「現在明軍在各地築固城池,相互為犄角之勢。德州、定州城高牆厚,攻不下來的,而滄州城牆很破爛,現在天寒地凍,明軍加固城牆的速度肯定很慢,如果他們知道我們不去攻打他們,就會偷懶,這時我們才去進攻,想攻不下來也難。所以我們用的是聲東擊西!」兩人這才恍然大悟。


燕軍到了直沽,朱棣忽然下令軍隊向滄州城進發。明將徐凱一直聽諜報說朱棣帶兵去打遼東,因此正慢吞吞地督促明兵加固城池。



東昌之戰 靖難之役大戰之四



鐵鉉塑像。網路圖


燕軍突然到達城門外,明軍嚇得連甲胄都來不及穿。


朱棣不顧軍隊疲勞,立即率軍攻城。徐凱等將領逃跑時又被埋伏的燕兵活捉,明軍損失一萬多,投降的幾萬明兵,都被活埋。


不久,燕軍就圍住東昌城,為攻城做準備。盛庸、鐵鉉二人看見燕軍來了,忙宰牛犒勞將士,舉行誓師大會,準備背城決戰。


由於燕兵屢勝,已有輕敵之心,加上盛庸、鐵鉉準備充分。


朱棣一出陣就被鐵鉉指揮一支騎兵圍住,朱能和張玉慌忙率騎兵突入陣中保護朱棣衝出重圍。


最後張玉不知朱棣已經被救走,一心想救主,最終被明軍連人帶馬斬殺。


明軍斬殺燕軍一萬餘人。燕兵大敗,鐵鉉和盛庸乘勝追擊,又殺數萬燕軍。


這次戰鬥,要不是建文帝下詔不準明將加害燕王,朱棣就算有九條命也去見閻王爺了。


此戰之後,明軍消耗了燕軍有生力量,遏制了燕軍南伐,山東全境得以鞏固。朱棣以後再南下,都不敢走山東了,都是取道徐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戚夫人「人彘」 「氣死」皇帝
上甘嶺戰役 朝鮮戰爭中的「凡爾登」
審食其是誰?為何敢與呂后私通?
靖難之役大戰之三 白溝河戰役

TAG:歷史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