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早年在日本乃至國際學界曾認為,中國境內沒有唐代木結構建築,要領略唐代古樸雄渾的木結構建築,必須到日本奈良市去。這種近乎叫囂的言論,在1937年佛光寺被發現後告破,佛光寺的發現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敦煌壁畫中的意外發現

梁思成認為,唐代建築藝術是中國建築發展的一次高峰,而他確信,中國木框架建築的建造原則以及過去三千年來這種建築方法的演變之謎,就隱藏在現存的古代建築遺迹中。

但從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領考察隊頻頻走出北京,實地考察了中國137個縣市,1823座古建築。可是,他們一直期望發現的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卻從未出現過。在這幾年的野外調查中,他們一次次地經歷了那些古籍中記載的建築在漫長歲月中遭到重建、改建甚至毀滅的失望。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中的大佛光之寺

1937年,梁思成偶然看到了一本畫冊《敦煌石窟圖錄》,這是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實地拍攝的。梁思成看到在敦煌石窟61號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畫「五台山圖」,其中畫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廟宇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循著《敦煌石窟圖錄》的線索,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快在北平圖書館查閱到了有關大佛光之寺的資料。五台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僅僅12年後佛光寺重建。而被毀之前的「大佛光之寺」影像,被描繪於幾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這座寺院在唐宋時代名剎中的地位。

可畢竟唐代已經過去1000年了,1000多年的戰火,1000多年的風霜雨雪,1000多年的各種人為和自然的破壞,一座木結構的建築能夠從唐代保存到20世紀,實在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奇蹟。

同時1937年,日本侵華步驟急劇加快,時局日益緊張。夫婦二人仍然懷著一絲僥倖,也許只有在這種偏僻的地方,古老的寺廟才能擺脫興旺的香火給它帶來反覆重建的命運。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帶著助手莫宗江、紀玉堂動身前往五台山,這是他們第3次前往山西尋找古建築了。從北京坐火車到太原,然後換乘汽車走了百十公里,到了五台縣的東冶,又換乘騾車抵達縣城,避開香火極盛、常有貴官富賈布施重修的寺剎,選擇台外偏僻冷清的小廟,過了豆村10里,他們看到了敦煌壁畫中描繪的大佛光之寺。

初探佛光寺

梁思成發表在英文版《亞洲雜誌》1941年7月號上的《中國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一文中這樣寫道:

「這座廟宇是建在山坡一處很高的台地上,面對著一座大院,周圍有二三十棵古松環繞。它是一座很雄偉的建築物,僅有一層高的大殿,有著巨大、堅固和簡潔的斗拱和深遠的出檐,一眼就能看出其年代的久遠。但它能比我們此前發現的最老的木建築還要老嗎?」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外景

「巨大的殿門立即被我們用力地推開了。面寬七開間的室內,在昏暗中非常動人。在一個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佛的坐像,兩邊是普賢和文殊以及眾多隨侍的羅漢、脅侍菩薩,有如一座仙林。在平台左端,坐著一個真人大小的著便裝的女人,在諸神之中顯得非常渺小和謙恭。和尚告訴我們,她就是篡位的武后。整個塑像群儘管由於最近的裝修而顯得色彩鮮艷,但風格無疑是晚唐時期的作品。如果泥塑像是未經毀壞的唐代原物,那麼庇蔭它的建築必定也是原來的唐構。顯而易見,因為任何房屋重建必定會損壞裡面的一切。

這個『閣樓』里住著成千上萬隻蝙蝠,它們聚集在脊檁上邊,就像塗了厚厚的一層魚子醬一樣,這就使我無法找到可能寫在樑上的年代。另外,又有千千萬萬吃蝙蝠血的臭蟲。我們所站的天花板上面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塵土,可能是幾百年來積存的,到處散布著蝙蝠的屍體。我們戴著厚厚的口罩,在黑暗和惡臭中一連測量、繪圖和用閃光燈拍照幾個小時。當我們終於從屋檐下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發現背包里爬滿了臭蟲,我們自己也被咬得傷痕纍纍。可是我們的發現的重要性和意外收穫,使得這些日子成為我多年來尋找古建築中最快樂的時光。」

眼前這些身材高大、造型別緻的彩色塑像,彷彿讓他們回到了遙遠的歷史時空。從藝術造型上看,佛像面頰豐滿,彎彎的眉毛,端正的口唇,都具有極其顯著的唐代風格。菩薩立像大都微微向前傾斜,腰部彎曲,腹部略微凸起,這都是唐中葉以後菩薩造像的典型特徵,與敦煌石窟里的塑像極為相似。穿行在大唐盛世的時空中,這讓梁思成夫婦感覺進入了一個魔幻的世界。梁思成也被那層層交疊而又宏大雄偉的斗拱所震撼。經測量,斗拱斷面尺寸為210×300厘米,是晚清建築斗拱斷面的十倍;屋檐探出達3.96米。這在宋以後的木結構建築中也是找不到的。

經過連續3天的辛勤查勘,梁思成仍然沒有找到確切的建造年代。如果僅靠大殿的唐代結構和雕塑的風格特徵來判斷建築的年代,誤差有時可能多達半個世紀。而就在此時,一直負責地面工作的林徽因突然歡快地叫了起來,她說她發現一根大樑上有很淡的毛筆字跡!

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殿是由一位叫寧公遇的女性捐錢建造的。正當大家還在琢磨這段文字的時候,林徽因突然快步奔向大殿外的石經幢……因為她忽然記起,在佛光寺大殿前的石經幢上似乎也有相同的名字。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林徽因在測量佛光寺石幢的高度

能從壁畫中按圖索驥到絕跡建築,這種毅力誰有?!

林徽因與佛殿主寧公遇塑像的合影

果然,石經幢上刻有這樣一句話:「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這絕不是偶然的巧合,樑上的題字,石經幢上的刻文相互吻合,那麼大殿的建造時間終於能夠確定了。石經幢上刻寫的紀年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於是我們明白了:那個身著便裝、謙恭地坐在平台一端的女人,並不是像和尚們說的是「武后」,而正是施主寧公遇夫人本人。

梁思成夫婦離開佛光寺時非常高興,答應寺里的和尚明年再來,還要帶來政府的資助進行大規模的修繕。但是時事變化,兩個月以後,他們一家踏上了南下逃亡之路。

梁思成曾表示:「這是我們這些年的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結構建築。不僅如此,在這同一座大殿里,我們找到了唐代的繪畫、唐代的書法、唐代的雕塑和唐代的建築。其中的每一項,都是稀世之珍,集中在一起它們就是獨一無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太珍貴!這些文物禁止出國
國際博物館日到來 細數博物館的挑戰與應對
博物館日來了~我們去博物館吧
中國古代女人不戴帽子嗎?
博物館日來了 我們去博物館吧

TAG:全球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