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腦垂體瘤屬於腦腫瘤的一種,主要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腫瘤,約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該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危害性也非常大。目前,老年人患上腦垂體瘤的人數不斷上升,給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傷害。那麼,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1、頭顱CT,這是老年人腦垂體瘤的檢查方法之一,主要是正常垂體在冠狀面上呈橢圓形,高度為2-8。4mm,寬度為7-21mm,按上緣形態分為3型:平坦型、凹陷型和隆起型,前兩者多見,而隆起型常見於妊娠、月經期的青春期女性。平掃垂體密度均勻一致和腦組織相等或稍高,增強後可均勻增高。

(1)鞍上或鞍內腫瘤:腦腫瘤的常見發病類型是腦膜瘤,一般發病多在鞍上,可有鈣化,鄰近的骨質可有增厚。脊索瘤常有多個小鈣化灶,鞍區的蝶竇和斜坡骨質破壞明顯為特點。鞍區膠質瘤CT平掃時,常密度不均,為低密度影伴點狀鈣化,鞍區動脈瘤多位於鞍旁側,可有明顯骨質破壞,增強後密度明顯增高。

(2)垂體微腺瘤:對於頭顱CT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和激素測定,診斷起來非常困難。增強的CT徵象可能有幫助:增強的垂體腺中有局限性低密度區,有時也可見小環狀增強結節影;其他徵象還有垂體上緣隆凸,局部或偏側隆凸更有意義;垂體高度增加,常>8mm;垂體柄偏移,鞍底局部骨質變薄、破壞或鞍底傾斜等。在冠狀面圖像上,腫瘤底部緊貼鞍底或鞍底骨質異常,多為垂體腺瘤。

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3)垂體大腺瘤:當出現垂體大腺瘤後,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對於大多數垂體腺瘤與周圍正常垂體組織對比是低密度影,極少數呈高密度影,垂體上緣成凸形,增強後腫瘤明顯增高,腫瘤中有壞死和囊性變在增強後更清楚。腫瘤較大時,冠狀位可顯示其向上侵入鞍上池,壓迫或侵襲視交叉,自下壓迫鞍底或破入蝶竇,向一或兩側侵及海綿竇。急性垂體卒中,CT可見瘤內高密度影。想要獲取更多相關疾病信息,可在應用市場搜索「陽光健康學堂」,進行下載安裝,隨時獲取更多疾病科普知識.

(4)顱咽管瘤:對於頭顱CT的診斷,顱咽管瘤是其首選診斷方法。該診斷方法具有平掃表現特點:鞍區或鞍上區腫物,在鞍上區外形可不規整,密度不均,可向周圍發展使鞍上池正常輪廓消失,側腦室擴大。鞍內生長可致蝶鞍骨質破壞,鈣化是其影像學特徵,可呈多發的圓形鈣化,或線形周邊鈣化,中間可有束變區而呈低密度影像。

2、頭顱MRI,這也是腦垂體瘤的常見診斷方法之一,正常人垂體前葉MRI信號與腦灰質相似,神經垂體95%呈短T1高信號,垂體上緣多呈下凹偏平,少數偶見平緩的微凸狀,明顯的局部上凸者90%為垂體微腺瘤。正常垂體柄居中,小於4mm,垂體柄移位是垂體病變的間接指征。MRI診斷垂體大腺瘤效果等於或優於頭顱CT,能清楚的辨別垂體瘤與視神經視交叉的關係。

老年人得了腦垂體瘤該做哪些檢查

3、頭顱X線片,對於腦垂體瘤的診斷,頭顱X線片是其診斷方法之一。頭顱側位X線片可見蝶鞍擴大、變形,呈球形,鞍底和鞍背骨質受壓變薄,有破壞,可有雙鞍底。垂體腺瘤出血、壞死後可以鈣化,但較少見。蝶鞍及第三腦室處有鈣斑是顱咽管瘤的X線特徵,垂體微腺瘤在頭顱X線上常無任何錶現。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工具大全」(微信號:medrobo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卒中學堂 的精彩文章:

引發腦腫瘤病的最終原因何在
偏頭痛原來是這些因素搞的鬼
答疑解惑腦梗塞與腦血栓區別在哪裡
腦萎縮是怎麼形成的?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實施三要,領先優勢腦萎縮疾病治療主旋律

TAG:腦卒中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