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治療兒童反覆咳嗽 名中醫自擬「小兒止咳方」用藥經驗總結

治療兒童反覆咳嗽 名中醫自擬「小兒止咳方」用藥經驗總結

點擊關註:中醫育兒頭條號最放心、便捷的中醫育兒指南兒童健康資訊的最佳專業平台

小兒反覆咳嗽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石效平教授自擬「小兒止咳方」結合三拗湯、止嗽散、蘇葶丸、瀉白散、三子養親湯等中醫經典方劑,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風等功效。石教授注重臨床審證求因,辨證施治,臨床不可執一方而通治,必須辨證選方用藥。根據患兒的臨床證候、舌苔、脈象等體征,辨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根據風熱、風寒、痰熱、痰濕、氣虛、陰虛等不同情況,靈活加減化裁。他認為治療小兒咳嗽,初期注重宣肺,中期加強祛痰祛風,久病久咳則注重健脾養陰。在中醫治療咳嗽經典方200餘例,取得良好療效。

組方:炙麻黃、杏仁、白前、桔梗、炙百部、紫苑、蘇子、炒葶藶子、桑白皮、地骨皮、蟬蛻、僵蠶等。

該方結合

三拗湯、止嗽散、蘇葶丸、瀉白散、三子養親湯等中醫經典方劑,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風等功效,對小兒反覆咳嗽中醫辨證屬因痰、因風等導致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均有較好的效果。

治療小兒反覆咳嗽的用藥特點總結:

1、注重宣發肺氣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肺

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肺腑嬌嫩,衛外不固,則易為外邪所侵,邪侵於肺,肺氣鬱閉不宣,清肅之令不行,肺失宣發,肺氣上逆則為咳。或因外感風寒,邪留肺

臟,肺氣鬱閉,宣降無權而發病;或久咳肺虛,阻礙肺

氣的肅降而發病。或脾不能運化水濕,痰濕內阻,肺失清肅而發病。石教授認為咳嗽的病機主要在於肺氣不宣,治療應注重宣肺。

對於肺氣不宣者,必用炙麻黃、杏仁。方中用炙麻黃辛散,杏仁開宣肺氣,共奏宣肺平喘之功。

2、注重化痰祛痰

小兒脾胃本不足,加之長輩溺

愛,多食肥甘厚膩,食滯不消,積而化熱,化濕生痰,

咯痰不爽。患兒若素體脾虛,運化失健,則易內生痰濁,蘊阻於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石教授認為止咳先祛痰,

對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主張加用天竺黃、瓜蔞以清熱豁痰使痰液易出。方中白前降氣化痰,紫苑、百部潤肺化痰止咳。另外,對於痰少黏稠,咯吐不爽,臨床注重促痰排出,針對小患兒不會咳嗽吐痰的特點,可指導家屬為患兒晨起、睡前拍背,使宿痰鬆動,利於排出。

3、注重調理脾胃

小兒久咳耗氣,又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對於反覆咳嗽的患兒,常出現久咳肺虛,脾肺氣虛。在治肺的同時,要注重調理脾胃,

健脾益氣。臨床體現「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思路。治療初期,予以「小兒止咳方」止咳化痰;在治療後期,患兒出現面色萎黃、虛浮少華、胃納不香、倦怠無力、自汗、舌淡、苔少、脈緩無力,石教授自擬「小兒健脾方」調理脾胃。常選用茯苓、厚朴、炒枳殼、蒼朮、砂仁、炒萊菔子等,健脾化濕祛痰;對病後食欲不振的患兒,在健脾開胃的基礎上多加用石斛、生地、元參等以滋養胃陰;對於濕邪困脾,常用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之葯來悅脾、醒脾。

組方示意圖,與內容無關

4、注重顧護津液

小兒在生理上具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特點。特別是反覆咳嗽遷延日久,灼傷肺津,形成肺陰虧虛證,陰津虧虛,造成肺臟失於濡養,滋生內熱,以致久咳不已。多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午後潮熱、口燥咽干、便干溲黃、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等特徵。此證當以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為法。方中,浙貝清熱潤肺;地骨皮以滋陰清熱,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天竺黃清熱養陰。石教授臨床中顧護津液、滋養肺陰常用藥物有很多,如蘆根、白茅根、北沙參、玄參、麥冬、玉竹、花粉等。常用方劑如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等。對反覆咳嗽、低熱不退者,善用青蒿、鱉甲、知母、竹葉、元參、生地等。諸葯合用,共奏滋陰潤肺,顧護津液,扶助正氣。石教授同時也強調疾病初起,不可過早應用滋陰之品,以防戀邪。

5、重視蟲葯應用

小兒「肝常有餘,肺常不足」,

認為肝常有餘易肝陽化風,五臟之中肺為嬌臟,小兒肺常不足,外感內傷均易傷肺,外感之中,風邪最多,風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失宣肅,咳嗽不止,敷布津液失調,以致肝陰不足,肝木偏盛,反克於肺,肝氣犯肺,故石教授從「風」論治,善用蟲類藥物,以熄風清熱、通絡解痙,促其宿痰排除。特別

對於喉癢作咳,夜間咳嗽、乾咳無痰,咳嗽劇烈者,效果更佳。常選用僵蠶、蟬蛻、地龍等。

6、善用對葯

石教授臨證善用對葯,對葯配伍起到了協同作用,專其所長。方中,前胡配桔梗,前胡清肺下氣,降氣化痰,桔梗既升又降,以升為主,二葯合用一升一降、升清降濁、祛痰平喘;地骨皮配桑白皮,地骨皮清血分之熱,桑白皮清氣分之熱,二葯合用,瀉肺平喘、清熱涼血;蘇子配葶藶子,蘇子清利上下,降氣平喘,葶藶子苦寒沉降,瀉肺氣而祛痰平喘;百部配紫苑,百部潤肺止咳,紫苑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用以肅降肺氣以定咳喘。麻黃配杏仁,麻黃宣肺平喘,杏仁辛散苦降,下氣平喘,一升一降,效果明顯;蟬蛻配僵蠶,蟬蛻善宣肺,清肝經風熱,僵蠶入肝、肺經,二葯合用祛風解痙,熄風清熱。特別對於活動後咳嗽加劇、有過敏史者、咳甚夜不眠者、劇咳連聲、攣急不己者,加蟬蛻、僵蠶效果更佳。

典型病例

張某,女,6歲。咳嗽咽癢1個月,伴見有鼻塞流涕,乾咳痰少,查咽紅、扁桃體大,舌尖紅苔薄黃膩,脈細。予以「小兒止咳方」7劑而愈。石效平教授認為咽喉性咳嗽多與過敏有關,常加蟬蛻、白鮮皮之類。此型臨床多見,以咽喉不適,咽部乾澀癢咳,諸藥效差,久咳不止為特點。方中炒葶藶子、蟬蛻等有利咽止咳之效。

劉某,女,5歲,咳嗽2月余,乾咳痰少,夜間及晨起咳嗽,陣發性咳嗽,曾予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大便偏干,舌紅,苔白,脈弦。石效平教授認為肝屬木,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肝陰不足導致肺金無法正常宣發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嗽。肝臟疏泄有序,肺氣通利,咳嗽自止。故治療以疏肝理氣、清肅肺氣、化痰止咳為法。給與「小兒止咳方」7劑,每日1劑,分2次服。複診:咳嗽基本痊癒,大便正常。方中蟬蛻善宣肺,清肝經風熱,僵蠶入肝、肺經具有熄風清熱,解痙攣,抗過敏作用。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名家醫案、養生膳食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